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有哪些冷知識?

2021-01-09 澎湃新聞

說起廣東,大家傳統的印象有:改革開放前沿、港片中的粵語、考究的粵菜、精緻的茶點,還有那個「吃福建人」的段子。

在這些之外,廣東還有許多不為大家熟悉的「冷知識」,而且,大家平時得到的信息,還有可能是錯誤的。大地理館為您準備了這些關於廣東的冷知識:

1、廣東最早的意思是「廣南東路」簡稱,「廣」來自漢代設立的「廣信縣」

山東、山西,得名於「某座山以東」和「某座山以西」,這也讓很多人以為廣東、廣西也是這個套路,還有部分人認為廣東是「湖廣以東」「湖廣以西」,就連古人也曾犯這個錯誤。

清代學者蒙起鵬在其編撰的《廣西通志》中說:

廣東、廣西,輿地堵書不言得名之義,或雲粵東在湖廣之東,粵西在湖廣之西,故名廣東、廣西,無明之可證。竊謂廣者,指廣信言之也。

意思是,前人的地理著作並沒有把廣東廣西得名原因講清楚,有的人說廣東的意思是「湖廣(湖南湖北分治前的稱呼)以東」,廣西在「湖廣以西」。蒙認為這種說法不靠譜,他他接下來道出了「廣」的真相——來自漢代設立的廣信縣。

晉代史學家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記載:「蒼梧郡廣信。」 意思是,蒼梧郡的首府為廣信縣。關於古廣信的地址,一說在廣西梧州,一說在廣東封開,無論哪個,都大致位於今兩廣分界附近——以西為廣西,以東為廣東。但廣東的意思並非「廣信以東」,而是來宋代設置的「廣南東路」的簡稱。宋初,將原唐代嶺南道改為廣南路,後分為廣南西路、廣南東路,今廣西、廣東名稱由此得名。

到了三國時期,公元228年,即吳黃武七年(一說為吳景帝永安七年,即公元264年),在原來交州基礎上分出今廣西、廣東大部分地區,命名為廣州——廣州作為地名問世。這個廣州是地區名稱,治所是南海郡番禺縣。作為定的 「廣州」也是因兩廣地區之前的中心——廣信城而得名。

蒙文通,曾專門考證過廣信的意思,他提供過考證認為:

縣名廣信者,謂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也……永安七年又立交廣二州,廣州之名始於此。所以名廣州者,因刺史治在廣信,乃取縣名之一字以為州名耳。

廣信,取「初開粵地,廣布恩信」的縮寫,廣州的名字,也是因為廣信而得名。

2、廣東的簡稱「粵」跟「越」是同一意思,一開始並非專指廣東

古代,中原人將東南沿海諸多族群泛稱為「百越」,粵和越通用,字面意思是「人」。隨著中原文化在東南地區的傳播,各地因地理環境不同,也衍生出不同的區域文化,漸漸地,江浙一帶稱吳越、福建一帶稱閩越、廣東一帶稱南越。

到了唐宋,越一般專指浙江一帶,浙江紹興設立了越州,廣東則為了與浙江區別,專門以粵代之。不過,粵一開始指的是嶺南地區的廣西、廣東,甚至包括越南,隨著越南脫離中國,粵代指兩廣——廣西區域稱粵西、廣東區域稱粵東。

李彥弼在《八桂堂記》中說:「湘水之南,粵壤之西,是為桂林。」桂林是「廣南西路」治所,「粵壤之西」,簡稱粵西,後來代指廣西。南宋時期杭州人吳儆有文《除粵西通判謝宰執啟》,也用粵西代指廣西。後來的文人,普遍認可這種指代,如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便有《粵西遊記》一文。

近代太平天國運動中,清政府官方以「粵匪」稱呼,太平軍來自廣西,可見這時粵依然不是專指廣東。民國時期,粵漸漸成為廣東的代稱,如大革命時期有粵系軍閥陳炯明,而廣西則開始以「桂」專稱——桂可上溯到秦代設置的桂林郡。至少在唐代,廣西區域也常常被稱為「八桂」。八是泛指多,因當地多產桂樹(註:是肉桂,而非桂花樹)而得名。

