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破羌帖書法全集》1.0版

2021-01-10 騰訊網

《書法全集》

王羲之《破羌帖》也稱《王略帖》,草書,9行81字。公元356年8月,桓溫收復舊京洛陽,王羲之已經辭官歸隱,但他仍關心國家大事,對於摧破羌賊,感到由衷的喜悅,字裡行間流露出振奮的心情。

┣ 字體、字庫----

【一版】知虞帥書,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賊,賊重創,想必禽之。王略始及舊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實著,自當求之於古,真可以戰,使人嘆息。知仁祖小差,此慰可言。適範生書如其語,無異。故須後問為定,今以書示君。

【二版】知虞帥書,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賊,賊重創,想必禽之。王略始及舊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實著,自當求之於古,真可以戰,使人嘆息。知仁祖小差,此慰可言。適範生書如其語,無異。故須後問為定,今以書示君。

【三版】知虞帥書,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賊,賊重創,想必禽之。王略始及舊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實著,自當求之於古,真可以戰,使人嘆息。知仁祖小差,此慰可言。適範生書如其語,無異。故須後問為定,今以書示君。

┣ 書法展(及賞析)---

┣ 書法課堂

┣ 書法視聽

【終】

書法字帖·書法字典

隨著每天需要整理修改的資料逐漸增多,書法字帖公眾號有些不堪重負(每天8篇文章經常不夠用),為了為您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我們正式啟用:【字體】【字庫】兩個同名公眾號,獨立發布高清的繁簡對照圖文。更便於您的集中瀏覽與查詢。

【書法字帖】【字體】【字庫】公眾號與您一路同行!

