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病情嚴重的時候,很有可能傷及我們的生命,應及時採取治療

2021-01-07 章醫生健康談

導語: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是經過蚊蠅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在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等國家,這種病往往很常見,非洲中東部地區、西太平洋地區,都能發現登革熱的身影,近年來,我國廣東、雲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也可能發生登革熱流行現象,主要在夏秋季盛行,所以對該病的預防需要重視起來。

01登革熱是一種很容易傳播的疾病,多了解與登革熱相關的知識,幫助我們預防它

1、 登革熱的傳播途徑

這種病毒往往通過攜帶病毒的蚊蟲叮咬傳播,主要的蚊蟲種類為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他們通常會在白天叮咬人體,尤其在清晨和傍晚的時候活躍,往往會在井水、蓄水池或者舊輪胎旁邊出現。

同時我們需要了解的是,與登革熱患者的日常接觸不會導致我們傳染該病,所以不要對登革熱患者抱有歧視的態度,蚊蟲叮咬登革熱患者之後會導致自身感染,進而通過叮咬傳播給其他人,因此登革熱患者也要避免被蚊蟲叮咬,以免傷害他人。

2、 登革熱病的常見症狀

當患者被攜帶病毒的蚊蟲叮咬之後,往往會在三天到七天之內開始出現相應的症狀,大多數患者的病情都比較輕,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患者,通常會在一到兩周之內出現好轉,出現後遺症的情況也會比較少,少數情況下患者的病情會十分嚴重,發展為登革出血熱這種病情,它會引起嚴重的出血和血壓降低,甚至會導致休克或死亡。

最常見的症狀是突發高熱,這種熱度可達到40攝氏度以上,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眼睛疼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甚至出現皮疹現象,大多數人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和食慾減退的現象,發熱現象通常會持續一周左右,有時候也會間隔發生。

3、 患病經治癒後仍然可能患病

登革熱病毒含有四種血清型,患過病的人只能對其中的某種血清型形成特異性免疫而避免這種血清型登革熱病毒的感染,但是對其他三種血清型的病毒仍然是易感的狀態,因此即便患過登革熱的患者也不能放鬆警惕,因為你仍然可能再次患病。

02登革熱病情嚴重的時候,很有可能傷及我們的生命,應及時採取治療

1、高熱現象應物理降溫

登革熱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比如出現高熱現象的患者,應該以物理降溫為主,需要注意的是,對出血症狀明顯的患者,應該避免酒精擦浴降溫,解熱鎮痛劑對這種病的退熱效果並不理想,甚至更有可能誘發g—6pd缺乏的患者發生溶血現象,所以這種辦法應該謹慎使用。

對中毒症狀嚴重的患者,需要短期使用小劑量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例如口服強的松每天三次,每次五毫克。對於容易出汗的患者,鼓勵患者口服補液,若出現頻繁嘔吐、不能進食或有脫水現象的患者,應該及時進行靜脈輸液,若發現輸液反應致使病情加重,應及時敏捷地反應過來,以避免患者出現腦膜炎現象。

2、有出血傾向的患者要服用合適的藥物

若有患者出現出血傾向,可選用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K等止血藥物,對大出血病例應輸入新鮮全血或血小板、大劑量維生素K1,並且進行靜脈滴注,也可以口服雲南白藥等,嚴重時會出現上消化道出血,這時可以口服甲氰咪呱。

有出現休克現象的患者應該採取快速輸液以擴充血容量的方式進行治療,並加用血漿和代血漿,若有合併dic的患者,不宜輸全血,避免血液濃縮。Dic就是彌散性的血管性凝血,主要表現為全身性的嚴重出血傾向和多臟器功能障礙。

3、急性期的治療

一般治療急性期的處理方式是臥床休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流質與半流質的飲食大多是指粥和湯之類的飲食。要在有防蚊設施的病房中隔離,直到患者完全退燒為止。恢復期應該保養好了之後再下床,不應該過早地下地活動,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膚和口腔的清潔。

