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是影響一個保險代理人年收入的最關鍵時期,對於一些績優代理人而言,開門紅期間的收入幾乎能佔到全年收入的50%左右。
2020年春節比較早,開門紅開始的普遍也比較早,對於很多代理人而言,按照計劃,他們1月往往能完成一半計劃,2月完成1/4,3月再完成剩下的1/4,這樣一來,一年的業績可能就會不錯了。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徹底打亂了他們的展業計劃。現在,他們不能出門拜訪客戶,不能線下聚集開會,大多數時間就只能在家等待疫情過去。
不過一些精英代理人是不會坐以待斃的,他們積極適應新的環境,在危險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在他們看來,人們常說的技術問題、制度問題等等,都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還在於人心——焦慮情緒之下,很多代理人喪失了鬥志,再加上平時缺少客戶積累,不習慣純線上或者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業務模式,導致疫情突發時,方寸大亂。
值得注意的是,應對疫情,留存代理人,保險公司目前基本已經形成套路:以線上會議、培訓調動代理人積極性;以線上產說會、新產品吸引客戶,為代理人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以降低考核門檻的方式,給代理人減輕壓力;以線上增員的方式,變被動為主動,為疫情過後的業務反彈做足準備。
01
不成問題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自1月下旬爆發之後,出於防控疫情的需要,人們的日常活動受到嚴格限制,各種線下活動紛紛叫停,線下保險展業活動也難以繼續,這對於諸多主要依靠代理人渠道的保險公司日常經營構成重大挑戰,傳統的線下展業模式難以為繼,一些保險公司線上技術短板被徹底暴露,但在一些績優的代理人看來,很多問題只是表面的,並不是關鍵所在。
技術問題不是關鍵,關鍵在於心態和習慣
疫情的突然爆發,被普遍視為保險公司線上業務水平的一次大考,不少公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窘迫。疫情爆發之初,有媒體報導稱,一些團隊的籤單量僅剩正常水平的5%左右。
但從目前『慧保天下』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保險公司整體情況並沒有想像中糟糕,就老六家而言,2月的新單保費收入整體縮減約30%。
技術的問題自然不容忽視,但其對於不同公司的影響差異巨大。國壽、平安以及一些頭部保險中介公司,由於前期對於技術投入較多,保險業務已基本實現線上操作。
但也有一些公司因為以往並不重視線上技術發展,導致不得不臨時抱佛腳,緊急完善相關技術配套。
更有一些公司,因為技術基礎薄弱,大部分保單仍需面籤,導致保費收入遭遇嚴重影響。
但相對於技術問題,一些精英代理人認為,關鍵還在於代理人的心態和工作習慣,如果以往已經有了充足的客戶積累,已經習慣了線上或者線上線下結合的業務模式,疫情面前就不會太被動,就可以將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雙錄不是關鍵,江蘇省發文鼓勵遠程雙錄
疫情爆發後,一些業內人士擔心,保險銷售中有關「雙錄」的要求有可能會對線上展業造成進一步的困擾,但從『慧保天下』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目前「雙錄」對於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代理人實際並不構成重大障礙。
根據原保監會發布的《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除電話銷售業務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之外,需要進行雙錄的情景還包括以下兩種:
(一)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包括利用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營業場所內自助終端等設備進行銷售。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通過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外的其他銷售渠道,銷售投資連結保險產品,或向60周歲(含)以上年齡的投保人銷售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人身保險產品。
這意味著大部分業務其實並不需要雙錄,只有個別地區例外,例如,江蘇省於2019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堪稱全國最嚴格的保險雙錄規定,只要是向自然人銷售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險產品,銷售過程就需要實施雙錄。
但針對疫情期間的實際情況,江蘇省實際已經調整了對於雙錄的要求,明確發文表態:疫情防控期,保險、理財產品銷售可實行遠程雙錄,核保核籤和貸後管理可採用視頻連線等非現場工作方式,並留存好影像資料備查。
針對個別地區的特殊情況,一些保險公司通過迅速完善技術以支持遠程雙錄,降低制度影響。
代理人脫落短期可控,疫情緩解加速問題解決
疫情發生後,有關代理人的脫落問題一度引發以個險渠道為主的公司的極大焦慮,因為代理人如果無法展業、開單,就無法獲得足夠收入,大量底層代理人就將脫落。
