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單八將位頭領,其中有三位是女將,她們分別是扈三娘、孫二娘以及顧大嫂。扈三娘美貌漂亮,一些水滸卡上還說她是梁山美豔第一。她武藝也不錯,曾與呼延灼大戰十回合,呼延灼一時間也拿不下她。上梁山後,扈三娘被宋江許配給王英,後來與王英雙雙戰死,令人唏噓。
梁山好漢都有綽號,他們的綽號反應了他們的性格、本領或者某方面特點。其中,扈三娘綽號一丈青。可是,「一丈青」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突出扈三娘哪方面呢?
關於「一丈青」的意思,後人有不少解讀,至少有六七種說法這些說法,放在一定情景中或許都能解釋,但是用於扈三娘身上就不太合適了。
比如「頭髮說」,認為「一丈青」是形容扈三娘頭髮長,因為頭髮在古代就叫「青絲」,一丈青是說扈三娘頭髮極長。且不說書中沒提到扈三娘頭髮長,即便她頭髮真的長,又怎麼會以頭髮做綽號?這綽號又唬不到別人!
還有說一丈青是「毒蛇」,認為扈三娘全家被殺,自己還願意跟隨仇人在梁山,實在太冷血無情。其實,古代女人地位低,她們的命運都左右在男人手裡,扈三娘無法改變,何況她當時是戰俘。再說了,扈三娘也不狠毒,跟毒蛇沒任何關聯。施耐庵也不是以此來諷刺扈三娘,否則扈三娘死的時候,作者不會說「可憐能戰佳人,到此一場春夢」。
至於「春色」說,源於《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其中燕青的讚詞有一句「太行春色,有一丈青」。這個可以看作比喻扈三娘漂亮,但是用漂亮來作綽號也不妥,完全沒有震懾力,更沒有特點。所以,這個說法也沒有道理。
除此之外,還有「簪子說」「紋身說」「身高說」「頭巾說」「挖耳勺說」等等,我個人認為都不是最好的解釋。
其實,我們分析水滸等書中的「一丈青」,及其使用情景和對象,就會明白這個綽號的意思。
比如《大宋宣和遺事》中,張橫綽號一丈青。張橫是男人,顯然,這個綽號不可能會是指美人或者女人用的頭巾。形容男人,一般用相貌堂堂或者英俊等詞,不太會用「漂亮」,所以一丈青也不會是「漂亮、美麗」的意思。而且,金批本水滸,以及《蕩寇志》等書,都提到過「美人一丈青」,如果「一丈青」就是漂亮之意,「美人一丈青」中的「美人」豈不是多此一舉?
我們甚至可以據此排除「頭髮說」。畢竟,誰會把頭髮留得很長很長呢?尤其是需要打仗的人,長頭髮會很麻煩,打仗也會很危險。
至於「挖耳勺說」,只是《紅樓夢》五十二回中,說到晴雯用「一丈青」戳墜兒。這裡的「一丈青」,有人認為是挖耳勺,也有人認為是簪子,不管是什麼都只是一種小工具。綽號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誇張,哪裡會有人用簪子或者挖耳勺做綽號?
至此,只剩下「身高說」和「紋身說」。哪一個對呢?其實都對,一丈青就是指身高和紋身。「一丈」形容身材極高,而「青」則是形容滿身紋身。而「一丈」與「青」合起來,就是說扈三娘不僅高挑,而且渾身紋身。
可能很多讀者覺得扈三娘不高,實際不然。古典小說中,有很多「高矮配」。
比如竇一虎和薛金蓮;武大郎和潘金蓮,宋江和扈三娘,鄧嬋玉和土行孫等。之所以有那麼多高矮配,可能是出於喜劇效果。因為從宋代起,雜劇、小說等人物,常常搬到舞臺演繹。高矮配很有喜劇效果,尤其是美女配醜男。就像今天一米八的女人,嫁了一米五的男人,恐怕大家看了也會笑。扈三娘和王英,就是這樣。王英五短身材,扈三娘一定比他高很多,兩人從元代時,就是一對了。
只有這麼解釋,才能說得通「一丈青」。
清代程穆衡在《水滸傳注略》中也說,一丈青是指身材修長,只是他沒解釋「青」是何意。不過,程穆衡提到了宋人《夢梁錄》中的「一丈白」,算是做出對比解釋。
但是,這還只是表面。試想一下,一個女人非常高,又全身都紋身,給人什麼感覺?肯定是不簡單、很厲害的感覺。所以,一丈青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本領高強。
原著中,扈三娘的確本領不俗,尤其是日月雙刀和紅棉套索,曾活捉彭玘、王英,還與呼延灼大戰十幾回合,打成平手。扈三娘甚至還曾與林衝等人並列,顯然她個頭和本領不會差。
秦明當先,搦呼延灼出馬交戰。只見對陣但知吶喊,並不交鋒。為頭五軍,都一字兒擺在陣前,中是秦明,左是林衝、一丈青,右是花榮與孫立。
呼延灼用連環馬攻打梁山時,宋江帶領五隊軍馬迎戰。這五隊軍馬,領頭人分別是秦明、林衝、花榮、孫立和扈三娘。扈三娘若非個頭高大,本領高強,怎麼能與這四個猛男相提並論?
剛才說的一丈青張橫和燕青,都是水滸人物。我們再看看其他的「一丈青」,也能發現這一點。
兩宋之際,有位女將也叫「一丈青」;《鐵冠圖》中,有一位大盜出身的牢頭,綽號也是一丈青;至於明朝末年,張獻忠手下的頭領,也有叫「一丈青」的人,《崇禎實錄》有提及;即便是《金瓶梅》中的來昭老婆一丈青,兒子被打後也敢「指東罵西,一頓海罵……整罵了一二日還不定」,實在是勇悍。
無論是兩宋之際的女將,還是張獻忠部下頭領,亦或是牢頭來昭妻等,他們都比較厲害,有一定的膽色本領,所以「一丈青」作為綽號,還有「本領厲害」的意思。
綜上可知,「一丈青」表面是說扈三娘身材高,有紋身,而且本領高強。只有這種解釋,才能作為綽號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