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郭鵬報導:今年3月,太原查獲疑似野生動物63隻,據此案線索,青島查獲活體野生動物482隻、死體野生動物10隻。4月21日,太原海關召開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新聞發布會,介紹對已辦曹某走私珍貴動物案進行延伸分析研判,積極協調青島海關對山西省和山東省範圍內的相關涉案人員進行全鏈條打擊。
兩地作戰 一個團隊引出多條線索
3月18日,在海關總署統一部署指揮下,太原海關協調山西省公安廳等相關部門,對關區內走私、販賣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嫌疑人展開集中行動。50餘名民警,組成5個行動小組,分別在大同市、侯馬市同步展開行動,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現場查獲疑似野生動物63隻,經專家鑑定,其中包括綠鬣蜥、平原巨蜥、高冠變色龍、中美刺尾蜥、黃喉擬水龜等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的涉案野生動物6隻。另根據太原海關提供線索,青島海關協調地方公安機關同步展開行動,在山東省濟寧市查扣活體野生動物482隻、死體野生動物10隻。
現初步查明,涉案嫌疑人多為「異寵」愛好者,因個人愛好,在網際網路上結識寵物玩家或賣家,在明知平原巨蜥等野生動物為禁止買賣、進口的瀕危野生動物的情況下,通過網絡、郵寄渠道聯繫購買,供個人飼養觀賞,有的甚至通過網絡平臺或寵物市場銷售牟利。
另據了解,2014年以來,太原海關共查辦走私象牙、硨磲、紅珊瑚、綠鬣蜥、蜘蛛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進境案41起,查扣涉案象牙及製品98.3千克、硨磲210克、紅珊瑚335.4克,查證涉案野生動物綠鬣蜥、平原巨蜥、高冠變色龍、中美刺尾蜥等各類蜥蜴208隻,墨西哥紅膝頭蜘蛛等野生動物85隻。到目前已有30多名嫌疑人被判有罪。
特別是2019年9月,太原海關緝私局接到一起涉嫌走私野生動物入境案件線索,臺灣一賣家通過郵政EMS渠道寄往山西2個郵包,內裝有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接到線索後,該局迅速會同太原機場海關,對進境郵包進行布控查驗,現場發現郵包內裝有58隻蜥蜴類動物死體。經專業機構鑑定,其中48隻為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的綠鬣蜥。
據專家介紹,這些蜥蜴類動物的體表硬蜱感染率為88.9%,體內寄生蟲感染率為100%,可傳播西尼羅熱、沙門氏菌病、地方性回歸熱、森林腦炎、萊姆病等多種疫病,一旦當做寵物飼養,染疫動物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導致人類患病,對接觸它的人畜造成潛在危害。
涉案物品 以象牙製品等裝飾品和蜥蜴類寵物為主
太原海關介紹,在辦理走私野生動物及其產品案件過程中,發現有如下特點——
涉案物品以象牙製品等裝飾品和蜥蜴類寵物為主。近年來太原海關查扣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中,大部分為象牙、硨磲、紅珊瑚製品等裝飾品和蜥蜴類、蜘蛛類寵物為主,從其他沿海、沿邊兄弟海關查扣的涉案物品來看,象牙、穿山甲鱗片、「幹制蛤蚧」等野生動物製品較多。
走私手段呈現網絡化。走私分子多通過「QQ」、微信等網絡渠道從國外購買禁止進境物品,通過網絡支付平臺支付費用,再通過網絡聯繫國內其他買家倒賣,走私違法活動非常隱密,同案嫌疑人住地地理跨度非常大,遍布全國,查發取證難度較大。
查發地多為旅檢和郵寄快件渠道。近年來,太原海關辦理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案件,全部發生在旅檢和郵遞快件渠道。在旅檢渠道,多數為旅客不了解相關法律規定,不經意間攜帶入境,構成違規,多受到海關行政處罰;在郵遞渠道,多數為偽報品名,故意隱瞞禁止進境物品名稱,構成走私違法,多被海關緝私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地相對集中。從太原關區近年來查發的案件來看,來源地多為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監管較為薄弱的非洲、東南亞和日本等國家和臺灣地區,也有從歐洲郵寄入境的部分涉案郵件,但數量較少。
原標題:《綠鬣蜥、平原巨蜥、高冠變色龍……太原海關破獲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大案》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