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尾標顧明思議是汽車尾部的一串數字和字母組合,它包含了品牌、廠家、車型、發動機排量、型號、技術等信息,而且各個廠商有不同的標識方法。
說到尾標,各汽車廠商的命名規則可謂千變萬化,光大眾一家就有至少兩套命名規則。今天我們就著重來講解一下大眾汽車的一些尾標常識,以免不懂車的小白被坑了。你或許會問明明是2.0T為啥非要是用180、230、280、330、380來去標識,真是傻傻分不清楚,這到底幾個意思啊。別急,聽小編我慢慢道來。
大眾汽車標識變更,旨在把『扭矩性能』直接體現在產品上,該變更符合發動機小型化趨勢,讓用戶更關注發動機性能而非排量。
新標識體系為「牛·米作單位的扭矩類別標記值+發動機類型」。
比如,凌渡「330 TSI」代表該車型搭載的發動機是扭矩類別為330牛·米的TSI發動機。
大眾的新款尾標將配有5種稱呼,分別為180、230、280、330、380,以對應目前大眾旗下1.4L、1.8L以及2.0L等排量發動機。
其中,尾標的命名規則如下表所示:
那麼TSI這三個字母又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TSI是Twincharger(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和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燃油分層直噴)三個關鍵特色的首字母縮寫。也說明了這款發動機的三大關鍵技術:增壓、缸內直噴、分層燃燒。TSI中的T即渦輪增壓、S指分層、I代表直噴。簡單來說,TSI是帶渦輪增壓的直噴發動機。直噴發動機降低了發動機的熱損耗。加入增壓器後與普通直噴技術相比,TSI發動機擁有更小的體積和更出色的動力表現和節油優勢。大眾集團最早推出的TSI發動機,TSI發動機是4缸發動機中的佼佼者,擁有大眾發動機家族中最先進的技術。
接下來小編用三張圖來分別介紹進口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尾標中的「TSI」含義。
其實最早大眾是直接在尾標上用排量表示各級型號,這是因為那時市面上的車基本是自然吸氣形式,並不會導致混亂。而後來,大眾應用了將尾標的TSI三個字母進行不同程度的標紅,以表示發動機排量動力,而最新的標法已經改為扭矩+TSI。
說到大眾集團尾標更換,其實是從2015年開始的,涉及車型囊括小型車至中級車,配有TSI或TDI發動機的大眾汽車,不過那些尾標上標有「R、GLI、GTS以及GTI」的車型並不涉及此次尾標更換。而對於不使用大眾「TSI+DSG」的自然吸氣車型來說,會使用同樣的命名方式,但只有數字,不會加入發動機類型。
好啦,聽小編這麼一分析,你是不是又get了一招裝逼新姿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