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遷徙2萬公裡,需要兄弟幫忙才能完成交配,灰鯨如今瀕臨滅絕

2020-12-17 動物世界科普菌

灰鯨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北部,體長11-15米,大概和一輛公交車差不多長,灰鯨在鯨類裡面算是比較小的了。灰鯨的體重大概40噸,它們的壽命在50~70歲左右。

別看它個頭這麼大,但其實它的食物都是蝦兵蟹將,主要以浮遊性小甲殼類、鯡魚的卵,以及其他群遊魚類為食,也吃海膽、海星、海螺、寄居蟹、瑟蝦、海參以及海藻等。因為食物質量不高,所以必須要提高食物的數量,它們一天要消耗大概一噸的食物,幾乎在不間斷地進食。

灰鯨的皮膚粗糙,因此皮膚上經常會寄生大量的藤壺,藤壺會分泌一些膠狀物,把自己固定在灰鯨身上。對於灰鯨來說這些藤壺就像人類身上的牛皮鮮一樣,它們不僅會增加灰鯨的重量使灰鯨遊動速度變慢,還會讓灰鯨感到極不舒服,但灰鯨想抓又不到,有時候會拼命拍打魚鰭企圖將藤壺震下去。

那些白色的點點就是寄生的藤壺

1、海底馬拉松冠軍

每到9月份,天氣開始轉冷,北部的冰蓋開始向南擴張,覆蓋了白令海,也覆蓋了灰鯨的覓食場。於是,灰鯨們告別覓食場,開始了它們接近1萬公裡的遷徙,它們的目的地是位於熱帶的溫暖的近海——瀉湖。灰鯨的遷徙路線沿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一路向南,在12月和1月左右,它們會頻繁地出現在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近岸海區,通常與海岸離得非常近,頗受當地居民與遊客的關注。

它們通常要花費三個月才能到達目的地加利福尼亞州,這裡有足夠的食物和溫暖的水域,到達目的地之後懷孕的雌性灰鯨會在這裡產崽,比起人類懷胎10月,灰鯨則需要懷孕12個月。產下寶寶後它們會在這裡幸福地呆上幾個月,當早春來臨,它們便又開始回程,開始接近1萬公裡的遷徙。

一年接近2萬公裡的長途跋涉,對於哺乳動物來說已經是最長的遷徙旅程了,平均每天要遊接近200公裡,毫無疑問,灰鯨是當之無愧的海底馬拉松冠軍。

2、友善而聰明

灰鯨的脾氣非常好,它們對人類是很友善的,它們經常會主動遊向觀鯨者的船,將下巴搭在船上,享受人類愛撫,它們還會鼓勵自己的孩子也這樣做。

善良的人總是容易被惡人欺負,在鯨類的世界也是這樣。虎鯨就是灰鯨的天敵,雖同為鯨類,卻喜歡互相殘殺,不過好在灰鯨比較聰明,它們在遇到兇惡的虎鯨時會將肚皮朝上浮在水面上,用假死的方法試圖躲過災難。


3、雄性最偉大的助攻

雌性灰鯨會在秋季遷徙過程中或是在冬季棲息於瀉湖的時候與雄性交配。有些時候在交配之前,會出現兩頭甚至更多頭雄性灰鯨追求一頭雌性灰鯨的情況。每當雌性灰鯨同意了某頭雄性灰鯨的交配請求,她會將自己倒過來,背朝海底,而與她交配的雄性也會倒過來,背朝海底與她並排排列。

但由於它們身體巨大,並且生理結構特殊,靠它們倆很難在水裡完成交配,這時候就需要叫上自己的好兄弟來完成動物世界裡最偉大也是最悲傷的助攻:好兄弟需要用自己的背頂住雌性灰鯨的背,以便幫助上面的兄弟完成交配,就像下圖這樣。


擺好這個體位通常要花費它們不少時間,但好在灰鯨交配時間並不長,一般只用30-60秒。在這短暫的1分鐘內,下面的助攻鯨卻承受了內心和身體的雙重煎熬,對它來講,這是漫長的1分鐘。不過如果有幸今天雌性灰鯨性致比較高的話,接下來就可以輪到它了,承受了身心煎熬的它會格外地珍惜和享受這接近1分鐘的時間,然而對於此刻的它來講,1分鐘又顯得如此地短暫。

