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的替代品(犀角知識大全 下集)

2021-01-09 小夥伴文玩匯

近年來,文玩市場上興起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犀角製品,價格是現代犀角的幾分之一,賣家的關鍵詞都是「黑金」、「老料」、「金皮」、「深雕」、「完美小料」等,這類製品普遍呈梭子型,機器雕刻,表面具有粗大的魚籽紋,側面帶有金色粗大的竹絲紋。很多人誤以為這是現代犀牛角放了很多年的所謂老料,其實不然。它粗大的魚籽紋和竹絲紋,同現代犀角的細密油潤感覺完全不同,它是猛獁象牙的「好朋友」——披毛犀角。

全黑的牌子是染色的

披毛犀骨骼因為是化石,存量也不少,所以不存在血腥的殺戮,可以算是犀牛角的一種替代品。畢竟犀牛珍惜,盜獵也非常血腥

朋友圈大量出售的披毛犀角製品,有時幾十個牌子全是長條形的,可想而知原料必然是扁平狀的。

披毛犀角原色知了,有明顯竹絲紋
粗大的魚籽紋肉眼清晰可見
與現代犀角的細密魚籽紋完全不同
粗大的竹絲紋
現代犀角近看魚籽紋細小而密集
現代犀角放大鏡下魚籽紋排列緊密
披毛犀角魚籽紋之間 間隔較大,不緊密

現代犀角的竹絲紋細,而披毛犀角的竹絲紋粗大如松針

現代犀角竹絲紋細膩
披毛犀的竹絲紋,粗大難看

此篇科普只是希望大家分清現代犀角和披毛犀角,畢竟價值和手感相差很大,不要混為一談了

下面我們來科普一下披毛犀這種神奇的遠古生物:

披毛犀(學名Coelodonta antiquitatis),又名長毛犀牛,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屬於腔齒犀屬,體長3.5-4米,肩高約2米左右,與今天白犀大小近似。生存於更新世,並在冰河時期存活了下來。披毛犀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與其同屬真犀科的巨型犀牛板齒犀生存在一起。披毛犀有兩隻扁平的角,可以推開雪來吃草。它亦有一層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來在寒冷的環境保持溫暖。

披毛犀[Coelodontaantiquitatis;英文俗名woolyrhinoceros]已絕滅的一種哺乳動物,歸於奇蹄目犀科額鼻角犀亞科腔齒犀屬。曾是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狩獵對象。根據在西伯利亞發現的披毛犀凍屍,在波蘭發現的浸泡在瀝青沉積裡的屍體,以及法國舊石器時代洞穴中的壁畫,現代人得知披毛犀體表披有禦寒的長毛和濃密底絨毛。

這類動物頭骨長而且大,頭部和頸部向下低垂,額上和鼻上各長有一支犀角,鼻角尤其長大,向前傾斜伸出。它的臼齒齒冠很高;釉質層厚,有許多褶皺;齒凹內充填了緻密的白堊,適合於咀嚼質地乾燥地的草本植物。一般認為是在更新世冰期氣候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但是在氣候溫和的草原環境的沉積裡也發現過披毛犀的化石。生活時代大約距今12000~4000年之間。中更新世之前披毛犀一直受到另一種比披毛犀大出一倍的巨型犀牛板齒犀的生存競爭而未能興盛,中更新世之後板齒犀數量減少,披毛犀才得以有了興旺發展的機會,但體型和現生白犀並沒有差異。

撫順出土「最後的披毛犀」

因化石年代較短而保存下來的披毛犀角的毛長、耳細、腳短厚及敦實的身體。它的臼齒齒冠很高;釉質層厚,有許多褶皺;齒凹內充填了緻密的白堊,適合於咀嚼質地乾燥地的草本植物。與大部份犀牛一樣,披毛犀與始新世最原始的犀牛有著相似的體形及形態,可見犀牛是一類血統原始的動物。區分披毛犀與板齒犀更新世時期,地球上存在兩類著名古犀,板齒犀(Elasmotherium)和披毛犀。