3、古代早期,廣西比廣東更發達,城市人口更多

秦代溝通長江流域和嶺南,修造的靈渠,是從廣西打開缺口的,那裡是灕江和湘水的分水嶺,同時也有一條天然的通道——湘桂走廊,這裡也是溝通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的靈渠所在,而廣東北部沒有這樣的便利通道。這樣的地形,使得廣西更早地接受中原文化。

元代之前,今廣西地區設置的州、郡、縣等數量明顯多於廣東。如北宋廣南西路有九個州,廣南東路有5個州,南宋這兩路的數字分別是10、4;元代,今廣西地區有12個路,廣東地區有13個路,廣東開始發力反超。

從此之後,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和海上交通的重要性凸顯,廣東的海洋資源開始發揮優勢。到了近代,中國大門被打開,以廣州為龍頭的珠三角地區,成為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窗口。

4、 廣東母親河珠江總長為2400公裡,不到黃河的一半,但水量是黃河的6倍

珠江之名源於廣州河段中有露出水面的海珠石,最早指的廣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後來逐漸成為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諸河水系的總稱。以流量而言,珠江年均徑流量為3360億立方米,是黃河的6倍。

廣州珠江大橋

5、珠江流經6個省級別行政區,同時是一條「國際河流」

珠江幹流西江發源於雲南省東北部曲靖市霑益區的馬雄山,幹流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香港、澳門,從珠江三角洲地區的8個入海口流入南海。北江和東江水系幾乎全部在廣東境內。較少被人關注的是:珠江其實是一條國際河流,其流域大部分在我國境內,面積為44.21萬平方公裡,另有1.1萬餘平方公裡在越南境內,為西江支流左江的上流源頭,發源於越南廣寧省平遼縣北部,稱淇窮江。

珠江流域水系和地形圖

6、廣東主要有三種方言:粵語、閩語、客家,三者呈「三國演義」格局

粵語以省府廣州為中心,佔有主導話語權,使用人數最多,說粵語的人群形成的民系因以舊廣州府為中心,所以稱為廣府民系;客家話使用者主要分布在粵東北、粵北山區,粵西及其他地區也有小片或零星分布部;閩語主要分布在粵東南沿海、粵西南雷州半島,東部的潮汕片接近福建省的閩南方言,西部的雷州半島閩語接近海南省閩方言,其他地區還有小片閩語方言。

7、差點以粵語為國語,是謠言,是謠言,是謠言!

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則傳說:「民國初年粵語以一票之差落選國語。」 說國民政府於1913年公開投票選定官方語言,當時廣東籍的議員人數佔據半數,他們支持粵語,北方議員多支持北京話,雙方票數持平。最終,孫中山先生為顧全大局,力勸同鄉,奉北京話為國語。這樣,粵語以一票之差敗給北京話而未能晉升成為國語。

這則傳說沒有任何歷史依據,其實除了粵語,還有「四川話一票之差成國語」「福建話一票之差成國語」「湖南話一票之差成為國語」等類似的段子。

廣府廟會

真相是什麼呢?

民國剛成立後,仿效西方國會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袁世凱掌權後解散參議院,成立正式國會,分上下兩院。兩院議員為120名,其中廣東只有3人,而非佔大多數。而且,這些議員並非決定國語的人員。確定官話「國音」的是另一個機構——教育部讀音統一會。

語言學家黎錦熙的文章《民二讀音統一大會始末記》,詳細記錄了民國二年,即1913年制定國音和注音字母的過程,讀音統一會成員由80人人組成,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有50人左右,其餘為各省推舉其中來自廣東的代表4人。當時,江浙地區籍貫的有25人,為公平起見,會議實行一省一票,並不是每個會員一票。最終,經過一個月時間,審定了6500個字的國音標準,總體上以北京話為基礎。一省一票制的情況下,即便會議代表有私心,也不可能左右某個方言成為國語——但是,某些讀音倒是有可能進入。

