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上市,一場和咖啡無關的資本遊戲

2020-11-29 IT商業新聞網

  

上周五,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當天市值達到47.4億美元

  上周五,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股票代碼LK,發行價17美元。截至今晨收盤,瑞幸咖啡股價較發行價上漲19.88%,報收20.38美元,市值約為47.4億美元。

  成立一年半成功上市,瑞幸為什麼能夠再次以「快」取勝?或許是因為這個上市的故事和咖啡沒有任何關係,而僅僅是一場資本的遊戲。

  1、神州系下的資本局

  從瑞幸此前披露的股權結構可知,董事長陸正耀(包括其本人、家族信託等共計)持股30.53%,為第一大股東;CEO錢治亞持股19.68%;黎輝代表的大鉦資本持股11.9%;劉二海代表的愉悅資本持股6.75%。

  這幾位關鍵人物加起來,合計控股近70%。

  如果說瑞幸的資本運作是一場大戲,那麼CEO錢治亞只是臺前賣力唱戲的演員,而被稱為神州系「鐵三角」的資本老手陸正耀、劉二海、黎輝才是這齣戲的導演團隊。

  顯然,瑞幸的資本局,實際上仍是神州系在掌控和操盤。

  陸正耀和錢治亞與神州的關係自不必多說,劉二海和黎輝的關注稍少,但在瑞幸這場資本局上扮演的角色卻至關重要。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瑞幸上市之前,陸正耀的這兩位「老鐵」直接或間接為瑞幸帶來了5.5億美元的融資。

  說是「老鐵」並不過分。坊間傳聞,陸正耀和劉二海、黎輝都是「老交情」了。

  2005年劉二海投資了前者的早期項目「聯合汽車俱樂部」,項目雖然沒有成功,但卻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誼。自那之後,劉二海代表的君聯資本不斷為神州租車、神州優車輸送彈藥,在二者融資上市的過程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

  2015年,離開君聯資本的劉二海創立了愉悅資本,屬於「神州+君聯」的故事暫告一段落,屬於「瑞幸+愉悅」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在瑞幸急需資金擴張的2018年,劉二海均直接或間接為瑞幸提供了巨大的融資支持。

  黎輝與之的故事也基本雷同。任職華平投資期間,黎輝就投資了神州租車,後直接加入神州優車任職副董,如今退居二線擔任神州優車戰略委員會主席。2017年,黎輝創立大鉦資本,同樣在瑞幸急需燒錢擴張的時候給予了巨大的融資支持。

  面對如此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業內人士分析或許是瑞幸找不到第三方機構接盤,又或者是瑞幸直接拒絕了其它機構入局,選擇「吃獨食」。

  至少從首發當日的情況來看,神州系的老鐵們,基本已經回本了。

  2、資本運作優先避險

  除了股權結構的高度集中,瑞幸在上市前的融資手法也處處透著精明。

  不同於網際網路普遍存在的風險投資故事,瑞幸在募集資金方面選擇了債券先於股權,引入融資租賃等多種融資方式。

  招股書顯示,自成立以來,瑞幸咖啡通過股權融資共計籌集資金7.5億美元,通過各種借貸共計融資人民幣12.85億元。2018年6月之前,還沒講好故事的瑞幸首先進行了六輪債權融資,到第七輪才正式引入天使輪股權融資。

  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護了債權人,也就是幕後操盤手「鐵三角」的利益。因為一旦到了破產清算的時候,這部分債權需要優先償還。顯然,從公司成立之初股東們心裡想的就不光是能贏多少,而是輸了怎麼辦的問題。

  除此之外,瑞幸在融資的過程中,還引入了融資租賃的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5月,瑞幸以融資租賃的方式,向光大融資租賃處獲得3.5億元資金。今年3月,瑞幸又以咖啡機、奶箱、粉倉等設備作為抵押物,向中關村科技租賃公司融資4500萬元。兩次加起來,共計融資3.55億元。

  很難想像這種常用於抵押飛機、輪船等大型重工的融資手段,也能用在小小的咖啡機上。按照此前媒體報導的數據來看,瑞幸咖啡一家快取店一般有2臺咖啡機,每臺價值約為8-12萬元。按照三月底之前全國2370家門店的數字粗算下來,共計3.55億元的融資額並不划算。「虧本」的買賣也要做,看來瑞幸也是真的缺錢。

  面對彼時媒體的報導,瑞幸回應這是一次正常的設備融資租賃,符合瑞幸輕資產運營的大思路,「設備融資租賃等創新金融工具的應用,可以保證資產價值最大化。」

  「先賣後租」的手段雖然在現階段看來並不划算,但比起「玩脫」之後再以二手價格處理資產,現在解決也算免了一些後顧之憂、提前規避了風險。萬一呢。

  瑞幸的一舉一動,都透露著一種豪賭之下的小心翼翼,雖然「鐵三角」堅信自己能夠擺好瑞幸這盤資本棋局,但礙於不可迴避的風險,還是提前留了好幾手。

  所以對於這個項目的未來,瑞幸的高層早就心中有數。陸正耀甚至不屑在敲鐘時刻多說幾句關於咖啡的願景,因為在他心裡產品是咖啡還是奶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快速贏下這盤棋局。

  3、燒錢打法還能跑多遠?

