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八國語言,創辦復旦大學卻客死異鄉,死前嘆息:他只是一條狗,馬相伯是舊名馬志德,是有近代傳說的奇人,晚年自稱華封老人,近代中國著名的教育者和愛國者,創立了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震旦大學,之後創立了如今的復旦大學。
1840年,英國用炮彈打開了中華民族的國境,開始了近代中國最悲慘的時代,列強虎視眈眈,這一年馬相伯出生了,他出生在這個混亂的時代,註定是悲劇,1945年5歲的馬相伯開始上私塾,1952年馬相伯一個人去上海徐匯公學,他在那裡面攻克了很多學科,他掌握了中文以外的7種語言,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學習了7種語言的人,他30歲的時候獲得了神學博士學位。
1876年,馬相伯成為晚晴重臣李鴻章手下的得力助手,在李鴻章旁邊擔任翻譯,這是他最棒的職務,也是最悲劇性的,在擔任翻譯的這幾年裡,馬相伯看到了中華的悲劇,決定一個一個國家命運的條約出現在了他面前,籤署了這個條約後,自己成為了民族的罪人,連自己的親生母親也說:「他後悔生了這樣的兒子,」。
一生的政治抱負最終使他成為民族的「罪人」,使許多愛國者鄙視,在1900年辛丑條約籤訂後,馬相伯終於是扼殺了心,對清廷沒有任何希望,此時已60歲的他賣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他會一個人,1902年,南洋公學的「墨瓶事件」使學生集體退學,當時蔡元培把學生介紹給了馬相伯,滿腦子學問的馬相伯也在這時找到了自己該做的事,他把自己兌換的錢創立了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震旦學院。
1937年日本侵略中華,上海淪陷,馬相伯從此在被日軍打的滿身瘡痍的中華大地上四處逃竄,1939年的他已經跑不動了,他終於在越南度過了痛苦的一生,去了異鄉,在他去之前,他說:「我只是一條狗,叫喚了一百年也沒有把中國叫醒。「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