板齒犀體型巨大,生有獨角,頭部圓鈍在我國,連一些大型媒體都鬧過區分不清的笑話。實際上,板齒犀和披毛犀差別非常之大,體型上板齒犀比披毛犀要大出幾乎整整一倍

板齒犀和現今的大象體型相當

披毛犀體型較小,生有雙角,頭部較扁倍,體重達8噸與非洲象近似,披毛犀體型則僅與白犀牛類似。板齒犀僅額頭長出一隻巨大的獨角,而披毛犀生有雙角。板齒犀頭部圓鈍,披毛犀頭部則類似於今天犀牛。

這兩類犀牛在進化關係上並沒有密切的關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動物。

披毛犀頭骨化石

生活習性 生存空間 已知披毛犀的化石分布範圍,幾乎遍布歐亞大陸北部,最北界限大約在北緯72°,最南到北緯33°。中國的披毛犀化石較集中的分布在東北平原,在華北、西南、西北也偶有發現。披毛犀是更新世犀牛分支中最後及衍生的成員,非常適應其生活環境。堅實的四肢及厚毛皮使它能適應當時古北區的草原凍原環境。它們的分布亦按冷暖氣候的循環而擴展及收縮,數量亦因冰河時期過去而遷徙及消失。

飲食習慣

披毛犀食性一直被受爭議。氣候重組發現披毛犀喜歡寒冷及乾燥的草原凍原環境。另有分析顯示披毛犀喜歡吃草及莎草等植物。對一個在斯塔福郡發現的披毛犀標本的頭顱骨、顎骨及牙齒而進行應變向量生物化學研究,發現其肌肉及牙齒特徵適合吃草。它的顳及頸部肌肉亦適合對抗當吃地上植物所造成的大拉力。而披毛犀有大的間隙亦支持這個說法。與現存的奇蹄目比較,披毛犀是後腸發酵動物及只有一個胃,故此它較喜歡有豐富纖維素而較小蛋白質的食物。這種消化方法需要大的食物通過量,故此支持了披毛犀大口的吃草及莎草。

種群分類

狹義上的披毛犀僅指古老披毛犀一種,生活在中晚更新世的亞歐大陸,也有較多的資料和化石發現。但在我國,腔齒犀屬包括三種,古老披毛犀(Coelodontaantiquitatis)和泥河灣披毛犀(Coelodontanihowanensis)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thibetan)嚴格地說,泥河灣披毛犀並不算是披毛犀,都屬於較冷門的物種,資料較少,我國河北泥河灣和甘肅和政都發現過其化石。西藏披毛犀年代較早,生活於上新世青藏高原,嚴格地說同樣不算披毛犀。編輯本段滅絕原因披毛犀被早期人類的獵殺,可能是其滅絕的成因。在未發現波蘭的完整標本前,它的體形只有從石洞壁

考古發現

披毛犀的滅絕年代至今只有10000年,是最晚滅絕的史前犀,因此一些披毛犀角因年代距今較近或被冰凍住而有幸保存下來,它也成為了唯一留下角化石的史前有角犀牛(犀牛角由角蛋白形成,相對鹿或牛羊的頭角相比難以保存為化石),由於冰凍原因,一些皮膚樣本和毛髮樣本也有所發現。 歐洲發現 十九世紀期間,經常可以在俄羅斯發現披毛犀的角,但因為它們長得實在太奇怪,所以許多人認為那是巨鳥的爪子。披毛犀冰凍的屍體不時可在西伯利亞發現,雖然上面經常缺少毛髮或犀角,但最後人們終於發現兩者同屬一物。這些奇怪的犀角非常扁平,看起來就像是木板,只是其中一面有磨損跡象,因為它們會在地面上左右擺動頭部,這可能是為了清除雪。

