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抱歉,再見啦,這個可愛的世界。我沒有早戀,也沒有作弊,請不要無端懷疑我了,從來沒有想過害人,可為什麼一直不快樂?」 在遺書中,18歲的欣欣留下這樣一段話,之後,溺亡。微博、微信朋友圈、遺書等材料,以及親友透露的其生前聊天中,這名上海新川中學的高三學生在死亡前,曾多次提及被老師懷疑「考好是作弊,考不好是早戀」。其家人懷疑,她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打擊。
據徐先生介紹,欣欣遺書中「不能再見到熊熊」的「熊熊」,是她的初中老師,也是她最喜歡的老師。記者注意到,欣欣給這位老師的微信備註含有「最最萌」字樣,欣欣自己的QQ籤名為「小熊星」。
經了解,這位老師是從華東師範大學(以下簡稱「華東師大」)畢業的,因此,欣欣也曾希望能考入她「最愛的老師的母校」。「可能她目前的成績還有點差距,只向她父親透露過。她的房間裡有很多華東師大的校紀念品。」徐先生告訴記者,他相信表妹欣欣「未來一定也想當一個好老師」。
欣欣的表哥徐先生向記者證實,這是11月7日欣欣爸爸在女兒房間發現的遺書。
徐先生稱,欣欣平日會晚睡。11月7日凌晨2點左右,她還在家熨衣服、整理房間,父親當時還提醒她早些休息。據其介紹,此後,2點過,欣欣離開家門,4點左右出現在學校附近的河邊,家人發現她不在家後進入其房間發現了遺書便報警。
11月7日凌晨2點至4點,欣欣陸續在網絡上更新幾條動態
2點整,她發布一條文字微博:「感謝在小號上評論安慰我的小姐姐,又覺得抱歉,可能讓她失望了。」
2點52分,她更新了一條圖文微博,圖片顯示是一道作文命題,讓學生就「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應該是希望,而不是現實」這句話寫一篇作文,欣欣發布的文字為,「最美好的東西難道不是死亡嗎」。
3點11分,欣欣更新一條微信朋友圈,「我沒有早戀,有點不開心,就醬。」配圖是一個卡通人物坐在車上,圖片中也有一行文字,「我上路了,886(再見了)」。這條朋友圈設置了權限,僅有其一名朋友可見。
記者從徐先生處了解到,經過民警約6小時的搜尋,11月7日上午10點左右,欣欣的遺體在河中被打撈上岸。對于欣欣的死亡,警方已排除他殺。
真相?遺書中清清楚楚,一個吃素且以溫柔對待世界信仰的女孩,被老師認為「考不好是早戀,考好是作弊」,難怪說老師一句話可以毀掉一個人,但成就不了一個人,真的,在很多學生世界觀裡,老師的話就是至理名言,被老師否定,尤其是一個不錯的學生,是很難接受的。
她在遺書中說,「我沒有害人,為什麼卻一直不快樂?」可憐的孩子,在精神打擊之下,自己那一走出來,不知道她口中的這兩位老師,面對她的死亡,有沒有感到愧疚。
身為人師,對學生是不是該尊重一些,成績不好的人通過努力改變成績不可以嗎?有什麼證據就污衊學生作弊,如果沒有,那師德何在?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希望老師不要那麼隨意揣測自己的學生,心智不成熟的學生太容易受影響了,他們不希望「世界以痛相吻」,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報之以歌」。
2、
早戀,作弊,這些事情在許多人的中學時代中肯定是屢見不鮮。像是不太明目張胆的早戀或者是英語聽寫問了問同桌。一般來說,只要你別太過分,老師看到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些事都是老師們和老師以前的學生們玩剩下的。老師和學生們心照不宣,維持著一刀切的規定之外的另一個平衡。所以,但凡是教過幾年書的正常老師,都不會在公眾之下指出更別提質疑自己學生作弊。
對於早戀的學生,除非嚴重影響班級風氣的,一般也只是單獨找他們談心。所以我對該女同學單方面的遺言存疑。因為她所描述的這種老師,不配為師,甚至不配為人,基本的同理心都沒有,還怎麼搞教育呢?所以這件事必須等官方有關部門對該老師調查結果出來之後在下結論。
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對該老師義憤的指責與謾罵,是一種網絡暴力,是一場謀殺。
我個人猜測最大的可能有倆
該老師和某高考大省高考大市應試教育工廠的某些老師一樣,泯滅人性,是一種掙績效的機器。
該同學心理存在缺陷導致生性敏感而錯把老師某些正常言論腦補為對自己的挖苦諷刺。
而具體結果為何,還是等待官方定奪。
成見與不信任是兩座大山,能壓垮一個人,更別說是一個還未涉世的高中學生。
相信每一個人,在從小到大的經歷過程中,都或多或少遭受過來自周邊人、甚至親友的成見與不信任吧?
