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別以為我只啃竹子,偶爾也會開次葷

2020-11-02 蝌蚪五線譜

又圓又可愛,快進來吸熊貓!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北京動物園熊貓館又迎來了遊客高峰。雖然,公園在節日期間熊貓館採取了限制客流、分時段放行參觀等措施,但遊客的熱情絲毫不減,這也充分顯示了「國寶」的無限魅力。

事實上,全世界人民都喜愛大熊貓,這可能有下面三個主要的原因:一是它具有美麗的形象,可愛的神態,有趣的動作,撥動著人們慈愛的心弦;二是它神秘的身世,獨特的科學價值,吸引著人們去研究和探索;三是它稀少的數量,瀕危的處境,激發起人們保護這一稀世珍寶的責任感。▼▼▼


大熊貓「黑白駁」的體色人們已經非常熟悉,這種毛色圖案在竹林中十分顯眼,有助於它們彼此之間的聯繫;而在冬季的雪地上,這種毛色又成了它們的保護色。那麼有沒有其他顏色的大熊貓呢?在西安動物園就曾展出過一隻棕色和白色相間的雌性大熊貓,名叫「丹丹」,來自陝西秦嶺。▼▼▼


這是世界上科學界首次發現體毛為棕色的大熊貓,這種棕色的體毛可能是一種原始性狀的表現,是它的一種返祖現象。有趣的是,後來通過與正常體色的雄性大熊貓自然交配、利用冷凍精液進行人工授精使「丹丹」懷孕,並產下的三個幼仔的毛色均為黑白相間,並沒有任何棕色。

大熊貓的食性是其最為奇特和有趣的習性之一,除了偶爾開一次「葷」捉到竹鼠吃外它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

在野外自然採食的50多種植物中,竹類就佔一半以上,而且佔全年食物量的99%。它的前掌上的5個帶爪的趾是並生的,此外還有一個第六指,即從腕骨上長出一個強大的籽骨,起著「大拇指」的作用,這個「大拇指」可以與其他5指配合,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甚至抓東西、爬樹等。▼▼▼

但它卻還保留著食肉動物的那種較為簡單的消化道,沒有食草動物所具有的專門用於儲存食物的複雜的胃和巨大的盲腸,腸胃中也沒有用於把植物中的纖維素髮酵成能吸收的營養物質的共生細菌或纖毛蟲。為了獲得所需的營養,唯一的辦法就是快吃快拉、隨吃隨拉。

在北京動物園,大熊貓主要的食物仍然是以竹子為主,通常有白夾竹、早園竹、苦竹等以滿足不同的需要,竹子通過冷藏運輸到達動物園後直接儲存在熊貓館的冷庫中,經過清洗和解凍後才會送到大熊貓口中,保障食物的新鮮。在投餵的過程中,飼養員會通過「插、藏、放」多樣的形式手段,讓大熊貓自己尋找食物,增加動物的運動量,增加取食興趣,同時為了保障大熊貓健康快樂成長,窩頭、竹筍、蘋果、胡蘿蔔等每日都是定量提供。一隻大熊貓一天能吃25—35千克竹子,竹筍5千克, 0.8—1.2千克的窩頭,冬天吃得更多一些。▼▼▼

有趣的是,雖然這些食物大熊貓都吃,但進食是有次序的,相比較而言,它最喜歡吃窩頭、竹筍、紅棗這些精飼料,而將竹子放在最後才吃。更有趣的是,它還能像一個拒絕吃藥的小孩一樣,輕易地把混在食物裡的藥挑出來,飼養員只有把藥夾在紅棗裡,才能讓它乖乖地吃下去。此外,每隻大熊貓過生日的時候,飼養員都會為它準備各種造型的窩頭蛋糕,再用粽葉、胡蘿蔔、蘋果、紅棗作為蛋糕的裝飾。

