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任天堂的「八國語言」政策是其不重視華語市場的一大鐵證,也是其佳作頻出卻屢招中國玩家不滿的一大原因。而且任天堂倒也真的不是只針對華語地區,就連對待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北美,他們也照樣擺出此種怠慢態度——原因只有一個而且很簡單,那就是覺得銷量差乾脆不做。
在最近一次網絡採訪中,美國任天堂遊戲負責人Chris Pranger解釋了關於為什麼任天堂許多遊戲都沒有發布美版:「因為發售美版的銷量無法支撐龐大的翻譯和本土化成本。」
「許多人都不理解也不能接受,但我在公司裡看的非常清楚,這種現象很常見。人們總是覺得自己根據喜好做出的判斷是正確的。所有人都在問任天堂,『你為啥跟錢過不去呢』。很顯然,我們需要計算風險。許多人都會拿出一款日本遊戲,比如說《彩虹隊長》這款遊戲,然後說,你看這麼多人都想玩《彩虹隊長》,你們跟錢過不去嗎?我們當然想賺錢,也正因為如此,如果我們在現在的市場狀態下翻譯這款遊戲,將會是一筆資金的浪費。畢竟這些玩家的數量實在是不夠龐大。」
「人們總是認識不到將日版遊戲翻譯成美版的成本有多高。這涉及到的不僅是翻譯、本土化、營銷等等,遊戲中經常有大量的語音對話!而錄音的成本非常巨大,有些遊戲的語音文本量會讓人望而生畏。甚至像《異度之刃》這種大作也是如此。許多人都非常喜歡這款遊戲,但這還並不足以讓我們冒險投資。所以我們最後算是意外地讓這款遊戲進入了美國,隨後任天堂美國部只好將錯就錯進行本土化。總之,這部分虧損只能我們內部消化,因為這款遊戲的美版銷量肯定不足以支撐龐大的成本。數百小時的遊戲流程,全程語音。為此花了我們好多錢。」
Chris說:「所以不要再問我們為何跟錢過不去了。我們真的很需要賺錢,只不過我們不能面面俱到。而且人們總不願意接受殘酷的現實:自己的圈子太小,不足以支撐一款遊戲的成本。」
編按:
好一個「龐大的」翻譯成本。如果說漢化一款遊戲的「成本」會給公司帶來這種毀滅性的虧損,那我們真得向國內那些無償付出的遊戲漢化組脫帽致敬了。這位美國任天堂發言人的出發點倒是可以理解,但其追逐蠅頭小利的短視思考卻也讓人難以接受。須知英文化、中文化呼聲最高的,一定是那些一旦錯過會有莫大遺憾的佳作。那些風評很爛遊戲根本不會得到這種榮耀。譬如之前無數中國玩家聯名發起的「口袋妖怪中文化請願活動」,玩家聲勢浩大在網絡上反響熱烈,國內外主流媒體均報導了此事,但任天堂對此竟然完全無動於衷。以《口袋妖怪》在世界範圍及華語圈的影響力,以及通過打開龐大兒童市場培養未來一代忠實用戶的戰略性,這一切都屬於無形收益。對比索尼PS系列在本土化做出的種種努力,任天堂的「八國語言」政策實在不是一句「難以支撐龐大的翻譯成本」所能推諉過去的(口袋系列基本沒有語音,也沒法拿錄音做擋箭牌)。
通過一系列惡質商法(例如買個New3DS連電源都要單賣,一份遊戲拆成3份賣等等),導致任天堂「撿芝麻丟西瓜」的追逐小利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實在不像一派宗師所為。而今,任天堂正陷於轉型的泥沼,但此時領軍人物巖田聰的過世又令其改革道路蒙上了重重陰影。在日本遊戲市場逐年萎縮的現在,開拓新疆土,找出新的增長點是任天堂勢必要走的路。下一任領導能否讓任天堂擺脫這種貪財短視的小氣印象呢?「八國語言」能再帶上中文變成「九國語言」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愛玩網 作者:冬夜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