  對於這種狂飆式的燒錢打法,我們早已不陌生,從外賣到出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燒錢補貼就成了網際網路的鐵律,瑞幸更是把這項技能發揮到了極致。成立18個月,擴張近40個城市,開店2370家,移動端APP一個月內下載量從70位衝到第一(App Store),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換來這份效率的,是10億美元的巨大投入,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的累計虧損額高達22.27億元。

  有人這樣比喻瑞幸的燒錢速度:「如果把這些錢的現金從銀行取出來,然後放在爐子上燒,每天要燒490萬元。瑞幸這樣燒了560多天,而且還將繼續燒,甚至可能越燒越多。」

  每一個燒錢的企業都聲稱是在培養用戶習慣。錢治亞在瑞幸IPO儀式上說:「因為高價和購買的不便利性等因素,曾經阻礙了咖啡在中國的普及,人均每年咖啡消費量不到7杯。但是,因為瑞幸的加入,中國正成為全球咖啡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咖啡,喜歡瑞幸。現在,在瑞幸89.6%都是回頭客。」

  但問題在於,讓用戶從「免費的不喝白不喝」到「這一杯,誰不愛」的過程,究竟需要多長時間?

  況且瑞幸從今年開始強調的獲獎級別的咖啡豆,也並沒有打動那些咖啡愛好者。

  因為本質上無論是星巴克還是瑞幸,都不是賣咖啡的,而是賣咖啡飲料的。「拿鐵、卡布奇諾、焦糖瑪奇朵這些品類還能忽悠一部分人,因為它們牛奶和糖的比例比咖啡高的多,跟奶茶沒什麼區別。但就無法『作弊』的美式來說,瑞幸還是比星巴克差了10個7-11不止。」咖啡愛好者直言。

  當然,就像上文說的,好不好喝根本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場資本遊戲能否持續「精彩」。

  巨虧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後續彌補虧損的能力。這直接關係著瑞幸這種伸手燒錢的日子還能持續多久。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帳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59億元,同時有短期債務8.48億元,而在2018年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短期債務的數據分別為16.31億元、7.81億元。此外,瑞幸咖啡長期債務為2.32億元。

  另外,截至2018年年底,瑞幸咖啡用於經營活動的淨支出現金為13.11億元。2019年一季度,這一數字已經達到6.28億元,同比增長406%。業內人士稱,現金流支出壓力越大,瑞幸承擔的風險也就越高。

  所以從財務狀況來看,瑞幸也對得起招股書通篇的態度:能不能繼續擴張,取決於未來是否有足夠的錢可以燒。

  在此前,小藍杯的快速崛起被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爭相膜拜,「創新的運營模式」被誇大為成功的關鍵。但隨著事情一步步發展,人們越來越看清這背後不過就是一個精密而又大膽的資本賭局。

