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立秋後,露地蔬菜當心這些蟲害》《種菜的朋友注意了!秋茬...

2021-01-08 騰訊網

立秋後,露地蔬菜由於沒有任何遮擋物,極易受到害蟲的威脅。為害露天蔬菜的害蟲主要有菜青蟲、小菜蛾等食葉類害蟲,薊馬、溫室白粉蝨等小型害蟲,以及小地老虎、螻蛄、蠐螬、地蛆等地下害蟲。不同害蟲有不同的生活習性,防治方法也差別較大,應根據害蟲種類進行有針對性地防治。

01

食葉類害蟲

立秋後,隨著天氣逐漸轉涼,食葉性害蟲進入高發季,特別是鱗翅目害蟲,如菜青蟲、小菜蛾、食葉夜蛾等,經常暴發為害。

菜青蟲

1.菜青蟲

菜青蟲是菜粉蝶的幼蟲,主要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葉片,特別喜食葉片較厚的甘藍、花椰菜等。每年的4~6月和9~10月是菜青蟲最易發生的季節。該蟲共5齡。初孵幼蟲在寄主葉片背面取食葉肉,留下一層透明的上表皮,長大後轉至葉面蠶食成孔洞或缺刻,並能鑽入菜心中為害。4~5齡幼蟲進入暴食期,為害特別嚴重,耐藥性也更強,因此3齡以前是防治菜青蟲的最佳時期。

防治菜青蟲,可選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1.7%阿維·高氯氟氰可溶性液劑2000~3000倍液、2%阿維·蘇雲菌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18%阿維·菸鹼水劑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20%氟蟲雙醯胺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3%多殺黴素懸浮劑1500倍液、15%唑蟲醯胺乳油1000~1500倍液等噴霧,7~10天噴1次,共噴2~3次。

小菜蛾

2.小菜蛾

小菜蛾也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蟲之一,偏嗜甘藍型蔬菜。該蟲對溫度的適應範圍很廣,最適發育溫度為20℃~30℃,因此,春秋兩季發生最重。該蟲共4齡,3~4齡多在葉背或葉心取食,給防治造成困難,因此不同齡期的噴藥位置需要有所側重。

防治小菜蛾,可選用5%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1000倍液或20%氟蟲雙醯胺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2.5%阿維·氟鈴脲乳油2000~3000倍液、2.4%阿維·高氯微乳劑1000倍液、240克/升氰氟蟲腙懸浮劑500~600倍液、25克/升多殺黴素懸浮劑1000倍液、5%多殺黴素懸浮劑3000~4000倍液、25%丁醚脲乳油800~1000倍液、0.5%甲維鹽乳油3000倍液、10%蟲蟎腈懸浮劑1000~1500倍液、240克/升甲氧蟲醯肼懸浮劑2000倍液、150克/升茚蟲威懸浮劑3000倍液、20%氟苯蟲醯胺水分散粒劑2500~3000倍液等噴霧防治。

3.食葉夜蛾類害蟲

食葉夜蛾主要有甜菜夜蛾、甘藍夜蛾和斜紋夜蛾等。甜菜夜蛾是喜溫又耐高溫的害蟲;甘藍夜蛾生長適宜溫度為18℃~25℃,相對溼度為70%~80%,春、秋兩茬甘藍、白菜上是兩次發生高峰;斜紋夜蛾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在夏、秋降雨偏多而集中的年份常大發生。

防治夜蛾類害蟲,可選用5%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1000倍液或10%蟲蟎腈懸浮劑1000~1500倍液、240克/升甲氧蟲醯肼懸浮劑2000倍液、240克/升氰氟蟲腙懸浮劑1500~2000倍液、0.6%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每畝200~400克、150克/升茚蟲威懸浮劑3000倍液、50克/升蝨蟎脲乳油1000倍液、1%甲維鹽乳油2000~3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10.5%甲維·蟲醯肼乳油1500~2000倍液、3.6%蘇雲·蟲醯肼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20%氟蟲雙醯胺水分散粒劑2000~3000倍液、20%氯苯蟲醯胺水分散粒劑2500~3000倍液、5%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