不過就『慧保天下』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就老六家險企而言,截至目前,2月新單保費降幅約為30%左右,略好於人們的預期,不過不同公司之間表現差異巨大,整體來看,國壽和新華,由於準備更充分,且產品相對激進,保費收入表現相對更好一些。
且由於疫情延續僅1個多月時間,對於大多數代理人而言,生活尚不構成問題。更重要的是,疫情期間,大多數產業都陷入停工狀態,找一份新的工作也並非易事。
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不少地區已經調低了響應等級,人們的線下活動開始增加,這有助於代理人線下開展業務,緊張狀態將進一步降低。
02
真正的問題是焦慮,是傳統展業模式
相對於技術、制度、收入等問題,一些代理人認為,面對突發疫情,人們內心的焦慮才是最大的障礙,此外,需要人們聚集才能完成的傳統的產說會模式也在這一階段遭遇重創。
客戶代理人均焦慮,買賣雙方均不在狀態
一些團隊長坦言,對於他們而言,最大的困擾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制度問題,而是因為疫情原因,代理人普遍陷入焦慮情緒,對於工作投入不夠,平時缺乏積累,疫情期又缺乏熱情、信心。
而與此同時,客戶也普遍焦慮,有代理人也反映,從市場角度看,雖然疫情加深了人們對風險的認知,但主動諮詢投保的客戶絲毫沒有增多。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如何有序復工復產才是當下家庭最為關心的,目前,客戶線上諮詢和購買的產品多是單價低、佣金少、產品較簡單的醫療險和意外險。
甚至多家網際網路保險平臺人士也表示,疫情發生後,成交量並沒有顯著增加,顯著增加的只有諮詢量。他們分析主要原因也在於,疫情蔓延下,人們普遍感到焦慮,需要交流;與此同時,因為國家財政對治療費用進行兜底,疫情並不能直接喚醒人們對於保險的高度重視。
不過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認為,當疫情逐漸得到更好的控制,人們不再過於焦慮,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而保障型產品也將迎來一波發展高潮。
禁止聚集,傳統產說會模式遭遇重創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此次疫情爆發影響最大的其實是線下產說會這種傳統業務模式。
因為疫情防控,各個地區均禁止聚集的關係,線下產說會這種團隊作戰模式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在銀保渠道,個別公司近年來為推動期交產品銷售,也採取了個險化的銷售模式,引進了代理人渠道的「產說會」模式,但疫情之下,這種模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有業內人士透露,其公司銀保渠道業績幾乎只有去年同期的兩成左右。
03
留存隊伍各顯神通
疫情當前,保險公司的挑戰是巨大的,但方法總比困難多,如今,1個多月時間過去,保險公司應對疫情也已經形成套路:
線上會議、培訓提高代理人積極性,線上產說會聚攏客戶
無論何種情況,活動量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代理人的業績,焦慮情緒蔓延下,為解決代理人的焦慮以及消極狀態,不少保險公司都通過積極開展各類線上活動,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調動情緒,同時也是積極利用假期時間充電,為未來業務開展做準備。
主要的線上活動類型,包括線上晨會,線上培訓等,目的是提升代理人素質。
此外,線下產說會無法召開,保險公司也紛紛將產說會移至線上召開,並設計疫情相關險種,贈送險種,通過這種方式,為代理人銷售產品創造機會。
降低考核標準,盡力留存隊伍
業績承壓之下營銷員的業務考核指標是否有所調整引發關注。
有公司代理人表示,目前公司的考核政策並未調整,和往常一樣,當進一步詢問是否會影響工資收入時,他表示這是肯定的,目前只能靠續傭勉強為生。
也有保險機構通過降低考核標準的方式,適度緩解代理人壓力,一家大型保險金融集團的代理人透露,其所在公司會綜合各個地區的疫情嚴重性和市場整體趨勢來做考核標準動態調整,「畢竟健康和安全更重要。」 不過與此同時,該公司給予新人代理人的各種福利待遇也相應有所調減。
更有保險經紀公司暫時取消了業績考核和留存考核,「這對增員來說也比較友好,新人不用擔心沒有業績而被淘汰。」
此外,為穩定代理人隊伍,多家保險機構也通過為一線營銷員提供疫情相關保險保障的方式「穩定軍心」。
重心轉向線上招募,為疫情結束做準備
雖然短期內疫情會對新單有一定影響,但同時也給增員帶來了新的契機。
一位保險經紀公司的團隊負責人每天都通過B站直播、微信增員,「新冠狀病毒肺炎恰逢春節,不少人可能會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職業定位,例如,服務行業有的員工處於待命狀態,有些創企在不能恢復業務的同時,仍面臨房租和員工薪酬的流水壓力,這些都是可以發展增員的對象。」
這位團隊負責人新建了一個名為「保險小課堂」的微信群中,短短3天時間,群成員的人數已經增加至300人。
事實上,不少保險機構已經把近期的工作重心都調整到了線上增員。利用微信社群和線上視頻直播,一方面將用戶的關注轉移到線上,開發線上新的銷售渠道。另一方面,也是為疫情結束後展業儲備足夠多的人力。
有業內人士認為,若公司因勢利導,調整考核指標,能夠保持和增加自身隊伍的穩定性,保險機構或有希望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吸收從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擠出的就業,做大做強營銷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