謠言不靠譜,並不影響粵語的地位。清代閉關鎖國時期,廣州作為特許口岸與國外進行貿易,所以老外進入中國後,首先掌握的是方言漢語,而非官話。許多官員在外交場合,為了方便與洋人溝通,不得不學習粵語。隨著近代開埠,大量廣東人出海到美洲、大洋洲和東南亞,粵語隨之傳播到國外——在海外,粵語海被稱為「唐話」,一定程度上成為漢語的代言者。

8、「湖廣填四川」的「湖廣」跟廣東沒太大關係,主要指兩湖向四川移民

湖廣一詞,始於元代的湖廣行省。湖廣行省管轄著今湖北省的長江以南部分,以及湖南省、廣西的大部分區域。很多人以為「湖廣」是湖北湖南和廣東廣西的合稱,其實「湖廣」從一開始就跟廣東沒關係,這裡的「廣」是從廣西而來。

到了明代,廣西獨立建省,同時仍保留湖廣省的名稱。湖廣的管轄地相當於今湖南、湖北二省,不再轄有「廣」的廣西。清康熙三年,即公元1664年,湖廣省分為湖廣左司、湖廣右司,到了公元1667年,湖廣左司改名湖北,右司改名湖南。

元代湖廣行省包括今兩湖和廣西的地名,後來廣西劃出,但名稱延續到了清代。清代的湖廣總督,是歷史上重要的機構,全稱為總督湖北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總管湖北和湖南的軍民政務。

明代大移民示意圖

清代湖廣總督中的「廣」,其實只是慣性的延續,其實跟廣東和廣西已經沒有太多關係。明末清初,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移民,主要是從湖北、湖南向四川盆地移民,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口來自貴州、廣西,少量來自廣東北部山區。

9、改革開放前的深圳,前身不是小漁村,縣城歷史有1300多年

回顧深圳的發展之路,我們常常被這樣的話所縈繞:「小漁村變特區」。「深圳是小漁村」,其實是純粹誤讀,遠的不說,當時深圳的前身是寶安縣,那裡至少有一座縣城,它始於1953年,駐地是深圳鎮。再向前上溯,明朝隆慶六年(1572年)設立了新安縣,駐地在今深圳南頭。而1300多年前,東晉設立的東官郡,行政中心(郡治)也設在深圳南頭古城。

作為深圳的前身,寶安縣的沿海地區一定有漁業經濟,但小漁村再多,它們也不是深圳市的前身。新編《寶安縣誌》稱:「自鴉片戰爭後,深圳成為中國與英租地港九相毗鄰的邊陲小鎮。」國家領導人、深圳市官員在講話中,也說深圳當年是「邊陲小鎮」(從常識的角度講,也值得商榷,但也比小漁村說法更科學)。考慮到經濟實力、歷史文化、影響力等因素,當時的寶安縣與周邊地區相比,堪稱「小鎮」。

上圖:《廣東通省水道圖》(局部圖)標註有深圳墩臺,並標註可「深圳汛」,這是古代地圖上能見到最早的「深圳」標註。

21世紀初,媒體人不知不覺將「小鎮」偷換成小漁村了。2005年8月28日,人民網發表署名「胡媒」的文章《見證深圳25年》斬釘截鐵地指出了「小漁村」的地理坐標:「這個『小漁村』,就是現在羅湖區的漁民村」。

10、 香港得名很可能因為香料運輸,香料主產地是東莞

目前發現的史料,九龍的名稱最早見於明世宗嘉靖31年(公元1552年)應檟所著邊疆軍事志書《蒼梧總督軍門志》。香港名稱最早見於明神宗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至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其中一幅《廣東沿海圖》,標註了香港地名,當時指的是一個村落。英國人根據沿海疍家話的描述,根據音譯將香港島所在翻譯為「Hong kong」。

東莞:莞香博物館

唐代開始設東莞縣,香港地區歸其管轄,宋元時期,當時東莞地區出產香料。香港島,港灣眾多,成為為轉運香料的集散地,香港很可能因此而得名。到了清代,香料運輸業衰落,香港才變得沉寂——這一帶當時還比較荒僻,所以成為走私和海盜活動的聚集地。

