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父母把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成因及意義

2021-01-07 小尚哥說電影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 三毛

每個人都有夢想,或大或小,都承載著自己生活或工作的動力和源泉。

那麼,什麼是夢想?從百度百科來解釋:

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諸如事業與愛情等等。

夢想可能是我們對自己事業上未來的期許,也可能是未來找一個如意郎君或者賢妻良母。亦或者我們心中一直想要達到,卻因客觀條件最終沒能實現。

就如今天要跟大家聊的這部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的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一樣,他本身為印度國家摔跤冠軍,一直想要贏得世界級金牌。卻因生活所迫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並最終助力孩子們實現了這個夢想。

今天,我們就借著這個故事,結合現實,探討一下,父母把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成因及意義。

一、父母把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成因

1、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彌補年輕時自己遺留的遺憾

每個父母都有年輕時沒有完成,或者可以完成,卻因各種因素最後沒有實現的夢想。

我同學的父親是一位退休公務員,當兵8年。從很小的時候,他就時常跟我的同學說部隊裡的事情,每當講起他在那得時光總是面帶微笑,眼裡有光,充滿自豪感。

長大後,他父親一直叮囑他要在學校入黨,參軍入伍,好好表現,爭取留在部隊,有一個好前途。

而他是一個比較喜歡自由的人,所以,考慮了很久,最終應聘了一個銷售崗位,一幹就是5年。

其實對於他父親而言,當年因為家裡兄弟姐們多,爺爺也癱瘓在床,奶奶一個人照顧不過來,除了他父親,家裡沒有別人,於是,他夫妻用大好前程,換了一個大家庭幾十年的安定和團結。

他父親這輩子未能完成的夢想就是留在部隊,而我的那個同學如他所願。

像這樣的例子現實中還有很多,每個父母都有未曾完成的夢想,他們殷切的希望下一代,可以幫他們延續夢想,彌補曾經的遺憾。

如果從他們未完成夢想的分類區分,一類沒有能力打成的夢想,另一類是有能力打成,但因客觀因素沒能實現的夢想。

我同學的父親就屬於後者,從父親的經歷來看,他做出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因為那段經歷彌足珍貴,成為了他一生都無法磨滅的記憶。

影片中的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他把世界級摔跤金牌的夢想放到自己兩個女兒身上,是看到了她們本身的天賦,所以有意培養她們,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來訓練她們,最終不負眾望,幫助父親完成夢想。

所以,他並不是把夢想強加給姐妹兩個,而是通過全面分析和衡量後,才做出的正確選擇。

2、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價值觀影響,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值更高

什麼是「望子成龍」、「忘女成鳳」?

望:盼望;龍:古代傳說中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中國封建社會把龍作為帝王的象徵,比喻高貴傑出人物。盼望兒子能成為出類拔萃的顯耀人物。望:盼望;鳳:指一種動物,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是高貴典雅的代表,常比喻高貴氣質的女子。是盼望女兒能成為高貴氣質人物。

很多時候,父母希望孩子優秀,是天性使然。沒有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照顧面面俱到,生怕碰著磕著,都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人中龍鳳,幸福的生活。

所以,他們把未完成的夢想轉嫁到孩子身上,希望他們比自己更優秀,獲得更大的個人和社會價值。

而電影中當時的印度,女性地位低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作為父親,培養兩個女兒去當摔跤手,勢必會引起男性的嘲諷和輕視。

所以,他培養兩個女兒,一方面是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另一方面,也是對女性地位的捍衛和社會男女不平等現象的宣戰。

那麼對於兩個姐妹來說,雖然是女孩,但最後憑實力奪得世界級摔跤冠軍,證明了她們自己,也是對所有印度女性的一次大的鼓舞。

最終女兒成「鳳」,也完成了她們父親的夢想,一舉兩得,大歡喜的結局。

所以從另一層面來說,父母想用這種方式引導,只要掌握好方法,運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依然可以幫助孩子實現雙贏的局面。

那麼,從電影例子,結合現實,父母有哪些方法,可以真正以孩子為中心,來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夢想,來助力孩子完成夢想呢?

二、父母該以怎樣的態度,正確幫助孩子完成夢想?