03登革熱病毒是一種傳染性比較強的病,尤其在流行地區,所以做好預防很重要

1、物理防護

可以採取帶好衣帽,穿好防護服等措施,例如將短袖換成長袖、將短褲換為長褲子的方式,穿好鞋襪,儘量保證暴露的皮膚越少越好,因為在登革熱流行地區旅行或者居住的人很容易受到蚊蟲的叮咬,這種物理防護方式預防登革熱的重要措施。

2、採取化學性驅蚊劑

使用含有二乙基甲苯醯胺的驅蚊藥劑,這種化學物質簡稱為DEET,是一種效果很好的驅蚊藥劑,當驅蚊劑中的DEET含量為百分之五十的時候,驅蚊效果最好,這是研究得到的結果,比較可信。

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專家建議,對於兩個月以上的嬰兒而言,驅蚊劑中的DEET 含量不能超過百分之三十,因為這種化學藥劑會對小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若有兩個月內的嬰兒,就應該避免使用這種驅蚊劑。

3、 在衣物上噴灑藥劑

可以向衣服上噴灑含有苄氯菊酯或者是含有DEET的驅蚊劑,因為蚊子極有可能透過我們的衣服咬到我們,在休息的時候,需要在蚊帳上也噴灑驅蚊劑,或者用驅蚊劑浸泡蚊帳,這樣可以有效預防蚊蟲叮咬。

4、 注射疫苗

登革熱疫苗已經在不少國家得到批准,但這種疫苗需要每年注射3次,而且適用於9到45歲的人群,並不是注射了疫苗就可以不做預防措施,因為它只能預防超過一般的人不患登革熱病,目前這種疫苗還沒在中國上市。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登革熱病毒盛行的地區,疫苗的效果相對較小,主要還是要靠我們的滅蚊和避免蚊蟲叮咬,這種措施才是最重要的預防措施,我們需要將這種病毒當成是重要的病毒去預防,不能放鬆警惕。

結語:登革熱主要靠蚊蠅叮咬進行傳播,所以保護好自己不受蚊蠅的叮咬就變成了最重要且最有用的事情,尤其在登革熱高發的地區,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手段來保護自己,患病了也要及時發現,及時進行治療。

