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記載一巨蛇,能吞大象,3年才完全消化,吐出象骨能治百病

2021-01-08 九月的小書屋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名言吧,其實關於蛇吞象的這個典故,早在《山海經》中就有了描寫,甚至有專門的一個這樣的異獸存在。

在《山海經.海內南經》中有一章講到一種異獸:能吞大象的蛇。

「巴蛇吞象,三年吐其骨」。

這種巴蛇本身的體型就非常的龐大,吃掉大象之後,要足足的3年的時間才能夠將其皮與肉給完全的消化掉,吐出象骨。

接著在山海經中又提到,巴蛇吐出來的象骨頭是極為難得一種藥材,能夠治療百病。

《海內經》也曾記載:有硃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

在古代,廣西山中盛產巴蛇,它們外出尋找食物,都會攜帶雷電,因此遇到它們的人以及異獸,大多沒有能夠逃脫的。

這種巴蛇一般在遇到大象,想要供給它們的時候,會先對它們猛噴毒霧,大象在聞到了這毒霧之後就無法動彈了,接著巴蛇會慢慢的吸氣,趁機將大象吞進肚子裡面,甚至有的時候能連著吃好幾頭大象才能。

多產巴蛇,外出覓食時,攜風帶雷,所遇人獸,無一能夠逃脫的。巴蛇遇到大象時,先是對其猛噴毒霧,大象中毒後屹立不動。巴蛇轉而吸氣,慢慢將大象吞進肚中,有時連吃數頭大象,才能飽腹。

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的自然界中,目前最大的蛇,應該是印度原始森林中發現的一條14.85米,447公斤的巨蟒。它雖然可以輕鬆的吞下一個成年人,但是如果想要吞下一個大象,那還是不可能的。

那麼,在山海經裡面記載的這種巴蛇,是真的沒有存在過嗎?

有學者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們認為,或許這種大蛇,是一種像恐龍一樣的吃肉的生物,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它們也跟恐龍一樣滅絕了。

雖然《山海經》會有誇大其詞的可能性,但是它們真是存在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除此之外,書中的許多其他關於異獸的記載,都是值得推敲的。

比如,《山海經》中還記載著一種"兔身鳥嘴"的野獸,最後被證實了,它是生活在美洲的犰狳。

除了異獸,關於《山海經》裡面的記載,還真的有人親身驗證過,並且得到了準確的答案。

上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學者亨利埃特默茨女士曾以親身實地勘驗的方式,按照書中記載的距離和方向,在北美大陸上實地查找,竟然找到了書中的路線圖,不但如此,其中記載的美洲的條山脈,也均被找到了!

結合古代文獻的考據和現代考古學成就,《山海經》中的一些內容得到了完善的解釋。與其說它是一本奇書,《山海經》其實更像是一本關於記載著古代人類遷徙的路線和歷史的古籍,是一部關於遠古人類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全書共有三萬一千字,記述了有關遠古時期的天文、地理、神話、巫術、宗教、物產、民俗、醫藥、異國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可謂是包羅萬象。

唐朝的魏徵在讀過山海經之後,也被它徵服了,並把這本書編寫進了史冊。

但是,很多想要看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想像不出來裡面的千奇百怪的異獸模樣。

因此,這裡我誠心推薦大家不妨試試這個全注全譯+圖解版本的《山海經》。

原文,白話文,註解一應俱全,讀起來毫無障礙,即便是沒有古文基礎的人,也能輕鬆的理解它。

另外,這套書最吸引人的一個點就在於:

為了可以讓我們可以生動的領略內容的神奇,它貼心的附上了插圖,一些想像不出來的怪誕動物,用一張張精美的繪圖傳神的呈現出來,不再需要你苦思冥想異獸到底長什麼樣,還能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

