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以服務著稱的豪華酒店,你甚至能享受到「認臉」服務,在酒店大堂,服務員就能準確叫出你的姓氏,還能記住你的偏好。賓至如歸,自然能帶來極高的用戶忠誠度。
但是,如果是一家評價連鎖牛排店,甚至是奶茶店、美甲店,他們沒有如此訓練有素的服務人員,也無力承擔如此高昂的成本,那它能和自己的顧客發生聯繫,甚至有自己的客戶忠誠度管理系統嗎?
一個叫滿樂卡的服務就想為中小商家解決這樣的問題。當然,和豪華酒店的做法不同,滿樂卡依靠對消費數據的分析和挖掘,自動完成對顧客的二次營銷。
滿樂卡會將收集的消費數據和有唯一標識碼(手機號、微信號、會員卡號等)的顧客對應,通過對消費數據進行分析,給每一個顧客建立不同的模型,如第一次到店顧客、第二次到店顧客、忠實顧客(消費頻率高且穩定)等。
滿樂卡主要通過3個維度對顧客進行分析:最近一次消費時間(Recency)、消費頻率(Frequency)和單次消費金額(Monetary),這也是市場營銷慣用的RFM分析模型。
滿樂卡的最終目標是提高顧客的消費次數及單次消費金額,所以,當顧客消費行為向「不好的方向」變化時,它就會自動給出激勵方案。比如,一個忠實顧客突然長時間不來,或者單次消費金額一直下降,滿樂卡就會直接通過簡訊或者商家的微信公眾號推送優惠券、紅包等,激勵顧客前來消費。
滿樂卡推送的優惠券頁面聽起來,這並不算什麼新鮮的玩法。很多餐飲CRM軟體都能實現類似的功能,比如,看到一位會員60天沒來消費,商家可以在後臺發送一條包含優惠券的簡訊給他。這也是滿樂卡CEO Jason(美籍華人,中文名張彥翔)向商家介紹自己的產品時屢屢遭遇的質疑。
Jason出生在廣州,14歲就去了美國,在美國讀完高中就進入蘋果零售店成了一位銷售人員,之後他又在蘋果的資助下讀了大學,成了一名產品經理,負責Genius Bar的在線預約系統、蘋果零售店BI(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解決方案的產品設計。
蘋果在分析顧客消費行為方面的智能化和科學化讓Jason非常震撼。此後,他還曾在WhatsApp擔任產品經理,自己創業做過一個足球愛好者社區,在此過程中,他萌生了幫助中小企業實現商業智能的創業想法。
Jason的自信來源於滿樂卡的算法和數據挖掘的深度。他告訴我,傳統的CRM軟體的客戶管理是條件式的,就像上面提到的例子,「但是,顧客60天沒有來消費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之前他的消費行為肯定發生過變化。」
相比之下,滿樂卡則有一個複雜的模型,能夠在顧客的消費行為發生變化時就有所察覺,自動做出針對性的促銷。
而且,滿樂卡的算法和模型會根據不同的商家類型和具體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力求「在對的時間向對的人推送對的促銷信息」。
去年開始,滿樂卡在深圳、上海的200家小型零售店、美甲店等進行了推廣。Jason介紹,根據測算,滿樂卡推送的促銷信息的轉化率為20%-30%,使得商家到店顧客量增加了15%-20%,營業額提升9%-14%。
2015年10月,滿樂卡完成了100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由蔡文勝發起的隆領投資。
2016年,滿樂卡計劃引入更多的第三方數據,如線下支付平臺、POS系統、點評網站,甚至是天氣、特殊節日,希望讓動態模型更加「聰明」,並和這些第三方數據科技公司一起建立商業模式,形成一個商家服務生態。同時,滿樂卡服務的商家也將從小商店、美甲店變成IT化較為完善的連鎖餐廳、奶茶店、創意餐廳等中型商家。
「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會是一個數據黑匣子,它有著不停改進的算法和更完善的數據。」未來,滿樂卡會致力於為線下支付平臺、CRM軟體提供顧客管理和二次營銷等增值服務,當然最終的受益者是在營銷上變得更聰明的商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