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至今青冢愁雲起,疑是佳人恨未銷。」是唐代詩人胡曾在《詠史詩·青冢》,這裡的青冢便是王昭君的衣冠冢。我們都知道昭君出塞的典故,但是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後僅兩年,便不得不改嫁給他的兒子。王昭君不能接受,上書漢成帝,卻被命令遵從胡俗,最後王昭君不能不嫁,鬱鬱而終。
大家可能認為我國古代就和胡地的習俗一樣,並不禁止近親通婚。其實,在大多數的朝代,法律都是不允許近親通婚的。比如在《魏書》中記載:「是以夏殷不嫌一族之婚,周世始絕同姓之娶。」大意就是周朝是不允許同姓之間進行婚嫁的。在清朝,這種規定變得更加地詳細。可是受宗族觀念影響,這些規定在民間的約束力不大,尤其在明清時期,是非常容易看到近親通婚的。
我國的法律也不允許近親結婚,除了倫理道德以外,近親結婚生下的孩子容易產生遺傳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那麼什麼算得上是近親呢?根據我國婚姻法規定,共同血緣關係的三代或三代以內的親屬便稱為近親,在此範圍內男女不得通婚。可在古代,近親通婚是很常見的事情,比如《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母親與賈寶玉的父親是兄妹關係,賈寶玉與林黛玉二人也是近親,薛寶釵的母親與賈寶玉的母親更是親家姐妹關係,賈寶玉與薛寶釵也是近親,兩人還最後成為夫婦。
為什麼古代的人願意近親通婚呢?這與封建社會時的宗族制度有關,為了穩固家族勢力,通過聯姻的方式來達成所謂的親上加親。而且古代的大家閨秀一般都足不出戶,自家表兄弟比較熟悉,雙方家庭也比較了解。所以很多大戶人家會選擇近親聯姻,但也通常不會和同姓結婚,即堂兄妹不會通婚。
遠房親戚在古代很常見,陸遊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唐婉就是表親,兩人本來感情很好,但因為陸遊的母親不喜歡唐婉,最後兩人不得不分手。漢惠帝劉盈也被呂后做主,娶了他的親外甥女。
著名的金屋藏嬌裡的陳阿嬌,就是漢武帝的表姐。除兄妹關係外,古代也有不少隔代結親的例子,比如耶律隆慶的女兒陳國公主嫁給了自己的舅舅,唐玄宗的侄兒楊氏則表示要娶唐玄宗的女兒衛國公主。
不過,人們可能會發現,儘管古代近親結婚很普遍,但記載中近親結婚後所生孩子的智力或其他基因方面的問題並不多見。專業人士說,我們要看細節。一般而言,近親通婚所產生的後代出現缺陷的機率比一般的婚姻更多,比如智力殘疾。可為什麼古時候有這麼多近親結婚,但卻沒有產生這麼多的智障兒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一般古代人的近親結婚通常是表親之間,在這種親緣關係下,他們的基因相似程度並不是很高。因此,他們的後代產生明顯缺陷的可能性較低,大約不到25%。而且古代的家庭一般會有很多孩子,四五個都算少的,在這樣的數據裡,有缺陷的孩子可能性更小。而且從當時的技術和醫學狀況來看,有先天缺陷的孩子基本不能順利存活下來,有缺陷的基因自然不會傳給下一代。
其次,古代雖然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可以納很多的妾。尤其是一些較大的家庭。因此,親屬關係是比較複雜的,即使是表親,也包含著多層的中間關係。大多數親戚間血緣關係反而更遠,許多只是名義上的近親,就血緣而言,早已出三代之內。
其三,由於經濟條件和社會結構的限制,封建時期的家庭對殘疾群體的承受力較低,官府對生育沒有限制。因此,許多家庭一旦發現自己家裡的新生兒有先天殘疾或者智力有問題,就會把這些孩子殺了。這一現象在女嬰身上經常出現,受封建時期重男輕女思想影響,許多女嬰一出生就被遺棄或溺死。官府甚至不會過問。
四是古代嬰兒夭折的比例很高。受技術水平和生活條件的限制,我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並不長,大約是三四十歲左右,很多夭折的嬰兒就是拉低平均年齡的重要原因之一。古時候的女人一般結婚很早,她們自己生孩子就像走鬼門關,更別提剛出生的嬰兒了。
結語
事實上,近親結婚生孩子有缺陷也是一個概率問題,不是說近親結婚後生的孩子一定會有缺陷。不過科學已經發展到了現代社會,大家既然已經知道近親結婚的壞處,就一定要避免。此外,近親婚姻也引起了一些社會倫理道德問題,全世界已經有非常多的國家禁止近親通婚了。
參考資料:《詠史詩·青冢》《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