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表工苦練書法寫出0.8毫米字體,專家卻稱:沒有意義,不算書法

2021-01-08 騰訊網

引言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周邊國家所特有的一種文字的特殊表達形式,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陸放翁在《醉後題所作草書卷後》所寫的:「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描寫的就是書法創作的情形。

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形形色色的人開始練習書法,他們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民間的書法愛好者,另一派是院校協會裡的書法專家。兩派人從審美觀念的角度來看,大致是呈對立態。

▲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簡單來說,就是民間書法家看不起專家的書法,認為專家的書法中帶有濃重的個人氣息;而專家,則看不起民間書法家的書法,認為其過於古板,缺乏創新。造成這種對立局面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兩派觀念的不同:民間書法家的書法多是匠工,而專家的書法大都是寫江湖。

專家的書法,早在不斷的創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慢慢的遠離碑帖;而民間的書法家,則更多地願意去追求前人的「技巧」,這就導致了他們的書法顯得毫無文化意義,甚至不少人還陷入了追求奇技淫巧的誤區。

▲創作者嚴水龍

例如,一位修表工出身的民間書法家,他將小楷寫到了0.8毫米的程度,甚至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得清楚,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小」楷。從技術層面來講,這樣的技巧確實令人驚嘆,畢竟,將書法寫道比米粒還小的程度,放眼整個世界都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但是,從書法文化的藝術層面來講,這就顯得毫無價值了,甚至有的專家在看過這幅作品之後,直接稱其「沒有意思」。其實想想也是,畢竟書法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而不是雕蟲小技,正常的書法寫完時候,是能夠看得出一筆一划之中的韻味的,能夠清清楚楚地將筆墨中的意境展示在觀看者面前。

▲書法作品

寫書法,並不是說一定要寫得有多大,但是你寫的東西至少要讓別人能看清楚,對吧?將書法寫道0.8毫米,莫說普通人了,就算是眼裡好的人,恐怕也要藉助放大鏡的幫助才能看得清紙上面的字。況且,書法就如同音樂一樣,要讓人能夠領悟到其中蘊含的感情和意境,將字寫道0.8毫米的程度,從本身上來說,寫字的時候就失去了運墨的空間,這樣一來又怎麼能清楚地表達出字裡行間的韻味呢?所以說,這幅字從藝術程度上來說,僅僅算得上是微書技術,而不算書法藝術了,也難怪專家會說,這樣的書法根本沒有任何意思。

▲正在創作中的嚴水龍

很多的民間書法家都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們沒有經過過實打實的碑帖修煉,也不願意去花費那個時間,反而選擇了花費大量時間去搞一些投機取巧的「創新」。從這點來看,是不利於弘揚書法文化的,反而容易讓書法失去文化意義,過度追求技術的爛泥塘裡。

從創作者的角度來講,這位修表工要完成這麼一幅作品,想必也是費了很大一番功夫的。想要將毛筆字寫到0.8毫米的程度可以說是非常耗費體力和精神的,然而寫出來的東西對於書法來說卻是毫無意義的,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但是,卻也並不是說這位修表工白費了力氣,如果將這幅作品當作微書藝術來看的話,想必還是能夠收穫很多觀眾的。

▲微書達人嚴水龍

其實,不管如何,腳踏實地,認認真真練習碑帖才是王道,只有基本功紮實了,才有資格去搞創新,創作出來的東西才真的對十分的發展有著足夠的意義。民間書法家的基本功問題,也就是造成民間書法家與專家之間不相融的根本原因。

我想,不管是民間書法家也好,專家也罷,想必他們都是希望能把書法這門傳統藝術發揚光大的,只不過採取了不同的方式罷了。想要將這門古老的藝術發揚光大,其實每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雙方之間達成共識,取長補短,將會成為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

結語

著名科學家錢三強曾經說過:「古往今來,凡成就事業,對人類有所作為的,無不是腳踏實地,艱苦登攀的結果。」成功路上無捷徑,腳踏實地,認真努力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階梯,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前行。

參考資料:

