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神奇的事情,日常很常見,但是仔細一想又會覺得很奇怪。如貓愛吃魚,卻不會下水;魚愛吃蚯蚓,卻不能上岸。
大家在釣魚的時候,最常用的就是蚯蚓。而且用蚯蚓比其他的餌料效果要好。可見蚯蚓對魚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但是魚生活在水裡,蚯蚓生活在岸上。理論上講,正常情況下,他們一生都不可能相遇,為何魚會好上這麼一口。而且人們用蚯蚓當做餌料延續了上千年。難道蚯蚓含有很神奇的成分?
大家應該發現,下大雨之後,很多蚯蚓會跑到路面上。這是因為蚯蚓獨特的生理構造行程的。蚯蚓是靠身體皮膚進行呼吸,下雨后土地裡全是水分,地裡面沒有空氣,容易導致其窒息。所以想要了解魚兒為何喜歡吃蚯蚓,我們需要從魚兒的生活習性上著手。
我們釣的魚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裡面,對於淡水魚來講,一般很少挑食,一般有什麼吃什麼,比如說昆蟲幼崽、藻類等,例如鯰魚就在水底吃腐爛的動植物。還有的魚會吃一些爛樹葉。所以在水裡的昆蟲對魚兒來講,是頂級的美食。蚯蚓對於魚兒來講就是類似這些昆蟲的幼崽一樣。
魚對顏色非常敏感,特別是紅色。紅色在自然界也是一種醒目的顏色,所以紅色的蚯蚓非常容易被魚發現。
魚的嗅覺比較敏感,蚯蚓本身自帶土腥味,被刺穿後,會流出鮮紅的血液,這樣會更加的吸引魚兒的興趣。經驗表明,很多動物對血腥味都比較感興趣,例如鯊魚就會聞著血腥味去覓食。所以與很多地方的人釣魚時會撒豬血、或者用動物內臟等的方法。
還有就是用蚯蚓釣魚採用了模擬生態法則。大家應該知道,在它們的生態圈中,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藻類。大的魚類喜歡吃比自己小的魚。人們採用蚯蚓,就很好的擬態了。活著的蚯蚓會扭動身子,就像水裡的小生物。這一點也是經過科學驗證的,當時有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規律後,他們發明了塑料蠕蟲魚餌。就是將塑料製成蠕蟲的形態,同時再加上其他的餌料,這樣上魚的機率大增。這種釣魚的方法有一個專門的路亞釣法,也稱之為仿生魚釣法。
最後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蚯蚓對人類來講是最容易獲取的釣魚餌料,挖蚯蚓相比去水裡撈蟲子還是容易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