這經常被認為是對我們可愛的朋友的批評,「為什麼一隻巨熊最終會如此嚴重地依賴竹子作為它的主要食物來源?」
這不是在開玩笑,大熊貓在野外99%以上的食物來自竹子,只是在機會出現時偶爾會轉移到吃小齧齒動物、魚或蛋上。
即使在圈養環境中,大熊貓可以吃到其他食物,如大米、蘋果或其他蔬菜的情況下,它們仍然選擇吃竹子,佔其飲食的75%。
毫無疑問,大熊貓魅力的一部分在於它在動物王國中的獨特性,而這種獨特性的一部分則在於它完全依賴於一種可以想像得到的密度最大、要求最高的食物——竹子。
首先,重要的是要了解熊貓實際消耗了多少竹子。你可能認為你真的很喜歡你的食物,但相信我們,與熊貓對竹子的熱愛相比,每個人的胃口看起來都很溫和。
在野外,大熊貓每天要吃掉10到15公斤竹子。一般的大熊貓會吃得遠遠超過它自己體重的竹子。
熊貓不得不咀嚼這種令人不快的數量的竹子有兩個原因:
竹子並不都那麼有營養。雖然樹葉更容易吃,但堅硬而有咀嚼性的莖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並不需要太多的卡路裡。
大熊貓有一個食肉動物的消化系統,簡單的胃和短小的小腸,不像一些食草動物那樣有多的胃,這意味著熊貓不能非常有效地消化密集的植物物質。
那它們為什麼那麼喜歡吃竹子?
這完全說不通,既然熊貓沒什麼收穫,為什麼還要吃這些東西呢?
答案很簡單,竹子在它們的自然棲息地隨處可見,它是一種極其豐富的食物資源,生長迅速,很少有其它動物食用。
一些科學家在研究大熊貓的DNA後推測,這種適應大約發生在400萬年前。有人認為熊貓的祖先開始依賴竹子作為為數不多的剩餘食物來源之一。即使在動物數量反彈的同時,熊貓的祖先仍然堅持吃竹子。
它們是怎麼保持下去的?
大熊貓已經以許多奇怪的方式適應了它的飲食,所有這些變化都是使這種動物成為真正獨特的標本的不同之處。
首先,熊貓有非常強壯的下巴,這要歸功於比其他熊更密集的頭骨,支撐著嘴巴周圍更大的肌肉。熊貓的牙齒又大又平,非常適合研磨和分解密密麻麻的竹子。這種下巴和牙齒的結合意味著食物在消化之前可以被機械分解,減輕了熊貓肉食消化道的壓力。
其次,熊貓有一塊獨特的細長腕骨,可以充當拇指,使它們能夠更靈活地抓住竹杆。這意味著熊貓更容易快速有效地剝去竹杆上的葉子!熊貓總是喜歡在可能的情況下吃樹葉,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吃更密集、營養豐富的莖稈。
最後,一些科學家提出,竹子可能會在大熊貓的大腦中產生獎勵反應。類似於人類吃含糖和脂肪食物時的快樂感覺,熊貓在吃竹子時也會體驗到多巴胺的增加。
現在你知道了,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消息,熊貓不僅坐在那裡大嚼特嚼的時候看起來很可愛,而且它們還享受著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但也有缺點…
儘管以竹子為主要食物來源確實讓你獨一無二,但它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缺點。
你可能知道,與其它熊不同的是,大熊貓不會冬眠,主要原因是竹子根本不能為它們提供足夠的熱量,使它們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
竹子飲食也意味著熊貓不能像其它熊那樣生產高質量的奶水,因此通常要花更長的時間來餵養它們的幼崽。
熊貓懷孕的時間只有2到3個月,而大多數熊只有6個月,熊貓寶寶的體重只有其它熊寶寶的三分之一,體重在90到130克之間,而其它熊種的體重為300到400克。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熊貓對竹子的依賴意味著它們在野外只能在非常特定的地方生存和繁衍,不僅如此,每隻熊貓都需要一大片區域來覓食。這些因素極大地加劇了我們心愛的熊面臨的滅絕威脅。
隨著人類住區進一步侵佔大熊貓的自然領土,能夠養活大熊貓(以及複雜生態系統中的無數其他動物)的土地數量正在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