在野外,大熊貓平常都是過著獨居的生活,它的種群通常也是由零散的個體所組成的▼▼▼

大熊貓的面部缺乏表情,一般通過視覺、嗅覺和聽覺來保持種群之間的通訊聯繫,其中嗅覺最為重要。在它的肛門兩側各有一片裸露的區域,是肛周腺的所在地,這種腺體可以分泌一種聞起來帶酸味的物質,它常在高大的樹幹基部或者其他顯著的物體如石塊、土堆等,用肛周腺的分泌物塗抹,同時也用糞便和尿液等,作為互相之間識別的標記,表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

我們平時很難聽到大熊貓發出的聲音。其實,大熊貓成體的叫聲可以表示佔有領域、尋覓配偶、撫育幼仔、受到了威脅的恐懼等等,包括嗷叫、低嗷、哼叫、吠叫、強吠、吼叫、尖叫和嘶叫等叫聲,還有呼氣、鼓鼻、咂嘴等聲音。大熊貓初生幼仔的叫聲比較單調,只有「吱吱」、「哇哇」和「咕咕」等三種,表示飢餓、身體不適或者需要排便等生理現象。▼▼▼

到了9月齡時,還會發出呻吟、鼓鼻,以及類似牛叫和犬吠等叫聲,其意義已經接近成體。隨著其月齡的增長和體重的增加,它的叫聲變得越來越複雜。

目前在北京動物園裡生活著10隻可愛的大熊貓,分別是居住在亞運館裡的吉妮(雌)、古古(雄)、萌萌(雌)、萌大(雄)、萌二(雄)和居住在奧運館的點點(雌)、萌蘭(雄)、福星(雄)、萌寶(雌)、萌玉(雌),其中萌寶和萌玉是一對雙胞胎姐妹。

這些「寶貝兒」每天都受到很多遊客和網友的關注,北京動物園也在場館設施改造、動物飼料的調整、飼養管理規章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其他動物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進行精力的照顧和保護。熊貓館分為室內與室外兩個展區,連接室內室外的窗門是打開的,動物可以自由出入,室內展廳的玻璃房裡設置了空調系統,可以隨時確保室內的恆溫,當室外氣溫超過26℃以上,工作人員會將窗門打開讓大熊貓自由選擇休息的地方。在室外展區有樹木、草叢、木質棲架等可以遮蔭,而且運動場還有水池,工作人員會打開噴頭,不論大熊貓是想泡澡還是玩水,那都是沒有問題的。為了夏日防暑降溫,工作人員還會為大熊貓準備解暑的綠豆湯,它們也都很喜歡。

在北京動物園,每隻大熊貓都有一位專屬飼養員。他們不僅負責大熊貓丰容工作,還堅持每日開展行為訓練。▼▼▼

這是很重要的日常工作,不僅可以鍛鍊動物的力量,增強飼養員與大熊貓之間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動物和飼養員間的協作更和諧,體檢時,飼養員就可以幫助動物在非麻醉前提下完成抽血等項目,減少對動物身體的傷害。

除了北京動物園,我國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及各個大型動物園等很多地方都有大熊貓展出。▼▼▼

野生大熊貓的生存狀況也隨著我國對大熊貓的保護力度的增加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種群數量由上世紀全國第二次調查所發現的1114隻、2000年-2004年第三次調查所發現的1596隻,回升到2015年第四次調查所發現的1864只。▼▼▼

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更是將大大推動大熊貓棲息地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促進棲息地斑塊間的融合,對於增強大熊貓棲息地的連通性、協調性和完整性,合理調節種群密度,實現大熊貓種群穩定繁衍具有重大意義。這些顯著的成果成為我國乃至全球瀕危野生動物保護行動中一個標誌性的成功範例。

(本文所有大熊貓圖片,均為作者李湘濤拍攝)