  我們也只能感嘆多虧美國股民,我們才可以繼續放心地喝免費咖(nǎi)啡(chá)。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上市花了多久?瑞幸咖啡上市歷程一覽
    綜投網(www.zt5.com)4月3日訊   美東時間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股價暴跌開盤後,瑞幸咖啡股價就觸發熔斷機制,在20分鐘內連續三次觸發熔斷。截至發稿,瑞幸咖啡共計在盤中六次暫停交易,跌幅68%。  那麼,瑞幸咖啡上市時間多長時間?  一路狂奔,運營18個月即上市  從2018年1月1日瑞幸咖啡試運行,到2019年5月份正式上市,瑞幸咖啡刷新中國企業近期赴美上市的最快速度,可以說是資本的寵兒。
  • 瑞幸咖啡:成於資本,敗於內鬥?
    投稿來源:異觀財經瑞幸咖啡一直都是輿論的「寵兒」。瑞幸咖啡創立之初,通過社交分享的裂變方式,大手筆燒錢補貼,以獲取用戶。通過「碰瓷」星巴克博取眼球,吸引輿論關注。瑞幸咖啡在資本助推下,在IPO道路上一路開掛,成立一年多就登錄美股市場,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耀眼程度甚至超過拼多多,也贏得瑞幸咖啡短暫歷史中的「高光時刻」。
  • 瑞幸咖啡 還有詩和遠方嗎?
    從當初羨煞旁人到如今遭遇信任危機,瑞幸咖啡在短時間內過山車般經歷告訴我們,資本市場是信息、資金的市場,信息的真實、公開、準確、及時披露時刻影響著投資者信心,左右著市場樞紐功能的發揮。不管選擇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誠實守信,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 瑞幸咖啡上市一周年:爭議中IPO 形象坍塌後斷臂自救
    瑞幸咖啡上市首日開盤價為25美元,較發行價漲47%,市值突破50億美元,此後,受資本市場動蕩影響,股價回落到20.38美元,仍漲近20%。瑞幸咖啡上市當天,國內輿論分化,看好與看衰兩極分化。對於瑞幸咖啡管理層來說,只要不是說瑞幸咖啡的品質不好,其他的批評都可以接受。
  • 瑞幸咖啡「宮鬥大戲」背後:陸正耀還想當王
    據一位接近瑞幸咖啡的行業人士對此表示,這次內鬥的關鍵是「郭不聽話,陸不高興,要換人。」但目前該說法並未得到證實,從近半年瑞幸的業績看,郭謹一似乎並沒有把瑞幸此前管理上的派系鬥爭擴大化。1、瑞幸退市後 不到三年,瑞幸如過山車般創造了最快上市和退市兩項歷史紀錄。
  • 瑞幸咖啡騙局「終於」玩不下去 其之不幸是誰之大幸?
    而思考,是需要冷靜和觀察的。   4月2日,在納斯達克招搖上市的瑞幸咖啡,突然曝出偽造交易額至少22億元人民幣,使得「所有人」都無法再替其辯護,自然輿論一邊倒。但是,瑞幸對中國企業、中國社會的影響,其實遠不止看起來這麼簡單,這麼清澈,甚至這麼樂觀。   為什麼早沒看透瑞幸?
  • 瑞幸咖啡:對商業本質缺乏敬畏之心的危險遊戲
    瑞幸的危險在於它從一出生就不是對商業本質具有敬畏之心的產物,而是在資本催生下,以上市變現為目的的一個金融產品。它以咖啡連鎖作為載體,以快速增長的市場數據為表象,構建了又一個擊鼓傳花的資本遊戲。在藉助資本快速膨脹的身軀之下,瑞幸並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穩定、可持續的咖啡市場。1關注瑞幸咖啡有一段時間了,但一直沒有去親口品嘗過。
  • 瑞幸咖啡,復活了?怎麼做到的?
    來源/IT時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瑞幸官網、財經等編輯/鍾瑩曈瑞幸咖啡,曾一度是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個奇蹟 —— 從成立到上市不過18個月,創造全球最快IPO記錄,被美國媒體InvestorPlace評為「2020年最佳股票」,被譽為中概股的驕傲
  • 《瑞幸咖啡》事件帶給我們的投資教訓
    作者雪球ID: @劉氓阿暉《瑞幸咖啡》事件帶給我們的投資教訓瑞幸咖啡造假已經由管理層親自承認落實,股價也崩盤,裡面不知道埋了多少人,那我們做投資的絕對要從中吸取教訓,因為像這種例子在資本市場上有太多了,你不注意就會碰上,其實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是不可能會碰這種股票的
  • 從「民族之光」到「民族之殤」,瑞幸咖啡究竟錯在了哪?
    不管是花樣百出的補貼,或是在資本市場誘人的故事,瑞信咖啡在「營銷大師、民族之光、薅X帝國主義羊毛」這些光環背後,實則是「瑞幸模式」最糟糕、最無恥的商業邏輯:投機取巧,製造風口,引入資本,弄虛作假,砸錢擴張,上市套現,禍亂市場,終留一地雞毛。
  • 從「民族之光」到「民族之殤」,瑞幸咖啡究竟錯在了哪? ​
    不管是花樣百出的補貼,或是在資本市場誘人的故事,瑞信咖啡在「營銷大師、民族之光、薅X帝國主義羊毛」這些光環背後,實則是「瑞幸模式」最糟糕、最無恥的商業邏輯:投機取巧,製造風口,引入資本,弄虛作假,砸錢擴張,上市套現,禍亂市場,終留一地雞毛。當然,商業分析不是「馬後炮」——實際上,「瑞幸模式」早已存在,且一直以來備受爭議。
