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嘉珞 編輯 | 金雀兒
一、有愛的家庭,是孩子最堅固的的鎧甲
閨蜜小A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大齡女青年,全球top10碩士畢業,人美賽過大冪冪,性格好似宋丹丹,家境優渥,事業有成,在別人眼裡應該是最開心的人生贏家了。
但是她焦慮,甚至焦慮得夜不能寐失眠達旦。
八年前,她讀本科,焦慮初戀男友會不會因為自己不夠好而忽視她。
五年前,她焦慮已經申到美國好學校的男友會不會因為異地而離開她。
四年前,她焦慮自己不能跟男友申請到同一個學校怎麼辦。
三年前,她糾結男友這麼多年來從未間斷的劈腿,是不是該跟他有個了斷了?
這兩年,已經分手的她追求者無數,卻焦慮自己還能不能找到真愛了。
糾結獨身一人是在美國工作更好還是回國更好。
不管什麼境遇,好像從未從容。
跟她認識十年,她給我講過很長很長的故事,從小母親強勢,父親外遇不斷,她問我,我媽天天想著捉小三,你說我怎麼可能相信愛情?我爸總是騙我們,你說我怎麼可能感到時時刻刻的安全?
我真的能理解。童年的創傷是會帶一輩子的。
她問我:
其實她爸媽都很寵她,為什麼她還會時常感到不安?
為什麼總是覺得自己那麼缺愛?
世界上究竟有沒有被愛包裹的孩子?
相比於缺愛的我們,他們究竟擁有了什麼?
二、被愛的孩子,自信坦然
曾經在工作中遇到一個姑娘,認識她的第二天,我就看出了她的特別。
每天她都會笑得像一抹陽光。
所有告訴她的困難或者壞消息,她都會說「沒事兒,只要怎樣怎樣就好了」。
所有告訴她的已完成和好消息,她都會說「太好了,太棒了」。
我問她,為什麼你每天都這麼高興呢?
她說,因為也沒什麼不高興的事兒啊。
後來熟了,我問她,身為北漂,別人都很焦慮戶口、房子、收入之類的問題,你不焦慮嗎?
她跟我開玩笑地說,不會啊,我也不差啊,又會努力,這些還算事兒嗎?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她給我講起了她傻人有傻福的人生,她爸媽一點都不望女成鳳,哪怕她有一點點小成就就要買蛋糕慶祝,後來她為了吃蛋糕自己督促自己,成績竟還下不來了。
小時候一直胖乎乎的,她爸說:「閨女,那是嬰兒肥,等你上高中就瘦了,小朋友胖乎乎有福氣。」
後來上了高中她更胖了,她爸說:「閨女,你嬰兒肥沒退完呢,別著急,這多水靈好看啊,長大自然就瘦了。」
現在她還真又瘦又美了,她說,我這不是剛下去嬰兒肥麼。
讀大學的時候申請國外研究生,她成績優秀但並不優異,在PS裡洋洋灑灑freestyle地寫了自己的夢想,竟稀裡糊塗申請到了一所很不錯的大學。她媽說,我閨女沒問題,我旅遊的時候去黃大仙燒香,香灰都落我衣服上了,這不老天爺幫你呢麼。
找工作的時候她只投了兩份簡歷就進了4A,工作後,身邊的人都對自己特別好。
我知道這不是傻人有傻福,是她的陽光、自信,成為了她最受歡迎的競爭力。
我還知道,這自信是來自她的洋溢愛的家庭。
她也失戀,但是她說,沒關係,我一定能找到更適合的人。現在,她還單身,但絲毫察覺不到大齡女青年式的焦慮,她說,我得趁我找到老公管我之前享受一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滋潤。
我知道,這份安全感和對生活的坦然也是來自那充滿愛的家庭。
三、被愛的孩子,無所畏懼
電影《奇蹟男孩》的主人公奧吉是個倒黴的小男孩,他因為基因問題,天生臉部畸形。
為了保護奧吉,媽媽放棄了事業,一直在家教他學習。在奧吉十歲那年,爸爸媽媽終於下定決心,為他精心挑選了一所學校。
做出這個決定後,一連串未知擺在他們面前:
奧吉能被老師和同學接受嗎?
能適應學校生活嗎?
如果被大家欺負了,他該怎麼辦?
