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報恩》:「馬太效應」下的愛情,是愛情裡最卑微的相處方式

2020-12-04 瑾瑜與我

除了向你自己證明你自己,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你自己@瑾瑜與我

如果有一天,你在大街上救了一隻橫穿馬路的貓。晚上,貓國的貓王找到你,對你說:「你今天救的那隻貓是王子,作為報答,讓你成為貓王子的妻子。代價就是永遠當一隻貓,不能再變回人類。」如果是你,你願意嗎?

貓的報恩

這個故事就是今天所要解讀的同為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電影《貓的報恩》,2002年在日本上映,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票房收入達64億6千萬日元,在豆瓣的評分達到8.1分。作為宮崎駿老師的另一部作品《側耳傾聽》的番外篇,把裡面的貓爵士也搬進了《貓的報恩》這部影片中。

導演森田宏幸在訪談裡說," 按照吉田玲子(原作者)的設定,自然而不矯飾,她純粹而積極的待人,接物,並不會心有算計的表達自己,即便她犯了不少的小錯誤,但是這些是人生的必然.而她仍然努力的向前,我認為這很美好,而這種感覺正是我想放進電影裡去的…"

《貓的報恩》它不是一部氣勢恢宏的作品。,而且以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抓住觀眾的心。不再是一個奇幻的讓人嚮往的世界,而是發生在一個普通的少女的身上。而這正是《貓的報恩》獨特的魅力,它讓人感覺似乎奇蹟是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一樣,一種更加童真的善良。

關於一個少女找回自我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是一個有著少女心事的高中生小春,她對自己的一切都不滿意但又缺少自律。很像青春期時的我,愛美但又不自律,傻傻的想像班上那個好帥的男生會喜歡這個平凡的我。

所以,一看到這個電影的開頭,我就立刻被這個情景給代入了進去。讓我不禁猜想,這到底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是一個少女開始自律後光芒萬丈的故事?還是一個帥帥的少年最終發現了平凡女孩的可愛,最終愛上她的故事?

待慢慢看下來,才發現講的是小春救了一個貓王子,而後貓國來報恩的一個令人忍俊不禁卻又讓人深思的故事。

影片以小春的心理活動為主線,將善良的美好,成長的誘惑和自我的治癒向我們完美的表達出來。影片中對自我的喪失這一主題的詮釋,表達了人在愛情中,為愛改變自我是可取的,但喪失自我是最卑微的做法。

少女懵懂的心事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從主題內涵,角色隱喻兩個方面分析一下這部電影。在第三部分,結合劇情,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為愛改變自己是可取的,但為愛喪失自我是最卑微的做法

在這部影片中,小春愛上的並不是青春帥氣的貓王子,而是救她於水火之中的貓男爵。或許,也不能稱之為愛,只是面對如此英雄又睿智的男爵,心裡有著一絲傾慕之情吧。

單純年輕的小春

小春:單純年輕,對愛情抱有幻想,內心卻又有點自卑女主角小春應該和很多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孩都很相似,很單純,對還未到來的愛情總是抱有幻想:另一半是自己的英雄,睿智又聰明,時常能救自己於水火之中。

當小春跟隨胖胖來到貓男爵的面前時,已然是喜歡的開始。 來到貓王國知道要嫁給貓王子,他一直在心中問自己「我要不要乾脆變成一隻貓好了,可以每天躺在天堂般的草地上打盹,看起來沒有任何煩惱。」更重要的的是,如果變成貓,還可以在王子和男爵中選一個作為愛人。但如果自己是人,和男爵就不可能了。

從小春的心理活動可以看出,小春之所以想變成貓,一是貪戀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二是喜歡上了貓伯爵,想變成貓和男爵生活在一起。

英俊的男爵細膩又睿智

男爵:帥氣的外表下,有一顆睿智細膩的心貓男爵的形象是完美的,帥氣,睿智,同時又很細膩,滿足了小春對於白馬王子的幻想。正是因為他有能力救小春,才會讓小春對他產生情感。讓小春和他跳舞時,情不自禁的想:「要是我真的是一隻貓就好了,這樣我就可以和男爵在一起了。」