當那種成見與不信任加身時,不論自己做什麼,仿佛都是「虛無的狡辯」、「在為自己開脫」,因為在那些人的眼中、心裡,他們已經將你「判刑」、「貼上了標籤」——你就是個小偷、你考這麼好肯定是作弊了、一看你就是個不老實的傢伙、光靠你自己能有這麼好的業績?鬼才信、你怎麼又遲到了?肯定又是睡過頭了……
種種成見加身,一點解釋的機會都不給你,步步緊逼,讓你喘不過氣來,一點點失望、一點點奔潰、最終絕望、決堤……
就像這名18歲的少女,本該是花樣年華,考上心儀的大學,開始一段新的人生。結果因為來自老師的懷疑——「考好是作弊,考不好是早戀」,絲毫不給孩子一絲解釋和肯定,不相信自己的學生,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閃光點。
打壓式教育?這就是打壓式教育下的後果麼…
鼓勵式教育不好?誰說的?起碼鼓勵式教育不至於在孩子花樣年華的時候,讓孩子選擇停止自己生命的轉盤;起碼,大部分在鼓勵式教育下的孩子,成長地都還算好。
為什麼總是信奉「嚴師出高徒」?一成不變?
的確,嚴師出高徒的原理是值得借鑑。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是不是該變通一下?是不是該把握好這個「嚴」的度?適當地給孩子一些鼓勵和信任?總是戴著一副「嚴師」的面具、一副有色眼鏡看著孩子,有哪個孩子受的了?(哪怕是成年人也受不了吧?!)
更何況是在這個科學技術飛猛發展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成見被無限放大。以前可能只是居於一隅,極小範圍的傳播,知道的人也少,時間久了可能也就過去了;但是現在,網絡發達,稍微大一點點的動靜,就會迅速傳達到各個角落,絲毫不受地點的限制,甚至還有「實時性的優勢」。那麼,由以前的幾個人,擴大到現在的百人、千人、萬人甚至更多人知道,這讓當事人怎麼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本來就弱,沒有經歷過成年人經受過的苦難。而且,現在的教育體制講究應試教育,一切看成績說話,這就加重了孩子的學習任務,而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那麼,當孩子面臨各種壓力時,無法正常、合理地處理自己的心理壓力和問題,往往就會選擇比較極端的方式,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與此同時,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是需要與時俱進的,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也是要有個尺度的,更是因人而異的,沒有哪一種教育方式是適合每一個孩子的。而家長就需要擔負起孩子在學校教育中缺失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長自身能力不足的話,就需要及時察覺孩子的心理異常,並及時帶孩子尋求心理援助。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信任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
因為,對孩子而言,信任就意味著接納,家長和老師信任孩子、接納孩子,孩子才有動力學習、成長,才有向上發展的動力,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而在信任下成長的孩子,成就往往一般不會太差。
所以,多給孩子一些信任,少一些成見和偏見,摘掉面具和眼鏡,以靜待花開的態度,讓孩子慢慢健康成長。
3、
如果我能知道,我就會拉住女孩的手,讓她不要繼續往河裡走。
會跟她說為了這事,用生命來證明清白,不值得。
會陪她聊天,讓她痛哭發洩,會聽她說平時以前的所有的委屈。
只是可惜,每次都是悲劇發生了,我們才知道,家人才後悔。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迷茫,也容易短視,會覺得目前的困境是天大的事情,容易走不出去。
一下想不開,人就沒了,真的是讓人很惋惜。
真的,所有的學生孩子們,即使考不好,沒有朋友,孤獨迷茫,被誤解,被孤立,家人也不理解等等,都不要放棄生命。
