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濱東花園小區
是我市首個推行垃圾分類的示範小區
每天7:00到9:00
和17:30到20:30
是垃圾定點投放的時間
如果您在這些時間之外
來這裡投放垃圾
只能去誤時垃圾投放點投放
那麼大家對這裡的投放規則
有些什麼看法呢?
這位居民告訴記者
實行垃圾分類以來
現在垃圾桶擺出來乾乾淨淨
地面一天衝洗兩次
過了投放垃圾的時間
垃圾桶被撤走
整個小區變得更好了
濱東花園小區位於濱河東路南段76號,共有住宅樓11棟,入住居民1496戶,大約有5200人。據小店區環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沒有實施垃圾分類前,濱東花園一天要產生5噸垃圾,實施垃圾分類後,小區一天產生其他垃圾3噸半,可回收垃圾約一噸,20%的垃圾被減量,被再利用。
小店區濱東花園、平陽景苑同時啟動了垃圾分類試點,目前都在對這一模式進行不斷探索完善,而在8月12日,迎澤區在迎澤街辦青年路片區和廟前街辦桃園路片區,科學建立了「全過程」「全鏈條」生活垃圾分類體系,有序推進垃圾分類示範區建設。
同以上試點一樣,迎澤區在迎澤街辦青年路片區和廟前街辦桃園路片區也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同樣實行「4+2」模式,即4大類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和2小類大件垃圾、裝修垃圾。
在記者的隨機調查中發現
對於太原市小區居民來說
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
真的是傻傻分不清!
什麼?不信
那小編先來考考你
請問蛋殼屬於廚餘垃圾還是其他垃圾?
菜葉子?土豆皮呢?
相信有很多寶寶一定會脫口而出
「廚餘垃圾」
但如果你真的這麼歸類
那就大錯特錯啦!
為了探究這一問題
我們特地請來了太原市城鄉管理局的
專業垃圾分類督導員
來為市民答疑解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最後給大家劃重點總結一下
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
廚餘垃圾主要是指日常生活垃圾產生的容易腐爛的生物質廢棄物,主要包括:廢棄油脂類、生肉殘餘、加工後剩飯、剩菜、骨頭等,也就是說一般是指加工後食品。
其他垃圾包括在食品加工前的菜葉子、果皮、土豆皮、蛋殼等等!
為了更好地進行垃圾分類
有關單位還實施了系列舉措
定時定點投放。按照「撤桶並站」原則,整合現有垃圾投放點,取消零散垃圾桶,每300戶設置1處投放站點。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實行定點暫存,不具備暫存條件的小區由居民自行暫存,通過電話、網絡預約等方式由有資質的企業進行收運和處理。每天分早中晚三個時間段進行投放,尖峰時段不少於3個小時,對殘疾人士、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摸底登記,督導員進行錯時上門收集代為投放。
嚴格分類投放。不按規定投放和隨意丟棄垃圾者,對其進行取證記錄並上門勸導,三次以上仍不改正者,移交行政執法部門依據《太原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進行上限處罰。
專人桶邊督導。在每個垃圾投放站點安排人員值守督導,主要工作內容為: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市民按照指定的時間、地點、方式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對不按規定投放的市民予以勸導;對暫未分類投放的垃圾予以分揀、分類;對拒不執行分類的情況按照《太原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規定,上報執法人員進行查處,並留存記錄;做好垃圾投放站點、設施的清洗清潔。
強化分類收運。有害垃圾實行每周定時收集一次,收運至指定中轉站暫存,達到一定數量後由特許經營單位運往省固廢處置中心;可回收物每周定時收集兩次;其他垃圾由物業公司收集,運往區城管部門指定站點。
推行網際網路+垃圾分類。充分利用智慧社區平臺,實現大數據共享、各環節實時管控、促進分類精準投放。建設垃圾分類信息管理系統,對所有垃圾分類小區的基礎信息、分類設施配置、分類投放質量及收集運輸、日常考核等情況進行信息化管理。
垃圾分類真的要來了!
有時間
大家就多學學怎麼分類吧!
別忘了跟黃河小編互動心得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