相關焦點

  • 今年國外登革熱疫情格外嚴重!你了解登革熱嗎?
    夏天快要過去了,但是我們對於一些蟲媒傳染病還是不能放鬆警惕,比如登革熱。登革熱主要高發期是在夏季,是全球傳播範圍最廣泛的蟲媒傳染病之一,少數患者病情嚴重可能危及生命。我國北方一般登革熱的病例比較少見,在南方的廣東、海南、福建、臺灣、廣西等地,流行的時間主要是每年的5月到11月。
  • 登革熱是什麼病?如何預防登革熱?如何治療登革熱?
    本文專家:汪小歡, 復旦大學醫學博士炎炎夏日,每天陪伴我們的除了空調,還有不離不棄的蚊子,但如果你小看蚊子這種生物,那就大錯特錯了。它們不僅精力爆表,專在你休息的時候伺機活動,而且如果被叮咬,還可能會帶來可怕的疾病。其中一種就是——登革熱!
  • 中國登革熱臨床診斷和治療指南
    (三)重症登革熱的治療[1,2, 27, 32, 34,35,36]   重症登革熱患者需住院治療,密切監測神志、尿量及生命體徵,有條件監測血乳酸水平。危重病例需轉ICU治療。對出現嚴重血漿滲漏、休克、ARDS、嚴重出血或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應積極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 登革熱是什麼 如何預防治療登革熱
    若不及時搶救,4~10小時死亡。(2)出血出血傾向嚴重,有鼻出血、皮膚出現血大批淤斑,嘔血、便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甚至顱內出血等。登革熱的治療1.一般及支持治療急性期應臥床休息,給予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防蚊隔離至病程的第7天。對典型和重型病例應加強護理,注意口腔和皮膚清潔,保持每日有一定的尿量和大便通暢。
  • 被「毒蚊子」叮咬,嚴重可能致死?跟小醫一起預防登革熱
    被「毒蚊子」叮咬,嚴重可能致死?嚴重者會出現皮膚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嘔血、黑便、腦出血等,病情嚴重惡化可造成死亡。三、如何預防登革熱?滅蚊、清除蚊蟲滋生地、防止蚊子叮咬是預防登革熱傳播的關鍵,居民要做到以下幾點:
  • 登革熱診療指南 (2014 年第 2 版)
    防蚊隔離至退熱及症狀緩解,不宜過早下地活動,防止病情加重; 3. 監測神志、生命體徵、液體入量、尿量,血小板,HCT,電解質等。對血小板明顯下降者,進行動靜脈穿刺時要防止出血、血腫發生。 (二)對症治療。 1. 退熱:以物理降溫為主,對出血症狀明顯的病人,避免採用酒精擦浴。解熱鎮痛類藥物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應謹慎使用; 2.
  • 臺灣登革熱病患不聽醫師話 喝符水病情變嚴重
    原標題:臺灣登革熱病患不聽醫師話 喝符水病情變嚴重  視頻:臺灣登革熱確診才噴藥?蘇煥智:防疫大漏洞 來源:東南衛視   中新網9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登革熱指揮中心更新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統計數,有13209例病例,其中11462例在臺南市,另外彰化有名有慢性病史的個案沒有接受醫療,喝符水,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
  • 極有可能是胃炎引起的,不及時治療會危害生命
    在生活中,人都有可能經常經歷食欲不振、沒有胃口的情況,當然狗狗也會有,有時候我們就會發現狗狗突然情緒低迷不肯進食了。 前幾日獸醫小明的一位朋友就帶著家裡的狗狗來治療,說是狗狗好幾天都沒吃食物了,還伴隨著嘔吐的症狀,朋友擔心再這樣下去,狗狗的身體會吃不消,於是就帶狗狗來醫院檢查。經過醫生診治後,判斷出狗狗是患了胃炎。
  • 新加坡暴發史上最嚴重登革熱疫情,我們如何預防?
    7月3日CNN報導,新加坡暴發史上最嚴重登革熱疫情。  在過去的一周共報告了1468例登革熱病例,創歷史新高。2020年以來,新加坡累計報告超1.4萬例登革熱病例,死亡16例。  預防登革熱,先防蚊蟲滋生    最有效的消除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滋生地,包括小型噴灌、舊輪胎、塑膠袋等積水地方,必須採取每個星期翻盆倒灌消除積水或放農藥
  • 廣西報告5例登革熱病例,這種蚊子是主要傳播途徑
    期間,有關部門將根據《登革熱媒介伊蚊控制指南》在疫點開展清除伊蚊孳生地、應急滅蚊等工作;嚴格執行病例管理,確保病例得到防蚊隔離治療,避免出現重症及死亡病例;做好重點場所的環境衛生整頓與清理;並根據需要邀請上級疾控中心專家參與防控指導。那麼,什麼是登革熱?登革熱離我們遠嗎?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
  • 新科普∣不會人傳人、沒有特效藥、重型死亡率超五成:登革熱我們還...
