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1月29日電(記者 吳魯 石中玉)【解說】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刺繡)遺產國際論壇暨中國傳統刺繡藝術精品展將於12月7日在廣東省博物館拉開帷幕。
此次活動將就中國傳統刺繡藝術在社會轉型中的技藝變遷、傳承危機和生產性保護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同時將展出一批優秀刺繡作品。
據悉,這次中國傳統刺繡藝術精品展將展出中國「四大名繡」,即蘇繡、粵繡、湘繡和蜀繡的代表作品,同時還將展出汴繡、顧繡和甌繡等繡種,以及一些少數民族地域的刺繡作品。這些刺繡品類中大多數被列為國家級或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且評定了技藝傳承人。
【解說】據介紹,本次將展出來自中國28個地區的150餘件當代刺繡作品,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繡種最多、涉及地域最廣、藝術水平最高的一次作品展覽。
【同期】中國藝術研究院民間美術研究中心主任 王海霞
獨秀莊刺繡科技發展公司堅持10年做的系列長卷以前是從來沒有面世,這次(展覽)拿出6幅供大家欣賞,是非常震撼的,這是一個亮點。還有這次我們有150多幅涉及28個繡種、30多位藝術大師、傳承人參加的一個展覽,也是在全國第一次,在廣東更是第一次,這也是我們的一個亮點。大家可以看到現場的演示,有六位繡娘在現場對針法和技藝的演示。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我們有一本很有意思的越秀教科書,每一個針法、技藝它都是用實物來展示的、教授的,它是一個實物教科書,700種針法能馬上在書上看到,這也是頭一次來展示。
【解說】據了解,將在中國傳統刺繡藝術精品展的6幅蘇繡長卷是以中國古代文化史上重要的藝術作品為題材,分別為《姑蘇繁華圖》、《清明上河圖》、《永樂宮壁畫》、《富春山居圖》、《百鳥圖》和《百駿圖》,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玉英領銜的60人刺繡團隊歷時10年製作而成。
廣州獨秀莊刺繡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建華向記者展示了即將展出的6幅長卷中的一幅,名為《姑蘇繁華圖》,這幅精緻的蘇繡是10位繡娘6年的結晶。
【同期】廣州獨秀莊刺繡科技公司董事長 陳建華
整個這幅是2米8長,10個繡娘6年完成,這幅(蘇繡作品)主要表達的是那時乾隆6次下江南的盛世圖,每一段那時候的交易盛景。現在你看到,這幅用刺繡來表達是我們國家級張玉英大師一生60年繡齡的所有針法幾乎全部在上面了,供我們後來的繡娘,包括博物館的收藏作為針法的研究(範本),它上面的瓦、人物、樹枝,全是用不同的針法,就算是同一棵樹也用了十多種針法。
【解說】這次活動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廣東省文化廳指導,廣州獨秀莊刺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中山大寫媒介人類學研究中心承辦。展覽將持續至12月15日,期間對公眾免費開放。(完)
(原標題:蘇繡長卷精品將亮相中國傳統刺繡藝術精品展)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