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用愛告訴他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上學第一天,奧吉就被同學們排擠了。他回家痛哭,媽媽伊莎貝爾用愛治癒了他。
媽媽:「你並不醜,奧吉。」
奧吉:「你是我的媽媽才這麼說。」
媽媽:「正因為我是你媽媽,所以我的看法才重要,因為我才是最了解你的人。」
然後媽媽說了那個閃閃發光的句子:心決定我們去哪裡,臉標記了我們去過的地方。
白天被重傷的奧吉被滿滿的母愛包圍著入眠。
奧吉一出生就有嚴重的面部畸形,但在生命的前十年,他一直很快樂,因為家人給了他愛和接納。
上學後,他度過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日子,是母親的呵護、父親的陪伴、姐姐的安慰幫他找回了曾經有趣的自信的自己,而這個新的更堅強的奧吉不再害怕面對世界了,也因為敞開心扉,獲得了一群真正的朋友。
奧吉在影片最後說:「Kindness is everywhere, all you need to do is look...」(善良無處不在,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慢慢欣賞……)
孩子怎麼看待世界,世界最終就怎麼對待孩子。
四、被愛的孩子,能做自己
很多年前,王菲接受楊瀾的訪問。楊瀾問她:「作為有『天使印記』兒童的父母,你覺得可以為孩子做點什麼呢?」
王菲回答說:
就是把她當正常的孩子,在孩子這個成長階段,家長的態度會很影響她。我現在看她,真的覺得她很美,一點都沒問題。
所以李嫣從容大方,傳授自拍攻略,吐槽媽媽,幽默金句百出,在微博界風生水起。那種我最美的笑容,真的挺好看的。
Ashion是我認識的最陽光開朗最不忌諱談論的gay,細膩有才華,體貼有擔當。
他說,全中國這個群體中,能坦然公開說出自己性取向的人,不足10%,最難開口面對的是父母。
我問他,那你當時怎麼跟爸媽說的?
他說:「我說完他們停頓了半分鐘,問了我一些問題,然後說,『你覺得這件事有爸媽對你教育和態度的原因嗎?』我說,『沒有,這應該是天生的。』他們說,『兒子,我們愛你。』
我問他,當時是不是超級感動?
他說,也感動,但他知道,這就是他的爸媽。
因為從小他們就很尊重他,他從來沒有擔心告訴他們會得不到支持。
所以他從來不害怕也不忌諱告訴身邊的人,因為他知道,不管怎樣,大家還是會很愛他。
從小被愛,讓人不用用別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也不用擔心特立獨行會被孤立。
原來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有那麼深的港灣,有那麼厚的盔甲。
五、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愛我的孩子?
這是看到上述故事以後,我們不得不去反思的一個問題。或者說,我們應該教孩子如何去愛別人呢?
1、愛不是禁錮,是幫助對方成長
用關注和傾聽,而非佔有。不是一味的呵護,而是讓對方更強壯。
2、愛要不懼風險
不要因為害怕失去就放棄去愛,不要怕沒有回報就不敢付出。
3、愛是獨立的
不在愛中迷失自我,用一個獨立的靈魂去相愛。
孩子也不是愛的附屬品,一個有獨立思想的小人給你的愛會更有價值。
4、愛要充分投入,不能懶惰
愛是一個動詞,由承諾推動,持續的付出和奉獻是愛的基石。
5、愛是勤於自省,平等交流
愛中不存在階級也不存在父母權威,遇到矛盾,愛的解決方式是恰當提出想法,而不是自大地隨意批判。
6、愛是懂得自律
懂得約束愛的能量,不越矩,有責任感。
也許我們的童年並不完美,但我們會在愛別人的時候一點點被治癒。
而我的孩子,我要為Ta造一副堅固的愛的鎧甲,讓他能無所畏懼地面對世界,也包容地面對自己。
布穀老師說:
誰能承認自己是不愛自己孩子的家長呢?但是,怎樣愛孩子,卻不是每個家長都有清醒的認識。
有的家長忙於事業、忙著賺錢,放棄了對子女的養育,小的時候扔給爺爺奶奶,長大以後交給學校、推到社會。在他們看來,人的成長和成才是用錢堆出來的。
有的家長「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追求,甘於當孩子的「陪讀」和「陪練」。其實這都不是真正的愛孩子。
愛是要履行一種教育的責任;愛是教會他們懂得自立自強自尊自愛;愛是充分地尊重孩子的愛好、興趣,發掘他們的潛在能力和優勢;愛不是把孩子變成溫室裡的花朵,而是讓他們像海燕一樣自由地飛翔,面對困難勇敢拼搏。
我們都應該懂得,愛是一種最純正、最美好的感情,但也要講愛的藝術、愛的科學。願天下父母無私、真誠、崇高的愛,成為孩子成長成才的沃土,而不是一種羈絆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