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加斯·塞隆納:矽谷創新力強 因斯坦福輸出「創新」
談到與矽谷的關係,加斯·塞隆納自豪的稱,矽谷的創新是斯坦福創新的延伸。矽谷有很多創業家、企業家都是來自於斯坦福,如果沒有斯坦福的成功,矽谷的成功是不可能的。斯坦福一直有內部創新的傳統,鼓勵學生將發明成果帶出校門,並實現研究成果的商業化。這一點是有別於很多中國商學院的。
網易財經:能否更多地介紹一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的創新案例?
加斯·塞隆納: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一樣非常特別的東西是,史丹福大學與矽谷之間的關係。如果你考慮出自史丹福大學的企業,例如有谷歌、思科、昇陽電腦和雅虎等一長串科技企業,但不僅只是科技企業,還包括耐克,和由菲爾·耐特創辦的體育服飾品牌,他也是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的畢業生。
很多創業家正是出自史丹福大學。因此,我認為其中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及為什麼矽谷的成功和史丹福大學的成功之間存在如此強大的聯繫?我想答案在於,我們擁有一個創新鏈,其開端在史丹福大學,然後延伸到矽谷。
我們的一個傳統是在學校內部發展創新,之後將其帶出校園,從而成為新企業的基礎,這些企業發展壯大最終成為全球重要的力量。史丹福大學在管理方面的一點不同之處在於,鼓勵我們的學生和教職人員不僅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發明創造,將成果發布,然後由其他人對研究的成果商業化,而且我們也鼓勵學生和教職人員們自己將研究成果帶出校門。
即使史丹福大學校長約翰•亨尼斯也是這樣,他曾擔任工程學教員,利用自己在電子工程系獲得的發明,離開學校創辦了MIPS Computer公司。一段時間後,他回到學校,再次成為教職成員,然後是院長,之後成為了史丹福大學的校長。我們的學生將創意帶到矽谷的過程是我們參與創新以及創造矽谷標誌性企業的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網易財經:接下來能否談談一些特別的例子,例如谷歌進入中國市場後宣布退出,除了政策問題外,您對此有何看法?
加斯·塞隆納:在進行課程改革的時候,我們設置了一門名為「決定性和分析性思維」的課程,這門課程由16個學生組成一個討論會,每個星期我們向他們提出非常困難的問題,他們需要就此撰寫報告。
在報告中,他們需要提出贊成或反對的觀點並詳細解釋。每個星期都有不同的案例,之後我們集合在一起,學生們需要講述他們為什麼要持贊同或反對觀點。
我曾負責這門課程幾年時間,在幾年的「決定性和分析性思維」的課程上,第一課就是關於谷歌正在中國做什麼,我們的學生每年都要討論這個問題。在谷歌認真考慮退出問題前,我們就已經進行過分析。
當然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討論的內容也有所不同。對我來說,負責該門課程的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我們會組成國際化的討論小組,其中當然包括來自中國的學生。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將從而了解到中國學生對這些問題有非常不同的觀點,這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