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好王萬斤蜜糖這是老一輩養蜂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句話足見一隻好的蜂王對於蜂群有著事倍功半的作用,既然蜂王如此重要,那麼好的蜂王如何獲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育王。作為一個合格的養蜂人必須掌握培育蜂王技術。雖然現在網上、書上、論壇,微信等關於培育蜂王的文章、視頻很多很多,但是關於育王細節部分大多都是一帶而過,好多初涉養蜂的朋友們照著書本上去操作都是以失敗告終。新手不比老手,他們最需要的是把方法簡單化再加以輔導的方式來學習如何培育蜂王。育王大體分為4個步驟,1組織育王群、2製作人工蠟臺、3人工移蟲、4育王后期管理。每一個步驟都關係到育王的成敗。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來細化講解。
第一步選擇育王群
春秋兩季最適宜我們培育新王,此時外界氣溫大多保持在25度左右,這樣的溫度是培育蜂王最適宜溫度。育王第一步就是選擇育王群。此時有些新手朋友就會問什麼是育王群?育王群就是沒有蜂王的群被稱作育王群。我們只要把蜂王提出來讓蜂群產生失王情緒,這就被稱為育王群。
第二步製作人工王臺
育王群準備好以後,我們就要開始來製作人工王臺。人工王臺也就是模仿自然王臺的尺寸製作而成。首先網上買一根王臺棒,粗的一端是意蜂用的,細的一端為中蜂用具體操作就是將蜂蠟融化成蠟水,再用育王捧一端做出一個小小的王臺杯。
首先將買來的育王棒泡在水裡一會吸足水後容易脫蠟,等蜂蠟融化後再將育王棒插入蠟水6毫米深,提起後再次插入5毫米深,就可以提出來放在冷水裡迅速降溫進行脫模。
第三步選擇高質量種群移蟲
人工王臺做好後,再次把王臺杯套在王臺棒一段粘蠟固定在育王框上,全部粘牢後每個王臺杯裡滴一滴蜂蜜放入育王群裡讓蜜蜂清理1個小時,清理時間不能太久,不然容易被工蜂咬壞,裡面蠟臺清理乾淨後就可以準備移蟲操作了。
(移蟲群作為種群,必須要經過篩選,群裝,採蜜量大,不愛分蜂的無病群才更容易培育出優秀的基因)人工移蟲要提前準備一支移蟲針(網上有的買),我們一般移的是孵化24小時左右的小幼蟲,就是看起來比卵稍微大一點的幼蟲漂浮在漿水上面。移蟲時要從小幼蟲的背部位置下針。最好一次完成不可二次挑蟲容易弄傷幼蟲,如果幼蟲太小不好操作可選擇稍大一點的幼蟲下手,幼蟲的日齡必須統一不然出臺日期不集中要後悔的。移蟲對於新手朋友可能有點難度只要多練習練習就會了,多移幾次找到技巧就成功了。蟲移出來後,再輕輕將小幼蟲移入人王臺裡就成功一半了。
第四部育王后期管理
完成人工移蟲步驟後迅速將育王框重新放入原先的育王群裡,記得放巢脾中間位置。接下來就是育王期管理了。育王期管理是指獎勵飼喂。此時補充飼餵可以提升王漿分泌量,充足的王漿才能產出高質量的蜂王。移蟲後當天下午就可以看出王臺的接受情況,接受率低可以從新移蟲,3天之後查看王臺的封蓋情況。封蓋日算起封蓋4天後開始著手分臺。封蓋算起第5天新王會陸陸續續出房。
最後總結:一個合格的養蜂人必須掌握人工育王這項技術,換王也是一種樂趣和一種期待,滿懷期待能培育出一隻只高質量的蜂王出來。新蜂王的優勢是眾所周知蜂群想要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只有新王可以做到,包括蜂蜜的產量,蜂群的發展等都離不開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