不少食葉害蟲的成蟲具有強烈的趨光性和趨化性,因此,可以利用黑光燈或毒餌誘殺害蟲。例如斜紋夜蛾成蟲晝伏夜出,不僅有強趨光性,還對糖醋液及發酵的胡蘿蔔、麥芽、豆餅、牛糞等有趨性,菜農可以利用黑光燈和糖醋液進行誘捕。也可以用人工合成的菜蛾性誘劑誘芯誘殺菜蛾雄蟲。

02

薊馬、粉蝨等小型害蟲

薊馬、粉蝨等害蟲不僅為害棚室蔬菜,對露地蔬菜為害也較大。

白粉蝨

1.薊馬

薊馬為害生薑、大蔥、辣椒、茄子、番茄、黃瓜、豇豆、菜豆等蔬菜的花器及植株。如蔥薊馬在葉面上形成連片的銀白色條斑,嚴重的葉部扭曲變黃、枯萎,嚴重影響蔥類的品質和產量。

防治薊馬,可選用10%噻蟲螓水分散粒劑5000~6000倍液或24%螺蟲乙酯懸浮劑3500倍液、15%唑蟲醯胺乳油1100倍液、4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4000~6000倍液、6%乙基多殺黴素懸浮劑1000倍液、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4.5%高效氯氟菊酯·噻蟲螓混劑2000倍液、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2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500~3000倍液、10%烯啶蟲胺水劑1500~2000倍液、2.5%聯苯菊酯乳油2500倍液、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5~7天噴1次,連續噴施3~4次。

2.粉蝨類

粉蝨類害蟲主要是白粉蝨和煙粉蝨,為害秋季豇豆、菜豆、辣椒、茄子、番茄等蔬菜。該蟲世代重疊、繁殖力強、體表有蠟粉,給防治造成了困難。其為害不僅體現在直接取食上,最主要的為害表現為引發煤黴病、傳播病毒病等。

防治粉蝨,可選用3%啶蟲脒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吡蚜酮懸浮劑2500~4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2500倍液、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3000~4000倍液、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1%甲維鹽乳油2000倍液、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1500倍液混用。葉片正反兩面均勻噴霧。

噴藥防治生薑、大蔥、甘藍類蔬菜上的害蟲時,可在藥液中加入有機矽增效劑,增強藥劑的滲透性。

03

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

1.地老虎

地老虎主要為害蔬菜幼苗,剛孵化的幼蟲群集在幼苗上的心葉或葉背上取食,把葉片咬成缺口或網孔狀,幼蟲3齡後把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莖部咬斷,造成缺苗斷壟,4齡以後有明顯的負趨光性,白天潛入土中,晚上出來活動取食,尤以黃昏後活動最盛,並交配產卵,成蟲對黑光燈及糖醋酒等趨性較強。

防治地老虎,在地老虎1~3齡幼蟲期抗藥性較差,且暴露在蔬菜葉片或地面上,是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期。可選用80%敵敵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

地老虎

2.蠐螬

蠐螬幼蟲喜歡咬食蔬菜的幼苗和塊根,斷口整齊,不僅會造成蔬菜缺苗斷壟、被咬食的塊根或塊莖還易感染病菌,無法食用。成蟲具有假死性和趨光性,對黑光燈的趨性更強,白天潛伏,黃昏活動,晚上8~11時活動最盛。此外,基肥中施用未腐熟的糞肥時,也易造成蠐螬的大量繁殖。

防治蠐螬,可選用30%敵百蟲乳油500倍液或25%增效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倍液等澆灌或噴灑。

3.螻蛄

螻蛄成、若蟲均可為害,以取食嫩莖、根為主,為害特點是咬成亂麻狀,對幼苗造成的傷害是最為嚴重的。螻蛄晝伏夜出,活動取食高峰在晚上9~11時。初孵化的若蟲怕光、怕水、怕風,有群居性,具有強烈的趨光性,對馬糞等未腐熟的有機肥也有趨性,且喜歡在潮溼的土壤中生活。