披毛犀的遺骸在歐洲各地都有發現,只是它們顯然未能遷移到愛爾蘭或北美洲。原始洞穴壁畫也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其中一幅還特別畫出它的顏色樣式,畫中顯示其腰部有一絡較深色的毛皮。 中國發現 2009年10月初,汪清縣廟嶺水泥廠工人黃勝國採石時,發現一塊完整動物頭骨化石。專家鑑定這是一萬年前即已滅絕的披毛犀頭骨化石。 測量發現,該頭骨長78釐米、寬40釐米,重20多公斤。這枚頭骨呈深黃色,整個頭骨除出土時被人為輕微損壞外,基本保持完整,特別是頭骨上的牙齒依然十分堅硬,牢固地排列在牙床上。專家認為,這枚頭骨是滅絕的披毛犀頭骨化石,距今約有一萬年。

2011年9月,古生物學家在西藏挖掘一種未知史前犀牛物種化石[2],這種奇特犀牛物種全身長著長毛髮,而且頭部的犀牛角猶如臉上長著一個「雪鏟」。美國專家挖掘發現完整的犀牛頭骨、下顎以及頸部椎骨,其中犀牛頭骨長度達到1米,其歷史可追溯至370萬年前。這種犀牛的體重可達到1200-1400公斤。這非常接近於現代犀牛的體重,比100萬年前之後冰河時代發現的多毛犀牛體重少10%。

科學家將這種史前多毛犀牛命名為「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和泥河灣披毛犀一樣,並不是真正的披毛犀,僅為近親種)西藏披毛犀的另一個特徵是能很好地適宜冬季嚴寒氣候,它們的牙齒長有較高的齒冠,從而更具持久耐用性,能夠吞食高海拔較堅硬的植物。奇特扁平、像船槳一樣的犀牛角可使它能剷除地面積雪,尋找被雪覆蓋的植物,這表明在冰河時代前1百萬年,這種多毛史前犀牛能夠較好地適應寒冷的喜馬拉雅山脈環境。它們的適宜性使得後期溫度直線下降時犀牛物種能夠遍布亞洲地區,並一直延續至冰河時期。

