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消息,一個網絡貼吧廣告宣稱,只要在網上養貓就能賺錢,而且還是高額回報!相信很多人看到後,都會一笑了之,知道這是騙人的。但現實卻是,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仍有6000多人跳入「陷阱」,不僅沒有見到高額回報,網上養貓的本錢也被跑路的老闆捲走。
採訪中,有多名鄭州被騙人至今還不知道自己打出去的錢是幹嘛用的,也不知道網上養貓究竟是何意,他們只記得有「高額回報」。
那麼,這些人是如何被騙的?這個App又是如何騙人的?鄭州市警方是否已受理該案?
反映:十多天時間,她們在網上「養貓」被騙十多萬元
8月24日下午6時許,記者在鄭州市黃河路與經三路交叉口附近,見到被騙人小芳和小敏(化名)。據小芳說,在今年7月初,她在網上的貼吧裡看到一條廣告,其宣稱一款名叫「喵喵」的App,在網上養貓就能賺錢,而且還是高額回報,添加微信就能了解詳細。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從她添加對方微信後,就已經步入對方的陷阱。
「我看到貼吧裡有好多人都說能賺錢,就忍不住加了對方的微信,進入一個微信群裡。」小芳說,剛開始,她是半信半疑,一直在微信群裡觀察,但連續多日看到別人轉發賺錢的截圖以及信息後,她就忍不住了。在7月31日,她和小敏開始往「喵喵」App裡投錢。
然而,在8月12日,「喵喵」App突然出現問題,系統無法登錄,此時她和小敏已分別往裡投入了四萬多元和兩萬多元,且一分錢的回報也沒有見到。微信群裡給出的解釋是要更換伺服器,如果想要提現之前投入的錢,就必須要繼續投入,讓數據能對接上,才能提現。
小芳說,當時,她們也有些心慌,不知道投入的錢還能不能要回來,可她們的群主,也是她們上線主管,突然跑到鄭州請她們吃飯,並表示「喵喵」App沒有問題,可以繼續投錢。於是她和小敏又分別投入了兩萬多元。至此,她們共投入了十多萬元。然而,在8月16日,「喵喵」App就徹底登不上了。
在兩人提供的轉帳記錄上,記者看到,短短十多天,兩人分別轉帳有十多筆,其中少的有八九百元,多的三五千元。轉帳收款方多為餐飲美食、服裝美容、轉帳充值等服務。小敏說,因為她看到錢都是轉給個人,不是集中在App平臺上,覺得會安全些,所以才往裡投錢。「這些錢有的是我們辛苦工作存下的,還有的是家裡給的。」
現狀:被騙人數有6000多人,多人不知打出去的錢是幹嘛用的
小芳說,在發現「喵喵」App和網站登不上後,各級的老闆也聯繫不上了,群裡都在傳老闆們卷著錢跑路了,這時她們才知道被騙。而且全國多地都有人被騙,僅他們微信群統計的就有1900多人,加上沒有統計的有6000多人。
在小芳提供的一份統計名單上,記者看到,僅在8月18日晚上7時24分,統計名單中被騙人員就有1923人,被騙金額少的有兩三千元,多的有十多萬元,其中大多數為幾萬元,僅該名單中的被騙金額就多達幾億元。
採訪中,當記者向小芳她們詢問,你們既然往裡邊投錢,那你們知不知道投進去的錢是幹嘛用的?還有網上養貓究竟是何意?而小芳她們的回答,卻讓記者哭笑不得。
小芳說,她只是按操作,先在「喵喵」App或網站上預約,然後等第二天預約成功後,後臺就會發給他一個轉帳連接,她只需要把錢轉過去,等上幾天時間,錢就會被打回來,並帶有最少10%的回報。網上養貓,她只知道後臺在每筆交易要求夠買虛擬貓糧,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小敏說,她大約知道是什麼情況,她理解的是,她用錢在「喵喵」App上預約購買一隻虛擬貓,然後通過幾天飼養讓身價增長,等別人將其買走後,她就拿回了本金和利息。至於養貓的身價是如何增長,她也不知道。
此外,記者還採訪了多位被騙人,但有不少人至今還不知道自己打出去的錢是幹嘛用的,也不知道網上養貓究竟是何意!其中,還有人為了高額回報,是刷信用卡投的錢,目前已面臨無法還款的局面。
調查:「喵喵」App「互助盤」,專業人士揭露這是典型「躺賺」陷阱
通過網絡查詢和小芳提供的材料,記者得知,除了「喵喵」App外,與之同一天登陸不上的還有一個名叫「米奇樂園」的App,且兩個App均為一個團隊開發運營,該團隊的主要負責人謝某還在鄭州註冊過一家網絡科技公司。但網絡查詢顯示,以謝某為法人的網絡科技公司已於2019年3月14日,協議解散。
其間,記者還通過材料中的電話,試圖與謝某及其弟弟聯繫,但多次撥打,均無法接通。
同時,通過網上貼吧廣告,記者了解到,「喵喵」App宣稱賺錢模式為「互助盤」,通俗來講就是,A將錢打出去,B再給打回來。如:A打出去1萬元,這筆錢在外邊待幾天,後臺系統會匹配給B或C、D、E再打回來,雖然不確定誰會把錢打回來,但打回來的錢每天有最少有一千元的利息。而打回來的本金和利息則需要B或C、D、E的本金來出,以此類推,後邊的人越多,其前邊人就越賺錢。
在去年11月1日、22日,大河報曾以《轉發送禮套路多 不被拉黑就是「坑」》、《試玩App真能「手到錢來」?做夢!》為題,報導過一市民相信網絡轉發,最後實踐證明天上沒有掉餡餅;以及一款App宣稱每天試玩幾分鐘就能掙錢,最後近500人被騙,並揭露了一些「躺賺」、「走賺」、「玩賺」等噱頭吸引用戶下載使用的App廣泛存在,且多數存在風險。那麼,「喵喵」App的「互助盤」又屬於上述哪種模式?
