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販給黃顙魚染色?什麼顏色的黃顙魚最好?

2021-01-08 食品夥伴網

  最近一個視頻在網上熱傳,哈爾濱的一個黑心商販用不明液體給

養殖

黃顙魚

上色。由於顏色發黃的黃顙魚被誤認為是野生江魚,很多人覺得野生魚營養好,因此賣價更高且更好賣。這種液體是什麼?哪種顏色的黃顙魚最好呢?

 

  黃顙魚,又叫黃骨魚、黃鴨叫、黃辣丁、昂刺魚等,是一種肉質鮮嫩的水產,常用來紅燒、燉豆腐。大多數人會認為黃顙魚當然應該是黃的,其實不然。

 

  首先黃顙魚有多個品種,比如黃顙、江黃顙、叉尾黃顙等,不同品種的體型、體色有一些差異。其次,生長環境、養殖密度、飼料配方等因素也會影響黃顙魚的體色,因此單純看顏色是無法準確判斷的。

 

  在野生環境下(包括水庫和大湖養殖),黃顙魚吃小魚、小蝦、螺類、貝類和水生昆蟲幼蟲,從它們那兒吸收黃色素(比如蝦青素)並沉積在體內,形成側面和腹部的黃色。而高密度養殖的黃顙魚常常缺乏這些色素來源,因此體色較淡,腹部發白。

 

  直接用色素染色太容易露餡,抓住了搞不好要坐牢,養殖戶不會這麼幹。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在飼料中添加少量葉黃素或者萬壽菊粉即可。類似的技術早已用在三文魚和雞蛋、鴨蛋、觀賞魚、觀賞鳥,比如三文魚的橙紅色來自飼料中的角黃素,而紅心蛋則是飼料中添加角黃素、胡蘿蔔素、葉黃素、辣椒粉等。

 

  這些飼料中的色素本身是合法的,也是安全的,主要是滿足你對於色相的偏好,但對於營養價值而言可以忽略不計。而不法商販給魚體直接染色的做法是赤裸裸的欺詐,無論用的是什麼色素都不對,即使是合法的飼料色素或食用色素。

 

  實際上「黃顙魚染色」並不是第一次見諸報端,以往更多見的是「黃顙魚掉色」。黃顙魚沒有鱗,背鰭和胸鰭又很尖銳,因此運輸及銷售過程中常常出現表皮劃傷脫落的現象,消費者的直觀感覺就是掉色,其實不必擔心。如果表皮完好,摸一下就掉色,倒是需要警惕。

 

  那你該如何選購呢?通常養殖黃顙魚個頭比較均一且體型飽滿,而真正的野生黃顙魚常常大小參差不齊。相比而言,養殖黃顙魚才更肥美,這一點放在三文魚、螃蟹等水產也是一樣。野生黃顙魚的優勢僅僅是「物以稀為貴」,而且它會富集更多的重金屬和其他汙染物,就算味道更鮮,你覺得值嗎?總之,你在選購黃顙魚的時候並不需要特別在意其體表的顏色,只要新鮮度不錯就行了。

 