相關焦點

  • 犀牛角的鑑賞
    關注文玩黑白紅,關注更多文玩重器,請關注本微信號:shichen923,公眾微信號:北京四九城文玩為大家搜集整理了關於犀角的鑑賞專題,這本是一個沉重而敏感的話題,但作為其中一個收藏門類,大家有必要了解其鑑賞知識。
  • 犀牛角的藥用價值及功效,犀牛角的作用及功能介紹
    、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蘇門犀Rhinoceros sumatrensis(Fischer)等的角, 又稱犀角。味酸、鹹, 性寒.入心、肝經。犀牛角的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定驚安神.主治:傷寒溫疫熱入血分、驚狂、煩躁、譫妄、斑疹、發黃、衄血、下血、癰疽腫毒.內服:磨汁或研末, 1~2g;煎湯, 1.5~6g;或入丸、散.外用:磨汁塗。
  • 極其稀少的犀牛角
    犀角屬於名貴藥材,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以犀角雕刻成工藝品久已有之,文獻記載,經唐宋不斷發展,至明進入盛期。明末至康雍幹盛世二百年間是中國犀角雕刻的黃金時代,創造出大量精美的犀角雕刻藝術品,是明清工藝美術品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從考古發掘來看,在近60年來的科學發掘中還從未見過有一例有關發現犀角的報導。流傳至今的犀角實物以明清兩代的傳世品為主。
  • 犀角合法了?帶你揭秘文玩圈裡鮮為人知的秘密!
    最近有不少玩友都在詢問關於披毛犀角的事,說是在網上看到有人出售!菸嘴、手串、手鐲、擺件……花樣還真不少!大家的問題集中在兩個:A披毛犀角真的出自已經滅絕的披毛犀?B如果是真的,那麼它是化石還是角?02披毛犀角,是角還是化石?我們都知道猛獁象牙基本都屬於化石,已經不具備象牙的特質了,那麼披毛犀角是不是也一樣呢?為此,小編翻看了大量的資料,發現還真不是!
  • 犀牛角解禁!是對是錯?丨蘇葉貓番外篇
    ,允許使用人工飼養渠道的犀角和虎骨用於醫學研究和臨床。有人說,是中醫取犀角做藥,才導致犀牛瀕危。這完全是栽贓。犀角恰恰清熱涼血,能很好應對這些病症。所以,那時犀角成了醫生的座上賓,有了靈驗而珍貴的美名,入藥頻率開始增大。但是!!明、清之前犀牛數量就已稀微,與大量使用犀角的時間點完全對不上。要追究犀牛瀕危的原因,那非唐代的降溫和宋明兩代犀角飾品的泛濫莫屬。
  • 犀角怎麼辨別真假?鑑別犀角真假的三個小技巧!
    2020-12-26 13:47:46 來源: 菩提 舉報   要判斷犀角真假
  • 科學家創造了假犀牛角,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使用它嗎?
    1993年,中國政府頒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國境內現在雖然已經沒有了野生的犀牛(中國的最後一隻犀牛於1922年因人類獵殺滅絕),因此沒有犀牛種類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但是作為《國際野生貿易公約》的成員國之一,中國始終支持禁止任何犀牛製品交易的禁令。犀牛角,即犀角,為犀科動物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蘇門答臘犀牛等的角。
  • 物以"犀"為貴存世不超4000件 犀角收藏的史與市
    明清時,犀角工藝到達一個高峰,到了清末,隨國勢不濟而式微。     近幾年,由於犀角行情空前高漲,市場也隨之產生了大量贗品。仿犀角器在清末就很普遍,一是以非洲犀角充亞洲犀角,二是以水牛角等充之。然而,這類贗品非常容易辨認,即使行外,只要看幾件犀角器,就能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很多人認為,犀牛角越重越值錢。
  • 越南盛傳犀牛角可"治癌" 價飆升犀牛恐滅絕
    ,導致越南市場對犀角的需求突然激增,犀角的價格飆升,犀牛也成了血腥獵殺場的焦點。專家指出,亞洲市場尤其是越南對犀牛角的需求逐年增加,長此下去全球的犀牛必將滅絕。犀牛角一直被一些人視為稀有藥材,例如許多華人相信,將犀牛角磨成粉末服用可治風溼、溼疹、抽搐及疥瘡,也可當用作壯陽藥。不過近年來,越南盛傳犀角可治療癌症,導致越南市場對犀角的需求突然激增,犀角的價格飆升,犀牛也成了血腥獵殺場的焦點。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和國際野生動物專家估計,世界上的野生犀牛隻剩下約2萬8000頭。
