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蟒與森蚺,誰更厲害?為什麼?

2020-12-05 科學獵奇

巖蟒和森蚺分別是非洲最大的蛇與美洲最大的蛇。按理說,兩種動物是不可能的相遇的,但是,根據動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非洲巖蟒已經入侵到了美洲。從目前來看,入侵美洲的非洲巖蟒僅僅到達了美國,也就是北美洲,而森蚺則是南美洲特有的動物。因此,兩種動物在現實中還是無法相遇的。

作為兩種兇猛的、大型的肉食性蛇類,巖蟒和森蚺究竟誰更厲害一些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巖蟒

巖蟒也就是非洲巖蟒,它是非洲最大的蛇類,常見於有巖石的草地附近,尤其在人類的居住地(如農場)活動較為頻繁。從外觀上看,成年巖蟒有著平均5米左右的體長,它的體色以棕色為主,並且身上布滿了不規則的花紋。由於非洲巖蟒與緬甸蟒是近親,所以二者外觀非常相似。而這一點也是美國的生物學家比較擔心的一件事,因為緬甸蟒也有入侵美國的趨勢,一旦兩種動物在美國雜交,可能會產生更加兇猛的一個新物種。

巖蟒是一種兇猛的蛇類,它是純食肉動物,通常它的獵物以羚羊等有蹄類動物為主,而且由於體型龐大,許多蛇類的天敵也會成為它的獵物,比如「平頭哥」蜜獾、蛇獴等等,甚至於它可以殺死「非洲二哥」鬣狗。可見其兇猛程度。

巖蟒的攻擊方式大都以偷襲為主,通常它會躲在枯草叢或者是巖石附近,等待獵物經過時,突然咬住獵物,然後用自己的身體將獵物纏繞,之後再收緊身體,將獵物活活勒死再整隻吞下。

由於巖蟒經常出沒於人類的棲息地,所以對人類也是一種威脅。

森蚺

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類,由於其主要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流域附近的雨林中,所以又被稱為亞馬遜森蚺。森蚺是一種半水生動物,它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水中的,因此它的主要獵物也來自於水中,比如凱門鱷、水豚等等,當然,它也會偷襲陸地上的大型哺乳動物。在森蚺的生存空間內,它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成年後沒有天敵(幼年時期會遭到美洲豹的捕獵)。

成年森蚺有著平均6米以上的體長,最大者體長超過了10米。

與非洲巖蟒一樣,森蚺的捕獵方式也是以偷襲為主,同樣也是先咬住,再纏住,再收緊,最後吞食。

森蚺和巖蟒誰更厲害?

從兩種動物的棲息環境看,顯然經常出沒於人類棲息地的巖蟒對人更有威脅。但是,如果是單純的比較兩種動物的戰鬥力的話,肯定是森蚺更加強悍。原因很簡單,在形態、捕獵方式都接近的兩種動物的比較中,顯然體長更長、體重更大的森蚺擁有更強的力量。

而從兩種動物的數據看,最大的森蚺比最大的巖蟒要大很多。所欲,森蚺要比巖蟒更厲害一些。

其實,拿兩種不會相遇的動物做比較意義並不大,而且兩種動物分別都是各自生境中,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

