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丹:祁店水庫成候鳥「驛站」
深秋時節,在山丹縣祁店水庫邊放眼望去,成群的候鳥或嬉戲,或覓食,或高歌……各種鳥鳴聲匯成一片據了解,每年開春和秋末冬初,都有白鷺、黑鸛、天鵝、赤麻鴨、黃鴨等多種野生候鳥在此停留最多的時候,聚集數百隻候鳥,棲息覓食場面壯觀。
-
遷徙驛站 23種冬候鳥棲息南充過冬
「每年11月左右,有很多水鳥先後遷徙而來,在順慶、高坪、嘉陵三城區附近的嘉陵江江面上越冬。」龍門古鎮漁民李萬國告訴記者,每年1月份是南充水鳥最多的時候,這些水鳥不怕人,他們在江面捕魚時,經常與野鴨、紅嘴鷗等近距離接觸。
-
遷徙季,鳥兒來揚州「驛站」歇腳 鷸鳥是「急先鋒」
揚州網訊 「大雁南飛」是秋天標誌性物候現象,但實際上,候鳥遷徙遠在秋天之前就拉開了大幕。近幾日,有鳥友發現,候鳥遷徙大軍的「急先鋒」——鷸鳥,已開始過境揚州。由此,揚州也進入觀鳥好季節。繼紅頸瓣蹼鷸之後,鳥友再次有了新發現,罕見候鳥長嘴鷸從揚州過境(候鳥遷徙途經揚州),並短暫停留。
-
候鳥遷徙季 我們能為它們做什麼
候鳥的活動空間與人類的活動空間高度重疊,人類對候鳥遷徙的影響也越來越深,候鳥沒有人類「遷徙」的擁堵,可候鳥回家卻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秦皇島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中重要驛站,因渤海灣與燕山山脈的夾持,使秦皇島周邊地區的濱海平原形成了一條狹窄的通道,幾條沿著海岸線飛行遷徙的候鳥線路匯集,使得候鳥密度明顯增大;恆河、戴河、洋河、灤河等在入海口附近形成的泥灘、瀉湖以及水流滯緩的河道
-
新疆巴州塔裡木水庫首次引來萬隻候鳥棲息
每年10月,進入候鳥遷徙的高峰期,塔裡木水庫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必經之地,由於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這裡已經變成了鳥類遷徙的重要落腳點。劉雨珊 攝新疆巴州塔裡木水庫作為塔裡木河的一個分支,是一座平原水庫,主要用於農田灌溉。這座距離巴州尉犁縣近20公裡的水庫,中心面積約2萬畝,在它周圍延伸的溼地面積有近3萬畝。每年8月過後,隨著塔裡木河水量增大,位於中下遊的塔裡木水庫水位上漲,會進一步擴大溼地面積。使得水庫中擁有豐富的水草、魚蝦等其他小型軟體類動物,這也為候鳥提供了覓食保障。
-
內蒙古烏拉蓋草原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候鳥群在烏拉蓋管理區內烏拉蓋湖、天鵝湖等大小湖泊上短暫休憩後將飛往南方。烏拉蓋管理區森林公安局局長劉亮說,每年9月上旬開始到11月中旬,每日有近萬隻候鳥從西伯利亞地區遷徙到烏拉蓋管理區準備南飛。近日,候鳥遷徙迎來高峰,為保護候鳥安全過境,執法民警全天24小時在湖泊周邊巡邏,同時發動群眾做好候鳥保護工作。森林公安警察在巡邏、觀察候鳥動態。
-
山東青島:海洋公園成候鳥「驛站」
2020年8月18日,候鳥遷徙季,山東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城陽入海口溼地陸續出現少見的翹嘴鷸、北美金鴴等鳥類過境,包括國家二級保護物種黃嘴白鷺、黑嘴鷗等候鳥在此駐足覓食補充體能,海岸線灘涂已成為多種遷徙候鳥的「驛站」。
-
官廳水庫已有5萬隻候鳥飛過北京,這個數據是怎麼得來的?