一本只需要49塊錢,就是幾盒煙錢,兩頓飯錢,但是卻可以讓你無聊的時刻變得有趣起來。

讓孩子一起感受山海經的魅力,這種故事,孩子也喜歡看,趣味性十足,還能順便開發孩子的想像力,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山海經記載一巨蛇,能吞大象,吃掉3年才吐象骨,能治百病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名言吧,其實關於蛇吞象的這個典故,早在《山海經》中就有了描寫,甚至有專門的一個這樣的異獸存在。在《山海經.海內南經》中有一章講到一種異獸:能吞大象的蛇。「巴蛇吞象,三年吐其骨」。
  • 《山海經》中記錄一巨蛇,口吞大象,3年才消化掉,能治療百病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個耳熟能詳的典故,早在《山海經》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記載:「巴蛇吞象,三年吐其骨」這裡所提及的「巴蛇」體型十分龐大,能生吞一頭大象,吃完以後需要三年才你把骨頭吐出來。緊接著,《山海經》又提到了,巴蛇的骨是一種珍稀的藥物,磨成粉可以治療百病。《海內經》也曾記載:有硃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這種巴蛇在野外出門的時候,經常攜帶者雷電,遇到他的人沒有一個能倖免。巴蛇遇到大象的時候也是先噴灑毒氣,等大象不動彈了,再開始吃掉整頭大象。有的時候甚至要連續吃掉好幾頭大象才能管飽,食量十分的驚人。
  • 《山海經》:吞大象的蛇曾存在過,在廣西一帶,吞了三年才吐骨頭
    《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如果有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不再患心腹之病。這種蛇全身赤黑色,還有一種說法是黑蛇青頭,在犀牛西。」郭璞在注釋中說,今天南方有一種叫做蚦蛇的巨蟒,經常吞食野鹿,鹿的血肉在它的肚子中爛掉之後,骨頭就會從它的鱗甲中透出來。這種蛇應該與巴蛇相類似。
  • 《山海經》:曾在廣西一帶出現吞大象的蛇,吞了三年才吐出骨頭
    《山海經》一書中曾經寫到過:巴蛇吞象,三年吐其骨。這句話足以看出這個巴蛇的龐大,不僅能吞掉大象,而且要三年才能消化掉大象的皮肉,吐出骨頭。而且傳聞說這個吐出來的象骨可以治百病,非常珍貴。在古代廣西的山中有很多的巴蛇,它們在外出覓食的時候身邊都攜風帶雷,不管是遇到人還是遇到獸,都沒有一個能逃過巴蛇的大嘴。而巴蛇在看到大象後,先是噴出毒素,讓大象中毒。然後巴蛇開始吸氣,慢慢將大象吞進肚子裡,有時候巴蛇甚至能連吃好幾頭大象。而且有些大象在中毒以後沒有被立馬吞下,雖然這時的皮毛都還在,但也只是一個乾癟的皮囊,裡面的血肉已經全部化成了血水。
  • 《山海經》中記載的三大異獸,一隻是黃帝守護神,一隻能吞大象
    《山海經》中記載的三大異獸,一隻是黃帝守護神,一隻能吞大象大家在小的時候應該都有聽過神話故事吧,那既然說到了神話故事,就不得不說起《山海經》這本書了,這本書中記載了非常多的奇珍異獸,這裡面有很多都被人稱作是神獸,能夠驅邪避難,還有則在流傳下來的那些神話故事中
  • 山海經的巴蛇吞象,是消失的遠古巨獸?還是隱藏其後的圖騰密碼?
    《山海經·海內南經》記載:「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譯文參考:巴蛇吞下大象,三年後才吐出骨頭。君子吃它後可治心腹之疾。巴蛇青色、黃色、紅色、黑色相間。
  • 《山海經》中吞食大象的巴蛇,吐出的骨頭堆積如山,真相不可描述
    我們現在能見到的蛇,一般大點的也就一米多,最多也就能吞下只小兔子小鳥這樣的小動物,即便是地球上傳說最大的海蛇,恐怕也大不到能夠吞下大象的地步。可是在《山海經》這本奇書裡,卻分明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
  • 《山海經》裡至今仍存的3種怪獸,第一危害農田,第三能吃大象!
    《山海經》裡至今仍存的3種怪獸,第一危害農田,第三能吃大象!說到《山海經》,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本古籍,這本古籍是我國的一大奇書,具體成書時間已經無從知曉了,但是種種跡象表明,這本書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後世有很多人對這本書進行了註解,比如我們熟知的大文學家郭璞就是有記載有記載以來最早對《山海經》進行編注的人。
  • 《山海經》巴蛇吞象之謎:遠古時期的蛇究竟有多大?
    巧的是,這時候皇帝的女兒也需要蛇膽來救命,象看到能夠成為駙馬的機會,便再次去取蛇膽,而這次當他爬到蛇的大口中,卻再也沒有出來,從此世代保佑樵夫後人的大蛇也不知去向。還有一種說法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中的蛇,指的是巴蛇,最早出現在古籍《山海經.海內南經》中:「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蛇為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 最強蛇王,10米巨蟒直接吞了一頭大象,消化半年