  • 大起底:瑞幸咖啡為何「自爆」22億元造假?
    不少人對劉二海的辭任時機有猜測,對此,愉悅資本表示,劉二海是任期達到1年後按照證券法要求執行的正常換屆。此外,愉悅資本方面還稱,迄今為止並未出售任何瑞幸咖啡的股票。一位投行人士表示,「根據美國證券條例,上市公司合法合規是自己的責任。在美股上市公司裡,權力是環環相扣,審計監管會計,獨立董事監管執行董事。
  • 瑞幸咖啡能涅槃重生嗎?
    從今年4月份曝光財務造假,到經過海內外監管部門多次調查與處罰後,相信瑞幸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資本市場上,瑞幸臉上無光,讓人敬而遠之,但戳破光怪陸離、似真似幻的泡沫,重新回歸做好咖啡的初心,瑞幸未必沒有翻身機會9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對瑞幸咖啡的行政處罰,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及協助其造假的40多家涉案公司機構被罰共計6100萬元。
  • IPO治標不治本,瑞幸咖啡是死是活2019見分曉?
    18個月虧掉22億元2018年1月才正式開展業務的瑞幸咖啡僅十個月就拿到了大約4.5億美元的融資,金主覆蓋了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貝萊德等知名投資機構,估值也一路攀升,在最新一輪融資後,瑞幸咖啡投後估值已達29億美元。
  • 瑞幸咖啡營銷策略大盤點,建議收藏!
    據悉,瑞幸咖啡將在近日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區間為15到17美元,最高融資6.37億美元,承銷商還可在上市後30天內行使450萬股ADS的超額配售權。坊間流傳這是其資本趨於枯竭後的唯一出路。而其從成立到申請上市的時間(4月22日)為19個月,甚至碾壓了拼多多不到三年的上市速度。瑞幸咖啡從18年開始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明星代言,鋪天蓋地的廣告露出,低到免費的咖啡體驗,引起社會及媒體的廣泛關注。
  • 瑞幸咖啡,復活?
    3、差異定價、拓展合作平臺,沒有資本的持續輸血,瑞幸真能奇蹟般地復活嗎? 臨近年末,中國咖啡市場賽道又熱鬧起來。 從創立到2019年5月上市,瑞幸咖啡僅用了18個月;如今,又一輪18個月過去,經過了暴雷、退市風波的瑞幸,卻出人意料地活了下來,而且活得還不錯,厚乳拿鐵、小隕石們依然是白領辦公桌上的下午茶。 瑞幸「自救」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 財務造假股價一夜跌掉七成,瑞幸咖啡還能撐多久?
    中糧基金CEO吳曉鵬表示,瑞幸咖啡是一家資本感十足的公司,在不造假的前提下,上市快速兌現無可厚非;瑞幸咖啡在IP和平臺打造、不斷豐富產品矩陣等方面有一技之長,但其發展違背了消費品品牌發展需要沉澱和文化內涵的基本規律,快速開店和燒錢引流未帶來足夠有效的客戶,流量質量不高且不穩定,獲客成本沒有實現邊際遞減。
  • 「碰瓷」過頭的瑞幸咖啡,真的是在做咖啡麼
    無論諸位是否擅長發後鼻音,「瑞幸」似乎都不是一個好的品牌名稱。輿論對於瑞幸此次「碰瓷」的關注,側面上反映了國內資本市場對咖啡行業的關注。據統計,2017年咖啡行業發生了18起融資事件,融資額動輒億元。如由心咖啡去年11月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2018年,咖啡市場的資本熱度不減,連咖啡、瑞幸咖啡、GOGO動咖啡紛紛宣布獲得融資。luckin coffee大師系列拿鐵, 星巴克拿鐵,連咖啡熱拿鐵。@新浪看點瑞幸咖啡的一系列「介紹新客買飲品得24元咖啡券」,「買5贈5」等營銷噱頭,在吸睛方面還是頗有成效。
  • 鬥歸鬥,但別影響我喝瑞幸咖啡
    眾所周知,去年瑞幸深陷財務造假泥潭瑞幸,能抗住退市造成的困境已經實屬不易,如今業績尚未維穩,風雨飄搖的瑞幸是否又將禍起蕭牆?權利的遊戲在外界看來,郭謹一是陸正耀「最親的人」。2016年,郭謹一加入神州租車擔任陸正耀的助理。隨著瑞幸的成立,陸正耀也提拔郭謹一擔任瑞幸咖啡產品和供應鏈的高級副總裁。
  • 瑞幸咖啡香港投資者會議,計劃5月17日正式登陸納斯達克
    瑞幸咖啡這周二和周三在香港舉行投資者會議,而5月9日至16日則會在美國紐約、芝加哥等城市進行路演。照過去兩個季度的燒錢速度,瑞幸咖啡只能堅持10個月左右,事實上,隨著門店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這臺燒錢機器的胃口將會大大增長。通過上市,瑞幸咖啡雖然可以增加5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但是,如果找不到有效的盈利模式,再多的投入也只是暫時幫助錢治亞獲得一點續命機會。一旦瑞幸咖啡無法證明自己的價值,很快就會成為資本市場的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