  視頻中的不明液體是什麼?我猜應該是日落黃之類的食用色素吧。吃是沒啥問題,問題是你花的錢有點冤枉呢。

相關焦點

  • 野生黃顙魚更好嗎?
    最近一個視頻在網上熱傳:哈爾濱一個黑心商販用不明液體給養殖的嘎哈魚(學名「黃顙魚」)上色。視頻中介紹說,很多人覺得野生魚營養價值高,顏色發黃的黃顙魚常被認為是野生魚,賣價更高且更好賣。事實是這樣嗎?
  • 拋竿串鉤釣黃顙魚實戰經驗:串鉤搭配是要點,黃顙魚輕鬆釣成串!
    介紹一些串鉤釣黃顙魚的技術要點,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一、釣組搭配1、串鉤釣組釣黃顙魚的串鉤釣組就需要自己製作了,購買的現成的幾乎都不適合垂釣黃顙魚。首先說串鉤的主線2號左右就完全夠用,子線1-1.5就非常合適,這個搭配黃顙魚是不可能脫鉤的。
  • 黃顙魚黃骨魚苗批發
    黃顙魚有名黃骨魚,是一種生存和適應能力極強的淡水魚,而且不管是河流還是池塘都可以養殖黃顙魚。黃顙魚養殖周期較短,雖投入較大,但產出高,獲利也比較大。那要達到畝產黃顙魚10000斤,這種養魚技術可真不錯。下面我還談談這個養魚經!首先第一池塘的條件很重要,在養黃顙魚的池塘底部我們最好用泥沙打底,養魚還很重要的是還要注意的是池塘必須有排水口和進水口。因為池塘是比較大的,那麼我們就不可能進行總結排水自己一點一點的換水,所以說排水口是必須要有的,那麼水量也是必須足夠的。
  • 這樣垂釣黃顙魚,就比別人大又多
    所以選擇垂釣時間最好是在溫度高的白天或者夜間垂釣,另外夏天雨後也是釣黃顙魚的好時候,雨水會帶著很多昆蟲食物匯入河流,黃顙魚也會瘋狂攝食。雨後垂釣2、釣點選擇黃辣丁活動區域較別的魚種要小,一般喜歡在水中有雜草、亂石頭、樹下等旁邊的亮水處活動,最好選擇這些釣位,水深宜選擇在淺水和深水交替處最優。
  • 這黃顙魚釣法簡直無敵,天一熱最好用,三天兩頭就想釣
    這黃顙魚釣法簡直無敵,天一熱最好用,三天兩頭就想釣黃辣丁,又名黃顙魚,嘎魚是我國江河湖泊都生存的一種無鱗魚。因其肉質鮮美細嫩,營養豐富,也沒有細刺,是不可多得的水中美味。初夏時節,黃顙魚也會隨著氣溫的升高到處覓食。垂釣黃顙魚的季節也就隨之到來,如何才能更好的釣獲黃顙魚呢?
  • 黃顙魚養殖熱 提高黃顙魚飼料利用率淺析
    黃顙魚養殖熱 提高黃顙魚飼料利用率淺析2011-04-18 10:5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527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黃顙魚養殖時要嚴格除雜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既可殺滅野雜魚,減少爭食對象,又可殺滅水體致病因子,改善水質,使黃顙魚有一個良好的攝食生長環境
  • 黃顙魚養殖與黃顙魚苗價格
    黃顙魚的生物學習性:黃顙魚種類較多,有瓦氏黃顙魚、岔尾黃顙魚、盎塘黃顙魚、中間黃顙魚、細黃顙魚、江黃顙魚、光澤黃顙魚等,分布於我國河川、湖泊、溝渠等水域中,是一種優質名貴經濟魚類。該魚產量大、肉質細嫩、少細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藥用價值較高,在國內外市場深受歡迎,特別是大規格的鮮活魚供不應求。
  • 買黃顙魚時,外行人專挑個頭大顏色黃的,攤販:這種魚自己都不吃
    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通俗的講就是楝花開的時候,是黃頰魚是最多最肥美的時候,這個黃頰魚其實就是黃顙 (sǎng )魚。 關於黃顙魚的名字 提到這個黃顙魚想必大家都不會太陌生,儘管它的名字五花八門,但是絲毫不影響它肉質的肥美,以及人們吃它的決心。這個魚都有哪些叫法呢?
  • 湖北瓦氏黃顙魚養殖技術
    湖北瓦氏黃顙魚養殖技術_李聖華瓦氏黃顙魚是一種淡水名優經濟魚類,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近年來,由於瓦氏黃顙魚的市場需求量日漸增大,而它在長江水系中的資源不斷減退,因而開展瓦氏黃顙魚的無公害人工養殖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及市場潛力。
  • 引起養殖黃顙魚魚苗下塘成活率不高的原因是什麼?
    引起養殖黃顙魚魚苗下塘成活率不高的原因是什麼?據我們養殖點及周邊養殖戶黃顙魚養殖情況來看,普遍存在「發花」(即魚苗下塘)成活率不高的問題,大多數養殖戶只有20%~30%,僅少數養殖戶達50%~60%,有的甚至「全軍覆滅」。黃顙魚「發花」看似簡單,但過程不無技巧。
  • 為啥雜交黃顙魚感染小瓜蟲會死亡量較大?