相關焦點

  • 書法藝考(書法史)——《破羌帖》
    破羌帖《破羌帖》亦稱《王略帖》,草書,9行,81字。桓溫收復舊京洛陽是在公元356年(東晉永和十二年)八月,王羲之已經辭官歸隱,但他仍關心國家大事,對於摧破羌賊,感到由衷的喜悅,《破羌帖》的字裡行間流露出振奮的心情。
  • 筆法入神:王羲之《王略帖》,米芾稱其為「天下法書第一」
    王羲之《王略帖》,因其所破之「賊」是羌族,亦稱《破羌帖》,此帖又稱《桓公至洛帖》、《桓公破羌帖》,草書,9行,81字。此信不僅有重要的藝術價值,也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此信北宋時曾為米芾所藏,米氏因收有此帖和王獻之《十二月帖》、謝安《八月五日帖》,遂名其書齋為「寶晉齋」。米芾因此帖「筆法入神」稱其為「天下法書第一」。
  • 《書法問集》300、《快雪時晴帖》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法書」?
    【「天下第一法書」這個稱號有好幾個帖子,天下第一是虛名,《快雪時晴帖》是某一方面最優秀的帖。】「天下第一法書」是虛名,因為這個名頭還有兩個帖子。自古文人相輕,書法當然也是如此。只有王羲之的書聖這個名頭爭議少一些,但還是每時每刻有人質疑。天下第一法帖並非唯一,除了《快雪時晴帖》這個稱號還有這兩個帖。其一、也是被稱呼最多的,智永的《真草千字文》。
  • 王羲之最厲害的是楷書、行書還是草書?
    「王羲之章草答庾亮」一事發生在王羲之31歲的時候,這一個時間點,寇克讓在《書法沒有秘密》中有精確的考證。 庾翼是庾亮的弟弟,作為書法上的競爭對手,庾翼最初是瞧不起王羲之的,曾把王羲之的書法稱為「野鶩」,即野鴨子,也就是說王羲之的字是「野路子」。直至他看到王羲之寫給哥哥庾亮的信時,庾翼才深表拜服。
  • 稀世珍寶:王羲之書法拓本《罔極帖》、《豉酒帖》欣賞
    導讀中國的書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藝術之一,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這個漫長的歷史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書法家,他們傳承並弘揚著中國書法,不斷的創新,使得書法這門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學書法者,必知王羲之,古今書法大家或多或少的從他那裡學習過,傳承過,得其精妙者,引以為豪。可以說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貢獻。甚至在今人眼中,把王羲之推崇為古今書法第一人,也毫不為過。
  •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從六世紀南朝時期以來,歷代帝王都喜好收藏王羲之等名家的信札,當時將零散的書蹟裱背成一定長度的手卷,後來輾轉流傳,遭割裂重裝,已不復原貌。這卷書蹟是用雙鉤廓填的方式,復製了三件王羲之短札。《平安帖》行書兼草書,信中提到的「脩載」,是王羲之的堂兄弟。《何如帖》行書,問候對方並告知近況。《奉橘帖》行書,贈送友人橘子並附上此信。
  • (東晉)王羲之行書《快雪時晴帖》乾隆三希堂法帖,題跋最多書帖
    王羲之行書《快雪時晴帖》,感覺這個帖子比較有名,僅次於蘭亭序嗎?其實這是一份信札類的帖子,主要是講述大雪初晴的快樂以及對親戚朋友的問候。這是被乾隆列為三希帖子的首位。此帖不但有名家的書法題跋還有山水畫,乾隆的大印也是多處出現。 《快雪時晴帖》歷代都被視為寶藏,可見其的價值之高啊。
  • 米芾以死相逼獲此帖,並視之為「天下第一」
    繼寫完「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不久後,「書聖」王羲之辭官歸隱,但仍心繫國事。東晉永和十二年(356年)八月,徵西大將軍桓溫摧破羌敵,一舉收復舊京洛陽。捷報傳來,王羲之精神振奮,縱筆寫下草書《破羌帖》。
  • 從米芾臨摹的《十二月帖》和《王略帖》品讀其書法造詣
    米芾臨《十二月帖》首先是《中秋帖》,此帖是米芾節臨王獻之的《十二月帖》。(此已成定論,劉九庵先生、徐邦達先生等已經發表論文詳細討論過,不再做討論。在此,我們只關注於兩帖之間書法藝術風格的異同。)這樣就使得兩帖之間通篇節奏與韻律迥然。整體書法藝術風格上,王獻之書法風格帶有從舊體到新體轉變所特有的古、樸、生、澀,然而,米芾臨作的風格具有成熟之後的遒、媚、熟、潤。原作「一筆書」的連貫氣勢也被米芾強化,更加酣暢淋漓跟隨意。米芾臨《王略帖》再看《王略帖》,(此帖又名《破羌帖》)是米芾不惜「典衣」才以十五萬錢購得。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賞析
    「《快雪時晴帖》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紙本墨跡,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全文4列,28字。屬於信札的方式隨筆而作,其實就是書信。內容大意:大雪初晴時以愉快心情對親朋友人的問候。其中書體筆意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獨特的節奏韻律。
  • 書法珍品《王羲之行書字典》筆畫檢字表,更方便學習王羲之書法