1、不要用逼迫的手段把夢想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挖掘和培養,讓孩子自由選擇

現實中父母為了彌補自己曾經的遺憾,自私的逼迫孩子來被動學習一些興趣,讓孩子變得麻木不快樂。

我有一個朋友,她媽媽從小喜歡彈鋼琴,但由於家境,也沒有練好。於是她就把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逼著她報鋼琴班,每周除了學習,就是去學鋼琴,沒有一點業餘時間。

回憶起曾經經歷,她告訴我,那時的她不快樂,感覺自己是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沒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所以,父母應該現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全面分析和感受孩子對於興趣愛好的理解,如果一味逼迫和強加,反而會使孩子形成心理陰影,不能健康快樂成長。

而我的另一位同學,他的父母就比較開明,本來計劃讓孩子學繪畫,但通過平時他的表現,發現他非常喜歡數學,而且每次考試數學考的非常好。所以,父母就非常著重培養他數學方面的天分,現在我那位同學在北京科研所工作,待遇非常不錯。

所以,如果孩子對自己想培養的愛好不感興趣,應該積極引導,如果發現孩子在別的方面有天份,也應該尊重孩子選擇,積極培養,讓她們按照自己的軌跡發展,助力孩子完成自己的夢想。

2、從小做起,在生活中影響孩子,啟發孩子,讓孩子的夢想漸漸靠近父母的夢想

孩子很小時,就如同一張白紙,很容易收到父母興趣的影響。

電影中的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作為國家級摔跤手冠軍,日常的訓練和行為,影響了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讓她們也具有了對摔跤的可挖掘點,從而父親開始培養她們摔跤技能。

如果孩子從小對父母的愛好耳濡目染,自然從事他們的職業或相近職業也就順其自然,通俗一點,叫子承父業。

國內很多導演,就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從而走上了導演的道路。

比如國內著名導演陳凱歌老師,他父親陳懷凱就是導演出身,畢業於中央戲曲學院。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最終走上了導演之路。

所以,無論是電影還是現實,父母如果想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培養孩子,讓他們多接觸,多看,多體會,久而久之,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慢慢喜歡或者感興趣。

就如電影中孩子女兒既完成了父親未曾完成的夢想,也突破自己一樣,是雙贏的局面。

這種模式下,孩子和父母也會是雙贏的局面,讓孩子把自己的夢想發揚光大,綻放出更絢麗的希望之花。

三、結語

今天通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我們以電影中的案例,結合現實,首先我們分析了父母把未完成夢想寄託於孩子身上的成因,並結合成因,給出兩點建議,分析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夢想,合理引導孩子完成自己和父母未曾完成的夢想。

1、不要用逼迫的手段把夢想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挖掘和培養,讓孩子自由選擇。2、從小做起,通過父母興趣讓孩子耳濡目染,讓父母未完成的夢想在孩子身上延續。

通過這兩點,父母可以遊刃有餘的培養孩子的興趣點,而不是用逼迫和強加的方式,剝奪孩子的自由和愛好,讓他們無法健康快樂的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都盼望他們活成自己想要活成的那樣。但在這個多樣化發展的時代下,孩子的夢想很多時候跟父母是不同的,那就需要父母因勢利導,合理培養,才能讓孩子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趕上步伐,能在社會中立足。

不要忘了,孩子不是父母的唯一財產,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完整的靈魂和思考能力,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尊重他們,助力他們實現自己真正想要實現的夢想。

