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勞任怨的「特殊搜救隊員」[組圖]

2021-01-19 中國網

搜救犬與消防官兵並肩作戰。姚雲輝 攝影

搜救犬與消防官兵並肩作戰。姚雲輝 攝影

在青海省玉樹州抗震救災一線,與消防官兵並肩戰鬥著一群特殊的「戰士」,它們工作勤奮,任勞任怨,捕捉著廢墟下傳來的細微的生命氣息,這就是「消防搜救犬」。

青海玉樹州地震發生當日,四川省消防部隊立即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啟動地震救援跨區域應急預案,緊急調遣富有搶險救災經驗的精幹力量,趕往青海地震災區救援。

在首批增援部隊中,除了302名官兵,還有3名「特殊戰士」——「天府」、「望江」「西嶺」消防搜救犬。 殘垣斷壁中,這些有著出色搜救技能和豐富經驗的特殊「戰士」,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救援故事」。

首戰「天府」成功定位被埋者

4月15日下午一到達青海玉樹災區,這三條搜救犬便立刻奔向了救援現場。下午15時許,「天府」隨救援隊員來氣象賓館點,一進入現場,搜救犬就開始行動,「天府」停在廢墟一處,

嗅了嗅,率先發現了被困者,然後「汪汪」地叫了起來,為了確定被埋者的位置,消防隊員使用雷達生命探測儀進行再次搜尋,最終確定了被困者的具體位置,為搜救隊員成功救出被困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救援,被困婦女最終成功獲救。

任勞任怨,「西嶺」帶傷堅持作戰

16日下午,剛剛搜救完畢準備前往下一個現場的成都消防搜救犬,在廢墟中不停穿梭,之前「西嶺」已經連續工作了4個多小時,急需休息。然而現場圍著上百名群眾,訴說著親人遇難的情景,有的泣不成聲。訓導員心裡明白,這種時候搜救工作絕對不能停下,他暗暗下了決心,這棟樓搜完無論如何要讓「西嶺」休息一下。就在這時險情發生了,「西嶺」縱身躍上一處廢墟時,不小心腿部受傷,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但是「西嶺」仍然堅持到把整片廢墟樓搜完。

經過一夜地休息,17日,「西嶺」又一次投入到緊張的戰鬥中。

並肩戰鬥,特殊「消防員」作用突出

在大災大難面前,訓練有素、通解人性的"搜救犬"與消防救援隊員並肩戰鬥,救助受災群眾,在3天時間裡,三隻搜救犬在隊員們的帶領下,克服了高原嚴峻的自然環境所帶來的生理障礙,積極履行著自身職責,足跡踏遍了整個玉樹州,執著地搜尋每一寸廢墟;在整個救援過程中,它們一接到訓導員的命令,它們就立即興奮起來,繼續下一個搜救,在救援現場,隊員們已記不清它們一共出動過多少次,確認過多少受困人員的位置。