11、「省港」一詞中,省指的不是廣東省,而是廣州

在珠三角地區,「省港」「省港澳」是常見的名詞,很多人誤以為這裡的「省」指的是廣東省,其實它指的是廣州。早期國內還沒對外開放,廣州和港澳合作,帶動對外貿易,因為互相合作一同發展就形成「省港澳」的稱號。

廣州成為省城,始於明朝。從明初建廣東承宣布政使司,一般簡稱廣東省,廣州就成為省會、省城。1925年6月19日為了支援上海人民的「五卅運動」,廣州和香港爆發了規模宏大的罷工運動,稱為省港大罷工。香港和廣州兩地,每年都舉行一項叫「省港杯」的足球賽事。

12、 廣州位於沿海地區,但算不上是濱海城市

在很多人的印象和認知裡,廣州是個濱海城市。但是從地理和歷史發展來看,廣州城市是以是個依賴於珠江發展起來的城市。2200多年來,廣州城區一支位於珠江沿岸,並沒有一寸海海岸線。歷史上最早的廣州,指的是一個大區,那時候的廣州城叫番禺縣,城址就在今廣州老城,而不是今天的番禺區。今天的廣州管轄區域,是有海岸線的,但這些區域主要位於南沙——在很長一段時間,這裡是屬東莞管轄

13、最早的「東莞」在山東,廣東東莞前身叫「東官」,最早很可能是鹽場名

廣東東莞,名滿天下,很多人並不知道,千裡之外的山東,也有個東莞。東漢時期《漢書》的《地理志》中,最早記載了「東莞」:「琅邪郡有東莞縣。」這個東莞縣,設置於西漢。

而廣東地區的東莞,可查最早來源是設置於西晉時期的「東官郡」,位於今深圳南頭古城附近。再往前上溯,東官郡一帶在漢代是「東官鹽場」。唐代在南頭古城設立東莞縣,到了宋代將駐地就在今東莞市——東莞,很可能是從「東官」發展而來。

14、澳門「Macau」並不是外來詞,而是對沿海「媽閣」即媽祖廟的音譯

澳門所在地,因盛產蠔且有港灣,而被稱為蠔鏡澳,港灣外又有十字門,故合稱澳門;關於澳門之得名,還有一種解釋:1557年,明朝在香山縣(澳門屬香山縣管轄)設提調備倭巡輯,俗稱守澳官衙門,簡稱澳門。明代租借澳門後,葡萄牙人就將當地常見的祭祀海神媽祖的廟宇「媽祖閣」翻譯為「Macau」,在對外的文件中,它就成了澳門的外文地名。

15、海南省從明代到1988年,屬廣東省管轄

明朝時,海南島設立的瓊州府隸屬於廣東省,管轄海南島及周邊島嶼,以及西沙、南沙群島。海南地區雖然長期歸廣東管轄,海南島最北端跟廣東只有十二海裡相隔,但其語言文化跟珠三角地區差異甚大,這裡跟雷州半島的方言同屬閩語支系,是因為歷史上下南洋的福建移民在這裡或逗留或定居所致。

明代廣東地圖

16、雷州半島是中國第三大半島,文化跟海南更接近,有中國最大菠蘿生產基地

雷州半島南北約140公裡長,東西約70公裡寬,面積7800餘平方公裡,與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為我國三大半島,是中國大陸(不是政治意義的)的自然地理上的最南端。雷州半島跟海南島一樣,主流的方言為閩南語支系,與福建文化淵源頗深。也就是說,雷州半島的人們,並不講廣東省的「粵語」,即俗稱的廣東話。

雷州半島衛星影像

雷州半島最南端的徐聞自古以來就是重要港口。如今,這裡有一張名片叫做「菠蘿的海」。 這裡是中國最大的菠蘿生產基地,一個縣菠蘿產量佔全國總量的40%,年產菠蘿達40萬噸。

徐聞菠蘿田航拍

17、改革開放後,廣東設有4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海南

說起經濟特區,很多人只知道深圳。改革開放推進以來我國先後設立了4個經濟特區。按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條文,經濟特區包括深圳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廈門經濟特區、汕頭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其中4個跟廣東有關。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