    ,但許多人卻因為小瓜蟲的問題對雜交黃顙魚失去了養殖的信心。2017年初,更有個別養殖雜交黃顙魚的魚塘,感染了小瓜蟲,致雜交黃顙魚全軍覆沒,養殖戶血本無歸!為何雜交黃顙魚感染小瓜蟲會死亡率這麼大?編者分析:第一,因為養殖普通黃顙魚及全雄黃顙魚沒有感染小瓜蟲而大量致死的案例,所以許多養殖雜交黃顙魚的養殖戶沒有做好防治工作,甚至許多養殖戶並不知道自己的魚死亡原因;第二,小瓜蟲繁殖相當快,用藥難以控制;第三,小瓜蟲寄生在魚鰓,致魚鰓出現白點、充血、壞死,造成雜交黃顙魚呼吸受阻。而雜交黃顙魚缺氧極容易致死,這也是雜交黃顙魚死亡大的原因。
  • 黃顙魚小瓜蟲病治療起來不再是難題,用它?
    隨著黃顙魚養殖的病害頻發,寄生蟲病已嚴重危害黃顙魚的生長,尤其是小瓜蟲和車輪蟲,其中小瓜蟲正在成為阻礙產業發展的瓶頸。小瓜蟲主要爆發於冬季和春季低水溫期,病情嚴重時,全身布滿小白點,體表覆蓋了一層白色薄膜,好像身上撒了一層鹽的結晶,且粗糙不平,鏡檢會發現鰓部和皮膚有大量粘液,可見大量小瓜蟲,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 想釣好黃顙魚用孑孓拌糠粉,短時間就釣起數十條!
    黃顙魚是雜食性的魚類,俗名叫嘎呀、黃臘丁、黃刺魚,形似鯰魚,但比鯰魚個體小,顏色黃,背鰭有硬而尖的刺,刺住人手時十分疼痛,甚至出血,由於黃顙魚多在純天然的水域中生活, 所食食物也是純天然的「野食」,加之肉質鮮嫩清爽,無汙染,很受人們喜愛。
  • 這種魚身上有刺會蜇人,常被誤認為是黃顙魚,價格是黃顙魚的7倍
    因為它們外形和黃顙魚很像,所以大多數人會誤認為它就是黃顙魚,其實並不是。它的原名叫做白緣鯣,又被人們叫做「瘋子魚」、「蜂子魚」。白緣鯣是鱸形目鈍頭科鯣屬的一種淡水魚類,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長江上遊的各個支流水系,在金沙江水系中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瘋子魚的個頭不是很大,它的胸鰭外面看上去很光滑,在貼近身體的那一側有鋸齒,所以在抓瘋子魚的時候要格外小心,因為稍有不慎,就會被鋸齒刮傷。
  • 九月釣膘肥體胖的黃顙魚,這樣子就能圓滿地畫上句號!
    在初秋季節裡黃顙魚也是非常好釣的,一直到9月份都是垂釣的黃金季節。黃顙魚在咬鉤時是非常兇猛的,經常會把整個魚餌吞進去。要想釣到更多的黃顙魚還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的,下面就跟大家分享幾個技巧,用上了就能在釣黃顙魚時,圓滿地畫上句號。
  • 【黃顙魚養殖第二談】黃顙魚苗須早馴食飼料
    【黃顙魚養殖第二談】黃顙魚苗須早馴食飼料2014-06-04 19: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有業內人士表示,黃顙魚苗期出現死亡主要是因為腸胃病、蟲害、出血病和爛鰓等疾病,預防這類疾病關鍵要做好投苗前塘底消毒和早期飼料馴食。魚苗期如何馴食?有哪些技術要點?且聽行家道來。
  • 湖北男子釣起「青色黃顙魚」,體型大如鯉,40公分近兩斤
    比如有湖北荊州網友稱,自己在長江荊州段一條支流河道裡垂釣時,就釣起一尾罕見的「巨型黃顙魚」……男子長江支流釣起罕見「巨型黃顙魚」,竟大如鯉魚確實,這條「黃顙魚」除了顏色是罕見的青白色之外,其個頭更是大的嚇人:體長40公分,體重近兩斤,令人大感驚奇,這幾乎相當於黃顙魚中的極限體型了!不過,這真的是一條黃顙魚嗎?
  • 養殖一畝黃顙魚需要投入成本多少?獲利收益又是多少呢
    黃顙魚是屬無鱗魚的一種,其表面褐露,光滑,頭扁寬而秤坦眼小,還有四對須。具有很高營養價值,其肉質非常爽滑,基本上沒有細刺,深受很多人的喜歡。現在黃顙魚基本上也成為了人們餐桌上常見的魚類,飯店、農莊黃顙魚隨時都有,因此養殖黃顙魚也在不斷擴大。那麼養殖一畝黃顙魚需要投入成本多少?
  • 及時安全有效防控,解決黃顙魚小瓜蟲難殺問題!
    春天來了,氣溫和水溫不斷上升,各種病原生物活動加強,在黃顙魚養殖過程中,容易感染的小瓜蟲病,也是這幾年一直困擾各位養殖朋友的難題。黃顙魚在感染小瓜蟲後,我們常常採取各種治療措施,然而,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收效甚微。黃顙魚小瓜蟲難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一情況?要如何進行寄生蟲的防治?
  • 掇刀區養殖的黃顙魚「遊」向韓國
    12月12日,在湖北碩隆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隨著漁網拉起,一尾尾黃顙魚在網中歡騰的跳躍著。這批5000斤的黃顙魚,即將從基地啟程開往威海出口韓國。該企業負責人覃煥新介紹,後續還會有鏡鯉、鯽魚、泥鰍、黃顙魚等品種陸續出口韓國,年可創匯達200萬美元。(任柳 周宗國)【來源:荊門高新區·掇刀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