相關焦點

  • 跋山涉水5個小時 英國16名搜救隊員將「搜救犬」抬下山
    16名搜救隊員抵達後,歷時五個小時,用擔架將這隻重約55公斤的「搜救犬」一步一步地抬下了山。據美聯社27日報導,斯科費爾峰是英格蘭最高峰,海拔978米。當地時間24日,當地的山嶽搜救隊收到一條求助信息,一名男性稱自己的寵物狗「黛西」在下山途中癱倒不動,請求搜救隊將其抬下山。
  • 「神七」今日演練著陸搜救 3名隊員扮演航天員
    「神七」今日演練著陸搜救 3名隊員扮演航天員 2008年09月21日 15:38 來源:北京晚報 發表評論   原定於22日進行的「神七」著陸時最後一次搜救綜合演練將提前到今天下午進行
  • 陝西3名地質隊員可可西裡失蹤 相關部門全力搜救
    陝西3名地質隊員在可可西裡失蹤 相關部門全力搜救  3月1日下午5時,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陝西省地礦總公司3名地質隊員在我省可可西裡執行地調任務失蹤的搜救工作進展情況。截至2月29日,地方政府、應急搜救隊和項目部共出動搜救人員963人次,在重點區域排查。兩個階段的搜救過後,未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 《劍士kenshi》特殊隊員怎麼招募 特殊隊員招募方法
    導 讀 劍士(kenshi)遊戲中玩家該怎麼招募特殊隊員呢?下面來分享一下劍士kenshi特殊隊員招募方法,給大家一個參考。
  • 四川失聯中學老師遺體找到:搜救這麼多天不到山頂、搜救隊員爬山...
    搜救這麼多天不到山頂上去、說出來太諷刺了、死者父親自己登到山頂才發現、這這搜救隊員爬個山這麼難? 一位網友說搜救隊員準備上山的時候,有人告訴搜救隊員賈老師家的祖墳附件有馬蜂窩,建議不要上去,難道上邊有一個馬蜂窩就不上去了,是誰在阻止搜救隊員不用上去尋找。 其妻子稱「丈夫從不賭博,無不良嗜好,失蹤前沒有任何異樣。」
  • 14支隊伍、46名隊員!中國紅十字搜救救援隊培訓班在仙居開班
    為培養紅十字搜救救援骨幹力量,進一步提升紅十字會參與應急搜救、山地救援和高空繩索救援的能力,10月12日至16日,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浙江省紅十字會和台州市紅十字會承辦的2020 年中國紅十字搜救救援隊(浙江)培訓班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舉行。全省共14支救援隊46名隊員參加培訓。
  • 比基尼登山客失足墜谷,搜救隊員兩天搜索,已無生命跡象!
    隨後友人便向警方報案,南投的消防局於20日採取直升機救援的方式,但由於天氣不佳,直升機三次折返,最終改由地面搜索隊入山搜救。21號中午傳出消息,終於找到了吳女士本人,然而搜救人員找到她時已經是43個小時之後了,因而吳女士身體凍僵,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吳女士今年雖然已經36歲,但是身材苗條,容貌嬌美,還有女神的底子。
  • 最後的搜救
    幾乎每一個地方的排查都是以這樣的對白開始,然後救援隊員們再牽著搜救犬去嗅,以作進一步判斷。多名救援隊員告訴記者,雖然知道已經是地震的第五天,找到倖存者的機率很渺茫,但他們仍抱著無比期待的心情去仔細排查每一個區域。而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拯救廢墟下嬌弱的生命,同時享受生命獲救瞬間的幸福感   截至昨晚記者發稿,「420」蘆山地震仍有21人失蹤。
  • 職業獵人:寵物搜救隊用溫暖讓希望延續
    自2月12日上線起,《職業獵人》已依次介紹了特技演員、射箭運動員以及酒店體驗師三種職業,而第四集則聚焦於「寵物搜救隊」這一特殊公益搜救群體,講述了以丁老師為首的搜救隊隊員幫助找尋丟失寵物的故事。寵物搜救 找回的不僅僅是生命視頻開場,一個丟失愛寵的女孩哭著向丁老師求助,就像拉著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丁老師記錄完女孩的求助尋狗信息後,立即帶著搜救犬毛毛和搜救隊員對小區、附近商場,以及外圍展開地毯式搜查。
  • 搜救犬「海嘯」帶傷上陣屢立戰功[組圖]
    他向我們介紹說,儘管現在廢墟下很難再找到生命的跡象,可救援人員並沒有放棄,仍然不斷地用生命探測儀和搜救犬進行地毯式的搜尋。搜救犬分隊首屈一指的功臣「海嘯」受傷後還在堅持執行任務。記者:您是什麼時候接到命令趕赴北川的?之前正在執行什麼任務?王先廷:我們是13日凌晨接到命令,立即從梁平縣文化鎮的垮塌現場返回重慶總隊,坐上了開往四川災區的專車,晚上就趕到北川了。