小春拒絕作為一隻貓去成為貓王國的王妃,就是等同於拒絕了作為一隻貓去愛男爵。而作為人,是永遠無法和貓男爵在一起的。

小春和貓男爵是處於不同的世界,不能因為愛男爵,就長出貓耳朵,貓尾巴,和貓一樣抓老鼠,愛吃魚。也不能因為愛男爵,就假裝開心地將這些並不喜歡的東西收下。這樣,小春就再也不是小春了。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愛情中,即使我愛你,我也不能為你而毫無條件的改變我自己。讓我變成我自己不喜歡的樣子,還要每天假裝開心的愛你。

可能有時候我們也會像小春一樣,在「他也喜歡我」的假象中迷失自我,忘記了自己原本的樣子。為了對方的喜好,而無限的改變自己。但這種改變永遠只是暫時的,如果你愛的人真的愛你,他會告訴你「做你自己就好。」

不要失去自我

人物隱喻:從片中的主要人物的隱喻來探究主人公的精神世界

現實世界的小春,代表的是真實的自我在現實世界中的小春,雖然總是迷迷糊糊,愛遲到,外表也不出眾。像許多青春期的女孩子一樣,嚮往帥氣的男朋友。但這恰恰是最真實的小春,雖然不甚完美,卻很可貴。

影片開頭,以小春的內心獨白開場。表明這個世界並不那麼完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煩惱,有可能你喜歡的人正在喜歡別人,日復一日的工作學習有些乏味單調。

但是,就因為這樣就可以變成一隻貓嗎?變成一隻完全不像自己的貓嗎?處於任何年齡階段的人可能都問過自己這個問題。真實的自己並不是那麼美好,但你就要因此放棄自我,隨波逐流嗎?

現實世界裡的小春,是真實的小春

自由,散漫,無拘無束的貓王國,代表的是一個異己的世界 這個世界是被控制的,你無法擁有自己的時間和想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享受。有香甜的魚,有柔軟的草坪,還有懶洋洋的太陽。不用思考任何問題,就這樣毫無追求的過完自己的一生。

從一開始詭異的音樂,清除野貓的氣焰囂張的貓保安。永遠笑嘻嘻,仿佛會讀心術一樣捕捉你的一念之差,便拿出來來脅迫你就範。以報恩為名,強行把小春帶入貓王國的國王,見小春不願如它所願便露出了真正的面目:不想做王子妃,那就做我的壓寨夫人吧。

宴席上一出出殺雞給猴看的戲碼,還有貓王國設置的機關,迷宮和高塔。這一切都是在告訴我們,失去了自我,這世界將會變得何其可怕。

小春剛被劫持到貓國的時候,還沒有清醒的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只是覺得貓國還不錯,又不用上學,不用思考問題,只要吃吃喝喝,躺著曬太陽就行了。

等到她看到在自己面前上演的一出出好戲,直到她慢慢長出了貓耳朵,手變成了貓爪子,才猛然驚醒,這不是我自己想要的一切。才終於意識到了危險,也明白了自己的底線。她不要變成一隻貓,她只要做她自己就好了。

貓國代表的是一個異己的世界

貓伯爵、胖胖、貓王子和貓侍女小美,代表的是清醒的自己,它們能掌控時間,掌控自己的人貓伯爵和胖胖雖同為貓,但它們的世界不同於貓王國的世界。它們有理性,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同樣的貓王子和貓侍女小雪,則是遵從內心的自由戀愛的隱喻。它們同樣是不會被權勢和地位所影響,能夠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和愛情。

影片中通過多重隱喻使觀眾能夠通過角色的對比,更加直觀的感受到了人性百態和自我意識的覺醒。不同的角色對應的是不同的對待人生的態度,將喪失自我後的惶恐和無措表現得淋漓盡致。

