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婷,武漢首家寵物殯葬機構負責人。今年從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畢業。2014年底,讀大二的她賣掉父母給的一套陪嫁房,輾轉從河南買回一臺動物火化爐,租地蓋房,2015年3月正式做起動物殯葬。
文丨展娟娟
圖丨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從市區向北,驅車一個多小時,位於新洲區張店村旁邊,一片看起來不太起眼的桃樹林,是武漢首家動物公墓。最近一年時間裡,這裡曾火化過五百多隻動物,包括狗、貓、雪貂、垂耳兔、龍貓、小鳥等。
2015年5月前,這裡的桃樹林一到冬天還是光禿禿的樹梢,現在,每天會有三三兩兩的人,來這裡為自己的寵物掃墓。
墓地的主人徐雅婷是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大三在寵物店實習時,親眼目睹大多數寵物屍體被簡單掩埋或隨意丟棄在垃圾桶裡,無法接受,決定開一家寵物殯葬機構收留這些小生命,她說「無論在哪兒,死亡都應該有尊嚴,寵物走了起碼應該有一個屬於它們的歸宿。」
不被理解
她和家人冷戰了半年
按照父母規劃好的正常軌跡,24歲的徐雅婷今年6月畢業後原本應該在一家寵物醫院上班,也算給攻讀四年的獸醫專業交上一份完滿答卷。讓父母沒有想到的是,2014年,在寵物醫院結束實習的徐雅婷,毅然賣掉家裡留給她的陪嫁房,花十幾萬元輾轉從河南買回一臺動物火化爐,開始租地蓋房準備做寵物殯葬。
這個決定幾乎遭到周圍所有人的反對,徐雅婷說,整整半年時間,她和家人完全處於冷戰僵持狀態。
「在他們眼中,這個事兒就是不務正業,一個女孩子怎麼能每天和屍體打交道。」顧不上家人朋友反對,徐雅婷獨自到上海、西安、重慶、杭州等地走訪,以顧客的身份諮詢動物殯葬事宜。
流程學妥當後,找設備建場地讓她犯了難。「先後打聽了很多塊地,有的要價高,還有的一聽說要用來做寵物殯葬,就覺得晦氣不同意。村民,村組之間也需要協調好關係,不是當初想像的那麼簡單……」
最終,徐雅婷說服新洲一位種桃樹的老師傅接納下焚燒爐並安置墓地,在不影響果樹的情況下,把骨灰埋於樹根處。讓徐雅婷欣慰的是,一段時間的耳濡目染後,老師傅也成為公司一員,負責火化與安葬小動物。
告別500條生命
守候城市的溫暖與孤獨
徐雅婷還記得接待第一位客人,是一天夜裡陪主人帶著一隻貓去新洲火化,她獨自負責接送,主人傷心自己也跟著哭。天色黑加之不熟悉地形,在遭遇下錯高速路口,找不到墓地入口等一系列狀況後,兩人火化完寵物折返回到市區,已過凌晨2點。
徐雅婷介紹,動物送到墓地,會先在鋪著白布的小床上梳洗,擺上花讓主人告別,隨後入爐火化。一隻貓狗的火化時間大概在40分鐘,收費680元,大型犬火化則長達1個小時,大概千元。寵物主人可以目睹火化全過程,自己拾取骨灰,裝進骨灰盒埋入墓地立碑留念,更多人則選擇把骨灰隨身帶走。
有些主人思念心切,次年來為寵物掃墓,把骨灰安葬處桃樹結的果子全部買下搬回家,以感謝這些忠誠陪伴他們多年的動物,好像它們從未離開。
但更多時候,最難應對的,還是處於極端情緒的寵物主人。有的客人冬天來到墓地,看到桃樹凋零得只剩下枝椏,哭喊著為寵物委屈,「我家寶貝怎麼能在這個地方」。
火化間每天也在上演撕心裂肺的哀慟場景。
讓徐雅婷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位孕婦挺著大肚子,堅持要送一手養大的吉娃娃最後一程。「就在要把狗送進去火化的時候,她一下接受不了,把頭伸進爐子,整個人撲在狗身上不讓點火,同去的老公只好把狗抱出,在一旁輕言安慰,等太太平復」。