  • 犀牛角鶴頂紅玳瑁--那些不能碰的文玩禁區
    犀牛角   來源:犀牛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犀牛角在古代就與夜光璧、明月珠齊名。如今流存於世的犀角雕器多為我國明清兩代所制,犀牛角雕刻成為古代角雕的著名品種。而今犀牛屬於瀕危保護動物,犀角不能再被用做角雕材料,犀牛角雕作為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一朵奇葩已成了絕響。
  • 古雅軒文化傳媒推薦犀牛角賞析
    獨角藥用價值非常高,據說是非洲犀角的20倍。犀角,中藥名。即犀牛角,唐代《藥性本草》認為犀角具有「鎮心神,解大熱,散風毒」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熱如火,煩悶,毒入心中,狂言亂語」等症。犀角之所以具有這些功效,全靠犀角本身所具有寒涼的特性。由於犀牛是國家保護動物,犀角已被禁止作為藥物來使用,現在多用水牛角來代替。
  • 反象牙犀角貿易「神探」:一段傳奇的野保人生
    他,紮根非洲二十多年專心追蹤和打擊象牙、犀牛角貿易,並建立起非洲象貿易信息體系追蹤象牙貿易,鍥而不捨揭露亞洲非法象牙犀角市場。他,就是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野保專家Tom Milliken(湯姆·米利肯)。
  • 揭秘瀋陽文玩「黑市」 象牙犀角虎骨均有售賣
    犀角掛墜論克賣 1300元一克犀牛是珍稀的野生動物,不乏狂妄之徒一直打著犀牛角的主意。除了是名貴的藥材外,還有人寧可違法花巨資購買犀牛角做飾品等。對於一些玩家而言,象牙已經不入眼。比如犀牛角近些年來就有上升趨勢。同樣是一克的象牙和犀牛角,如果做成手把件,犀牛角的價格遠比象牙貴得多。
  • 法國動物園內白犀牛夜間遇害 犀牛角被割
    法國一家動物園發生一件令人震驚的事:一頭白犀牛6日晚被殺死,犀牛角被割。按照動物園方面的說法,動物園的動物遭獵殺在歐洲實屬罕見。  這家名為圖瓦裡的野生動物園位於法國首都巴黎以西50公裡處。7日早上,犀牛飼養員發現名為「文斯」的雄性白犀牛倒地身亡。警方披露,這頭白犀牛頭中3彈,一根犀牛角被割。
  • 犀角全都不能買賣嗎?不!這種犀角可以!
    近代中國一度把犀角當成中華神藥,在最瘋狂的時候,甚至千金難求。那到底是從什麼時間開始它登上神壇的?   安宮牛黃丸之所以有如此神效,裡面的犀角功不可沒,也導致了東南亞地區和中國富人一度私下收藏犀角,將犀角磨成粉飲用,或用犀角杯喝酒保健。短短幾十年,黑市上犀角克價遠高於黃金。
  • 鴕鳥蛋、鴕鳥羽毛和犀牛角
    我在貝寧工作時,曾有人出價2000人民幣(當時不是筆小數目)託回國的夥計(我認識)帶一對犀牛角回國,結果人回去了,犀牛角卻在轉機巴黎時,被當地安檢員從託運行李中硬掏出來,這位夥計後來告訴我們,他聽見機場廣播找他,嚇得趕緊堵住耳朵——因為去了就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對我們這些「老非洲」而言,「犀牛角不能碰」,已經是一個常識問題了。
  • 犀牛角究竟有何藥用價值?古人說可以入藥,科學家說啥用沒有
    犀牛現在是保護動物,所以新的犀牛角現在是不允許出售、購買的,咱們今天聊的是古代的犀牛角,犀牛角在古代是一種藥材,但並不是把所有的犀牛角都當做是藥材,犀牛都差不多,但是每個地區的犀牛使用的食物並不相同,每個犀牛角裡沉積的微量元素千差萬別,故宮裡的清宮檔案有所記載:「非洲角不入藥",其中原因並非非洲犀牛角品質不好
  • 儒行天弈精品推薦——犀牛角雙龍紋杯
    名稱:犀牛角雙龍紋杯規格:重:187.3g,底徑:5.5cm口徑:8cm高:10.5cm犀牛是世界保護的珍稀動物,犀牛角是極為名貴的中藥材,具有清熱定驚、涼血解毒的神奇功效。此外,在我國古人眼中,犀牛還具有闢邪鎮兇、護佑平安的作用。
  • 40年內全球犀牛數量減少90% 犀角貿易難禁絕(圖)
    收藏、入藥讓犀牛角「價值連城」十二月的一天,在鄭州二七區一個古玩市場的四樓,一個攤位上擺著一個犀牛角做的筆筒,標價9萬元,小一點的犀牛角筆筒也開價7.9萬元,還有一個攤位上擺著用象牙做成的筆筒,要價1.3萬元,其中有些犀牛角製品還標有「真品」字樣,圍觀者絡繹不絕。除了收藏,藥用價值也讓犀牛角「價值連城」。
  • 120餘件清代犀牛角作品欣賞
    用十八世紀東南亞犀牛角雕琢而成。色澤淺灰黃色,角尖較深,呈灰褐色。杯呈九瓣花形。口部近橢圓形,流部較寬,窄部透雕螭龍紋把。橢圓形小圈足也呈九瓣花形。 杯為犀牛角製成,色如深色琥珀,有著一層柔美的琥珀光澤,富有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