防治螻蛄,可用氯氰菊酯或甲維鹽等灌根。

4.地蛆

地蛆是為害蔬菜地下部分的花蠅科幼蟲的統稱,又稱根蛆,種類很多。其成蟲一般不會直接為害蔬菜,為害蔬菜幼苗的是它們的幼蟲。常見的地蛆有種蠅的幼蟲、蘿蔔蠅的幼蟲、小蘿蔔蠅的幼蟲和蔥蠅的幼蟲四種。種蠅是以孵化的幼蟲鑽入蔬菜幼莖為害,蘿蔔蠅是從葉柄基部鑽入為害,小蘿蔔蠅是以幼蟲從蔬菜心葉及嫩莖鑽入根莖內部為害,蔥蠅是以幼蟲鑽入鱗莖內為害。成蟲喜聚於臭味重、未完全腐熟的糞肥上,怕光,喜在蔭蔽潮溼的地方活動,通風和強光時,多在葉背和根周背陰處。

防治地蛆,可每畝用1.1%苦參鹼粉劑2~4千克,兌水1000~2000千克,隨栽培行灌根。或用90%晶體敵百蟲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等澆灌根部。

此外,利用地下害蟲的趨性,如利用地老虎、蠐螬的趨光性,可在田裡安裝上黑光燈進行誘殺。開燈時間最好為晚上8~11時;設置糖醋毒液誘殺成蟲,比例為糖∶醋∶酒∶水=3∶4∶1∶2,再加上少量的殺蟲劑誘殺成蟲;也可用炒香的麥麩、豆餅混以毒餌誘殺螻蛄。

...............................................................

文章來源:農資導報

《種菜的朋友注意了!秋茬蔬菜定植在即,接收苗子千萬要注意》

當前,秋茬蔬菜即將進入定植高峰期,菜農正忙著苗子定植前的準備工作。由於定植時間安排緊密,來苗後,有些菜農沒有仔細查看苗子的質量就定植上了,結果定植後發現了一些問題,如病苗、弱苗、苗子不整齊等,給後期的管理造成了一系列困難。在這裡,提醒菜農在接收苗子時著重留意以下幾方面:

觀察苗子是否整齊一致

育苗廠育苗過程中受諸多意外因素的影響,例如連陰天氣、高溫等,常出現種子發芽率低、嫁接死亡率高、苗子不夠的情況。他們為完成合同,育苗廠之間相互調劑苗子或用不同品種苗子代替的情況時有發生。有的菜農在接收時,不注意觀察苗子整體情況,或發現情況掉以輕心,造成後期損失慘重。

觀察苗子是否健壯

有的育苗廠在出苗前由於天氣、管理、用藥等原因,苗子衰弱,葉色難看,他們就在交苗前用尿素、激素等噴一遍,讓苗子一時間看似「狀態」不錯。而這樣的苗子在定植以後往往就會表現出緩苗慢,長勢弱等情況。

一批苗子送到菜農手中,是壯苗還是弱苗,是徒長苗還是小老苗,只要細心觀察,都能通過肉眼判別出來。若判斷為壯苗,可全部留下,若發現異常,菜農有權要求退貨,以免後期生產中出現問題,影響種植效益。

菜農都希望購買到壯苗,那什麼樣的苗子才是壯苗呢?通用標準:一是看根,要求根白色,多而粗壯,從穴盤中提出幼苗後基質不散坨;二是看莖,要求莖稈粗壯,節間自然緊密;三是看葉,要求葉色濃綠,且葉片肥厚;四是無病,葉片無損傷無病斑,大小均勻。

以上屬於蔬菜壯苗的通用標準,具體到每一種蔬菜,壯苗又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觀察苗子是否攜帶病蟲害

很多菜農在查收苗子的時候粗心大意,只是核對一下數量,而忽視了苗子質量,結果栽上後出現死苗多、緩苗慢等問題,嚴重影響蔬菜的產量和效益。育苗過程中,影響苗子生長發育的因素很多,如溫度、水肥、病蟲害等,一不注意就容易導致苗子受害。

