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隨著《戰狼2》在國內院線拿下創紀錄的超50億人民幣票房,「戰狼精神」也隨之響徹中國的大江南北。
《戰狼2》
吳京不會想到,自己的一部電影已被載入中西方交流的史冊——當這一口號在2020年以「戰狼外交」的新名字再次被世人提起時,不僅主角從解放軍變成了外交官,含義也發生了改變。而顯然,西方口中「戰狼精神」並非褒義。
就在12月8日,德國媒體就以一篇名為《中國的戰狼》文章,又一次對中國外交官進行了攻擊。
相關報導截圖
這家德國媒體顯然並不是第一家將中國外交稱作「戰狼式外交」的媒體,並且這一名號的由來甚至不是因為今年的這場新冠疫情。
早在2019年7月,BBC就發表文章,列舉了諸多中國外交官抨擊西方國家政府以及回擊西方媒體對華惡意的例子後,稱中國外交官的語言風格正變得越來越強硬和露骨,中國的外交越來越「戰狼化」。
中國「戰狼」趙立堅
再到今年疫情爆發,當川普以疫情為藉口在全球範圍掀起反華惡潮後,中國的外交官們忠實履行起了保衛祖國的使命,與這些反華勢力展開了唇槍舌劍的交鋒。這些外交官們的表現把西方給嚇懵了,這才讓「戰狼外交」徹底火遍全球。
「戰狼外交」對中國而言,其象徵的是中國外交官開始像電影描繪的軍人那樣主動出擊;但對西方而言,他們詫異的卻是一向以「韜光養晦」示人的中國,怎麼突然就變成了一頭頭「惡狼」,居然膽敢惡狠狠的向西方張牙舞爪了。
外交部長王毅
西方有多不適應?作為中國「戰狼外交」代表的趙立堅,用一副漫畫就讓澳大利亞和整個西方暴跳如雷。
但問題在於,「戰狼外交」的緣起不正是因為西方的咄咄逼人嗎?就比如疫情期間另一個「戰狼外交」案例——今年3月12日,趙立堅連用五條推特指責美國隱瞞疫情真實信息,要求美國「必須給全世界一個解釋!」。
而這件事的起因,不正是川普政府之前一直污衊病毒是洩露於中國生物實驗室嗎?
相關事件截圖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大國,中國外交官們不願意把「吵架」當成自己的天職。但既然西方人總是覺得中國在西方面前就是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覺得肆意踐踏中國人民的善意就是他們天生的權力,那麼中國的外交官們當然也不介意化身一頭頭「戰狼」,與西方人戰個痛快了。
正如另一位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2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那樣:「這些人應該明白,中國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了。中國從不欺凌霸凌他人,但中國人是有原則、有骨氣的。」
「如果有些人因為中國面對毫無底線的攻擊、抹黑和謾罵做出回擊、說明事實真相,就把中國外交稱作『戰狼外交』的話,那麼為了維護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了維護國家的榮譽與尊嚴,為了維護國際的公平與正義,就做戰狼,那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