深圳、珠海、汕頭不在話下,至今仍屬於廣東管轄。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4個月後,海南省正式掛牌。在此之前,海南是廣東的下轄區域。

18、中國有五個「直筒子市」,廣東佔了兩個

我國各種城市中,有一類十分特殊,叫直筒子市,指的是不設區、也不轄縣和縣級市的地級市。這裡說的是,作為行政區的區,而不是開發區、高新區、地方政府自行設立的區。這種「直筒子市」有五個,其中廣東省佔了兩個,分別是東莞市、中山市。

經常網上購物的童鞋,應該有所注意,這兩個地方發貨的地址,一般都是東莞市XX鎮、中山市XX鎮——地級市下方直接跟的是鎮或街道。

19、廣東目前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也是人口過億的兩個省之一

誰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許多人傳統印象中,答案是河南。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常住人口(不等於戶籍人口)最多的省份分別為廣東、山東,兩省的人口數量為1.1169億和1.0005億人。從2006年開始,廣東這項數據已經連續13年排名全國第一。不過,這個數據中,廣東的外來人口近3000萬,是全國外來人口最多的省。

春運時的廣州站

20、廣州和深圳GDP總量佔全省近1/2,經濟不平衡遠大於山東江蘇浙江

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當仁不讓的第一經濟大省。自1989年起,廣東經濟總量連續29年居全國第一位,已達到中上等收入國家水平。

不過,廣東省內經濟地理格局極不平衡,而在廣東省內,經濟發展是極為不平衡。最突出的特徵是:全省經濟發展高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區。以2018年數據為例,GDP總量最高的深圳、廣州、佛山和東莞經濟總量佔全省的GDP總量的比重,為64.6% ;深圳、廣州的GDP,佔全省總量的比重,為46.6%。

這一經濟地理現象,被網友形象地稱為「四大天王帶著一群小弟」。而經濟總量第二、第三、第四的江蘇、山東、浙江,在區域發展上,比廣東更為平衡。

PS:廣東人不愛看廣東衛視,春晚等央視節目收看率全國最低

2017年春晚結束後,以省為單位的收看率出爐,結果呈現出從北到南逐漸遞減的現象,東北三省以超過80%的比率排名前三,收視率最低的區域是廣東、廣西和海南。除了春晚,平時央視其他節目的收視數據中,廣東也是收視率最低的省份之一。

除了不愛看央視,廣東人還有另外一個特點:不愛看廣東衛視。這是為啥捏?

歷史傳統。廣東地區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在電視領域也是如此,珠三角地區跟其他地區相比,能夠較早地收看到香港地區的電視節目,明珠臺、翡翠臺等在廣東地區擁有較大觀眾群。

語言習慣。廣東地區,粵語是主流方言,當地人從習慣上十分青睞粵語節目,廣東衛視、央視等以普通話為主的節目是面向全國的,而廣東人更多地喜歡收看南方衛視、珠江臺等本地頻道,以及香港的粵語節目。

節目內容。央視位於北京,節目議程設置上偏重北方地區,尤其人民群眾喜歡的小品,東北明星參與比例頗高,因此更符合北方人的口味。在本地頻道選擇上,廣東人民也更傾向有當地特色的,而不是面向全國的廣東衛視。