    這是一本《王羲之行書字典》,以筆畫檢字表的形式來查找您要寫的字,非常的方便書友們學習,這本書幾乎囊括了王羲之全部書法作品中的字,全本459頁,分享前100頁,需要全本的可以私信我,關鍵字:字帖 王羲之,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東晉人,師從當時書法大家衛夫人,從張芝等大家吸取藝術養分,並開拓創新出了王氏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 王羲之《奉橘帖》12字,卻有300顆桔子
    不過書法大師王羲之卻在某一年寫了一個尺牘《奉橘帖》,這裡面字數不多,但是有大秘密。短短的12字,寫出了王羲之的口味偏好。因為沒被霜打著的桔子,他覺得不可多得。意思是喜歡這種口味的桔子。奉橘帖也叫奉桔帖,具體是現在我們吃的橘子還是其他不得而知了。在王羲之很多尺牘中有提到過自己身體不好。這位書法大家的生命較為短暫,只活了54歲。
  • 高考書法(書法史)——《寶晉齋法帖》
    「寶晉齋」為米芾的齋號,因其收藏了謝安、王羲之、王獻之三位晉代名流的書法真跡而得名。崇寧三年(1104)米芾取書跡入石,惜原石遭兵火而殘毀,後葛祐之據火前善本重新摹刻。第一至第五卷,除謝安《八月五日帖》(又名《告淵朗帖》)外,餘均為王羲之書;第六、七兩卷,為王獻之書;第八卷為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渙之書;第九、十兩卷為米芾書。《寶晉齋法帖》收錄有《樂毅論》、《黃庭經》、《曹娥碑》、《羲之臨鍾繇帖》、《褚遂良臨本蘭亭序》、《得示帖》、《快雪時晴帖》、《十七帖》、《破羌帖》(又名《王略帖》)等名帖。
  • 被乾隆奉為至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放大之後,果然名不虛傳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持續分享書法知識和常識。今天這篇文章,分享一下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的行書作品,紙本墨跡,日本侵佔東北之後,隨著第一批文物南遷,輾轉運到貴州安順。1949年初,和大批i珍貴文物一起,被帶到臺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評《米芾書法全集》:無錚錚之細想 譬萬鈞之洪鐘
    然而,不管歷史上對米芾書法如何的鐘愛,所採用的何種方法對米芾書法的流傳起到何種的作用和影響,都無法超越目前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鎮江市丹徒區人民政府聯合出版的大型圖書《米芾書法全集》(以下簡稱《全集》),這是歷史個人刊印書法作品規模最大、收錄米芾書法作品最多的專集。
  • 乾隆皇帝最喜愛的書法作品之一!短短47個字,出自王羲之侄兒之手
    東晉,堪稱書法史上最燦爛的時期之一,這個時期有書聖王羲之,創作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其子王獻之亦是青史留名、佳作不斷,單單是這父子二人,就足以撐起整個東晉書法史!那麼除了「二王」父子之外,王氏一族還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書法大家,他有著媲美王羲之的書法造詣,堪稱一代奇才。
  • 「提按」的筆法王羲之經常用,卻為何受到眾多書法博導的鄙薄?
    從字裡行間不難看出,這幾位書法博導儘管推崇的方向不同,但都是相當地鄙視「提按」。但其實我們如果仔細讀帖的話,會發現「提按」正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重要的筆法之一。從王羲之的名帖來看,「使轉」的筆法在《得未帖》《遠宦帖》等作品中運用較多,「提按」的筆法在《二謝貼》《姨母帖》中則大量使用!
  • 王羲之《喪亂帖》中的「獲」字
    #書法#這裡擬分析其中的字勢。先看「獲」字。筆者《書法欣賞歌》曾經說過:「筆勢體勢成字勢,三勢生動見性情」。圖五「獲」是第五行底下的最後一字,看「獲」字與上字的關係,這一撇補筆呼應上字「末」的豎鉤,甚至還關聯到再上字「復」的下撇(圖六),真是絕妙!書法創作的奧秘是「臨時從宜」(漢崔瑗《草書勢》)。王羲之《喪亂帖》的「臨時從宜」誠可謂登峰造極!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只有二十餘字,卻被乾隆奉為至寶,愛不釋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乾隆的特殊「愛好」及他與「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的故事。乾隆是個挺「文藝」的皇帝,在對文化藝術的追求上與北宋的「文藝」皇帝宋徽宗趙佶齊名。有人說趙佶是個除了做皇帝之外幹什麼都很出色的皇帝,他在中國書畫史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獨創的瘦金體一直到今天依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 終於等到王羲之名跡「奉橘帖」出陳!抱走這些臺北故宮珍藏,新年大橘大利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一季的專題陳列——「筆墨見真章—臺北故宮書法導賞」中,將由《奉橘帖》領銜,共呈現22件書法作品,包括王羲之、唐高宗、宋太宗、蘇軾、米芾、趙孟頫、柯九思、虞集、沈藻、陸一嶽、文徵明、王寵、董其昌、黃道周、張照、劉墉、何紹基等名家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