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貓體長66-94釐米,體重在8.5千克-15.8千克之間,在紋貓支系中身材體型屬於體格最大的,當值無愧的紋貓系大哥大,它身體強壯,尾巴相對細長,毛色非常多變,通常為金褐色或黃褐色,但也有淺黃褐色,深咖啡色和深灰色等多種色型,單一色型的個體除了面部豐富的條紋以及胸紋,四肢內測的斑點,基本身上沒有其他花紋,有些淺色個體在基色具有不明顯的斑點,呈現出模糊的大理石或「水印」狀的花紋婆羅洲金貓和亞洲金貓相似,但婆羅洲金貓只生活在婆羅洲,而且體型比亞洲金貓小得多,而且這兩個生活的區域不重合。
亞洲金貓主要生活在森林之中,包括低地和高地的熱帶雨林,乾旱落葉林,針葉林和山地森林,偶爾在更開闊的棲息地也能發現亞洲金貓的身影,如茂密的灌叢,高山上的矮竹林,偶爾也會出現在次生林和其他有人幹擾的林地,它們通常在海拔中等的地方區域分布,大概在3千米以下,亞洲金貓由於體型比其他小型貓累體格大上一些,所以它們的獵物也要大上一些,老鼠已經不能滿足它的需求了,它會捕食大型鳥類,豪豬,松鼠,靈長類動物比如猴子,偶爾也能捕食蹄類動物比如鹿,它們似乎全天都在尋找獵物,可能是因為它的體能消耗的比其他小型貓類更大,相比夜晚,它們在白天和晨昏更加活躍,而且它們善於爬樹,偶爾也在樹上捕食,但是更多還是在地面上。
亞洲金貓鮮少有通體黑色,但是也有個別基因變異,它們長得有點像迷你型的黑豹,不過黑豹的體長更長,頭部更大,而且尾巴也更加長,除了同體黑色個體,亞洲金貓還包括深灰色和深咖啡色的亞洲金貓。
亞洲金貓在野外的條件下的繁殖情況未知,但是在如果圈養的條件下,它們沒有固定的繁殖期,一般產下1-2胎,它們的天敵主要是一些大型貓科動物,比如雲豹和花豹以及老虎,還有比較大的犬科動物豺狼。它們屬於獨居性的生物,它們標誌領域不像其他小型貓科那樣利用尿液和蹬土來標誌,而是樹上撓樹幹,科學及研究,它們撓樹幹除了標記領域之外,還可以磨掉斷裂的爪尖,保持爪子的鋒利,利於捕獵。
現狀和威脅
亞洲金貓面臨森林棲息地喪失和盜獵的威脅,由於大部分時間在地面活動,亞洲金貓容易被獵套,獵狗所捕獲,在更大些獸類均已銷聲匿跡的地區,亞洲金貓往往成為了人們狩獵的目標,比如,在孟加拉國東南的大港山地區,人們還會食用亞洲金貓,在中國和緬甸地區,盜獵猖獗,皮毛交易非常的活躍,而且亞洲貓偶爾會捕食家畜而遭到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