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鎮寧自治縣森林公安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電話稱,在江龍鎮發現一隻野生動物,請求出警。接到報警後,該所立即組織警力趕往報警地。 經了解,該野生動物系江龍鎮村民羅某在當地趕鄉場時購買所得,因其本人無法辨認是何種動物,不敢隨意放生,隨即報警。經該所民警初步辨認,該動物系「復齒鼯鼠」,曾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復齒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黃足鼯鼠,是嚙齒類動物,棲息於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在高大喬木樹上或陡峭巖壁裂隙石穴築巢,為森林動物,中國特有種,主要分布在中國河北、吉林、山西、陝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和青海等地。
經民警觀察,該只復齒鼯鼠已進入成年期,右上肢受傷,能進食,精神尚可,因該所無飼養條件,經聯繫送往安順市動物園治療飼養。
現已進入夏季,氣溫回升,各種野生動物活動頻繁,結合該所近期正在開展的野生動物查處行動,廣大群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在此,縣林業局呼籲廣大群眾,在野外及室內發現野生動物要及時報警,不能擅自捕捉及圍獵,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害。
葉林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吳兵
編審 胡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