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黃土高原之上「小故宮」,居住的家族,生活要比皇帝還奢侈!

2021-01-15 張寶講旅遊

以前人們要看民院建築時,經常到山西,山西在晉商期間有了一批經商家庭,這些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建造了一座非常豪華的住宅。

山西的這些家族現在雖然沒落了,但他們所建的建築卻成了永恆的經典,至今有很多人專門去遊覽,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座豪華住宅並不是在山西,而是山西的一部分,雖然比著名的院子低得多,但建築同樣雄偉雄偉。

這就是山西唐朝的院子,一般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旅遊景點,但是這裡被當地人稱為黃土高原上的小故宮,住在這裡的家人也過著非常富裕的生活,甚至比皇帝還奢侈,唐氏家族的隊員就位於陝西省順邑縣,這個隊員有200多年的歷史,值得大家去遊覽。

唐朝園林所在的順邑縣也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地區,這裡是中國革命的舊址,這裡的人手藝好,製作了各種美麗的紙,因此這裡也被稱為中國民間的剪紙之地,初期,順邑縣的名字還是三水,三水堂家的民基在當地非常響亮,唐氏家族的大家族經過長時間的康熙時代開始就有了一定的名氣,之後經過乾隆等朝代,大約超過了300多年。

據悉,唐氏家族在唐慶忠時代達到了全盛期,當時,唐家商店數量眾多,遍布祖國13個省份,當時乾隆還請他參加自己的宴席,在當地居民看來,唐家過著皇帝般的生活,唐家院子1825年左右開始建設,7年後才完工。