據從事網絡安全工作多年的小邦(化名)說,喵喵App的「互助盤」屬於典型的「躺賺」陷阱。「互助盤」本質就是個龐氏騙局,它就像擊鼓傳花的遊戲一樣,第一批人將錢投進去,後邊的人則要不停地為前邊的人將錢補回來,而且還是連本帶利地補,這就導致越補越多,金額越滾越大,很多人在看到其中高額的回報後,就會忍不住想要跟著「躺賺」,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自己是否屬於前幾批,打出去的錢能不能回來,老闆什麼時候會跑路。
此外,小邦說,這種騙局在網上還有很多,如:養龍、養老鼠等,稍有不慎就會被騙。而且,其後臺所謂的個人,很可能就是團夥老闆,可由於轉帳過於分散,這就會導致被騙的錢可能很難追回。
進展:杭州一派出所已立案,鄭州警方也已受理
通過網絡查詢,記者了解到,「喵喵」和「米奇樂園」同時登不上後,被騙人員大概有四萬左右,全國各地的受害者已紛紛前往當地警方報案,最早立案的是杭州的一個派出所。
同時,據網上相關法律專家介紹,這種刑事案件一般的操作流程是一個地方立案,其他地區接到報警會轉由當地經偵協助調查。所以,其它地區的被騙人可以報警,登記被騙金額和具體信息。
那麼,鄭州警方是否已受理該案?
對此,記者就此事致電鄭州市公安局。據該局相關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回復稱,針對這一情況,他們已經接到相關市民的報警,並已受理。如果有市民遇到此類情況,請及時撥打110,或到就近轄區派出所進行報案。
在此,鄭州警方也希望提醒廣大市民,切莫輕信網上高回報、高收益的虛假宣傳,以及帶有「躺賺」、「走賺」、「玩賺」等噱頭的App,避免給自身財產安全帶來隱患。如果有市民遇到類似情況被騙、或個人財產受到侵害,請及時撥打110報警。
延伸閱讀:
新餘一女子迷上「互助盤」詐騙親友100餘萬最終落網
2020年5月,新餘市公安局袁河分局刑偵大隊民警綜合運用多種信息化偵查手段,深度研判,縝密布控,在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將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張某抓獲,破獲系列接觸性詐騙案件12起,涉案金額價值100餘萬元。
經查,張某自2016年離異後一直沒有穩定工作,生活拮据。後通過朋友介紹接觸到網上一「互助盤」操作平臺,這種資金數字遊戲吸引了張某,她把自己的所有資金全部投入到平臺,但因其業務不精、操作水平有限,且通過「互助盤」平臺賺錢的人少之又少,很快張某的10萬餘元資金血本無歸。為繼續在「互助盤」上回本,張某萌生了欺騙親朋好友幫其回本的想法。據其交待,從2016年6月份至2018年12月份兩年半時間內,張某多次虛構做水電工程、放貸吃利息等事實,先後騙取12名親友的信任,騙得現金共計100餘萬元,並將所騙資金全部投入到「互助盤」操作平臺供其扳本。
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中。
相關知識
「互助盤」:是依託網際網路類似傳銷的資金網絡操作平臺。平臺依靠後來者的本金「幫助」先來者獲取平臺承諾的高額利息,歸根結底就是金字塔模式的資本遊戲,賺錢的都是站在塔頂的那些人。
(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