但事情並不總是這樣,有的時候雌性灰鯨交配完第一次以後就滿足地遊走了,只留下它一隻鯨在這望不到盡頭的海洋中茫然四顧,這,就是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了。

總結:

灰鯨分為西北太平洋亞群獨立於東太平洋亞群,由於人類的大肆捕殺和全球的變暖,在20世紀初的時候,,西太平洋亞群的數量已經只剩幾百頭了,被聯合國列為極危物種。不過好在隨著目前保護措施的逐步完善,灰鯨的數量已經在慢慢回升了。希望如此友善而「偉大」的灰鯨可以一直在地球上愉快地生活下去。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灰鯨帶「好兄弟」進「洞房」?還要分「好兄弟」一杯羹?漲知識了
    每當到了繁殖季節,動物們爭奇鬥豔的那股勁,怕是已經攢了一年了,雄性會在交配季節變得暴躁且富有攻擊性,為的就是趕走競爭者,獲得交配權,好讓自己能獨佔雌性,讓自己的基因流傳下去。但是俗話說的好,「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偏偏就有灰鯨這麼個「奇葩」,交配的時候要帶上自己的「好兄弟」一起,這還不算完,好兄弟不僅來幫忙還要參與,這就讓人捉摸不透了,難道是我們太保守?
  • 單程遊逾萬公裡 灰鯨創哺乳動物遷徙距離最長紀錄
    原標題:單程遊逾萬公裡 灰鯨創哺乳動物遷徙距離最長紀錄  中新網4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及俄羅斯科學家日前發表研究稱,一條9歲大的鯨魚在69天內遊了逾萬公裡,創下哺乳動物遷徙距離最長紀錄。   報導稱,創下這項紀錄的是一條名為「瓦爾瓦拉」(Varvara)的灰鯨。
  • 兩年才交配一次鴞鸚鵡瀕臨滅絕
    雖然它們作為珍稀動物,已得到人類細心的呵護,但由於缺乏天生的自我防禦能力,繁殖能力也相當差,所以它們始終生存在瀕臨滅絕的邊緣。鴞鸚鵡在當地的毛利語中名為kakapo,即「夜鸚鵡」。在世界上300餘種鸚鵡當中,鴞鸚鵡可算鸚鵡家族的另類。它有柔軟的綠色和棕色條紋羽翼,翅膀雖然發達,卻不善於飛翔,反而爪子比其它鸚鵡大,更方便在樹枝間攀爬。它們的主要食物是草和樹葉、種子、花粉等。
  • 只用13年,它們就被中國食客吃到瀕臨滅絕
    每年8月開始,它們會從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北的漫長地帶起飛,一路南下遷徙到中國的南方乃至東南亞地區,行程可達4000公裡以上。漫長遷徙並不順利。很多人會在山裡田間架設鳥網,部分鳥網長達數公裡,一旦黃胸鵐被鳥網掛住就難以逃脫。這些被抓住的黃胸鵐往往會以另一種方式抵達預定的終點:鳥販們將其催肥悶死後,裝箱運往南方。
  • 四米長灰鯨寶寶浮上海面,向人類求摸摸,乖得像小狗,太萌了
    而之後克裡斯蒂安還做了解釋,來蹭頭的是一頭灰鯨寶寶,它的媽媽就在不遠處靜靜守候著它,任憑它來找人類求摸求蹭,這是什麼神仙畫面!不過灰鯨寶寶雖然是個寶寶,但人家一出生就有4,5米的長度,一年後更可以長到9米長,能夠被一頭這樣巨大的寶寶黏上碰瓷,可以吹一輩子了。
  • 世界最笨的鸚鵡,受到驚嚇就呆滯不動被人類捕捉,如今瀕臨滅絕
    所以常常會成為人類的盤中餐,再加上鴞鸚鵡十分渴望飛翔,常常會因為嘗試飛翔而掉下地面而導致死亡,這就造成了如今鴞鸚鵡瀕臨滅絕的悲劇。有數據統計目前全球只有126隻鴞鸚鵡,其中有78隻還是養殖體成鳥,野生的鴞鸚鵡所剩無幾,現在野生的鴞鸚鵡大多都生活在澳洲,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鴞鸚鵡的交配方式,鴞鸚鵡的交配方式十分有趣,到交配的季節雄性的鴞鸚鵡都會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吸引異性,從而完成交配。這和人類的相親活動還有那麼點相似。
