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原創抗疫話劇《窗外的鳳凰木》9月17日首演

2021-01-07 金臺資訊

《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楊凱 攝

中山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主創團隊和工作人員合影。楊凱 攝

《窗外的鳳凰木》首演發布會現場。楊凱 攝

人民網廣州9月15日電(李語、楊凱)9月15日,中山大型公益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該劇將於9月17日晚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

《窗外的鳳凰木》講述中山某個社區一群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間的矛盾衝突、喜怒哀樂。編劇蔣志偉說,目前眾多抗疫題材舞臺劇都是直面描寫醫院等一線抗疫戰場。《窗外的鳳凰木》選擇以小見大,以疫情為時間背景,一家人為主要的故事脈絡。

「這並不削弱本劇做為抗疫題材的多面性、多緯度去表現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蔣志偉說。

因為空間轉換頻繁,有多層樓的戲,有整個小區的集體戲,有人物的家庭戲,有醫院的戲,《窗外的鳳凰木》非常考驗主創團隊的二度創作對於空間的集中把握與呈現。

導演陳才決定,以超現實主義的美學風格,去表現現實生活。「我們希望以這樣的美學風格,力求真正展示社區的人群,在這場疫情之中的心理真實和人在現實之外絕對而超然的深層心理。」

回憶起第一次看到劇本,主演陸芳仍然非常激動。「第一次看這個劇本是在來廣東的飛機上。我一邊看劇本一邊哭,眼淚都流到口罩裡。我沒有想到這個劇本會讓我這麼感動,包括後來的第一次劇本圍讀,也包括這一個多月的排練,哪怕我們只是在排調度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流淚。」

中山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陳江梅表示,中山市委宣傳部高度重視《窗外的鳳凰木》,在項目立項、資金支持、人員調配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並多次組織召開創作推進會、專家研討會,邀請國家、省、市專家對該劇本的立意、選題、創作等提出了意見。接下來,中山文藝界將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黨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推出更多原創文藝佳作,舉辦大型主題文藝展演,用優秀作品弘揚時代精神、展現城市氣象。