掌控自己的人生,就是掌控自己的時間

藉由《貓的報恩》,談談電影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貓的報恩》雖師出報恩,但故事的深意遠遠不止在報恩這件事情上,這部電影更多的是關於成長的意義。

正如貓爵士所說: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掌控自己的時間才是最重要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過生活,但不要隨波逐流。在那些輕而易舉的事情前迷失了自己,而放棄了自己的人生,放棄了體驗一切的機會。

愛情是美好的,但不是生活的一切

一,愛情是美好的,但不是生活的一切

當我們青春萌動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嚮往甜甜的愛情,甚至我們可能會覺得愛情是生活的一切。

沉浸在愛情中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幸福,但愛情是很奇怪的東西,積極的愛情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好。但消極的愛情,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也有可能給你帶來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為對方全盤改變自己的愛情更會剝奪你的自主權,讓你變得不像自己。

就像小春一樣,為了想和貓伯爵在一起,想就這樣變成貓。但她忽略了:愛情即使再美好,也不是生活的全部。

當小春一邊和帥氣的貓男爵跳著舞一邊想著「這種感覺從來沒有過!或許這樣下去當只貓也不壞」云云,不知不覺間她慢慢陷入了那個名為「安樂」恐怖的深淵

即使你是真的王子,而我也無法做你的王子妃,因為我並不是一隻貓。如果你要我變成一隻貓來愛你,我也就不再單純的愛你,因為我失去了自己,那個真實的愛你的自己。化作貓的我,只能是為了佔據你的愛而存在的一個幻象,它虛無縹緲且無枝可依,早晚會化為泡影。而且再難覓其蹤跡。

小春對男爵的愛是懵懂的

鄭爽在一次採訪中透露了說到了自己20歲的時候,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愛情了。她覺得自己的愛情就是生活的全部,其他的全都排在後面。

那個時候的鄭爽一直都在追求愛情,以至於忽略了很多其他的東西。拍完《一起去看流星雨》之後就和張翰在一起了,因為不自信,去整容,想讓對方更愛自己一點,結果也不曾讓對方更喜歡自己。

經歷過生活的洗禮之後,鄭爽明白工作其實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只有通過提升自己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一個人的愛情生活即使再豐富多彩,生命裡也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值得我們駐足珍惜,譬如親情,譬如友情,譬如自己高質量的生活。

居裡夫人曾說:「如果一個人把生活興趣全部建立在愛情那樣暴風雨般的感情衝動上,那是會令人失望的。」

愛情應是生活的錦上添花,而不是僅此而已。

男爵,我也許已經喜歡上你了

二,在愛情裡,我們的改變應該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為了迎合對方的喜好而改變

戀愛心理學中有一個「馬太效應」:投入越多的人越不容易被珍惜,越自利的人吸引力反而越高。 馬太效應在戀愛中表現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當你願意多為自己付出,不斷完善自己,你的個人魅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個人吸引力;而當你一味討好對方,則會讓對方恃寵而驕。你在投入過程中不斷「貶值」,對方卻在投入過程中不斷「增值」。

貓伯爵優秀嗎?優秀,睿智,細膩,但它不屬於小春的世界。無論小春變得有多像貓,終究不是真正的小春。

在貓國裡,永遠是和風細雨,永遠是太陽高照,永遠是歌舞昇平。但是那不是真實的世界,有煩惱,有痛苦的世界才是真實的,愛情亦如是。

「我們要學會為另一半改變自己,讓相處更和諧」這句話我們都常常聽說,但是很多人都說掌握不了那個度,很容易就變成了迎合對方。

薄伽丘有句名言:「真正的愛情能夠鼓舞人,喚醒他內心沉睡著的力量和潛藏著的才能。」

一份愛情的好壞,關鍵在於這份愛情給雙方帶來的是正面成長還是消極以待。

法國著名小說家喬治·桑曾說:「 那種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們升華並賦予我們力量的愛情,才能算是一種高尚的熱情;而使我們自私自利,膽小怯弱,使我們流於盲目本能的下流行為的愛情,應該算是一種邪惡的熱情。」