這也只是暫時的,人生的出路不是必須要經過學校,人生的精彩很大概率也是在校園外,是在你真正的成年成長之後。
現在的階段大概只佔人生的七分之一,還有其他的等著你去體驗。
所以在校園裡,不要給自己太大的考試成績壓力,綜合素質才是真正重要的。
抑鬱迷茫痛苦的弟弟妹妹們,心裡痛苦沒地方說了,來找我說說,我願意陪你們聊,開解你們,只願大家都能心理健康積極。
願這樣的悲劇減少。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心理病了,是家庭家長的病。
但很大概率,孩子是沒有能力去改變家庭現狀的。
只希望,孩子保護好自己的情緒,心理,不要過多地牽扯著家庭,不要太有家庭責任感。因為還小,能力還不夠。
有些說遠了。
想表達的是,很惋惜年輕生命的逝去,希望都多關心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也是從青春期開始患上抑鬱症的,很明白這個時期的迷茫痛苦。
4、
這都什麼年代了,竟然還有人再提或者還有早戀這個說法? 而且還是學校老師的想法? 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 難道喜歡一個人,喜歡美好的人或者美好的事物,這不是人的本能嗎?就算女孩子喜歡了一個男孩子,不應該?不可以嗎?喜歡一個人,是受我們自己的控制的嗎? 我喜歡一個人,可以控制自己不去找對方,不去表白,但是喜歡這件事,能控制嗎?
作為老師、作為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歡上了一個異性,不應該是值得高興嗎?最起碼,TA沒有去喜歡一個同性,TA的性取向是正常的,不應該很欣慰嗎? 我們生活在新時代,但是我們卻在用傳統的老思想去打擊、壓制孩子內心的感受,這真的不值得我們反思? 就算初中生、高中生,談戀愛,作為長輩,不應該是教TA們,怎麼去戀愛,怎麼去保護自己,怎麼去把愛情的力量,轉化成學習的動力嗎?
就像大禹治水一樣,簡單的堵是沒有用的,我們要學會的是疏導,是引導,而不是簡單粗暴的說,不允許早戀! 情感是能壓制住的嗎?長期情感上的壓制,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 就是現在年情人面對的,找對象困難,不會處理情感生活,矛盾頻發,極端的事情頻發! 一次一次血的教訓,真的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和反思嗎? 至於作弊這件事,沒有證據就可以亂說嗎?
作為學校的老師,你有不是偵探,有必要懷疑這懷疑那嗎?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這樣的老師,真的是可悲啊! 不過這件事真的給我們警醒啊,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多溝通,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心裡有啥疑問,及時的跟父母交流,要說,父母是孩子堅強的後盾。 可惜、可悲、可憐吧!
這件事心痛,被中傷真的很讓人難過。讓我想起我的五年級老師和初一老師,這兩位都給當初的我帶來很大的傷害,想起來也很慶幸當初的我更「沒心沒肺」一點,能夠從這些痛苦中解脫。
第一位,五年級的班主任。曾經在全班面前說我成績不好,將來考不上高中、好大學。在教室外面,惡狠狠地用手指頂著我的頭,說著沒出息、蠢笨、是豬嗎……這種侮辱性的語言。在課堂上無視我,讓好學生不要跟我說話,在我因為看不清黑板而做不出題目的時候繼續挖苦,不給我坐前面。
第二位,初一班主任。欺負年輕的語文老師、欺負學生。經常說我沒出息,比不上其他人,乾脆不要上學了!當堂辱罵、罰站、罰寫……因為她的侮辱性語言,加上正值青春期,再加上當初家裡有一些事情,我曾經有過一絲自殺的念頭,睡覺時把圓規小刀放到床上,後來被我媽媽發現了,跟我說做完作業要把這些東西放回去,要不然危險。但是我覺得她發現我精神上的問題了,後來媽媽開始跟我說要快樂,學習是次要的,老師說的不對的話可以不聽……感謝我媽媽,讓我擺脫掉那些可怕的想法,慢慢走出來。
我覺得,以後我會告訴我的孩子,你是很好的孩子,別人的話,說的不對,那我們就無視他,反擊回去,家裡永遠是他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