相關焦點

  • 大熊貓:別以為我只啃竹子,偶爾也會開次葷!
    有趣的是,後來通過與正常體色的雄性大熊貓自然交配、利用冷凍精液進行人工授精使「丹丹」懷孕,並產下的三個幼仔的毛色均為黑白相間,並沒有任何棕色。大熊貓的食性是其最為奇特和有趣的習性之一,除了偶爾開一次「葷」,捉到竹鼠吃外它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
  • 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怎麼成了整天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旅德大熊貓在柏林動物園啃竹子 津津有味
    當地時間2018年5月12日,德國柏林,旅居德國的大熊貓「嬌慶」在柏林動物園啃竹子玩耍。當地時間2018年5月12日,德國柏林,旅居德國的大熊貓「嬌慶」在柏林動物園啃竹子玩耍。當地時間2018年5月12日,德國柏林,旅居德國的大熊貓「嬌慶」在柏林動物園啃竹子玩耍。
  • 大熊貓作為食肉動物為什麼只喜歡吃竹子?科學家們說竹子是肉
    從動物的分類上來看,大熊貓本身是屬於食肉動物一類的。他的腸子也比食草動物的腸子更加的發達,而大熊貓卻每天都堅持只吃竹子這一種食物,著實讓許多人無法理解。不過最近科學家們或許真的找到了一種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的答案。
  • 黑竹溝發現一大熊貓,都以為它只吃竹子,沒想到還吃山羊,食蜂蜜
    01發現:都以為大熊貓只吃竹子,沒想到還吃山羊,還吃牛羚肉,連蜂蜜也不放過作為食肉目動物,大熊貓也喜歡吃肉,只是苦於沒有機會,但它們也不會甘心一輩子吃食竹子。不過,它們也偶爾開葷,也會掏竹鼠、捕食山羊,算是為自己改善改善生活。在黑竹溝,有村民親眼見一隻體長1米左右的成年大熊貓下山覓食,抱著自家的一隻山羊正在啃食,並在現場逗留半個小時後,又返回深山。
  • 大熊貓:如果不是被逼無奈,我們也不會選擇吃竹子
    ,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大熊貓體內缺乏這種微生物,所以它們對竹子的利用率並不高,如果你仔細觀看大熊貓的糞便你會發現
  • 大熊貓不是食鐵獸嗎?可它也太弱了,高度近視,吃竹子都是被逼的
    食鐵獸這個詞可不是為了叫著霸氣的,古代是因為人們發現大熊貓會到居民家裡舔炊具,有時候還會把炊具咬壞,所以得了食鐵獸這個名字。還有一種說法是食鐵獸會吞食五金,當然,這兩種說法都只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只有北極熊和大熊貓不一樣,北極熊純吃肉,大熊貓算是純吃素,偶爾捉只竹鼠開開葷。
  • 為什麼說吃竹子的大熊貓是食肉目動物?
    圓滾滾胖乎乎的大熊貓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竹子,有人由此聯想:這些憨態可掬的傢伙一定是世界上最可愛的食草動物了。錯了!熊貓可是貨真價實的食肉動物家族的一員,在分類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是食肉動物中的素食主義者。看大熊貓那張臉,和鹿、馬那樣的食草動物不一樣吧?這可是一張「熊臉」!
  • 丟食肉動物的臉,明明是食肉的大熊貓,怎麼成了吃竹子的鐵憨憨?
    如果食肉動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聚在一起商量,將大熊貓開除「食肉動物籍」,因為它明明擁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卻偏偏喜歡啃竹子,丟盡食肉動物的臉。 但是大熊貓也會覺得自己冤枉,它會反駁道:你以為我不想吃肉嗎?我是沒辦法才啃竹子的呀!
  • 吃竹子使得基因改變,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到底為了啥?
    大熊貓,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動物,如今卻天天在動物園裡啃竹子,上了樹下不來,下了樹就臥倒。然而正是因為它又憨又圓,贏得了不少人的喜歡,對著一個圓滾滾大呼「可愛」。
