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生情是大家常掛在嘴邊的話,日久成就了無數青梅竹馬的戀人,可是,也滋生了不少孽緣,破壞了很多家庭。
四月天今天給大家講述一段日久生情的孽緣。
劉丫和劉生是姐弟倆,姐姐嫁給了同村的張懷,劉生迎娶了隔壁村的李英,姐弟倆各有兩個兒子,可謂是人丁興旺了。姐弟倆都是老實本分的人,姐姐在家帶孩子,操持家務,弟弟四處打工,兩個人沒有特別大的抱負,只想著一家人的溫飽。不過張懷和李英都是腦瓜聰明的人,腦子轉的快,也有闖蕩的勇氣,敢拼敢幹。
這年過年的時候,兩家人聚在一起,說起了來年的打算。張懷說:「光靠打工什麼時候是個頭,供兩個兒子上學娶媳婦,一輩子也掙不夠那麼多錢,得琢磨點兒事,幹點買賣才好。」李英也說:「是啊,劉生一年在外面奔波也掙不了幾個錢,有合適的還是在家琢磨個事兒合適。」劉丫和劉生都是老實人,沒那麼多想法,但是也都支持張懷和李英的提議。最後一合計,鎮上當時還沒有買服裝店,就決定開一家服裝店。
年後就張羅了起來,劉丫拿出這幾年的積蓄給他們租房、進貨用,劉生繼續出去打工,臨走前對李英說:「英子,你跟姐夫在家放心的幹,賠了也沒事,我打工還掙錢呢。」張懷和李英在姐弟倆的支持下,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凡事都親力親為,雖然辛苦,但是買賣一天天好起來。有一天,張懷和李英進貨回來晚了,當時的小鎮上也還沒有計程車,回不了家,兩人就決定收拾完在店裡將就一夜。兩個人分頭收拾,一會兒的功夫就收拾的差不多了,最後一件衣服,兩個人都沒注意,都伸手拿去,一下腦袋碰在了一起,哎呀一聲兩個人都鬆了手,抱著自己的腦袋揉去了,一邊揉一邊笑。張懷看著年輕貌美又能幹的小舅子媳婦,在想想劉丫每天圍著鍋臺轉早已成了黃臉婆,又想到今晚兩個人有單獨相處的機會,不由得心猿意馬了。他伸出手對李英說:「英子,碰疼了吧,過來,姐夫給你揉揉。」劉生常年不在,李英早就渴望一個男人了,看看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張懷,在想想整天悶著頭的劉生,不由得覺得張懷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李英走到張懷跟前,撒著嬌說:「姐夫,你頭可真硬,疼死我了,你給我看看是不是起包了。」張懷輕輕扒了兩下李英的頭髮,說:「英子,你頭髮可真軟,真香,真滑溜,我的手都在你頭上呆不住。」說著話,張懷的手就從李英的頭上滑下來,溜到了李英的後背,胳膊一收,就把李英樓住了,李英身子一軟,兩個人就倒下去了。
從此以後,張懷和李英就經常是晚上進貨,然後住在店裡不回家,劉丫和劉生的四個孩子就全靠劉丫一個人在家裡照顧了。時間久了,村裡就不免有了風言風語傳出來,劉丫心裡也起了疑,就偷偷給劉生寫信,讓他回來一趟。劉生坐晚上的火車回來的,沒有通知家人,到鎮上下了車,就直奔服裝店去了,張懷和李英聽著有人敲門,只以為是鄰居,並沒有多想,等劉生衝進屋裡的時候,兩個人除了呆立在哪,什麼反應都沒有。劉生看著只有一床被子的床鋪,立刻就火冒三丈,嘴裡罵到:「你們兩個不要臉的東西,你們就是這麼開店的嗎?我姐帶孩子,我出去掙錢,你們兩個狗娘養的就在這幹這些不要臉的事?」張懷先反應過來,趕緊上前扇了自己倆嘴巴,然後抱住劉生,說:「兄弟,你冷靜一下,冷靜一下,都是我不好,姐夫不是人,姐夫淨幹牲口的事,你消消氣,先別吵了,街坊四鄰聽到了,咱們臉上都不好看。」李英見狀,馬上也痛哭流涕的向劉生認錯,說一定改。劉生畢竟老實人,自己常年不在家,也覺得愧對李英,怒氣衝衝的說:「明天這個店就關門,盤出去,你們以後不許在一起幹事了。」張懷和李英馬上答應了。第二天,果然就貼出去紙條,把店轉出去,兩個人各回各家了。劉丫在家裡也哭哭啼啼的不依不饒,劉生還去給姐姐做工作,說:「姐,他倆改了就得了,以後不再一塊就沒事了,你把姐夫看緊點。孩子都這麼大了,在折騰下去,咱姐倆就都沒家了,咱倆好說,孩子們怎麼辦呢?」姐倆商量好了,這事兒就算翻了篇過去了。
張懷沒了服裝店的買賣,就又琢磨起了別的,鎮上還沒什麼車,張懷就把賣衣服掙得少拿出了買了輛麵包車,跑起了計程車,日子依舊過得紅紅火火,每天都回家,劉丫也放心了。可是劉生還是得出去打工,不然生計就成了問題,叮囑了李英幾句就又走了。李英沒了事兒幹,就總是回娘家,有一次正好趕上張懷的車,就送了李英一趟。這一送,兩個人相思正苦,乾柴烈火,就又糾纏在了一起。從此李英回娘家就又給兩個人提供了機會。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姐弟兩個最後還是又知道了。
劉生和劉丫都很痛苦,劉生抱著頭蹲在家門口,對張懷和李英說:「我們姐弟倆為了孩子,忍氣吞聲,已經原諒過你們一次了,可是為什麼你們不能悔改呢?我們成全你們。」……
我不想評價張懷和李英的感情,他們最後也沒有離婚,兩個家庭,過著情感畸形的日子。愛情是沒有錯的,可是當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何去何從,就是很難選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