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釣魚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什麼?我覺得在於釣魚有探索不盡的新鮮感,到手新的裝備、找到新的釣點、發現以前沒釣到過的魚種、學習新的釣法等等。在釣魚路途的前方,永遠有驚喜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就說釣法,光一個臺釣,就有數不盡的變化,釣靈、釣頓、釣底、釣浮、跑鉛、飛鉛、雙鉛……這些還只是基礎的變化,其中又有更多細分。
這還只是臺釣,除了臺釣,還有傳統釣、遠投、筏釣、磯釣、路亞等等。今天不空為大家來介紹一下,磯釣中的最經典釣法——滑漂釣法。
磯釣最早是在海邊的礁石上作釣,所以稱為磯釣。但是發展到如今,早已不僅僅只能在海邊了,淡水一樣能用上磯釣。
滑漂釣法,顧名思義,就是浮漂可以滑動,來讓我們可以作釣遠超過魚竿長度的水層。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一些水域,比如大型湖庫,水非常深,遠超我們的魚竿長度,尋常臺釣根本無法釣底,這時用到滑漂釣法就再好不過了。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滑漂釣法如何製作線組。
滑漂釣法其實也是懸墜釣,除了魚竿用的是磯釣竿,帶有魚線輪以及幾十至數百米的魚線,以及要用到滑漂線組專用的滑動漂座,浮漂需要額外的尾目加粗,其他要用到的東西和臺釣是差不多的。無非就是太空豆、浮漂、鉛皮座、八字環、子線雙鉤(單鉤通線亦可,就不需要八字環)。
這些東西穿上線組的順序如圖,我自己畫的,網上沒找到很好的圖,大家將就著看就成。
大家可以注意下圖片,滑動漂座的上下方,各有一顆太空豆,這裡是和我們臺釣不同的,臺釣一般是上下各兩顆,用來固定漂座以及記錄水深。
滑漂釣組裡面,漂座上下的兩顆太空豆作用也是不同的。因為浮漂下方是有鉛墜和餌料的,所以下方的太空豆不需要用在固定浮漂上,而是在我們拋竿時,負責擋住浮漂不滑到鉛墜上。因為浮漂滑到鉛墜附近的話,在拋竿過程中很容易和子線纏繞,導致我們無法作釣。
而浮漂上方是沒有太空豆的,因為滑漂得滑動起來,上面有太空豆就不能夠滑了。其實以前的做法中,浮漂上方也是有太空豆的,用來固定水深,當浮漂滑到太空豆的位置時,就無法再滑動了。
但是長期的實踐發現,由於上方的太空豆是要穿過磯竿導環的,拋竿出去時,太空豆在經過導環就會有卡頓,很容易傷線,所以改成了線擋。
線擋一般就用線輪上的線就行,綁在主線上,能夠擋住浮漂不繼續滑動就行。線擋也可以活動,方便我們及時調整釣的深度。
線擋的具體綁法如圖,圖片上只繞了兩三圈,實際上多繞幾圈比較好,六圈左右。
這樣滑漂的線組就做好了,下面我們來說說如何作釣。
既然也屬於懸墜釣,那麼肯定首先要調漂,調漂方法其實是和臺釣一樣的,重鉛找底,半水調漂,調幾目釣幾目都可以根據魚情自己決定。
調漂沒啥好說的,我給大家說下滑漂的關鍵點,就是如何固定釣一個位置。
首先東一竿西一竿肯定也是很難釣到魚的,尤其是打了窩的話,不釣窩子釣別的地方我圖啥呢?所以關鍵就是如何定位。
在水面上沒有參照物的話,想要記住一個位置是很難的,靠的就只有水面的倒影和對岸的一些標誌。當然我們也不需要精確的記住某一個點,只需要記清楚作釣的方向就好。比如正前方,或者偏左一點,或者偏右一點。如果實在沒有參照物,可以看準炮臺前方。
記住了方向,其他的都好辦。我們可以先在一個位置調好漂,確定這個位置之後打窩。然後在主線上再綁第二個線擋,這個線擋不是用來擋住浮漂的,而是記錄位置的。
有了這個線擋做記號,我們每次拋竿可以拋得遠一點,然後往回收線,一直收到第二個線擋到線杯的前方,就是我們打窩的距離了,這樣在遠近距離上,基本上不會有偏差。
另外就是左右方向了,在有風的時候我們很難每次都拋到一條直線上,所以需要一個參照物,比如對岸的某些樹木或者標誌,最簡單的就是炮臺。記住了這個位置之後,拋竿拋得遠一點,如果看到偏了,完全可以修正。
比如看到往左偏,那麼竿尖朝我們目標位置右邊收線,直到浮漂回到目標直線上;反之往右偏,則竿尖朝左邊收線,直到浮漂回到目標直線上。
這樣,遠近左右都能精確定位了,那麼自然能每次都釣在同一個點上了,接著就是靜待魚兒上鉤了。
最後說一下滑漂的餌料,因為需要修正位置,餌料肯定會在水中拖行,並且水肯定都不淺,那麼附鉤性一定得好。如果是用商品餌,記得用些粘粉加大粘度,免得等調好位置餌料已經沒了。
另外,玉米、皮筋顆粒、蟲餌之類不會霧化散落的餌料,都是可以的。
滑漂的強大之處在於,不管水有多深,只要我們線杯上的線足夠,就一定能釣到。現在正好是冬天,有時候需要釣得很深,臺釣無法作釣的話,用滑漂釣法沒準會有意外的驚喜!
感謝大家的觀看,祝釣友們大鯽大鯉,天天爆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