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後,一些村民陸續搬進新建居民小區,有些生活習慣就需要適應新居住環境的要求,居住環境質量才會相應提高,當然,新建居民小區硬體設施的質量與維修及時性也非常關鍵。日前,白馬淺灣小區居民來電反映,一些居民喜歡亂堆放,收集廢品,不但不聽物業工作人員勸阻,反而推搡工作人員造成傷害,此外,該居民還反映,小區硬體設施也需要關注。推薦閱讀:》》》《撿到錢包等了半個月終於等到「主人」 為這樣的蚌埠保潔員點讚》
記者走訪:問題如居民所反映
4月18日,記者來到白馬淺灣小區,小區為白馬街道村改居後新建小區,位於花津南路附近,至今已陸續建成入住1、2、3、4期,分為A、B、C、D、E片區,其中A片區為1期,C片區為2期,BD片區為3期,E片區為4期。居民大多為原當地村莊村民。
在小區各片區行走中,記者注意到,整體環境上來看整個小區還是很乾淨整潔的。不過,正如居民所反映,3期地下車庫口被一些三輪車、電動車佔用,一些樓棟外立面土層明顯可見是重新維修過。記者還發現,該小區單元門口的無障礙通道護欄損壞比較嚴重,有消防栓被埋在地下等更多施工質量問題。可見小區硬體設施的確還有待完善。
物業吐槽:盡力想得到業主支持
隨後,記者又來到該小區物業辦公室,三江物業派駐該小區的負責人金經理,接受了採訪。她告訴記者,她就是居民所反映的受傷的物業工作人員。金經理告訴記者,2016年3月,三江物業公司先接手了該小區3期,剛到這裡的時候,他們非常驚訝,整個小區髒亂差嚴重,到處是垃圾,毀綠種菜現象多,為此他們開展了多次專項整治,並多次向白馬街道派駐該小區的工作辦,以及向街道相關部門上報求助,也得到了大力支援,目前小區亂扔垃圾、毀綠種菜的現象已不多了,大多數居民已逐漸接受生活小區不能種菜、飼養家禽等理念,垃圾也基本能做到袋裝化放到樓前垃圾桶內,以便保潔工人集中清運。
不過,毀綠種菜、亂扔垃圾得到控制後,小區中存在的樓道內及樓棟外亂堆放還依然存在,亂堆放不但影響小區環境,而且樓道內亂堆放還易造成安全隱患,比如增加火患發生率、在緊急情況下堵塞逃生通道。在3期B區12棟,有位居民早已將該處房屋賣掉,卻一直將這裡的樓道當做廢品堆放點,日前物業工作人員前去制止,卻遭遇肢體攻擊,金經理急忙上前隔阻,卻遭到當事人推搡,一下子腿部撞到雜物上,青紫了一大片,受傷不輕。看到有人受傷,當事人才慌了,不再繼續爭執。
對於居民提出的小區外立面塗層不斷脫落、消防通道車位被佔用等問題,金經理承認確實存在,但非物業能直接解決。
街道人士:正積極協調解決
白馬街道淺灣小區工作辦有關負責人接受了記者採訪,首先他肯定了物業在該小區所做出的成績,對於亂堆放等問題,他表示工作辦和物業等一直在解決。他告訴記者,村改居安置小區管理不容易,許多居民以前是村民,很多生活觀念與習慣一時難以改變,三江物業來了後許多工作都是在逐漸改變居民觀念與習慣。
他告訴記者,在一年以來的工作中,該物業能算得上比較盡責,其中金經理長期住在物業辦,沒有時間回位於蕪湖市中心的家中,在2016年夏季防汛排澇中,金經理和同事、小區工作辦人員長期泡在汙水中,搶修被內澇損壞的電梯,蹚水到單元門口收居民垃圾,非常辛苦。因此,他希望小區居民能理解物業工作,認識物業服務是無形商品,是需要付費的,「目前該小區物業收費率比較低,如果真有一天物業虧的受不了幹不下去,吃虧的還是居民」。
在他帶領下,記者又到小區中走訪了一些硬體方面的問題。在一些樓棟下,經指點,記者注意到因外立面塗層脫落下墜,打壞了樓下許多金屬護欄,好在這些塗層脫落還未導致傷人事件的發生。此外,有居民告訴記者,地下車庫沒啟用,是因為該車庫一直不能通過驗收,特別是消防方面,因此一些居民就將車輛停在消防通道上。
在一所名為五心幼兒園的樓上,記者注意到有兩處外立面已鼓包開裂,不知什麼時候會脫落下墜,萬一有幼兒經過時被砸到就可怕了。該負責人和金經理表示,已上報了一段時間,但還沒有維修。他們告訴記者,一方面請居民多理解物業管理服務正常工作,一方面也希望相關單位能及時對小區存在的硬體設施進行維修,確保小區居民生活在一個安全便利的環境中,物業工作能進一步開展好。推薦閱讀:》》》《飛行員黑飛安徽濉溪墜機死亡 法院判飛機公司賠143萬餘元》
記者 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