    在我們的大中國就有一句老話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話用來比喻那些貪心的人,就像蛇想要吞噬大象一樣,而結果就是被大象一腳碾壓,就這麼的送蛇命了。然而從這句老話我們可以看出,大家都認為,蛇吃大象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山海經》裡面的5隻異獸,一個能生吞大象,一個被英國人吃滅絕
    《山海經》裡面的5隻異獸,一個能生吞大象,一個被英國人吃滅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山海經》這本書呢?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山海經》這本書裡面的5大神獸,這其中就包括了天狗,一起來看看吧。月食按照古代的說法就是天狗食月,他們覺得是天狗出現把月亮吃了,每次出現這種異象都會引起百姓們的恐慌,那這個天狗到底長什麼樣呢?《山海經》中就有著關於天狗的記載,據說天狗是一種可以闢邪擋災的動物,長得和狐狸有點相似。
  • 山海經中出現的七大異獸
    在《山海經》記載的歷史之中,遠古時代靈氣充盈,各種仙草與靈藥存在於世間的各個角落之中,許多飛禽走獸在世間行走,有的則隱藏在名山大川之中或深淵巢穴之中,他們有的不斷禍害人間以尋求滿足自己的食慾與快樂,有的則在不斷地幫助人類,與人類達成了共識,在不斷的幫助中,許多妖獸成為了人們所信仰的圖騰。
  • 眼鏡王蛇玩「貪吃蛇」吞了又吐吐了又吞 菜花蛇:我太難了
    你見過蛇吃蛇嗎?攀枝花一居民家中的眼鏡王蛇被捕後,吐出一條活菜花蛇,然後又把菜花蛇吞了…… 9月3日21時07分,四川省攀枝花消防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位於攀枝花市米易縣水塘村6社一居民家中驚現兩條蛇,正威脅著家人的生命安全。
  • 山海經記載的水中精怪,喜歡穿紫色的雙頭蛇,聽到雷聲就抱頭鼠竄
    人在造神的時候,未免會給這些精怪貼上自己身上的標籤,於是它們便能變化成人,就是所謂的成精。所以我們能看到九頭的相柳,六足的瞿如,還有能夠像嬰兒一樣哭叫的九尾狐。其實都是人的欲望,人的執念和人的期冀。一、傳說在苗地有一群自稱苗民的人。苗地生活著一種天神,名叫延維,他有左右兩個腦袋,身長如猿猴。穿著紫色的衣服,帶著赤金的頭冠。
  • 盤點地球上已經消失的遠古巨蛇,第2個獵食大象,第1個愛吃鱷魚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地球上那些已經消失的遠古巨蛇,真是慶幸它們全部滅絕了。印度古裂口什麼是生活在距今6000多萬年以前白堊紀的一種巨蛇,從最新發掘的化石當中可以看出,這種蛇是以小型的蜥腳類恐龍為食的,甚至有時候也吃一些恐龍蛋。
  • 《山海經》中記載的有一種叫聲很大的蛇,聲若擊磬
    文/公子唯晨古往今來關於蛇的傳說不在少數,各種神話傳說中都有蛇的存在。它可能是一條秀氣的竹葉青也可能是一隻兇惡的巨蟒。總之在神話傳說中,蛇和狐狸一樣亦正亦邪。自古都有小蛇化龍之說,其實蛇和龍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物種,更談不上蛇能化龍。
  •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出自《山海經》,還是一個典故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出自《山海經》,還是一個典故呢?中國有句古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指的是那些貪心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人,就好像是一隻蛇一樣,明明很小,卻幻想著能夠吞下一隻大象,其實這句話最早是出自《山海經》,原話是「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大概意思是說,有一種蛇能夠吃下一隻大象,它把大象吞下去之後,三年的時間都沒有消化乾淨,最後只能夠把大象的骨頭吐出來。
  • 《山海經》記載成真?甘肅出現「怪物」:長得像羊,卻有個大象鼻
    《山海經》記載成真?甘肅出現「怪物」:長得像羊,卻有個大象鼻甘肅武威市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的交匯地帶,地形複雜。據cctv報導,在甘肅瀕危動物保護中心,生活著一群「怪物」,它長得像羊,卻一個大而凸起的鼻子,猶如大象的鼻子。
  • 《神鵰俠侶》七大神兵,打狗棒第七,玄鐵劍第二,第一被巨蛇所吞
    所謂「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縱觀各大武俠小說,其時代背景基本都是在冷兵器時代,因此在江湖無論之中也誕生了許多厲害的神兵利器,縱觀金庸十五部經典武俠作品,其中就有不少利器,今日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神鵰俠侶》這部作品中七件神兵利器的排名,其中玄鐵劍雖然巧奪天工,但也只能退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