  • 大熊貓只吃竹子,是真的嗎?
    說起大熊貓大家都知道,做為我們國家的國寶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大家也都知道大熊貓愛吃竹子,因為大家到動物園看大熊貓,基本都是在那不停的吃竹子,所以很多人潛意識裡就認為大熊貓只吃竹子,那麼大熊貓真的只吃竹子嗎?
  • 哈士奇居然抱著竹子啃得津津有味,蠢萌的樣子就像減肥後的大熊貓
    哈士奇居然抱著竹子啃得津津有味,蠢萌的樣子就像減肥後的大熊貓 2020-11-11
  • 大熊貓為吃竹子,戴著小花任由奶爸拍照,有兩種情況會讓大熊貓哭
    大家都知道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平時的時候總是開心的吃著竹子,好像從來不會難過,但是熊貓也是會哭泣的。要說起來大家肯定不信,其實熊貓也是有感情的動物,所以就會像人一樣,有它們的喜怒哀樂,只是人們不怎麼看的見而已。
  • 大熊貓喜歡吃什麼樣的竹子? 除了竹子它還會吃什麼?
    這些竹子主要分為兩個家族,一個是箣竹超族,有19種,另一個是北美箭竹超族,有44種,其中有一半的竹子是我國特有的。大熊貓的棲息地大約有200000平方公裡大,其中生長的主要是針葉林和闊葉林,而且山巒縱橫交錯,山水相間,溫度偏低,所以竹子大多是寒溫性的。   大熊貓雖然喜歡吃竹子,但是並不是沒有選擇地吃。它們會挑選不同的竹子種類,不同的竹子部位來吃。
  • 吃不到新鮮竹子旅加大熊貓將提前歸國,大熊貓真就只吃竹子嗎?
    這種小型動物完全不能填飽大熊貓的肚子,因此,大熊貓只能以吃竹子來維持生命,偶爾吃一兩隻竹鼠當做小零食來打發時間。因為這還演化出了第六指來吃竹子用。所以我們現在看來他吃竹子,其實它並不是喜歡吃竹子,而是不得不吃。有人問了,那現在我們國家生活這麼好。大熊貓還是我們國家的國寶,現在吃肉也不是什麼難事吧?
  • 大熊貓吃竹子,為什麼不會被劃傷?飼養員一針見血道出實情
    還記得小時候吃甘蔗的時候,用牙齒剝開甘蔗皮的時候就有過不小心被甘蔗皮劃傷嘴巴的經歷,而每當看到大熊貓吃竹子的時候,就會想起來這段經歷,並且還會忍不住去想甘蔗跟竹子有著相似的結構,既然甘蔗皮會扎嘴劃傷嘴巴,那麼大熊貓在吃竹子的時候是否也會存在被竹子劃傷嘴巴的事情呢?
  • 原來大熊貓最愛吃的不是竹子,而是人類常吃的食物,看它吃得真香
    大熊貓體態豐腴肥碩,毛色黑白,頭圓短尾,還頂著兩隻大大的黑眼圈,那可愛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愛,真想衝上去抱抱。那你知道中國最惹人喜愛的大熊貓是哪一隻嗎?它又住在哪裡呢?今天我就帶大家去看看中國最可愛的大熊貓。照片上的就是它,正朝我們吐舌頭呢。
  • 竹子如此鋒利,為什麼大熊貓吃竹子不會被扎到?
    大熊貓是吃竹子「高手」,就吃竹子的本領來看,在自然界中沒有動物能出其右。表面上看,大熊貓吃竹子非常的輕鬆,但實際上,大熊貓吃竹子也是有技巧的。不然堅硬的竹子很有可能會將大熊貓扎得滿嘴是血。那麼,大熊貓吃竹子有什麼技巧性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大熊貓為什麼喜歡吃竹子,你知道嗎?
    別說我憨,有時我也很頑皮呢在動物園,小朋友們都很喜歡看大熊貓。每每看到大熊貓胖乎乎的身軀,邁著內八字慢吞吞地行走,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就讓人忍俊不禁。哥們讓開,我要過去"媽媽,媽媽,大熊貓是國寶,怎麼只給他吃竹子呢?"小明很替大熊貓抱不平。媽媽聽了微微一笑,回答道:"不是我們不給它吃好的,竹子對大熊貓來說,就是它最好的美食了啊!"
  • 熊貓吃竹子把牙崩斷,安裝鈦合金假牙後,網友:這下石頭都能啃了
    熊貓吃竹子把牙崩斷,安裝鈦合金假牙後,網友:這下石頭都能啃了熊貓作為我們的國寶,它們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對於大熊貓的照料工作,飼養員也格外上心,可儘管如此,仍然避免不了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熊貓吃竹子把牙崩斷,獸醫給它安裝鈦合金假牙,這下石頭都能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