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美洲大型食肉動物,基本上大家都會想到亞馬遜森蚺和凱門鱷。這兩種動物除了體型出類拔萃之外,還都是水陸兩棲,並且善於偽裝伏擊,令人防不勝防。那麼,這兩種動物究竟誰才是美洲之王呢?
亞馬遜森蚺評測:
亞馬遜森蚺是當今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蟒蛇,在亞馬遜河流域,體長超過6米,體重超過400斤的森蚺十分常見。而且亞馬遜森蚺到底能夠長多大,目前科學上還沒有一個定論。因為不久前阿根廷拆除老舊水壩的時候,就曾發現了一條體長十米以上,重達一噸的超大型亞馬遜森蚺。當然,這樣巨大的森蚺也不常見,不知道經過多少年月才長成如此巨大的體型。
另外,相比較普通的蟒蛇亞馬遜森蚺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它們嘴巴的可張開度更大,最大可以張開180度。並且亞馬遜森蚺的嘴裡還有四排牙齒,這些牙齒雖然不具備撕咬能力,但是卻更有利於吞噬獵物。鋒利的牙齒扎進獵物的肉裡,然後再用又粗又長的身體纏繞住對手,這樣一來即便再兇猛的動物也很難逃脫。
凱門鱷評測: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凱門鱷的名字雖然聽起來很霸氣,但是體型在鱷魚中卻算不上出眾,它們只是一種中小型鱷魚。凱門鱷中體型最大的是眼鏡凱門鱷,最大可以長到2.7米左右的長度。不過凱門鱷的體型雖然不大,但是在整個美洲幾乎也沒有多少比它們體型更大的生物了,況且它們比起普通的鱷魚來說要更為靈活。
更大多數的鱷魚一樣,凱門鱷同樣擁有很強的防禦能力。它們那一身厚厚的皮甲上分布有密密麻麻的鱗片,這些鱗片除了讓自己的身體更為堅韌之外,還具有防水的功能,可以讓凱門鱷在水中的速度更快。另外凱門鱷那一口匕首般的牙齒也不是吃素的,大多數甲殼類動物也經不住凱門鱷的牙齒。
綜合比對:
在現實中,其實亞馬遜森蚺和凱門鱷是互為天敵的。亞馬遜森蚺在幼年期,大部分都被凱門鱷吞進了肚子裡。不過好在亞馬遜森蚺的繁殖能力極強,一胎(亞馬遜森蚺是卵胎生)最多可以生產70條左右。
但是,如果比對成年亞馬遜森蚺和凱門鱷的話,那麼前者就要略微佔優了。一些戶外攝影師不止一次地拍攝到亞馬遜森蚺吞食凱門鱷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