愛情應該是讓彼此過得更好,而不是過於

愛情同樣是一個得到與失去並存的過程,不計得失,安然處之

有些感情是註定無法長久擁有的,其實也不一定非要開花結果。即便是真的在生活獲得了象徵性的結果,但也可能會改變,消退甚至變壞。對於曾經有過的悸動,不如帶著一份欣賞和感恩去看待。

小春和男爵在患難中產生的微妙情感,美妙得就像晴朗的天空中微微吹過的秋風一樣。雖然沒有好的結果,但總算也不留遺憾了。

愛情之所以美妙,在於過程中的相扶與共。

就像巴魯和希達在找尋天空之城的過程中衍生出的患難之情;賑早見琥珀川和千尋在找尋自我的過程中的相知相惜;月島雯和天澤聖司在追尋夢想過程中的相互鼓勵。也許最後都會暫時或永久的分開,但過程總歸是耐人回味的。

當代人面臨的愛情問題,可能會關乎房子,車子,錢款,是否能融入對方的家庭?價值觀是否相同?也許還有突如其來的家庭和工作變故,甚至是身體病痛或者無法言說的困難,可能所有的一切都和當初理想的愛情有所偏差。但我們無可辯駁的是,在過程中,我們也收穫了一份美好的愛情,一份對於情感的體驗,學會了如何愛人,也學會了如何被別人愛。

而這部電影仿佛是在告訴我們,這樣的困惑是我們愛情成長的必經階段。小春最後的大徹大悟,也是我們每個人懵懂後必經的階段。看似突如其來,實則處處真實的成長之理。

愛情應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僅此而已

結語:

在吉卜力工作室和宮崎駿老師合作的電影裡,賑早見琥珀川和千尋,小春和男爵,琪琪和蜻蜓,還有巴魯和希達等等,他們的愛情故事永遠不會像歐美的童話故事那般,男女主角要激烈與命運抗爭,要誓死捍衛愛情,要甚至要拼盡全力如吸血鬼穿越數百年回到你身邊。如此這般,歷經千辛萬苦,王子與公主才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宮崎駿不這樣講故事,男孩女孩,可能也並沒有最終在一起。而是那原本懵懂的少年少女,因有愛而找到自我。這就是吉卜力的童話,也是現實世界存在的美。

影片讓我們相信愛情的美好,也明白堅持自我的重要。正如電影中有一句臺詞:「你應該要學著做你自己,面對真實的自我,只要做到這一點你就什麼都不用懼怕。」

我是,左手帶娃,右手寫作,專注情感與育兒。歡迎關注點讚,評論交流。

如果你是小春,你會想像貓一樣每天沒有煩惱的生活還是繼續現在的生活呢?

