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對於年輕的鹹豐皇帝來說,是一個不尋常的一年,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攪動江南半壁江山的時候,英法聯軍又不滿既得利益。於是揮師北上,倉皇失措的鹹豐於是北狩承德,等於是棄城而逃。
對於英法聯軍來說,沒有費多大力氣就佔領京師。於是,他們出來燒殺搶掠之外別的啥都不幹,在這一次兵禍中,遭受毀滅性破壞的無過於經營一百多年的圓明園。
康熙46年,為了表彰法號圓明的雍正,康熙下令修建在現在圓明園並且賜給皇四子胤禛,在後來雍正、乾隆兩朝的增補擴建,圓明園成為北方規模宏大、景色眾多,亭臺樓閣,富麗堂皇,幾乎集結了當時最優秀的人力、物力。
建成之後,分別為圓明園、暢春園、萬春園三個,有號稱圓明園四十景之多,成為夏日皇帝避暑半功的第二皇宮。甚至,鹹豐皇帝就出生於圓明園,讓人迷惑的是,這個出生於圓明園的皇帝最後丟棄了自己的龍興之地,在英法聯軍的攻打之下,棄城而逃。英法聯軍將裡面珍寶搜刮殆盡,隨後將之付之一炬。
至此,這個曾經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徹底失去了曾經的風光,鹹豐皇帝也於次年死於承德避暑山莊。兩宮太后成為大清實際的主宰。
不得不說,圓明園是近代以來中國遭受屈辱的最直接的見證,裡面積聚的珍寶、玫麗無雙的亭臺樓閣、各種富麗堂皇的景色都成為過眼雲煙,即使,現在曾經的屈辱不在,當初毀滅圓明園的兇手也早已化為塵土,但是他們造成的影響到現在還沒有消除。
不時的在媒體上可以看到,主宰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恢復圓明園原貌的和劍絕反對恢復的人炒的不可開交,主張的人覺得這是中華瑰寶,應該復原展示我們曾經的榮光,反對的認為這是有著鏡鑑之功效的,可以留作警惕後人。
那麼,如果恢復曾經的圓明園,會是什麼樣的景觀?
當然,現在的科技手段要是復原起來不是很空難,甚至復原後的景觀能夠更生從前,依著現在佔地龐大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如果復原四十景,歪史猜測可能是國人新的一個必須打卡的地方,不過可能門票不菲,為了收回巨額的投資成本,這四十景逛下來或許每個千八百是下不來的,而且時間上一天肯定不夠。
依照原來的景區分別,羅列如下:
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洲清晏、鏤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蕩蕩、茹古涵今、長春仙館、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月地雲居、鴻慈永祜、匯芳書院、日天琳宇、澹泊寧靜、映水蘭香、水木明瑟、濂溪樂處、多稼如雲、魚躍鳶飛、北遠山村、西峰秀色、四宜書屋、方壺勝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島瑤臺、接秀山房、別有洞天、夾鏡鳴琴、涵虛朗鑑、廓然大公、坐石臨流、曲院風荷、洞天深處。
看到沒有,光這一些典雅秀麗的名字就能感受到圓明園的魅力了,從這一些名字幾乎都能分辨出來,當時中華大地上有意思的精緻大致都可以在這裡一飽眼福,有皇帝勤政親賢的願望,蓬萊仙山、武陵春色,也有萬方安和的期盼,茹古涵今、正大光明。
可惜的是,這一切即使復原,依然沒辦法恢復曾經,現在造出來在逼真,也是贗品,或許只能成為某一些人圈錢的工具。所以歪史以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復原,但是沒辦法復原那份韻味。如果造出四不像,反而會折損大家的期待,還不如暫時留作警示國人。
建一座園子不困難,造一副贗品也很簡單,但是沒必要那這個當作炫耀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