《最後提所作草書卷後》

《錢三強傳》

相關焦點

  • 易中天最新書法作品,4字寫出藝術美!原來是書法高手!
    文 / 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肯定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臨摹歐陽詢的書法,還有的網友喜歡田英章的「田楷」,也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這些書法名家把中國的漢字寫出了藝術美,正是他們的努力讓我們的漢字文化發展到了巔峰,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
  • 江湖字體真的就不如其他的書法字體?為什麼會被好多人噴?
    感覺中國的書法與中國的很多東西一樣,都是人炒出來的,目的是」圈錢「,也可以說是」騙錢「罷了!我覺得書法是一種藝術形式,美的體現,只要漂亮的,用心的,都應該是書法!憑什麼所謂的書法協會的亂舞兩筆,針筒噴墨都可以叫書法,而好好寫字,行如流水的不能練書法呢?當書法字體中的某一字體在歷史的長河中未被肯定為書法字體時,這種字體是不是也被稱之為江湖體?
  • 張海書法極其個性,沒有走傳統書法字體但價格卻很高
    張海是原中協主席,現已卸任,當然能做到中協主席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做到的,肯定各個方面是有所才能的,對於他的書法來說呢,有好有壞,不過自古以來提到名人都是各有褒貶的,但是我們如果說到他書法說個性應該是沒有錯。
  • word2016書法字帖製作教程 輕鬆繪製毛筆字體
    (1)在Word 2016應用程式中,單擊【Office按鈕】,執行【新建】命令,在打開的「新建文檔」對話框中,選擇「書法字帖」,如圖1所示。   圖1 選擇「書法字帖」   (2)單擊【創建】按鈕,打開「增減字符」對話框。在「書法字體」或「系統字體」下拉列表中,選擇要使用的字體類型,如圖2所示。
  • 電腦字體背後的書法高手,你知道嗎?
    康體是康有為獨有的書法風格,學術界又稱康體為「破體」。康體體闊勢寬、平正端莊、中宮收緊、下部疏散、結體疏密得宜,字風渾厚雄放,有縱橫奇宕之氣。 方正康體由中國書協會員,「康有為碑體書法」傳人——貝威揚先生創作,是一款以古賢傳統書法藝術為基礎的印刷字體,風格上突出「重、拙、大」的特點,流暢灑脫,字風渾厚雄放,有縱橫奇宕之氣
  • 自幼被截肢,用嘴苦練書法30年,小楷堪比二王,專家:寫得一般
    自幼被截肢,用嘴苦練書法30年,小楷堪比二王,專家:寫得一般。有一位書法家他的書法道路十分勵志,他在年幼時因為一場事故,雙手不得已被截肢,後來失去雙手的他用嘴苦練書法30年,最後終成一位知名的書法家,我說的這位勵志書法家就是張文佑。
  • 書法家用0.5的中性筆,寫出了毛筆書法的感覺,不一般
    這些用0.5的中性筆寫出來的書法作品,寫出了毛筆的感覺,不一般。書法雖然是中國的傳統藝術,但是隨著這門藝術的發展,各個方面其實也都在發生著或多或少的變化,比如說書寫姿勢、執筆姿勢、書寫工具等等。與此同時,當代的毛筆很多還加入了塑料,這在古代是沒有的,在明代之前,書法家一般用狼毫筆,明清以後蓄水量更大、價格也更加實惠的羊毫筆才開始被廣泛使用。書寫的姿勢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初是拿在手上寫,因為當時的主要書寫材料是竹簡或者木篇,可以直接用手拿著寫,後來有了紙和桌子,文人才開始伏案書寫。明清以後,有了高桌子,書法家又開始站著書寫,也出現了大尺幅的書法作品。
  • 趙松雪傳世真跡書法《止齋記》,學趙體行書的必選好帖,真書法也
    趙松雪的字有沒有骨,這是他的字本身的事,與他仕元沒有關係。在哪個朝廷做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益於人民,有益於社會,有益於文化事業的發展。可能因為趙松雪仕元,所以千百年來他的字體一向被嘲諷「媚俗、綿軟」。可是他的字體雖然柔軟卻隱藏了很大的力量。趙字有很多藏鋒,每一次的藏鋒,把力量生生地收回到筆畫內部,然後讓這股力量,順暢而下,自然而然地寫出一豎、一撇、一捺。
  • 龐中華書法遭質疑?軟筆寫法搬到硬筆書法上,專家:看著有點彆扭
    有人提出質疑,龐中華將軟筆書法搬到了硬筆書法上,有專家指出看著有點彆扭。專家為何這麼說呢?龐中華遭受的質疑之聲冤嗎?龐中華書法經歷了一個比較曲折的歷程,人家早年幹的是地質隊的行當。在地質隊,找到了人生的追求:寫詩與書法。大家可能知道龐中華是一個書法大家,卻不知道他也是一位詩人。他的人生是豐富多彩的,真正讓他人生發生變化的是20世紀80年代。
  • 你知道書法要先從什麼字體開始學起嗎?
    《蘭亭集序》---行書書法字體,總的來講,就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五種字體,有些人會想,學書法是不是要從篆書開始,按照文字的演變,一步一步學到草書?但其實這五種字體的出現年代並不是按這個順序來的。