相關焦點

  • 8個愛情中的心理學效應
    今天跟大家分享8個與愛情相關的有趣的心理學知識,相信這些你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聽說過。只是你不知道他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名字罷了。今天就給大家列出來,看看是否感同身受。1、 戀愛中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在戀愛中的表現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 感情中的「馬太效應」,你是不是也這樣,對號入座吧
    兩性之間的相處中如果只有一方付出的話,就好比心理學裡面的「馬太效應」一樣,越是付出的人對於這段感情越陷越深,而不為感情付出的人,對於這段感情越來越看淡。最終的結果就是兩極分化,一個心身俱疲,一個索然無味並且理所當然。因此,想要兩個人相處得更好,就要學會拒絕這種感情中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在書面裡的解釋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 什麼才是愛情最合理的方式,要不要做感情裡薛丁格的貓
    03要不要做感情裡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的著名實驗。實驗是這樣的,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的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 愛情潘多拉效應:時間久了,愛情淡了怎麼辦?其實你只需這一招
    愛情同樣如此,最初的愛情,是充滿活力的,對方在自己的眼裡,總是充滿新鮮感,一起度過的時光,多久都不會厭煩。可事實上,時間久了,愛情仿佛變味了,沒有了最初的感覺,看彼此太過熟悉,缺乏吸引力,相處的時光,也是平淡居多,歡樂時光好像已經遠去。時間不可逆,總會向前走,誰也不可更改,但是你會發現,有的愛情還是一如既往,充滿活力,彼此的吸引不曾減退。
  • 在你的愛情故事裡,你有「卑微」過嗎?
    不知是不是從那個時候也變的多愁善感,喜歡上了民國才女張愛玲,喜歡上她的傳奇愛情故事,喜歡她說的那句「愛一個人會讓自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在開出一朵花」,但是這句話更適合在那個車馬,郵件都慢的年代,而在現實中好像並不是這樣的,在愛情中有一方長期處於卑微的狀態,其實這並不是一種好的愛情。
  • 《向陽處的她》虐心的文藝愛情電影,講一隻貓的報恩故事
    講一隻貓的報恩故事。幾次看地直擦眼淚,我喜歡松本潤,喜歡這個故事,喜歡那隻懶洋洋卻想做人類去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的貓。從劇情的安排,到電影的細節,臺詞不多,沒有歇斯底裡,也沒有轟轟烈烈,只有一種午後的陽光,安安靜靜地,懶洋洋的她,微笑的他。貓有九條命。在她還是一隻貓的時候,深陷海灘的礁石裡,那個叫做浩介的男孩救起了她。
  • 貓和老鼠裡最憂鬱的一集,在愛情面前,誰沒卑微過
    貓和老鼠一直給人都是嘻嘻哈哈的感覺,自打1940開播以來,給無數人帶來了歡聲笑語。但是不同階段看事物就會有不同的感覺例如128集中憂鬱的貓,再看起來不僅感覺不嬉鬧而且特別的心酸湯姆和傑瑞終於不再是敵對狀態變成了世界上最好的一對朋友。但是有一天一隻漂亮的貓從他們身邊走過。
  • 你卑微到骨子的愛,讓我差一點就相信了愛情
    愛情奇妙不過在於讓你讓你甜蜜都想哭,讓你痛苦到想死,但是最難受的還是兩個在愛裡來回的拉扯。再美好的愛情都或多或少經歷一些卑微的堅守。如果卑微地堅守了多年,那麼,迎來的要麼就是殘酷的愛情,要麼就是殘酷的現實。
  • 兩個人相處,要提防「刺蝟效應」
    因為前一秒還看到小慧發朋友圈「悠哉悠哉,沐浴在陽光下的快樂,難以形容」,後一秒就說自己忙,問忙什麼,卻沒有合適的理由。就這樣兩個人的關係鬧得非常尷尬,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繫。彼此冷靜的思考之後,兩個人就和好如初了,或許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刺蝟效應」吧。
  • 異性相處,愛情的變淡,往往和說話方式有關
    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異性之間的相處突然出現了問題,那麼一定不是某個瞬間猛然爆發的,而是日積月累的小問題積攢起來的,只是兩個人沒能意識到而已。溝通是增加兩個人親密度的重要橋梁,而愛情中,有很多人就是在不經意間的冷漠開始變得疏離。
  • 愛情裡有一條搖尾乞憐的狗……