相關焦點

  • 森蚺和河馬大戰,誰更厲害?為什麼?
    森蚺和河馬,一個生活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之中,一個生活在非洲,它們在現實中沒有相遇的機會,更不用讓它們打一架看看誰更厲害了。但是,既然有小夥伴留言想看一下這兩種動物的戰鬥力對比。本著有問必答的原則,我們還是老規矩,根據兩種動物的基本數據以及習性做一下對比吧。
  • 灣鱷和森蚺誰更厲害?
    森蚺森蚺是現存最重的蛇,一直以來許多關於森蚺的數據有些誇大,有的介紹說森蚺的體長平均超過10米,體重超過了1噸,其實這個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迄今為止,生物學家發現的森蚺體長沒有超過9米的,大多數的森蚺體長在6-8米之間,體重也遠遠沒有1噸,一條長約7米的森蚺,體重還不足200公斤(約在180公斤左右)。
  • 泰坦巨蟒VS帝鱷,兩種「史前巨獸」誰更厲害?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泰坦蟒泰坦蟒是已知的體型最大的蛇類,沒有之一。就算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蛇-亞馬遜森蚺的體長也僅為泰坦蟒的一半左右,可見其體型之大。從已發現的化石看,泰坦蟒是一種生活在古新世中期(距今約5900萬年前左右)的一種蟒蛇。
  • 世界最大的蛇是森蚺,還是網紋蟒?若不是泰坦蟒滅絕,它倆都沒戲
    雖然科學家認為,若在各方面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它完全可以長到10米以上,體重可達225公斤以上,但現實中,目前有據可查的最大的森蚺是8.3米。,認為森蚺的體型絕對不止8.3米,完全有可能更長。普遍認為,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但這個大只在體重上,最大最笨重的森蚺確實可以重達200公斤以上。但是,森蚺可能是世界上最重的蛇,但不一定是最長的。
  • 印度攝影師捕捉到巖蟒反芻斑點鹿 畫面罕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1日報導,近日,在印度坎哈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攝影師兼自然資源保護學家薩羅什•洛迪(Sarosh Lodhi)捕捉到一條印度巖蟒吞下一隻鹿的驚人瞬間,大概25秒後,這條巖蟒又開始反芻它的食物
  • 網紋蟒與森蚺,遇到世界上最大的蛇時,我們能否將其擊殺?
    又稱為森蚺。這種巨蛇在幼年時期體長就已經可以達到7-80cm。而成年森蚺的體長最高記錄可達8.5米長。這相當於五個1米7成年人身高的總和。這種巨蛇不僅蛇身長。而且體重也可以達到225公斤。大概約為450斤重。
  • 平頭哥怒啃巖蟒,展示「非洲一哥」的實力
    幼年的非洲巖蟒非常的脆弱既然長大不容易,見到平頭哥還不多遠一點保命要緊,只不過非洲巖蟒也是一個機會主義者,它們會捕捉能見到的所有獵物,憑藉出色的絞殺本領能讓它們足夠應對絕大多數獵物,幼年的巖蟒吃一些青蛙鼠類這類小型的獵物,
  • 平頭哥怒啃巖蟒,展示「非洲一哥」的實力
    ,一旦巖蟒成年,它們的食譜就擴張成羊、羚羊、胡狼、鬣狗、獴等體型較大的獵物,獴和平頭哥雖然都是捕蛇的好手,但面對成年巖蟒,那真成了互為天敵的關係。     非洲巖蟒能吞羚羊等大型動物,那它們也有捕殺人類的能力,雖然成年非洲巖蟒擁有捕殺成年人的能力,但迄今為止非洲巖蟒吃人的事件非常的少
  • 吃巖蟒就像吃大型辣條,太令人震撼了
    而非洲巖蟒更是蟒蛇中的佼佼者,甚至有出現過非洲巖蟒吃人的事件出現,可見非洲巖蟒的恐怖之處了。吃巖蟒就像吃大型辣條,太令人震撼了。這隻動物正是我們所熟知的平頭哥——蜜獾。平頭哥的膽量非常大,面對什麼動物似乎都不會退縮,即使是獅子這等草原霸主,面對平頭哥也只能望而卻步。
  • 亞馬遜森蚺有天敵麼?
    目前來說,印尼發現的這天條網紋蟒是目前世界上被發現的體長最長的蟒蛇了。 現存最大的蛇是亞馬遜森蚺。在亞馬遜森林裡面,森蚺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其經常獵殺凱門鱷,導致凱門鱷成為了鱷魚中的笑柄。其實森蚺之所以是目前最大的蟒蛇主要因為體重能夠輕鬆達到200公斤以上,其以重量見長,體長並非森蚺的強項。最長的森蚺體長為8.9米,但大多數森蚺體長為6米,8.9米的那傢伙算是天賦異稟者,代表不了森蚺的平均水平。
  • 亞馬遜森蚺真的能生吞活人嗎?獵捕方式告訴你可能性極低