  • 守時的遠方客人,灰鯨
    守時的遠方客人,灰鯨墨西哥的下加裡福尼亞半島沿海,一年一總是有一群來自北冰洋的灰鯨前去」訪問」,說得上是個不知疲倦的」旅行家」。北半球冬半年開始了,成百條的灰鯨群體告北冰洋,以每小時約6.4千米的速度南遊,穿浩瀚的太平洋,在2月初到達墨西哥沿海,洄遊的歷程長達1萬千米,經歷的時間約2.5個月。它們從不」失約」每年到達的時間,最多相差4~5天,可以說是很守時間的了。這裡的自然條件很適宜灰鯨的繁殖,氣候溫暖、水淺含鹽量大,是灰鯨的」天堂」,生兒育女的」搖籃」。
  • 墨西哥鹹水湖灰鯨出沒 與遊客零距離接觸(組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0日報導,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的聖伊格納西奧鹹水湖裡,有兩頭灰鯨幼崽在灰鯨媽媽的鼓勵下與遊客親密互動。據悉,聖伊格納西奧鹹水湖是世界上四處灰鯨聚集地之一,每年都有200多頭50英尺(約合15.2米)長,40噸重的成年灰鯨來此處交配產子,然後再花三個月的時間,遊回1.6萬公裡之外的老家阿拉斯加。
  • 單身雄灰鯨自願吃狗糧還充當電鯨泡,協助一對灰鯨繁殖後代
    灰鯨是一種體長在10-15米之間的鯨魚,較大個體體重可達30多噸,全身灰色、暗灰色或藍灰色,有白色斑點,故得名灰鯨。同時它們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比起它較大的體型來說,更有趣的是它們在繁殖後代時做的那些事。
  • 跨過山和大海:世界上遷徙距離最遠的十種動物
    但不管是哪一種,它們都需要有強大的跳躍能力才能夠一級一級爬到河流上遊,還需要強大的體力,以支持它們3800公裡遠的遷徙行程。鮭魚也叫做三文魚,鮭魚有許多種。它們在寒冷的條件下無法生存,因此它們 生命中的大部分都是在遷徙的路上。每年遷徙距離4800公裡,以到達美國南方的加利福尼亞南部和墨西哥度過冬季,而這要花費它們2-3個月。
  • 5000公裡的遷徙,一群蝴蝶的飛行,創造昆蟲界的奇蹟
    "橙色小隊"的5000公裡遷徙之旅很少有昆蟲能夠像黑脈金斑蝶一樣遷徙如此之遠的距離,目前美洲的科學家對這種蝴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墨西哥的自然保護區能給我們提供良好的觀察地點,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對這種蝴蝶的遷徙以及習性相對來說比較了解。
  • 地球上最大的猛禽,被稱為「神鷹」壽命可達百歲,如今卻瀕臨滅絕
    地球上最大的猛禽,被稱為「神鷹」壽命可達百歲,如今卻瀕臨滅絕鳥類我們已經了解不少了,我們知道鳥類中體型最大的就是鷹,但是鷹也分很多種,有的鷹因為兇猛而聞名,有的鷹則因為體型巨大而聞名,地球上最大的猛禽就是鷹類了,而且還被稱為是「神鷹」,但是如今卻瀕臨滅絕,你知道是哪一種鷹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 太平洋三鯨魚嬉戲交配畫面被拍 圖揭海洋生物性行為,鯨魚生殖器長達3米
    他說:「在它們交配的時候拍攝有點詭異,但是我覺得要把這一幕記錄下來。除非是看《國家地理》頻道或者野生動物紀錄片,不然很多人是看不到這些場景的。鯨魚在離船很近的水裡翻滾打鬧,好像我們的出現並沒有打擾到它們。」同時,在交配的灰鯨旁的還有幾隻寬吻海豚和一隻罕見的斑點海豚。
  • 被人類"攔截"的動物遷徙之路