相關焦點

  • 優秀作文《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人生摔跤自我 ——觀《摔跤吧,爸爸》「在所有閃光燈的追隨下,吉塔和巴此塔幸福地與她們的爸爸擁抱在一起……」這是電影《摔跤吧,爸爸》中一個最普通卻又最讓人感動的鏡頭。《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電影,講述了一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為生活所迫不得已放棄摔跤。但他並未放棄自己的夢想,他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女兒身上,希望由女兒來替他完成他未完成的夢想。在他的指導下,他的女兒吉塔和巴此塔進步神速。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吉塔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但在那裡,面對著重重的誘惑,吉塔開始放縱自己,麻木自己,最終失去了原本最純真的那個自我。
  • 《摔跤吧,爸爸》:被刪的29分鐘,道出現實家庭「愛與控制」真相
    父母與孩子之間,是一場「愛與控制」的博弈,重刷《摔跤吧,爸爸》未刪減版,再一次逼近真相,更多一份理解。01做子女的,憑什麼要背負父母的夢想,負重飛翔?作為一個印度的摔跤冠軍,由阿米爾·汗飾演的馬哈維亞還沒有邁出為國家贏得金牌的腳步,就被殘酷的現實折翼——迫於生計,他不得不放棄職業摔跤生涯。老馬希望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兒子身上,然而老天卻給他開了個玩笑,接二連三,妻子足足生下四個女兒,每一次當爸的喜訊傳來,都是他夢想瀕臨滅亡的境地。
  • 《摔跤吧!爸爸》這部豆瓣評分9.2的電影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看這部電影,摔跤吧爸爸,大家其實對這部電影已經很是熟悉了,這部電影可是創下了印度當時的電影票房紀錄,更不用說在國外的票房了。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爸爸,阿米爾汗,他的職業是一名摔跤運動員,他的夢想是能夠在比賽場上拿下比賽的冠軍,但是後來由於某些原因,爸爸,阿米爾放棄了自己的職業,這就讓它把自己的夢想全部寄托在自己還沒出生的孩子身上,阿米爾汗一直覺得自己的老婆懷的是兒子,但是,讓他沒想到的事,老婆竟然接連生下了兩個女兒,這讓他很受打擊,覺得自己的夢想再也實現不了了,但是他也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兩個女兒,在摔跤這方面都有著極高的天賦
  • 《摔跤吧,爸爸!》夢想屬於一類人
    這就是觀眾對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評價。一部好電影總能觸動或撼動觀眾的心,一部偉大的作品能讓某些人對一些事情改觀。故事開始於印度的一個小山村,那裡的生活條件非常惡劣,但那有一個很久以前的摔跤冠軍,瑪哈維亞·辛格·普加。他一直夢想著能為國家贏得世界盃國際摔跤比賽,但時間一去不復返,他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命運似乎對他開了個大玩笑。
  • 聊聊《摔跤吧!爸爸》這「奇怪」的價值觀
    國內於2017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也有同樣的精彩之處,其從不同視角審視了當下社會的男女平權問題。父親(阿米爾汗飾)是一名摔跤運動員,最好的成績是全國冠軍,但是他代表國家奪金的願望直到退役也沒能實現。由於有一股軸勁,為國家奪金這件事就深深刻在了他的心裡。有夢想就是為了實現的,自己沒辦到怎麼辦?最直接的辦法——將其寄托在孩子身上。
  • 《摔跤吧!爸爸》精神力量強大,但現實意義不夠
    什麼樣的人最適合看《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那就是不想好好學習,只會天馬行空地羨慕其他人的孩子們,和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長。因為,只要你看過這部電影,你就會有一種體會:這世界上,好好學習算並不是最難的事,其他的成功之路需要你付出的,很可能遠比學習文化知識辛苦。
  • 從《摔跤吧!爸爸》中領悟父愛之深沉
    一部優秀的電影能使我們感動、震撼,一部偉大的電影能改變一個國家,甚至影響整個時代,《摔跤吧!爸爸》便如此。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但是他從未放棄自己的摔跤夢,一直希望有個兒子可以幫他實現夢想,為印度奪得一塊金牌。
  •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二十、自上一次看完《摔跤吧爸爸》,好像差不多一年了。這一次的《起跑線》把問題聚焦到了教育,其實一直覺得教育這東西不是死板的也不是絕對的。影片的父母認為孩子一定要上最好的學校才會有作為的觀點也是很多中國父母都有的心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影片以喜劇的形式更輕鬆地訴說了觀點,真是一部很贊的電影啊!對孩子的教育興趣還是比較重要吧,僅代表個人觀點。
  • 現實版《摔跤吧爸爸》!冠軍父親帶3個孩子習武,網友紛紛點讚
    很多父母的興趣愛好對孩子有著不小的影響,有人說這是基因,有人說這是耳濡目染傳下來的。有的家長會從小培養孩子,孩子長大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01現實版《摔跤吧爸爸》!老爸帶3個孩子習武,孩子精神飽滿英姿颯爽大家應該聽說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摔跤手爸爸年輕時與冠軍擦肩而過,勵志培養女兒成為摔跤冠軍,從女兒五六歲起,不顧一切反對教女兒摔跤,最終女兒成為了世界冠軍。而在中國,有一個家庭堪稱現實版的《摔跤吧爸爸》!江蘇徐州的一位老爸帶著3個孩子習武的視頻上傳到了網上,視頻中孩子個個精神飽滿英姿颯爽。
  • 《摔跤吧。爸爸》父愛如山感人至深,冠軍的背後是堅強