持續一個多月了,5萬多隻候鳥已飛過北京。在它們遷徙的必經之路上,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巡護員日夜守護,記錄相關數據……今年的候鳥數據有何變化,龐大的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記者在官廳水庫觀測點,跟隨巡護員的腳步一一尋找答案。
-
一隻大天鵝在遷徙途中「掉隊」了……
每年候鳥遷徙季節到來時,途經我區遷徙的天鵝主要是以小天鵝和疣鼻天鵝為主。今年,我區救助的大天鵝尚屬首例。被救助的大天鵝高1.1米,翼展2.26米,腳蹼15釐米寬,在薊州極為少見。在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的精心餵養下,大天鵝逐漸恢復體力,10月20日,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會同馬伸橋鎮林業站工作人員在於橋水庫峰山區域大天鵝遷徙途中覓食區進行實地放歸。
-
七裏海,津東60裡的候鳥驛站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初冬,越來越多的灰雁遷徙到天津七裏海溼地。七裏海則呈現出另一派活力迸發的景致——數不盡數的候鳥次第起落,悅耳的鳴叫聲宛如天籟之音……也許正是因了它絕美的風景,七裏海在2009年榮膺天津八大特色旅遊景區之一。
-
經停密雲水庫的候鳥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
11月是南飛候鳥過境北京的高峰期。作為天鵝等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北京密雲水庫溼地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此棲息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 據密雲水庫候鳥監測站統計,過去10年間,密雲水庫過境候鳥的總量比2005年增加了2倍多,常見候鳥也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成為北京重要的候鳥中轉站和百鳥樂園。
-
南方候鳥飛臨官廳水庫 愛鳥人士提醒:文明觀鳥
昨天是九九第五天,4萬多隻從南方飛來的候鳥才陸續抵達北京。根據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監測,今年候鳥進京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先遣部隊」幾乎與「大部隊」同時到達。在候鳥們主要停留的官廳水庫、密雲水庫等地,這幾天將領來候鳥抵京高峰。
-
「北極來客」賊鷗首訪申城 今年候鳥遷徙高峰到來
圖說:賊鷗。來源:市綠化市容局【新民網·最新報導】眼下正值候鳥遷徙高峰,鴴鷸、野鴨、白鷺等水鳥已經抵滬。上海就位於西伯利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作為候鳥遷徙的主幹道,每年都會有上百萬隻候鳥經過上海,其中很多都會選擇在此停歇、越冬。通常9-10月是鴴鷸類的遷徙高峰,雁鴨類和鶴類則在10月-11月左右。今年,野鴨等遷徙候鳥已經陸續到浦東、崇明等區域。預計到11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和銀鷗也將陸續到達。
-
下城區「雙新小候鳥驛站」順利結束 「小候鳥」依依惜別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實習編輯 徐雲虹 通訊員 張冰)「在驛站裡,我認識了許多好朋友和老師,他們讓我有了一個豐富又有意義的暑假!」在小候鳥驛站最後一天的課堂上,一名小候鳥說出了自己的心聲。8月3日,將近一個月的下城區「雙新小候鳥驛站」順利結束了。
-
四萬多隻候鳥抵達官廳水庫 比往年晚一些(圖)
四萬多隻候鳥抵達官廳水庫 比往年晚一些(圖) 2016-03-08 15:56:13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昨天是九九第五天,4萬多隻從南方飛來的候鳥終於陸續抵達北京。根據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監測,今年候鳥進京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先遣部隊」幾乎與「大部隊」同時到達。在候鳥們主要停留的官廳水庫、密雲水庫等地,這幾天將迎來候鳥抵京高峰。 據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介紹,每年3月初是候鳥進京的時間,所以,他們的監測工作從一周前就開始了。
-
中國候鳥遷徙路線
每年全世界都有數以億計的候鳥,在相隔成千上萬公裡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往返遷徙。這是世界上最震撼壯觀的自然景象之一,這是世界上最美的遷徙。「秋風起兮白雲歸,草木黃落雁南歸。」秋冬季是鳥類愛好者最佳的賞鳥季節,這個季節是鳥類遷徙的高峰期。
-
上海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林業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打擊非法捕獵
為了保護候鳥安全過境,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的行為,上海市林業局已經根據國家林業局「清網行動」要求,在全市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隨著鴴鷸、野鴨、白鷺等水鳥陸續到達,上海已迎來候鳥遷徙高峰。10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林業局獲悉,為了保護候鳥安全過境,打擊非法獵捕候鳥的行為,上海市林業局已經根據國家林業局「清網行動」要求,在全市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據專家介紹,上海位於西伯利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每年都會有上百萬隻候鳥經過上海,其中很多候鳥會選擇在此停歇、越冬。
-
嘉峪關草湖溼地丨鳥兒們的遷徙國際通道「驛站」和快樂天堂
「驛站」據了解,截至目前,嘉峪關草湖國家溼地公園溼地面積由2013年711.5公頃擴大至796.88公頃,水域面積為125公頃,成為河西走廊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成為鳥類中亞遷徙線、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的「國際驛站」,吸引著野生動物來此棲息繁衍、回歸家園。
-
冬候鳥回遷 夏候鳥遷徙
昨日,泉州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林永源站長為市民解疑:原來每年的4~6月份是冬候鳥回遷、夏候鳥遷徙來泉的時節,為更好地抵禦侵襲、防止迷失等原因,鳥兒都會自發組成團隊遷移。 據介紹,泉州目前的冬候鳥主要以鴨類、行鳥鷸水禽為主,夏候鳥則以北紅尾鴝等林鳥為主。鳥類遷徙的原因比較複雜,主要與氣候、食物等生活條件的變化有密切關係。
-
【地理視野】關於候鳥遷徙之痛背後的地理問題,中國候鳥遷徙路線圖...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什麼是候鳥?候鳥為什麼遷徙?候鳥遷徙中都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地理考題中是如何設計有關「候鳥遷徙」的試題呢?今天,咱們一起來研究這個話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