    人們很難了解動物的遷徙行為已經發生了多少年,一些動物從原始時期就開始遷徙,灰鯨已經在海洋中環遊了3000萬年;巨型鳥早在8000萬年前就開始遷徙;海龜在海洋中也生存了約1.5億年,這些動物早在恐龍滅絕因為適應環境需要時間,而一些遷徙是由各個互相聯繫的環節組成的整體。例如海龜可能在它的出生地產蛋,即使那片海灘現在已經旅館密布使它們無法根據光亮辨別方向,它們也會不斷地返回出生地產蛋,這就導致了繁殖率的下降。如果哪只海龜更換了產蛋的地點,就會有更多的海龜存活下來,那它就可能成為延續物種、改變遷徙方式的個體。
  • 被吃到瀕臨滅絕,活血炒飯最受歡迎
    從曾經遍布世界,到如今被認為瀕臨滅絕,中華穿山甲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究竟經歷了什麼?如今退出《中國藥典》,對於穿山甲來說又意味著什麼?1禁止入藥動畫片《葫蘆兄弟》裡那隻淘氣的小穿山甲。它闖了禍挖開了葫蘆山,讓被封印的蛇精和蠍子精跑了出來,後來小穿山甲帶著老爺爺找到了七彩葫蘆籽還幫助老爺爺一起種葫蘆,但最終卻慘死在妖精手下。
  • 遷徙是否瀕臨絕滅的現象?保護動物王國物種豐富,揭動物遷徙之謎
    聖誕島的紅蟹、澳洲小紅狐蝠、褔克蘭島的象鼻海豹……每年全球動物都進行遷徙活動,往往場面壯觀,當中也出現不少感人或傷感的場面:牛羚媽媽在河邊無助地看著小牛羚淪為鱷魚獵物、帝王蝶每年在北美洲展開遷徙旅程,經歷4代才完成等。而研究動物遷徙模式與習性的專家一直在追問一個問題:遷徙是否瀕臨絕滅的現象?要保護動物王國物種豐富,是保護遷徙生態意義的關鍵。
  • 吃不起的4條魚:第一種售價347萬元,如今卻瀕臨滅絕!
    吃不起的4條魚:第一種售價347萬元,如今卻瀕臨滅絕!魚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食材,不過我們見到的都是人工養殖的普通魚類,那些真正珍惜的魚其實我們是很難遇見的,更不要說吃了,有著這樣的4種魚,在中國算是頂級的,很少有人見過,吃過2種以上的,不是漁夫就是土豪!黃唇魚,又名金錢猛魚、金錢鮸、金錢鰵,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野生珍貴魚種,分布於東海和南海。
  • 巴西一年有3299種動植物瀕臨滅絕
    華輿訊據南美僑報網報導 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研究所(IBGE)5日公布的「2014年巴西瀕危物種」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共有3299種動植物瀕臨滅絕,約相當於所評估物種總數的20%。 巴西國家通訊社報導,報告稱,目前巴西共識別出49168種植物和117096種動物。
  • 灰鯨——海洋中的「長徵者」
    灰鯨是灰鯨屬、同時也是灰鯨科下的唯一成員。現生灰鯨分布於太平洋北部,分為東部和西部兩個種群。目前這兩個種群的現狀簡直具有天壤之別。生活在東北太平洋,即北美洲西岸一側的灰鯨目前的種群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西太群體的數量,前者數量在2萬頭左右,而後者,據2011年國際捕鯨委員會發布的報告信息,西太灰鯨種群的數量大約在130頭左右。據已有的測量數據顯示,灰鯨雌性成體的體長在11.7到15.2米之間,雄性成體體長在11.1到14.3米之間。灰鯨的體重可達40噸,它們的壽命在50~70歲左右。
  • 鯨魚每年行進25000公裡?盤點進行超長遷徙距離的10種動物
    生活在北美的馴鹿每年可以遷徙5000公裡,覆蓋100萬平方公裡,是遷徙距離最長的陸地哺乳動物。在一天內,它能夠以每小時60或80公裡的速度,行進19至55公裡。此外,馴鹿的數量多少將取決於季節。例如,在春天的時候,一群馴鹿的數量可以達到5萬到50萬之間,但是,到了秋天,這個數量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