而且,當前多數苗子從播種到銷售要經過30-40天,育苗基質中加入的殺菌劑等早已不起作用,正是苗子容易感染病害的時候。若是育苗廠沒有注意防病防蟲,很可能攜帶某些病菌或蟲卵,導致定植後大面積病蟲害發生。

注意識別防偽標識

一些規模較大、管理規範的苗廠,尤其是一些種子、育苗一體化的大型公司,他們為便於市場管理,在種子包衣、穴盤管理、運苗車輛等都有統一的標準,這些都是很好的防偽屏障,但菜農朋友在接收種苗時往往很容易忽略這些細節,導致後期損失很大。例如,有的大公司在育苗時使用的穴盤都是機器打碼的送苗日期和品種名,若發現穴盤上沒有此標誌,或穴盤上貼的是手寫的標籤等,則可能是假苗子,接收時一定注意。

文章來源:菜農之家聯合社

相關焦點

  • 立秋後,露地蔬菜種植三大類蟲害需重點防治
    立秋後,露地蔬菜由於沒有任何遮擋物,極易受到害蟲的威脅。危害露天蔬菜的害蟲主要有菜青蟲、小菜蛾等食葉類害蟲,薊馬、溫室白粉蝨等小型害蟲,以及小地老虎、螻蛄、蠐螬、地蛆等地下害蟲。
  • 棚室蔬菜病蟲害的發生有哪些特點?
    反季節栽培蔬菜是指在不適合露地蔬菜生長的季節,利用塑料大棚或溫室,通過調控。,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一定的平衡,而棚室類內種植蔬菜,市場需求量大的蔬菜常年連茬種植,由於蔬菜根部分泌物質和病根的殘留,使土壤中的病原菌和有益微生物群逐漸失去平衡,病原菌數量不斷增加,導致病害發生頻繁;另外,棚室內光照少,而溫度和溼度相對較高,這樣的環境適宜病原菌繁殖蔓延傳播,如新建的棚室內發生瓜類枯萎病後,沒有及時的採取防治措施,一般情況下,從病情發生到普遍發病只需4至5年時間,而在大型的溫室中
  • 沒有糞便農家肥種菜,怎麼辦?攢尿水+草木灰,也能種想吃的蔬菜
    這些蔬菜整體上長得挺不錯的,尤其是那些長莖葉的,開花結果實的就稍微差點,這是跟我施肥量不夠有一定的關係,家裡草木灰比較少,種菜施肥主要是用人尿,所以像南瓜本來是要開花結果實的,但果實長得不好,光長藤了,後面我都是摘藤來吃,不留著結南瓜了。
  • 陽臺種菜全面指南 種菜生蟲怎麼辦 自配殺蟲藥 蔬菜高產還健康
    現在陽臺種菜成了一大趨勢,無論是退休在家的職工,還是正在處在衝鋒期的職場新人,都喜歡在自家陽臺上種些蔬菜,健康還環保,還不用擔心農殘。但是種菜有時候會生出來一些蟲子,會影響菜的產量還會影響我們的心情,用農藥殺蟲就違反了我們的初衷,不如自己配製高效又健康的殺蟲水。
  • 《陽臺菜園》:手把手教你蔬菜混種
    《陽臺菜園》:手把手教你蔬菜混種陽臺 出版方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都市人離大自然越來越遠,想回歸田園生活的人卻越來越多,幾乎每一個都市人都有一個田園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利用自己家的陽臺開始種花種菜,打造屬於自己的「田園夢」。
  • 立秋後,遇到這5種菜記得多買幾斤,曬乾留到冬天燉肉吃,特別香
    立秋之後這段時間,新鮮的蔬菜非常的多,天氣還非常炎熱,最適合曬一些蔬菜乾了。兩三天就能曬好,吃上一年也不會壞。其實很多蔬菜曬乾之後比直接吃更香,尤其是留到冬天用來燉肉吃,別提多香了。而且曬乾菜能更好的保存蔬菜,這樣我們在蔬菜相對匱乏的冬天也能吃到好多好吃的蔬菜了,一舉多得。
  • 蔬菜也會中暑你知道嗎?種植蔬菜時一定要注意,一不小心血本無歸
    蔬菜也會中暑你知道嗎?種植蔬菜時一定要注意,一不小心血本無歸。結束的「表示兩邊」的影響,高溫在中部和東部發展迅速。在山東省中部,江蘇北部氣溫一般接4到8℃。此外,西部的重慶、湖北西北部、當地最高氣溫超過38℃,40℃。
