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現存最大的鱷魚和最重的蛇之間的較量,由於,灣鱷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以及大洋洲等地,而森蚺則主要分布於南美洲熱帶雨林之中,所以,在現實中,兩種動物是沒有交手的機會的。對於兩種跨地區的物種對比,我們沒有實際的數據做基礎,因此,我們只能通過對比兩種動物的一些基本數據和習性,來綜合的比較一下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灣鱷
灣鱷又稱鹹水鱷,它是現存23種鱷魚中唯一一種可以在海水中生存的鱷魚。灣鱷除了鹹水鱷的別稱外,還有著「殺人鱷」、河口鱷、裸頸鱷等不同的稱呼。灣鱷之所以為人熟知就是其在二戰時期的蘭裡島之戰中獵殺了無數日軍,河口鱷是因為它主要棲息在河口、紅樹林等沿海地帶,而裸頸鱷則是因為它是所有鱷魚中唯一一種頸部沒有鱗片覆蓋的鱷魚。
作為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鱷魚,成年雄性灣鱷有著平均5米的身長,400公斤左右的體重(最大者體重超過了1噸),相比而言,雌性灣鱷比雄性就要小很多,雌性灣鱷的平均體長約在3米左右,體重平均在200公斤左右。成年的灣鱷有著最大1900公斤的強大咬合力,配合上它上下顎一共60-68顆長約8公分的牙齒,讓灣鱷有著極強的殺傷力。這1900公斤的咬合力相當於獅子老虎咬合力的4倍左右,而老虎和獅子的咬合力就足以瞬間咬碎獵物的骨頭,所以,灣鱷如此強大的咬合力,一口甚至能將獵物咬成兩半。
森蚺
森蚺是現存最重的蛇,一直以來許多關於森蚺的數據有些誇大,有的介紹說森蚺的體長平均超過10米,體重超過了1噸,其實這個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迄今為止,生物學家發現的森蚺體長沒有超過9米的,大多數的森蚺體長在6-8米之間,體重也遠遠沒有1噸,一條長約7米的森蚺,體重還不足200公斤(約在180公斤左右)。
森蚺的習性與鱷魚非常相似,因為森蚺也喜歡在淺水區活動,因此它的獵物大都以在水域附近活動的動物為主,比如水豚、鱷魚等等。森蚺的捕獵方式以偷襲為主,通常森蚺會悄悄地接近獵物,然後一口咬住,再將獵物慢慢地用身體纏繞住,最後勒死吞下。
從森蚺的獵物可以看出,雖然森蚺體型龐大,但是它的獵物以中型獵物為主,導致森蚺捕獵偏好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遺傳的習性,另一個則是較小的獵物有利於森蚺咬住後控制獵物。
森蚺有四排牙齒,其中內側的兩排主要是在吞咽獵物時起到向體內運送的作用,而外面的兩排則主要是咬住獵物後,防止獵物掙脫的。
森蚺和灣鱷誰更厲害?
由於灣鱷雌雄個體差異較大,所以,拿灣鱷與森蚺做對比,也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雌性的灣鱷與森蚺,這種情況下,雌性灣鱷比森蚺的體型要明顯的小很多,因此,在對戰時,森蚺會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如果是雄性的灣鱷遇到森蚺,我認為雄性灣鱷會有明顯的優勢。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01 體型對比
雖然成年雄性灣鱷的體長有5米左右,比森蚺要短一些,但是,它的體重高達400公斤,是成年森蚺體重的2倍還要多。體長短而且體重大,就證明這種動物更加的粗壯,更加的有力量,所以,森蚺想要纏住灣鱷並不容易。
02 戰鬥力對比
森蚺的攻擊方式是咬住、纏繞,而灣鱷的攻擊方式是它那張布滿了利牙的血盆大口。所以森蚺在攻擊灣鱷時必須要咬住灣鱷,還得能讓對方不反抗,它才能進行纏繞,但是,灣鱷可不是吃素的,它在水中的靈活性很高,即使被森蚺一口咬住,森蚺也很難控制住體重2倍於自己的灣鱷,既然控制不住,就不用說再纏繞了。而灣鱷的大嘴有著極強的殺傷力,一旦被灣鱷咬住,傷害是致命的。
一個能給對手製造皮外傷,一個能給對手製造致命傷,高低立見。
總結
森蚺的殺傷力體現在纏繞上,如果無法控制住獵物,是無法纏繞的,而灣鱷體型龐大有著極強的力量,這不是森蚺單靠嘴巴就能控制住的,而且灣鱷的嘴巴就是一臺「移動切割機」,它可以給森蚺造成致命傷。再加上,兩種動物都喜歡棲息在水中,在水中都能發揮彼此最大的能力。
所以,綜合考慮,雄性灣鱷的實力是在森蚺之上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