    據統計,典型和輕型登革熱佔九成,但在重型登革熱患者中,死亡率可高達五成,因此防止發展至重症是關鍵。「一般情況下,疾病進程3至5天時,高熱減退,患者會出現皮疹,再過1至3天,登革病毒會被機體免疫系統消滅殆盡,便可病癒。」專家提示,如果患者沒有好轉,應及時就醫,不然其他型別的病毒(登革病毒共有4種型別)有機會再次進入感染者體內,造成二次感染,有可能發展成為重症登革熱。
  • 什麼是登革熱?如何防治?
    登革熱是一種自限性傾向的傳染病,就是疾病在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並逐漸恢復痊癒,並不需特殊治療,只需對症治療或不治療,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的疾病。無併發症患者的病期約為10天,死亡病例多為重型患者。  登革熱傳染源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1日至發病後3日內傳染性最強。
  • 得了登革熱會死人嗎?怎麼治療 多久能治好?
    首先登革熱是可能造成死亡的,但是到2014年,國內的醫療條件對登革熱的治療,治癒率已經幾乎是百分之百了,只有那些身體本來比較虛弱的人,才可能因此病死亡!!  登革熱要怎麼治療,治療多久能好起來?  根據2014年廣州的登革熱情況,登革熱的治療是沒有特效藥的,都是入院後對症治療。
  • 登革熱病毒是什麼 這樣可預防登革熱病毒
    相信有些人聽說過登革熱病毒,那麼登革熱病毒是什麼呢?為什麼很多人都很害怕傳染上這樣的疾病?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上登革熱?登革熱症狀有哪些?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登革熱?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登革熱病毒是什麼登革熱病毒是一種急性病毒性疾病,一般是通過蚊蟲的叮咬在人群中傳播的。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經過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觸等傳播。
  • 白細胞低不及時治療,嚴重威脅生命!白細胞減少症可以吃歸脾丸嗎
    當白細胞減少症病情比較嚴重,達到粒細胞缺乏症的診斷標準時,也就是白細胞的數目低於1500每微升時,則可以發生嚴重的感染。起病都比較急驟,患者常有高熱,寒戰,頭疼等。病情比較危險,病人可能會因為嚴重的感染而導致死亡。白細胞低不及時治療,嚴重威脅生命!白細胞低並非小事,嚴重者會並發各種疾病而致命。
  • 關注臺灣「登革熱」疫情
    2002年8月20日星期二播出  主持人 李峰:自6月下旬臺灣南部發現登革熱病例以來,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臺灣感染登革熱的人數就增加到一千多人。這是14年來,同一時期,臺灣感染登革熱人數的最高記錄。當地有關部門也展開了防治登革熱的行動。為什麼今年臺灣登革熱病情較往年發生得早而且嚴重呢?臺灣的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防止感染登革熱?
  • 登革熱死亡率高,通過媒介在人群中傳播,症狀明顯,且傳染性強
    據估計,全球每年大約有三點九億人感染登革熱病毒,其中九百六十萬例出現臨床症狀,全球每年約有五十萬名感染者因病情嚴重需要住院,病死率高達百分之二點五。2、 徵象是什麼發熱是登革熱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絕大多數患者以發熱為首發症狀就診。
  • 瀘州8歲男孩被馬蜂蜇傷致多器官功能損傷 醫生提醒:被蜂蜇傷需及時...
    發現馬蜂窩,應找專業人士進行摘除,消除安全隱患。 (資料配圖)8月22日,8歲的小刁從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重症病房(PICU)轉回普通病房。被馬蜂蜇傷20多處,出現了肝、腎等多器官損傷,小刁被送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時情況一度非常危險。緊急轉入PICU後,經過兒童血液淨化治療,小刁的病情逐漸好轉。
  • 新加坡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登革熱疫情,今天,你被「蚊」了嗎?
    近日 #新加坡遇史上最嚴重登革熱疫情#上了熱搜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叮咬傳播,熱帶國家和地區流行嚴重。
  • 輕度中風也應及時就醫
    英國研究人員近日發表報告說,在突發嚴重中風的前幾天,患者往往會出現輕度中風症狀,因此即使中風症狀輕微,患者也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惡化。輕度中風的病因是大腦供血出現暫時中斷。與嚴重中風一樣,輕度中風也會出現噁心眩暈、身體突然失去平衡或失去意識、視野模糊等症狀,但輕度中風的症狀往往並不嚴重,而且持續時間只有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