    《摔跤吧。 爸爸》究竟進步了嗎?說起印度神劇, 說起勵志電影,也許我們會想到這樣一部電影,它情節不算複雜卻扣人心弦,它既熱血沸騰又感人至深,這部電影就是《摔跤吧爸爸》。口」上映於2017年5月5日的《摔跤吧,爸爸》,在上映後便在中國大陸獲得極大的讚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它打破了傳統競技類體育電影的刻板模式,在父親和女兒羈絆下,-個交織著愛與夢想的故事娓娓道來。
  • 電影《摔跤吧!爸爸》改變國家女性地位,一部非常好看的印度電影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當年以史無前例的高口碑霸佔著評分榜第一名,豆瓣評分現在是9分的高分。《摔跤吧!爸爸》作為2017年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印度電影,票房大賣超10億,如此火爆的背後實際上是人們內心深處渴望通過觀影來尋找生活的答案。其現實意義遠大於故事本身。
  • 從《摔跤吧!爸爸》中啟示:培養有夢想的孩子,爸爸的格局很重要
    前言父親和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呢?是一脈相承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通過本文,你將可以收穫:1、 爸爸和孩子的關係探究。2、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3、 父親如何培養一個有理想的孩子?正文電影《摔跤的爸爸》:在遙遠的印度,有一個一家五口,父親曾經是一名遠近聞名的摔跤能手,獲得過許多榮譽,但是現在退役舉家過著普通簡單的生活。父親的三個孩子,兒子顯然沒有任何想要繼承父親過去職業和理想,也就是摔跤的欲望。如此這般,兩個女兒也就成了父親培養的目標。
  • 《摔跤吧,爸爸》:父愛和尊嚴
    前幾天晚上做夢,夢見高中時期的某個晚自習,老師給全班同學放《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場景。當初,曾看那部影片的感觸,一下子湧起,第二天一起床,就忍不住再刷了一遍這部電影——電影講的是印度爸爸馬哈維亞因為未能實現自己的摔跤夢,一心想要個男孩,哪知道妻子接連給他生的都是女孩。又在某個契機之下,他轉而培養自己的兩個女兒成為摔跤選手的故事。
  • 標題:吊打國產影片的印度勵志電影——《摔跤吧!爸爸》
    但實際上它的劇情非常老土:一個有著摔跤冠軍夢的父親,將自己年輕時未能實現的夢想強加於女兒身上,然後通過共同且不懈的努力,終於讓女兒成長為世界冠軍。影片中,有著你所能想像的到的所有的勵志電影情節,再加上熱血、煽情的鏡頭以及好聽的音樂,讓這部電影看起來的確是老少鹹宜、闔家共賞的不二選擇。
  • 《摔跤吧,爸爸!》粉碎性別歧視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豆瓣評分9.0的印度電影。2016年12月23日於印度上映2017年5月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法緹瑪·薩那·紗卡領銜主演的傳記片。其中的阿米爾·汗我想大家都熟悉,參演過好多印度的經典電影。
  • 電影《摔跤吧!爸爸》,三個層面去看父親,你看懂了嗎?
    本文由千千西卡獨家原創,輕點上方的關注,防止自己迷路~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電影《摔跤吧!爸爸》,三個層面去看父親,你看懂了嗎?《摔跤吧,爸爸》是印度的一個電影這部電影出來的時候,受到了大家的好評。這部電影主要就是講一個父親不能再摔跤了,但是他唯一的夢想就是摔跤,並且在國際上贏得第一名,並且為自己的國家爭光。但是可惜的是他受了一些傷,再也不能去摔跤了,於是他就把這個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兒子身上,然後就一直很難的妻子想要生孩子,想要生一個男孩子去摔跤去代替他完成這項使命。
  • 《摔跤吧爸爸》vs《蘇丹》同樣是摔跤,哪個更好看?
    《蘇丹》是印度又一摔跤題材的電影,這部電影會讓人感到熟悉,但並沒有驚喜。男主角是「猴神大叔」薩爾曼·汗,女主角安努舒卡·莎瑪曾在《我的個神啊》裡以短髮亮相,這次是長發,依然美的像仙女。17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走的是親情線,《蘇丹》走的是愛情線。
  • 摔跤吧!爸爸:美好的人生應當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電影名字叫做《摔跤吧!爸爸》,影片的名字很有意思,聽起來飽含鬥志,十分振奮人心,而影片的內容的確是關於摔跤的,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印度的一個小村莊裡,那裡依舊封建落後,對女性要求苛刻,她們從一出生就註定了嫁人生子的命運,然而主角的女兒卻從上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 你看過電影《摔跤吧爸爸》嗎?
    今天繼續來推米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該片2017年在中國大陸上映,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法緹瑪·薩那·紗卡領銜主演的傳記片。影片片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 豆瓣評分9分,《摔跤吧,爸爸》,最讓人震撼的印度電影
    《摔跤吧爸爸》就是阿米爾汗的成名之作。這一部電影在當年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有很多人看完了這一部電影之後都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大家都覺得阿米爾汗實在是一位奇人,能夠將印度的教育體制以及家庭矛盾凸顯無疑,讓人看完了之後忍不住地想要稱讚。阿米爾汗是這一部電影的主演,同時他也是這一部電影的導演,阿米爾汗為了能夠拍好這一部電影,直接增重了二三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