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不可亂改
「考前飲食以糖類和高蛋白質為主,但我想提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戴光強說道。
第一,切忌整體改變考生原有的日常飲食習慣,而是根據孩子的喜好和習慣,在原有飲食習慣的基礎上予以適當調整。
第二,每頓飯菜不要過飽,過飽對大腦的血液供應不利,但要基本上吃飽,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三,考試前或考試期間再緊張,也要有適當運動時間,這對調整大腦和緊張情緒有很好的效果。不要認為這是浪費時間,恰恰相反,它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不要聽信所謂的飲食偏方,所謂的聰明藥根本不存在。
第五,要對考生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告訴他「一定能考好的」,形成正面的心理定勢,同樣有助於考生的發揮。
延伸閱讀:如何吃好一日三餐
早餐對血糖水平及持續性影響的實驗,同樣適用於中餐和晚餐。也就是說,要保證大腦達到並維持最佳血糖水平,一日三餐的飲食搭配原則是必須含糖類加高蛋白質。確定了營養原則後,戴光強為我們推薦了一日三餐的幾種具體搭配方案,供家長讀者參考:
原則:(1)保證糖類主食;(2)豐富的蛋白質食物;(3)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
早餐
方案一:燕麥片粥+1~2個菜肉包子或1~2個雞蛋+1杯牛奶或豆漿+1個蘋果或香蕉(中小等量)
方案二:雜糧粥(米+豆類品)+1個肉鬆夾饃+1~2個雞蛋+1杯牛奶或豆漿+1個蘋果或香蕉(中小等量)
方案三:雞肉湯+西紅柿+雞蛋+麵條+1杯牛奶或豆漿
方案四:雞蛋、肉末、豌豆炒飯(加少許油)+1杯牛奶或豆漿等等。
中餐和晚餐
方案一:1~2碗米飯(1~2個饅頭或1碗麵條)+1份鱸魚(紅燒或清蒸)(蛋白質)+1份豆製品+1份蔬菜+1份雞肉湯或西紅柿湯
方案二:1份肉末、雞蛋炒飯+1份西紅柿+1份豆腐+雞肉湯+半根至1根生黃瓜
方案三:米飯或饅頭或麵條+1份魚+1份瘦肉片炒蔬菜+雞肉湯或西紅柿湯
夜宵
可適當在晚上10時~11時加一點餐,以易於消化吸收的糖類食物為主,也可在睡前喝一杯溫牛奶或小米粥,既可補充營養又安眠。
考前可吃塊巧克力
除了日常飲食外,在臨考前,還有沒有一些有益於考生達到衝刺狀態的食物或營養品呢?戴光強建議說:「考前半小時吃塊巧克力,在考試期間上午、下午各喝一杯茶或咖啡,都有助於考生腦力充足;另外,還可多補充一些DHA和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