還有位客戶,把去世的狗挖坑埋在了江灘,兩年半後得知江灘附近要改建,安不下心,最終聯繫上徐雅婷,把已經高度腐爛的狗挖出來,運往新洲火化歸葬。
來得人多了,徐雅婷也見識到養寵物的人各種不同的心態。
有位主人把狗養到十幾歲,打電話稱狗因為病得太重需要安樂死,徐雅婷接到後發現,狗不僅活蹦亂跳,還能正常吃東西。最後跟主人一番了解,才知道是家中女兒懷有身孕,怕有影響準備丟棄它,找到徐雅婷委託處理掉。看不下去的徐雅婷後來領養了狗,「前段時間它剛剛去世」。
也有媳婦不喜歡家裡養狗,瞞著婆婆把狗帶去安樂(死),最後把骨灰送回家謊稱狗病死了。老人與狗多年延續下來的感情,隨著灰燼化為烏有。
徐雅婷到現在仍無法理解這些主人,「我真的不懂,為什麼養了十幾年的狗可以說不要就不要了。」
電影《入殮師》有這樣一段臺詞: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門一樣。寵物殯葬師,也如同看門人。一年多時間,徐雅婷見證了很多人的眼淚和情感。
開始時,徐雅婷會跟著他們一起流淚。一段時間後,發現負面情緒會像病毒般蠶食她們,讓她難以堅持工作。現在寵物火化與安葬的工作,徐雅婷交給了墓地的老師傅完成,「還是想跟新洲火化的地方保持距離,不要因為工作變得麻木,到最後看到去世的狗狗一點感情也沒有了。」
「這行不夠光鮮亮麗
但絕對有它的意義」
徐雅婷稱目前生意「還算穩定」,收入基本可以維持人力支出、殯葬成本和一年要交的稅。對於武漢這座城市而言,寵物殯葬雖屬新鮮事物,徐雅婷對前景卻看得樂觀,「我現在所做的事情雖然沒有同齡人那麼光鮮亮麗,但從我開始做到現在,這兩年有推動到寵物行業的發展,不管能不能掙到錢,看到大家的觀念在慢慢轉變,不再把寵物當寵物,而是當家庭成員看待,心裡還是挺滿足的。」
據公開資料顯示,武漢市登記持證的寵物近30萬隻,每年約有5%的寵物死亡需要處理,最終火化無公害處理的只佔不到一成。
大部分主人在不了解寵物殯葬之前,認為掩埋是短期內最好的選擇,然而這種方式不但不環保,有的主人還會因為寵物遺體隨時被刨而惴惴不安。
信息不對稱導致對行業的誤解,讓外界對寵物殯葬也帶有先入為主的偏見。
相比較上海等地動輒價值上萬的天價寵物殯葬,徐雅婷更希望心意能落在實處。
「有的客人追求高規格,希望自家寶貝能跟別人不一樣。之後我們會考慮根據寵物做過的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為它寫一小段自傳放在墓碑上。我接觸過一位從義大利回漢的畫家朋友,他的寵物狗在國外曾救過落水兒童,是一隻英雄狗,我覺得讓它的故事能夠被記錄下來,紀念也會變得更有意義,而不是盲目燒錢。」
如今徐雅婷的公司有4個員工,包括在新洲負責火化和安葬老師傅,一名接送客戶的司機,一位業務員負責聯絡寵物醫院,一位客戶管理。
讓徐雅婷沒有想到的是,起初強烈反對的母親如今也加入到接送客戶中來,「她看著我每天面對這些死去的動物,有些出了車禍還需要給它清洗,心裡也不好受,來搭把手幫我。」
一座城如同一個人,有自己的相貌、脾氣、個性和經歷
我們相信,每個與我們擦肩而過的路人,都是帶有武漢溫度與標籤的個體
回復大楚網官方微信關鍵詞『人物』,推薦你身邊有趣的人,
讓我們用對話,走進這座城市每天上演的百態故事。
丨往期回顧丨
👇
她曾被稱「小王菲」 退隱7年後把婚紗店開到武漢
武大姑娘吳倩:「校花」這個標籤對我來說是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