  • 百縣千村行(284) | 120畝基地內種了49個新品種蔬菜 「怪菜」成...
    「這可不是一般的菜園子」,兩河口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何佔武說,120畝基地內種了49個新品種蔬菜,這些新品種對當地老百姓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怪菜」。熟悉在於,辣椒、茄子、玉米等都是當地菜農的「老相識」,陌生在於,仔細看這些菜又有不同,譬如27個品種的辣椒,有用於「過嘴癮」的食用辣椒,各種辣度配置不同菜餚,也有20個品種是「過眼癮」的觀賞類彩色椒,赤橙黃綠青藍紫閃爍田間。
  • 農村種蔬菜,為什麼還有人用人尿施肥,有什麼好處?種菜人發話了
    鄉居小菜就是這樣種菜的,下面說說我的看法:一、現在農村種菜為什麼拿人尿做肥料其實,拿人尿來種菜一般是家裡沒什麼農家肥可以使用了,而又不想買化肥來種菜,就平時攢些尿水來施肥了;像現在農村很多人都住樓房了,衛生間也弄專門的封閉化糞池了,哪有什麼糞水可以淋菜呢,加上也很少人養豬了,養幾隻十來只雞鴨,雞鴨糞也不夠用,所以有些人就攢些人尿來種菜了。
  • 南京"都市菜農"上天入地種蔬菜
    拔一把綠油油的小青菜回家燒燒,這可是我自己種的蔬菜,絕對綠色無公害,蠻好的。」家住南京城南三山街一幢高層小區的李正軍告訴記者。「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隨著一個個名詞的出現,越來越多的都市人選擇重拾鋤頭,腳穿解放鞋,在近郊的田地、自家的陽臺、樓頂開闢出一塊綠地,當起了種菜一族。記者走近這些都市「種菜族」時發現,他們的生活有開心也有煩惱。
  • 陽臺種菜又怕蟲,幾款蔬菜不長蟲,產量高
    養護蔬菜,要想產量高,生態又安全,可以用純植物發酵的有機肥,氮磷鉀含量豐富,均衡,無任何添加,非常適合家庭和基地種植有機蔬菜,促進蔬菜生長,口感好。由於空間有限,陽臺使用種植盆種菜本來產量就不是很高,如果再招來蟲子惦記,又不想使用農藥,很可能會徒勞哦。在老農看來,想一直收穫放心蔬菜,得種這幾樣菜,不長蟲子超級省心,保證一家人吃都吃不完。
  • 種蔬菜蟲子多,不想打農藥,農戶自製3種殺蟲劑,真的能防蟲嗎
    秋季正是很多蔬菜種植的季節,蘿蔔、白菜、生菜是菜園子裡的常客,天氣逐漸涼爽,比較適合蔬菜生長。而在蔬菜出苗之後,蟲害是很多朋友面臨的一個大難題,像菜青蟲、蝸牛、蚜蟲等等,防治起來也很困難。很多農戶說,自己在菜園裡種植蔬菜,就是想吃到不打任何農藥、不施任何化肥的農藥的蔬菜,如果使用殺蟲劑那麼也就失去了種菜的意義。所以,網上出現了很多不打用藥的配方,用過之後,一季就不會生蟲,聽起來很有效果,但是這些方法真的很實用嗎?常見的自製殺蟲劑的方法可以分為這幾類,第一種是利於帶有辛辣味的蔬菜,像辣椒、大蒜、韭菜等搗碎之後,加水進行噴施,利用辛辣味去防治蟲害。
  • 明年蔬菜價格預測!另附十字花科蔬菜這些病害最難纏!
    病菌主要從葉緣水孔和傷口侵入,先侵害少數薄壁細胞,後進入維管束組織,並向上下擴展,造成系統性侵染。在染病的種株上,病菌可從果柄維管束或種臍進人種莢或種皮,使種子帶菌。高溫多雨、播種早,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地勢低洼、灌水過量、排水不良、農家肥少或未腐熟、人為傷口、蟲害發生嚴重的田塊有利於發病。
  • 這些蔬菜曬乾後,比新鮮的還好吃,冬天吃別有風味