    蛇專家快廢掉的手臂一、亞馬遜森蚺和蟒過去,蚺科、蟒科和另外兩個更小的群組——林蚺和馬斯卡林蟒,被劃分在同一科,現在它們被分為4科:蚺科、蟒科、林蚺科、和雷蛇科。蚺科中「真正」的蚺包括最大的種類如森蚺和普通蟒,森蚺半水棲,生活在植物茂密的沼澤地和被水淹沒的森林,普通蟒是陸棲或者樹棲。樹蚺身體細長,尾部長且能纏卷。它們的身體側面呈擠壓狀,像鐵橋一樣,這樣它們能從一個樹枝跨到另一個樹枝上。它們喜歡在水平的大樹枝上盤繞起來休息,捕獵時倒掛著頭,頸部呈S型,這種休息方式使它們可以在發現獵物後速出擊。森蚺也會爬樹,但不如樹蚺那樣適應。
  • 闢謠:森蚺長10米?現存森蚺不超過6米,遠沒有電影中恐怖!
    ps:蚺和蟒的區別:蟒的原產地為亞洲、非洲、澳洲,而蚺原產美洲;蟒是卵生的,而蚺大多是卵胎生的。  森蚺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獲得此稱號因其重量而不是長度,世界上最長的蛇是網紋蟒(Python reticulatus)。在很多刊物裡(包括國家地理雜誌,自然保護協會和聖地牙哥動物園)將森蚺的最大長度定為29或30英尺(9米)。
  •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網紋蟒還是森蚺?
    世界上現存最長的蛇——網紋蟒,以及最重的蛇——森蚺,兩者都是許多人觀念裡現存最大的蛇類。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兩種「巨蛇」。世界上現存最長的蛇——網紋蟒網紋蟒,俗稱霸王蟒。第二天晚上,他的家人朋友發現院子裡出現一隻巨大的網紋蟒,聯想到埃博遲遲沒有消息,心生不妙於是召集村民用獵刀將其解剖,果不其然,埃博就在這條網紋蟒的體內,家人們頓時痛哭流涕,而這一解剖過程被全程錄下......這是僅有的2起可靠的「巨蟒食人事件」。但大家不必恐慌,其實莽蛇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主動襲擊人類的。
  • |蛇類|森蚺|亞馬遜|巨蛇|巨蟒_網易訂閱
    現實世界中還有體型巨大的蛇——蟒和蚺。許多人雖沒見過這類體型巨大的蛇,但一談起,基本上都心生畏懼。相信不少人都看過《狂蟒之災》系列電影,不過現實中的蟒蛇並沒有那麼恐怖,通常不會隨便攻擊人類。  說到大蛇,大家一般都會想起蟒。實際上蚺也是一類體型巨大的蛇。蚺和蟒的主要區別在於,蚺是卵胎生,蟒是卵生。這類體型巨大的蛇並沒有毒,而是依靠肌肉的力量絞殺獵物。
  • 森蚺那樣的動物,天敵是什麼?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天敵」以及森蚺(讀音:rán)是何物。
  • 要比亞馬遜森蚺還大嗎?
    要比亞馬遜森蚺還大嗎?在地球的歷史當中,存在過許許多多的生物,而蛇類絕對是其中最為古老的一種,早在恐龍稱霸地球時代,蛇類已經存在了,那麼在歷史的長河當中,身體最長的蛇是什麼呢?要比如今的亞馬遜森蚺和網紋蟒還要大,還要長嗎?
  • 十年為蟒百年成蚺全球10大巨蛇,亞馬遜霸主也只能排在第二
    世界上有記載的最大的蛇是印度尼西亞捕獲的網紋蟒,長14.85米。2、亞馬遜森蚺(10米)電影狂蟒之災中的巨蛇原型就是亞馬遜森蚺,在亞馬遜流域是真正的霸主。但當森蚺張開血盆大口咬到羅索裡頭部時,他便向助手發出求救信號,活吞過程戛然而止。
  • 蟒、蚺、蛇、蝰、蝮有什麼區別?
    這樣看更直白:動物界—脊椎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雙孔亞綱(鱷目、喙頭蜥目、,有學者認為應該分開一個蟒科一個蚺科,原因就是蟒和蚺的生育方式不同,蟒和其他蛇一樣生蛋,蛋孵化出小蛇,蚺是卵胎生,就是直接生產出小蛇,初生的幼蛇有羊膜包裹,有些蝰科蛇類也卵胎生,比如白唇竹葉青(蝰科蝮亞科),個人覺得這種生育方式相對高級些,跟哺乳動物差不多(又比單孔目動物先進一點,單孔目哺乳動物生蛋,鴨嘴獸、針鼴)。
  • 科學家首次發現蟒和蚺的「趨同進化」現象
    蟒和蚺在生物分類學中分屬不同的科,但都是體型巨大的蛇,比如網紋蟒和森蚺,都能長到近8米長。它們都用扼殺的方式殺死獵物。但實際上,它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  通過研究來自美洲和澳大利亞的近2000件蟒和蚺標本的頭部形狀,研究人員發現,由於棲息的自然環境相似,蟒和蚺雖獨立進化,卻發展出了類似的外觀和特性。
  • 亞馬遜森蚺VS凱門鱷,誰輸誰贏?
    亞馬遜森蚺的蛇皮可以自由的拉伸,而且它們沒有下巴,口腔可以自由的開合,牙齒也可以上下遊動,這讓它們捕獵的時候,即使體型比它們大上很多,它們也可以一口將獵物活吞,然後慢慢消化。在亞馬遜森蚺的主要食譜中,水鳥、龜類,甚至是兇狠的凱門鱷都是它的食物,不過,在自然界中卻經常有凱門鱷大戰亞馬遜森蚺的場景,而且亞馬遜森蚺的幼仔是凱門鱷的主要食物,那麼,它們之間的戰鬥究竟誰輸誰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