  • 紮根老城廂的國際搜救隊員 微信有十幾個救援隊的群
    今年7月初,強降雨導致安徽蕪湖西七圩破堤洩洪,汪嘉梁所在的上海海上搜救志願者大隊——厚天救援輔助隊先遣隊已整裝準備奔赴安徽救災。「這幾天我跟領導匯報過,如果救援隊需要我,我可能要馬上動身。」汪嘉梁隨救援隊在東海進行水上搜救演練  背上包奔赴災區的熱血青年  到社區工作之前,汪嘉梁曾是一名軍人
  • 搜救犬的歷史及介紹
    搜救犬歷史  搜救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50年,在瑞士和義大利邊境的一個修道院,一個修道士訓練了一條狗,幫助救護了很多在該山區遭遇雪災的人們,該狗成為歷史上的第一隻搜救犬。修道院在16世紀被毀於火災,因此失去了所有記錄,其後300年間,有記載搜救犬們僅在該地區就挽救了2500多人的性命。歷史上最著名的一隻搜救犬名叫「白瑞」,他一生中共成功地挽救了40多人的性命!
  • 節假日消防搜救犬在幹啥?
    在消防救援隊伍中有這麼一群特殊的隊員,它們不會說話,卻和消防員一樣技能精湛;它們在救援現場屢立奇功,默默地付出。它們就是消防搜救犬!中秋國慶佳節至,人們都在過節的時候,我們「藍朋友」的小夥伴——搜救犬在做什麼呢?
  • 在汶川大地震的廢墟上 67條消防搜救犬成為抗震救災中的「特殊功臣...
    在抗震救災的功勞簿上,一支「無言」的隊伍用它們的迅捷和勇敢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們就是抗震救災中的「特殊功臣」———消防搜救犬。  記者6月4日從公安部消防局獲悉,這次四川救援中共出動消防搜救犬67條,參與成功搜救302名倖存者,參與搜尋遇難者遺體1700具。
  • 汪星人的本命年 丹東一群寵物狗跟著主人逆襲成為搜救犬
    在丹東有一支特殊的隊伍——天澤搜救犬隊,他們是丹東首支具有公益性質的搜救犬團體,也是省內第一支民間搜救犬團體,中國搜救犬聯盟的會員之一。狗年春節前,記者走進了這支隊伍,體驗馴導員們的日常生活,感受搜救犬的養成故事。
  • 搜救犬「希望」找到了!
    經過熱心市民、志願者和公安部門的聯合搜尋,8小時後,搜救犬「希望」在當天19時30分在距離玉林城區50多公裡以外的福綿區黎浪塘附近找到。6月25日9時30分,搜救犬「希望」完成日常訓練後回到在玉林市民政局附近住處進行休整。這時,它意外受到驚嚇出現異常行為,隨後往外跑。「一開始以為它不會走遠,沒想到半小時過去了,它還沒回來。」
  • 9小時山區搜救 尋回走失老人
    本報訊(記者呂獻峰)寒冷冬夜,一六旬老人在薊州區府君山附近走失,公安薊州分局文安街派出所、特警支隊、打擊犯罪偵查支隊等相關部門人員與薊州區消防救援支隊、薊州區藍天救援隊人員經9小時緊急搜救,找到了走失老人並將其交與家人。
  • 「網紅搜救犬」大懵和巴庫的故事
    大懵巴庫在長寧地震搜救現場肖兵介紹說,搜救犬開始訓練的時間,比很多人想像的都早,「他們和我們所有的搜救犬一樣,基本上從能跑的時候就開始幼訓了。」大懵和巴庫很小的時候就在隊員的指導下進行幼訓,隊員們會將食物、玩具等小犬們喜愛的東西藏起來,讓它們嘗試嗅探,從小培養搜救的靈敏性和意識。
  • 肇慶市水上搜救隊獲2019年度國家海上搜救獎勵金
    為鼓勵社會搜救力量參與海(水)上搜救行動,由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每年對在搜救行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社會搜救力量做出評選並發放獎勵。在肇慶市水上搜救分中心辦公室的協助下, 肇慶市水上搜救隊順利通過層層綜合評選,獲得2019年度國家海上搜救獎勵金30000元。
  • 阜康林管人員六小時深山搜救 受傷野馬鹿獲救重返自然
    接到消息後國有林管理局迅速組織人員展開搜救,經過6小時的搜救,受傷馬鹿得以重返自然。  由於報案的遊客不熟悉景區地形,加上普通話不好,山高林密手機信號微弱,定位不準確,搜救人員花了兩個多小時仍然沒有發現被困馬鹿。  到晚上8點,搜救工作已經持續了4個小時。眼看天色漸暗,搜救難度不斷加大,大家都很著急。經過「地毯式」搜尋,搜救隊員終於在馬牙山仙女灣附近發現受困馬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