相關焦點

  • 京話劇《角兒》即將首演 為沒成角兒的人立傳
    4月10日,風雷京劇團宣布「梨園三部曲」的第三部,京話劇《角兒》將於4月17日至21日在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首演。從2015年《網子》到2017年《緙絲箭衣》再到此次的《角兒》,北京風雷京劇團團長的松巖用五年時間傾力打造了京話劇「梨園三部曲」。
  • 省話劇院原創話劇《深海》:以平凡見偉大
    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解雙)1月13日,廣東省話劇院原創話劇《深海》在武漢琴臺大劇院傾情上演。本劇以核潛艇深潛為敘事主軸,回朔了中國核潛艇的開創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黃旭華為我國核潛艇研製、跨越式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此次來到黃旭華工作地演出,對廣東省話劇院來說意義非凡。
  • 四川人藝復工首演話劇《至少還有我》,疫期生活裡的向日葵和竹椅你...
    8月20日,《至少還有我》的總導演朱天天說道。當晚,原創話劇《至少還有我》作為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復工首演劇目,在成都小劇場黑螺藝術空間上演,舞臺上靜靜地擺放著6把竹椅和1朵向日葵。「晚上八點了,今天13樓的大哥怎麼沒唱歌了。」「看紅十字會消息,我還真學會了用微博。」「小周,你放心,專家會診過了,看CT不是新冠肺炎。」《至少還有我》由六位演員用六段短小日常獨白,講述六個普通人的抗疫故事。
  • 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首演
    劇照(央廣網發 成都熊貓基地供圖)央廣網成都12月4日消息(記者賈宜超)12月4日下午,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首演。
  • 林紓和歌妓的「愛情故事」 原創越劇《楓落寒江》9月18日首演
    閩南網9月12日訊 法國小仲馬原著、王壽昌口譯、林紓筆述的《茶花女遺事》,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正月初版於福州。這是我國最早翻譯出版的西方文學名著,對中國近代社會影響很大。116年後的初秋,一部全新打造的越劇《楓落寒江》即將在福州上演,正是重新演繹了林紓譯《茶花女》的那段故事,只是將一段後來的「愛情故事」予以誇張,並前置到了譯書的過程之中。
  • 原創話劇《龍騰伶仃洋》致敬新時代中國工匠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人工島上颱風搶險、工程船上困苦煎熬、沉管安裝一波三折、海底隧道完美接合……近日,大型原創話劇《龍騰伶仃洋》在廣州大劇院上演。該劇聚焦港珠澳大橋建設工程,選取了大橋建設中的典型事件,展現新時代建橋人的精神力量,致敬新時代的中國工匠。
  • 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成都順利首演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2月4日下午,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電影院順利舉行了首場演出,受到各界關注。觀演現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書記、主任吳永勝表示:「期望以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首演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社會各界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落實四川省『三九大』品牌工作部署,推動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設,作出積極有益的貢獻!」
  • 首部首演!熊貓基地出品: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來啦
    【首部首演!熊貓基地出品: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來啦】天府文化為更好的推廣大熊貓文化,12月4日下午,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籌備工作後,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熊貓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電影院舉行了首場演出。
  • 大型話劇《高山之巔》長沙首演 以「一束白花」向扶貧英雄致敬
    1月9日晚,大型話劇《高山之巔》在湖南大劇院成功首演,這也是湖南大劇院闊別大眾視野一年進行提質改造後的首場演出。紅網時刻記者 夏君香 胡邦建 袁思蕾 攝影 李長宏 長沙報導為便利村民,他在屋簷下掛上一盞長明燈;為造福後人,他下跪磕頭立下生死狀!這是大型話劇《高山之巔》中「王新法」的感人情節。
  • 第二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開幕 經典劇目將再次亮相
    第二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開幕 經典劇目將再次亮相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2016年03月18日08:16 人民網北京3月18日電(王鶴瑾)「第二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將於3月18日正式拉開帷幕。屆時,由國家話劇院創排的原創話劇《杜甫》和小劇場話劇《俺爹·我爸》將分別作為本屆邀請展大劇場劇目和小劇場劇目開幕大戲隆重上演。
  • 張國立、張鐵林再攜手,超豪華陣容來廈演繹話劇《我愛桃花》!
    2020年12月29-30日  2021年1月2-3日  張鐵林領銜主演話劇《我愛桃花》  於長沙、深圳首演,現場熱度飆升,反響熱烈    深圳演出現場照片  兩男一女,「會錯了意」的三角糾葛  開年大戲話劇《我愛桃花》  2021年1月9日-10日
  • 9月15日,話劇《鳥人》青城開演
    記者從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獲悉,由過士行編劇兼導演的話劇《鳥人》將於9月15日登上內蒙古烏蘭恰特大劇院的舞臺,這也是自該劇創作完成28年後再度登上話劇舞臺,此版《鳥人》由馬阿龍、陳耀怡、孫辰興、孫曉冉等青年演員出演。
  • 歌頌家國情,北京十一中原創話劇《龍鬚溝畔的讀書聲》雲端首演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大幕徐徐拉開,在「龍鬚溝畔」長大讀書的老妞子、大妞子、小妞子三代人,過著吵吵嚷嚷又相親相愛的小日子……12月30日,北京市第十一中學的原創話劇《龍鬚溝畔的讀書聲》在雲端公演。27名十一中的學生登上華麗的舞臺,演繹龍鬚溝地區、北京城乃至新中國教育發展的縮影。
  • 原創多媒體童話音樂劇《海底總動員》龍崗首演 開啟海洋奇幻之旅
    首演現場現場劇照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1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武媛媛 通訊員 楊海平)8月14日上午,由深圳東方韻兒童劇團原創的大型多媒體童話音樂劇《海底總動員》在龍崗區平湖會堂首演。
  • 首站廣州,珠海原創話劇《龍騰伶仃洋》開啟廣東省內交流演出
    7月16日晚,由珠海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大型原創話劇《龍騰伶仃洋》在廣州大劇院上演。話劇《龍騰伶仃洋》自在珠海首演以來,受到業內專家和社會各界廣泛好評,本場演出是該劇進京演出後,歷經半年時間潛心修改,正式開啟廣東省內交流演出的第一站。
  • 廣州這臺原創詩劇首演超預期走紅,被譽為「這個冬季最美的糖果盒」
    被譽為「詩劇的先鋒創新」、備受關注的廣州原創詩劇《普及美學原理》1月5日在廣州正佳大劇院全國首演。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受邀到場率先探營,看到演出現場獲得了超預期的成功,現場氣氛熱烈,觀眾多次爆發激動而難以抑制的掌聲。
  • 國家一級演員王志洪:紮根西部56年,送話劇下鄉36載
    窗外秋風習習,在寧夏話劇團所在的老樓裡,79歲的王志洪戴著助聽器,認真觀察年輕演員的表演,在需要調整的地方,哪怕是一個細微的表情,他都會指出來……這是王志洪創作的第二十部話劇——用西海固地區方言排演的《小康,你好》……在寧夏的文藝界,王志洪頗有名氣。23歲時,他與20多名同班同學一道,志願來到祖國的大西北,一晃就是56年。
  • 成都熊貓基地原創 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首演
    四川在線記者 吳浩經過5個多月的緊張籌備,12月4日下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全球首部大熊貓歷史話劇《幻鏡》在熊貓基地大熊貓博物館電影院舉行首場演出。《幻鏡》打破了以往熊貓基地藝術團主要以兒童劇為主的創作模式,將目標轉向了嚴肅話劇類。
  • 話劇《龍騰伶仃洋》在深上演
    話劇《龍騰伶仃洋》是珠海演藝集團原創大型舞臺藝術的首部作品。  昨晚,由珠海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大型原創話劇《龍騰伶仃洋》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自話劇《龍騰伶仃洋》在珠海首演以來,受到業內專家和社會各界廣泛好評,本場演出是繼晉京演出和廣州演出後,廣東省內交流演出的第二站。  伶仃洋上,雲開日出、煙波浩渺,海天一色、清風徐來,港珠澳大橋如同一條巨龍飛騰在湛藍的大海之上……2018年10月23日,創下多項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一天「中國製造」贏得全世界稱讚,中國工匠圓了中國夢。
  • 話劇《撒嬌女王》上海首演 女人不狠地位不穩?
    前晚,話劇《撒嬌女王》在上海首演,這部劇用發生在四個城市的愛情讓觀眾歡笑,卻又忍不住陷入沉思。  北京的大齡剩女李漠,甘當「小三」苦戀已婚男子十年,最終在仰慕者的啟迪下學會重新出發;上海的一對「80後」小夫妻,「閃婚」的甜蜜很快被生活的瑣碎衝淡,差點「閃離」;香港的Melody為了讓房子按自己的意願裝修,不惜自殺威脅男友就範;臺北喪偶女作家重燃愛火,有了新男友卻依舊沉浸在舊日情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