##&&image&#建築後,唐家院落87個院落,房屋數量達到二千七百多個,這些建築都很精緻,是設計師精心設計的結果。

相關焦點

  • 陝北窯洞,黃土高原的精靈
    行走在溝壑縱橫、墚峁交織的黃土高原上,視野中經常會出現與黃土渾然一色的窯洞,這種千百年來延續下來的民居景觀,是依託黃土高原生成的特殊建築。今天,我們來欣賞我國傳統民居——黃土高原的窯洞。什麼是窯洞?+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 陝北主題採訪調研 䴉䴉帶你來打卡 | Day6 陝西黃龍:黃土高原的...
    陝北主題採訪調研 䴉䴉帶你來打卡 | Day6 陝西黃龍:黃土高原的一葉「綠肺」 2020-10-17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河|地坑院|窯洞|黃土高原|陝西|地坑窯|央視|柏社村|靠山吃山...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前言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是獨特的民居形式,是陝北農民的象徵。具有十分獨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修建窯洞滿足的條件氣候條件: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土質條件: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裡,垂直高度達二三十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
  • 野生豹貓現身陝北黃土高原
    1月3日下午,陝西延安吳起縣一名攝影愛好者在吳起縣鐵邊城鎮呂溝咀拍攝到一組野生豹貓冰上嬉戲的照片。照片中的豹貓精神威武,一會再在冰面伏臥,一會奔跑十分愜意。
  • 中國的「羚羊大峽谷」,深藏在黃土高原,景觀驚豔卻無需門票
    但是羚羊大峽谷的票價並不便宜,還需要提前預約,想去看一眼美景也是相當麻煩。而今天想告訴大家,其實不用出過國門也能看到羚羊大峽谷,在陝北有一個「中國版羚羊大峽谷」,它的景色可不亞於美國的羚羊大峽谷。羚羊大峽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之一,也是地球上十大最奇特的地貌之一。
  • 是誰說,黃土高原寸草不生?萬萬沒想到,居然還隱藏著一片大草原
    說起甘肅,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大漠戈壁、荒無人煙、黃土高原,寸草不生。總以為是「金戈鐵馬,長河落日」,實際卻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總以為是「風沙漫天,大漠駝鈴」,實際卻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黃土高原範圍包括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黃土高原並不是一座平坦的高原,用「千溝萬壑」來形容黃土高原的地形再恰當不過了。甘肅,簡單來說可分為河東和河西。
  • 《中國黃土高原常見植物圖鑑》出版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林草生態研究室主任程積民研究員編著的《中國黃土高原常見植物圖鑑》一書出版發行。全書分為「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部分,以草本植物為主,選用較為全面、並能真實反映黃土高原不同植被地帶主要植物的800多幅照片,採用圖片與文字緊密結合的形式,描述了植物的形態特徵、分布區域與生態特性,為黃土高原植被恢復、生態環境建設及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基礎理論與科學依據。
  • 六盤山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的綠色島嶼,遊覽其中仿佛置身江南山林
    在我國的大西北乾旱的黃土高原上,有一座山脈,雨量充沛,綠樹成蔭,草地遍野,它就是六盤山。六盤山被稱為黃土高原上的「綠色島嶼」,這裡形成了潭、瀑、泉、澗溪等多種水體景觀,因此又被譽為「北方的小九寨」。首先我們來到了黃土高原上的天然氧吧——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我們沿著涇河逆流而上,老龍潭是第一個景點。老龍潭是黃土高原上的「天然水塔」,它背靠六盤山麓,由一二三四個潭組成,這裡氣候溼潤,降水充沛,山清水秀,潭邊松徑優雅,兩側懸崖怪石嶙峋。行走在山、水、林、石之中,欣賞百泉匯流之勢,那是多麼愜意。
  • 野生豹貓現身陝北黃土高原,冰上嬉戲很愜意
    這次攝影愛好者在冬季的黃土高原拍攝到野生豹貓照片十分罕見,這也說明陝北黃土高原地區多年來一直堅持的退耕還林政策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豹貓的棲息地也在不斷擴大。這次攝影愛好者在冬季的黃土高原拍攝到野生豹貓照片十分罕見,這也說明陝北黃土高原地區多年來一直堅持的退耕還林政策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豹貓的棲息地也在不斷擴大。(央視新聞)
  • 黃土高原夏日「倦鳥圖」:白鷺蹁躚蒼鷺戲水
    2020甘肅遊 【黃土高原夏日「倦鳥圖」:白鷺蹁躚蒼鷺戲水】夏至時節,位於黃土高原甘肅靜寧縣境內的懸鏡湖畔綠草如茵,波光粼粼的湖面白鷺蹁躚、蒼鷺戲水,三五成群結伴嬉戲、覓食,時而空中盤旋,
  • 黃土高原上有個水蓮古村
    地處陝西渭南的水蓮古村,是一個古老與現代、現實與夢想、農耕與遊牧等文明交織的地方。這裡位于澄城與白水、黃龍、洛川、蒲城五縣交界,渭北旱原與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是「秦晉之好」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典故的起源地,是中國「太空花椒」的源頭,這裡地處中華文明重要標識——黃帝陵、人文初祖——倉頡廟、史聖——司馬祠的中間,是「中華九龍戲珠」之地。水蓮古村一村跨兩縣,洛水東是澄城,洛水西是白水。洛水是其中軸線,方山古塞與南山寶珠相互對峙又統一。
  • 千瘡百孔的油管,傷痕累累的高原
    在陝西靖邊縣,這些遍布黃土高原的「磕頭蟲」不僅支撐著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的財富夢想,也在一步步加深著高原的創傷。(南方周末記者 彭利國/圖)黃土高原再發「漏油」事故渤海溢油風波未平,黃土高原再起波瀾。2011年9月3日,陝西延長石油集團(下稱延長石油)下屬的榆林市靖邊採油廠再發原油管道洩漏事故。延長石油是繼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後的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由陝西省國資委管轄,屬該省最大的國企。
  • 丁仲禮來甘調研脫貧攻堅和黃土高原生態綜合治理工作
    8月18日至1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來甘肅考察調研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和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情況。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克恭,副省長、民盟甘肅省委會主委張世珍陪同調研。
  • 陝北民俗文化《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展現了黃土風情
    一半是陝北黃土高原,另一半是毛烏素沙漠。長城線從兩者之間,橫貫其境。民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每一個地方都會因其地域環境和歷史發展而形成富有鮮明特點的民間習俗。陝北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孕育的人們性格溫雅、生活細膩,展現的是陝北黃土文化風情。在陝北這塊土地上,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展現出不同的生活習俗和文化風情。
  • 黃土之戀蕎麥麵,這個冬天一定要來一碗!
    麵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材料,很多麵食愛好者,尤其陝西和山西地區,對於麵條的熱愛隔著屏幕都能感受的到,但是考慮到麵條帶來的熱量,很多小夥伴就望而止步,不能敞開肚皮吃。    要健康減肥自然對「吃」要格外上心  所以今天帶來的這個寶貝
  • 南竹北移 陝西將栽植試驗延伸至黃土高原地區
    今年,該林場又選取4個品種600多株竹子在延安市寶塔區林業局南泥灣國有生態林場進行栽植試驗,把竹子栽植試驗向北延伸至黃土高原地區。「這是黃稈綠槽羅漢竹,今年從浙江安吉竹子博覽園引進了786蔸1000餘株,目前長勢良好。」在基地珍稀竹種引種區,省樓觀臺林場高級工程師、竹子專家李作軍介紹,2018年林場引進了6個珍稀竹種,2019年引進了10個,基本全部成活。
  • 陝西,撩咋咧!
    陝西的博物館也就319座吧,陝西的文物也就774萬件吧!在《國家寶藏》第三季節目將登場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中,陝西獨佔兩席,分別是西安碑林博物館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亮相的國寶也就六件吧!這裡要特別喊個話:大國寶藏,出土不易,守護更不易。
  • 黃土高原地質遺蹟景觀帶 丹霞地貌呈「S」狀分布
    黃土高原地質遺蹟景觀帶 丹霞地貌呈「S」狀分布 (1/5) "← →"翻頁
  • 《爸爸2》驢當寶馬 楊威上演黃土高原「土豪」養成記
    《爸爸2》驢當寶馬 楊威上演黃土高原「土豪」養成記 來源:紅網綜合 作者: 編輯:潘宣 實習編輯 曾莉 2014-08-26 11:02:22
  • 把陝西綠「搬」上青藏高原
    記者 李旭佳 攝「你瞧,這是今年4月我們從陝西拉回來的油松、樟子松、牡丹花還有丁香花等,目前來看都已成活,5棵桃樹還結出了果子呢,大家的努力總算有了結果!」7月17日,在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雙擁公園,正忙著澆水的陝西省援藏幹部孫曉磊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樂呵呵地說。順著孫曉磊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有3000畝面積的雙擁公園綠樹成蔭,在雪山的襯託下像是一顆「綠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