相關焦點

  • 廣東今年過年冷不冷?偏冷的可能性較大
    【關於今年春節廣東冷不冷】自去年12月到現在,我省氣溫一致偏低,是與冷空氣活動造成的降溫密切關聯,雖然偏冷,但從整個季度來看,不是極端冷。在這個節骨眼,就有了瘋傳「60年來最冷春節」balabala,然後很多小夥伴就開始關心#今年春節冷不冷#?
  • 關於貓咪的10大冷知識,貓奴必看!
    關於貓咪的冷知識,作為貓奴的你知道幾個?下面將盤點10大關於貓咪的冷知識。看看是否有你了解的。貓咪的10大冷知識:1.但可不要小看它,那麼一小隻的身體但是它的骨頭卻比人類的還多,有230-245根骨頭,而人類才206根骨頭。2.在養貓的日常中,貓咪會更偏愛女性主人。貓對女性的反應會高於男性,因為女性聲音頻率比較低。3.
  • 知識冷,可是我有趣呀
    只是在經歷了人生第一次考試之後,小孩子開始思考,哪些知識是「有用」的?這一思考,就是幾十年。把知識分為「有用」和「沒用」,換一種更形象的說法,就是「冷」和「熱」。「熱知識」有很多,在職場的評判標準是,可以讓人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在最近疫情期間的標準是,可以讓人利用有限的食材開發出無限的食譜。
  • 關於一些動物的冷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世界大了什麼奇葩的動物都有。在動物界其實有很多非常奇葩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動物界有哪些奇葩的冷知識吧。1、長頸鹿之間的同性戀要高於異性戀,有高達94%的長頸鹿的性行為都是在雄長頸鹿之間發生的。
  • 10個冷知識,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
    10個冷知識,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冷? 1、電腦裡的A、B盤去哪了 後來通過蘇軾的引薦,成為駙馬都尉府的門人,也就有了後面的認識端王,開啟了榮華富貴的一生。 3、老子其實姓李
  • 身體冷知識:身上的哪些器官,其實比你還怕「冷」?
    很多網友表示,真的能把人凍哭啊,是誰把北極搬到了北京……,同時,有必要提醒您的是,禦寒工作並不是多套幾件棉衣這麼簡單,關於身體的一些知識還是很有必要了解的。就比如說,身體上有一些器官,是比我們想像的「不抗凍」。
  • 年賺7億,從不付嘉賓酬勞,《快樂大本營》有哪些冷知識?
    以「全民娛樂」為新概念,快本將時尚元素、知識競答與教育功能融入娛樂,集文藝表演、訪談、競技挑戰於一身,為觀眾營造快樂氛圍的同時也不失教育意義。 或許有很多人不知道,年賺7億的快本從來不付嘉賓酬勞。小編整理出了關於快本的相關冷知識,你知道多少呢?
  • 「冷知識之比熊篇」關於「小棉花糖」的冷知識,你知道這些嗎?
    比熊犬以圓圓的腦袋、全身白絨絨的毛髮的外形吸引了不少養寵人的喜愛,萌萌的大眼睛加上粘人愛撒嬌的溫順性格,成為許多人特別是女生的第一首選寵物~那麼比熊有哪些冷知識?跟我一起來更加了解一下這個小可愛吧!美貌」哦~一剪毛就是兩三個小時②比熊智商排名45位,和「二哈」差不多,但是比熊極容易訓練,因為它是個小貪吃鬼,只要有吃的
  • 關於貓咪「吃」的冷知識,看有哪些會顛覆你的認知?
    喜歡貓咪可以關注下「老胡說貓」,分享養貓知識、救助故事、種草貓物,帶你走進貓的世界!今天,老胡就來和大家八一八關於貓咪「吃」的那些冷知識。經常可以聽到有鏟屎官們在交流多吃牛肉,多吃生骨肉可以幫家裡的貓咪發腮,發腮後的貓咪樣子胖嘟嘟的會非常可愛。這真的有用嗎?
  • 10個有趣的冷知識,總有一個是你意想不到的!
    4、人一旦死亡,身體大部分細胞就會停止生長,但是毛髮還是會繼續生長的,並且還會有起雞皮疙瘩的反應,這是科學家研究了1000+具屍體得出的結論。(毛猴??)5、貓琴是一種由活貓組成的樂器。先挑選音色純正的貓,將它們按音調高低的順序放在籠子內,再把它們的尾巴固定在琴的鍵盤之下。
  • 一起來捉妖冷知識大全 新手冷知識一覽