  • 方正又出新字體 老徐書法漫畫喵嗚引領潮流
    近日,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電子」)推出了方正字庫新產品——方正字酷,用戶只需通過手機或電腦下載安裝,就可輕鬆實現手機換字體,在方便用戶閱讀的同時,彰顯個性。據悉,此產品推出後立即受到用戶青睞,僅兩天時間,使用數量已超過2000,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戶選擇了更換為清秀優雅的方正靜蕾簡體。
  • 為什麼我們國家,火車站名是書法字體,高鐵站卻是紅色印刷體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作家今天作家和大家聊火車,我們都知道火車是一種交通工具,很多人出門的時候會選擇坐火車旅行或者春節回家的時候不能離開火車,火車在我國也存在很長時間,他包含了我們的許多記憶,不知道,沒有發現,火車站的站名都不一樣,是書法字體,許多高鐵站都是紅色印刷體,到底為什麼會這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書法中的標準草書是什麼?它有什麼實用意義?
    鑑於歷代草書形體各異,難以辨識,為方便應用,于右任提出了「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草書原則,在吸收傳統草書的基礎上,不拘泥於舊的模式,運用博採、約取、廣汲的方法,依據草書點畫結構及造型規律,將形體多變的草字定型歸類,整理出具有代表意義的草書符號,舉例注釋。在他倡辦的標準草書社的同事支持下,於1936年6月在上海編訂出版了《標準草書·千字文》。
  • 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曾盛極一時,如今卻被專家抵制:俗氣
    一個人的漢字書寫非常的混亂沒有章法,那麼這個人的生活也應該是混亂不堪的。一個人的漢字書寫的規規矩矩,那麼這個人的生活秉性也是認真的。 ▲龐中華字體 很多家庭為了防止自己的孩子在寫字上吃虧,在孩子兒童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名了書法訓練營。
  • 新手如何快速設計高逼格毛筆字體,360款古風書法字體+筆觸幫助你
    毛筆字體的應用十分廣泛,在一些廣告宣傳海報乃至電影海報中都能看見毛筆字體的身影。那麼在,作為新手一定想知道這些毛筆字是如何設計出來的呢?到底需不需要毛筆書法基礎呢?要也不要,不論會書法字體與否,都有相應的毛筆字體設計方法。
  • 學習毛筆書法,是應該五種字體都練,還是只練一種字體?
    想要在書法上有所成就,那麼五種字體肯定都是需要學習的,但是,並不意味著一開始就要五種字體一起學,應該先以正體字入門,然後,學精一家,再博覽諸家,取其精華融入自身所學。這樣方才可以。一、入門正體字中國書法字體迄今為止一般認可其有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其中篆書,隸書和楷書是正體字,他們曾經在歷史上的某個時期或者是現在作為官方的文字,這些字體基本上都是比較規範,書寫法度要求比較嚴謹。我們從這些正體字入門學習可以達到先入規範,建立基礎。
  • 怎麼看待朱之文的書法?
    他衣著很平常,倒是沒有穿那件常在電視裡出現的大衣,頭髮也好象沒梳過似的,有點零亂。見我打招呼,他貌似靦腆地應了一聲:「你好,買東西呢?」我點了點頭,指著臺上道:「有您的節目嗎?」「沒有沒有,這是外地的,跟俺沒啥關係。」他搖頭答道。「聽說您現在練習書法了,臨的什麼體呀?沒準,以後朱大哥在書法界也能成名呢!」
  • 《中國石刻書法精粹》8卷出版完畢
    2020年7月,由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賴非、楊勇、原旭東等專家和業務人員編著的《中國石刻書法精粹》第二輯出版,包括《鄭文公下碑》《論經書詩》《文殊般若波羅蜜經碑》《陳思王廟碑》等4卷,加上2019年出版的《泰山經石峪金剛經》《鐵山石頌》《岡山入楞伽經》《鐵山大集經》等4卷,此套書出版完畢。
  • 王羲之《破羌帖書法全集》1.0版
    《書法全集》 王羲之《破羌帖》也稱《王略帖》,草書,9行81字。公元356年8月,桓溫收復舊京洛陽,王羲之已經辭官歸隱,但他仍關心國家大事,對於摧破羌賊,感到由衷的喜悅,字裡行間流露出振奮的心情。
  • 僅僅再現古人書法作品的形狀,在任何時代都沒有意義
    我們應當明確的是,時代性並不等於時風,僅僅再現古人書法作品的形狀,在任何時代都沒有意義。而藝術作品的時代性,也不應該是我們規避的對象,時風才是。元 趙孟《杭州福神觀記》 局部書法的時代特徵,即因為社會發展、審美意識、時代風氣等整體制約下產生的較為統一藝術風格。元代之前的書家個體藝術特徵都較為明顯,但元代之後的書家的創造力就遠遠不如之前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