    每當節氣一過立秋,正是城鄉居民曬乾菜的最佳時節。
  • 黑龍江寒地蔬菜春季備耕生產技術
    首先要及時綁蔓、吊蔓、打杈,及早疏去過多的果實和畸形果,對處於開花期的番茄、茄子等蔬菜進行輔助授粉,促進坐果;其次要調節好棚室內的溫度、光照和水分等蔬菜生長條件,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晚溫度保持在15-18℃,每天儘量保持8h以上光照時間;第三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根據蔬菜長勢和物候期做好促控結合,澆緩苗水後適當控水,根瓜、根果進入膨果期後每667m2隨水衝施平衡肥料5-10kg。
  • 立秋後多吃這蔬菜,搭配臘腸是一絕,比炒豬肉好吃實惠太多!
    菜市場大把新鮮蔬菜,趁著還沒跟風漲價,順手多帶點回家。這一順,就順多了一袋四季豆。四季豆,也稱「菜豆」、「芸豆」、「扁豆」等,在以前,四季豆只有夏天和冬天才能吃到,如今有了大棚蔬菜,幾乎可以隨時吃到新鮮的四季豆。
  • 立秋後的絲瓜勝良藥,茄子如毒藥,帶毒不能吃?
    立秋後的絲瓜可以吃;立秋後的茄子,毒性最大,不能吃...天天和尚念經一般地嘮叨,立秋,幾乎是很多果蔬的劫。立秋之前美好如蜜,立秋之後毒如砒霜。不知道這樣的說法從哪裡來,說得信誓旦旦,仿佛親身驗證過一般。那麼,立秋之後,絲瓜真有那麼好,茄子真的不能吃嗎?其實絲瓜有多個品種,春夏秋冬都有。夏絲瓜大概是六月到七月可以種,生長期很短,50天左右就可以採摘了。
  • 常見紫紅色蔬菜品種介紹
    植株長勢強,抗霜黴病,適合溫室和露地種植,花球形成的適宜溫度在8~18℃,秋播移栽後85天左右成熟。一般畝產量2000公斤左右。    「普萊米羅」紫甘藍    從荷蘭引進早熟品種,定植後75天後可收穫,外葉和葉球都呈紫紅色,葉面有蠟粉,葉球近圓形,高12釐米左右,橫徑20釐米左右,單球質量1.5~2公斤,包心緊密,口感脆嫩,每100克食用部位花青素含量58.5毫克。適於密植,可設施栽培也可露地栽培。一般畝產量3000公斤,成熟後不易裂球,耐儲存和運輸。
  • 三亞「水培蔬菜」成功 不靠土壤「喝水」就能長大
    80平米的棚子裡,一顆顆綠意盎然的小白菜從一個個圓形的小孔中伸出枝葉,這些小白菜紮根的地方不是土壤,而是緩緩流動著的「水」。這裡是三亞「水培蔬菜」的試點基地,這些流動的水就是蔬菜的營養來源,再有2天這些第一批成功種植的小白菜便可以豐收。  在水裡種菜,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在三亞3個大棚已經實現。大棚裡的「水培蔬菜」相較於普通的土壤種植具有生長周期短、蟲害少、產量高、可全年種植、不受天氣影響等優點,讓種植蔬菜不再靠天吃飯。未來,水培蔬菜還將與企業、合作社合作,在全省範圍內推廣。
  • 蔬菜《大棚蔬菜生長的整體策略!良好根系很重要》​《蔬菜病蟲害...
    蔬菜生長的整體策略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我們最終要收穫的是蔬菜的各種器官,有的是果實、有的是莖葉、有的是塊根、塊莖,其實這些都是光合作用合成的產物,也就是說要想蔬菜高產、優質,須讓蔬菜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形成蔬菜的各種器官,而正常合成產量,需要以下幾個方面同時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