    一起來捉妖冷知識大全,在遊戲中冷知識還是非常有用的,那麼到底有什麼冷知識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你不知道的動物冷知識,蝴蝶的味覺在腳上,你還知道哪些
    今天小編就和介紹動物身上你不知道的冷知識,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毛毛蟲擁有兩千多條的肌肉作為不少女生都非常害怕的存在,毛毛蟲其實是非常無辜的。因為它們真的沒有什麼殺傷力,除了長相比較噁心外。但不要小看了毛毛蟲。在自然界中毛毛蟲可是健身小達人,因為小小的毛毛蟲身上竟然擁有兩千多條的肌肉。簡直就是活脫脫的肌肉猛男。
  • 6個有趣冷知識,其實超人不會飛!
    有數據統計,電影《末代皇帝》參演人數最多,達到19000人。5、在1975年時美國Topeka有一群左撇子成立了Left Hander International組織,並從1976年起把8月13日訂為國際左撇子節,不過真正發揚光大是從1992年開始。(左撇子的春天?)
  • 關於動物的五個冷知識,第四個扎心了
    今天和大家聊聊和動物有關的五個冷知識。01美洲獅美洲獅正凝視著你冷知識之一:美洲獅不會咕嚕咕嚕地叫。美洲獅喉部附近有一塊軟骨的骨頭。這塊骨骼柔軟,並沒有完全骨化硬化,並且韌帶特殊,能幫助它發出深沉而咆哮的聲音。
  • 關於狗狗的冷知識,總有一個是你不知道的!
    狗狗是我們人類最忠誠的夥伴,有許多關於狗狗的知識,看似普通,但是實際上只有了解過後,主人才恍然大悟。 一、狗是色盲麼? 雖然狗狗的視錐細胞沒有人類發達,但是狗狗並不是色盲,是色弱。並且狗狗眼裡的世界也並不全都是黑白色的。
  • 貓咪尾巴和爪爪的冷知識,強拉尾巴會拉稀,你還知道哪些呢
    之前小編已經和大家講過貓咪聲音以及眼睛所傳遞的信息,現在小編就和大家分享貓咪尾巴和爪爪的冷知識,可能很多小夥伴只知道強拉貓咪的尾巴會讓貓咪拉稀,今天小編就接著和大家說說貓咪的那些事,讓鏟屎官們能夠更好的和自家的貓主子愉快的玩耍。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眾所周知貓咪是非常敏感的動物,他們擁有非常強的感應能力了。
  • 10個有趣的冷知識,世界上最小的兔子有多小呢?
    4、我國有56個民族,漢族是其中人數最多的,珞巴族是人數最少的,據不完全統計,人數只有2000人左右。5、美國曾做過一項實驗,把一隻母猩猩與一隻幼猩猩放在同一個籠子裡,必然會發生虐待事件,但是把5隻以上的猩猩放一起的話,則能和平共處!
  • 冷知識科普:狗狗為什麼不能吃葡萄?
    歡迎閱讀今天的冷知識科普。今天的話題是:狗狗為什麼不能吃葡萄?                                                 狗狗是比較多人養的一種寵物,很多人會將自己平時吃的一些食物,餵食給狗狗。其實有些食物人們可以吃,但是狗狗就不能餵食了,就例如,葡萄是最常見的水果,但是狗狗是不能吃葡萄的,以後千萬不要餵食給狗狗葡萄了!
  • 關於超能力系的神奇寶貝,你不知道的這些冷知識
    關於超能力系有一些冷知識,比如大家知道的小智的貓頭夜鷹能夠使用超能力系的招式,但是貓頭夜鷹只是一般系神奇寶貝,並不是超能力系。還有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可達鴨,眾所周知可達鴨也是擅長超能力系招式的神奇寶貝,小霞的可達鴨更是頭疼時候就秒變爸爸,但是可達鴨只是水系的神奇寶貝,沒有超能力系。
  • 關於貓咪10個冷知識,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首先第一個冷知識;就是貓咪的睡眠,貓咪每天平均花在睡眠上的時間就佔了三分之二,這也就代表著,如果一隻貓咪九歲了,那麼它清醒的時間卻只有三年,其餘的幾年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第二個冷知識;就是母貓通常都是用右爪,但是公貓就喜歡用左爪,這點似乎和我們人類有點相像,人類中90%的右撇子大部分都是女性,而剩下的10%的左撇子通常都是男性。第三個冷知識是貓咪可以發出上百種各種各樣的聲音,但是狗狗能發出的聲音只有1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