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兩種色型亞洲金貓。
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兩種色型亞洲金貓。
(甘肅日報記者周者軍)11月1日,記者從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藉助野外安放的觸髮式紅外線自動相機,在近日的觀測中,拍攝到多張兩種色型亞洲金貓的照片和視頻圖像信息。
據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的信息顯示,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但有花斑型金貓,同時還分布有一種體毛多為棕紅色、斑點只在下腹部和腿部出現的金貓,兩種色型的金貓在同一區域出現,實屬罕見。
據介紹,金貓為一種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體長90釐米,尾長50釐米,體重在12-16公斤之間,屬於國家級二級保護動物,在國內種群數量極為稀少。
2014年底,保護區實施了紅外相機檢測以後,曾多次拍到全身有花斑的花金貓;在2016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紅外線相機裡拍攝回來的圖片發現,在紅土河保護站還生存有另一種金貓——紅金貓。亞洲金貓過去曾被歸入貓屬,現在的分類學一般把它歸入金貓屬。金貓毛色複雜而多樣,依體色和斑紋可大略分為3個色型,即俗稱的紅金貓、灰金貓和花金貓,三者既彼此有別亦存有混雜和過渡。目前,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同一區域發現的兩種色型金貓,具體有無交配繁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