    所謂愛情裡的狗——卑微到塵埃裡,用熱臉貼對方冷屁股的人。一個人愛一個人,愛到了極致,愛到了深處,又何嘗不是一條搖尾乞憐的狗呢?甚至,連狗都不如!狗,忠誠尚且可以留於家中看家護院,而人,有時候即使再忠誠於自己所愛的人也無濟於事——該走的還是要走留不住!
  • 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距離
    這般冷漠最是容易叫人放棄,可偏偏貓的這種態度卻讓我們能夠感覺到一種舒適感,大家各取所需,不會因為太過於粘著彼此而覺得煩躁。其實,在兩性關係的相處中,也應該去遵循這樣的道理,當然人的天性總歸和動物的習性有區別,「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會造成愛情關係轉化成利益關係,從而變得疏離。我們所希望的,是兩個人在相處的時候可以保留足夠的空間,這樣才能夠讓愛情朝著最美好的方向發展。
  • 心理測試:哪個抱著貓的女人最性感?測你的愛情裡最缺少什麼!
    心理測試:哪個抱著貓的女人最性感?測你的愛情裡最缺少什麼!答案在最後。BC答案解析:A: 你的愛情最缺少的就是激情,你的戀情已經進入了一種平淡的狀態,你和你的戀人已經是一種老夫老妻的相處模式,雖然說細水長流才是真,但是愛情是需要一點激情的,完全沒有激情你們是走不長遠的。
  • 喜歡一個人不能太卑微!「舔狗」式的愛情不要碰!
    最好的愛情,需要雙方勢均力敵,誰都不該是對方的附屬品,靠一方不斷忍讓,以犧牲自己的方式乞求換來的愛情一碰就碎,最後只淪落成了一場感動自己、噁心對方的鬧劇罷了!無論如何,不要以愛之名,極盡卑微之事,讓你「自降身價」的事,一個都不要碰!一、藏在暗處「視奸」TA!
  • 聰明女人告訴你,學會愛情心理學,男人的心思你瞬間秒懂!
    有個熱門話題:有哪些與愛情有關的心理學知識?評論裡有很多有趣的回答,今天我就來教大家幾條,有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愛情知識,讓你瞬間秒懂男人的心思。一、馬太效應:投入越多,越不被珍惜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講,「馬太效應」指的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兩極分化狀態。
  • 不配擁有正常人的愛情:電影《綠洲》混混與腦癱女的卑微與純真
    導言:你們不懂愛情,是因為你們不夠純真。卑微的愛情,塵埃裡的花朵,一樣值得被關注。《綠洲》是李滄東「綠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共同點都是從某個現實主義中折射著社會的無奈和冷漠。而作為弱勢群體,是何其艱難地在俗世中相互取暖。
  • 愛情扎心真相:越卑微愛一個人,越不會被珍惜
    01 張愛玲說過: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原本以為這段愛情會有結局,可是沒有想到胡蘭成根本改不了他花心的毛病。 即便是跟張愛玲在一起之後,依然跟很多女人曖昧。在這段感情當中,張愛玲卑微到了極點,可依然沒有俘獲胡蘭成的心。 最終,張愛玲失望透頂,在給對方寄了30萬的稿費之後,一刀兩斷。
  • 想要挽回十二星座時可以這樣做,不卑微也可以高姿態挽回愛情!
    ——想要挽回十二星座時可以這樣做,不卑微也可以高姿態挽回愛情!在愛情裡,分手是很多人都要面對的事情,但每個人面對分手的態度卻不一樣,有些人分手後放不下舊愛,很容易舊情復燃。而有些人在感情裡卻很果斷,平時不會把分手掛嘴邊,一旦決定了分手就老死不相往來,因為通常他們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 從《貓的報恩》裡看對自由的定義
    常言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可想而知自由對於人類生活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古時候兩國打仗,擁有更多的土地從而實現土地自由嗎?而在由吉普力工作室出品的,森田宏幸導演的《貓的報恩》裡是怎麼定義自由的呢?讓我們來探討一下。
  • 貓的報恩:愛上男爵,是小春的報恩還是內心情愫?
    從動漫電影——《貓的報恩》這部影片裡,我們就可以真實的體會到這種感覺,你所擁有的那種可以拿出來給別人的東西,最終也會有回報到你的身上,女主人公小春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中學生。在平淡的波瀾不驚的生活中,日復一日的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學習、回家、生活,單單看著這樣一個女孩兒,你會覺得她身上不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