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液:同是天涯淪落人文/王珉
驚聞「漫威之父」斯坦李逝世,正如金庸,又一個為世人創造英雄的作者走了,網上一片唏噓。他親手打造了《美國隊長》《神奇四俠》《蜘蛛俠》《鋼鐵俠》《雷神》《綠巨人》《X戰警》《奇異博士》等標誌性好萊塢超級英雄,不誇張地說,這些英雄就像電影銀幕上的連續劇,票房成績屢創新高。而斯坦李正是這些英雄的「父親」,他用自己的不竭才思,構架了宏大的「漫威宇宙」。
斯坦·李開創漫威模式
這位羅馬尼亞猶太移民的後裔,打小就熱愛寫作,從貧寒的編輯開始職業生涯,後在漫威公司的前身紮根,從此勵志成為優秀編劇。1961年,漫畫公司更名為漫威漫畫。在此後60載的時光中,他一直擔任著其主編和藝術總監的職務。作為全美全角色歷史最高票房的演員,他將平生客串的39部影視作品大部分都貢獻給了漫威:《綠巨人的審判》中的陪審員,《蜘蛛俠》中的人質,《X戰警》中的街頭熱狗小販,《雷神》中為託爾開車的老司機等等。「老頑童」帶給他創造的超級英雄們勇氣和力量,也用這種客串的方式植入更多歡笑。
最近上映的《毒液》片尾,也有斯坦李的身影。埃迪與毒液合體走在街頭,斯坦李飾演的遛狗老爺爺邂逅對方時,憐愛又調侃地說:「不要放棄女朋友,也不要放棄自己!」斯坦·李意外地提到「你們」,似乎看出埃迪體內的「寄生蟲」毒液,讓人頗為驚喜。
斯坦·李的電影資本運作並非一帆風順,首次投資就慘遭破產,無奈只好變賣旗下人物。接盤的索尼公司用《蜘蛛俠》大獲成功後,斯坦·李痛定思痛,選擇鋼鐵俠改編電影,炫酷的裝備,亦正亦邪的人物形象,使得《鋼鐵俠》打響漫威電影的頭炮,拿到全球6億美元的票房。類型片的流暢,糅合肥皂劇、幽默、人性、道德和政治元素,成為漫威電影長盛不衰的公式。
斯坦·李筆下的第一組超級英雄「神奇四俠」,在性格方面各有缺陷,就像曾經卑微的他,天分和苦難造就力量。這些接地氣的英雄:霹靂火,蜘蛛俠,雷神託爾,鋼鐵俠和綠巨人,深入人心。第二次集結,遵循同個世界同個夢想的原則,在同個宇宙世界一同打怪獸,由DC的蝙蝠俠,超人,蜘蛛俠,鋼鐵俠等聯合出動,超級英雄內部也開始出現或明或暗的分裂。
《復仇者聯盟3》是「漫威宇宙」的第三次大集結,講述所有超級英雄為了阻止史上最強反派滅霸的陰謀而殊死一戰,十年布局巔峰一役頗為震撼。漫威宇宙不僅在角色的獨立電影上具有相關性,而且複雜、燒腦且蓄勢待發。
這三次大集結,都源於斯坦·李多線敘事,最大化人氣角色戲份的設定,應和漫威總裁凱文·費奇所言:「英雄亦凡人。」其實,早在1962年《超凡蜘蛛俠》就是斯坦·李和許多粉絲的心頭肉。不同於DC創造超人、神奇女俠、蝙蝠俠的完美形象,斯坦·李傾聽粉絲的心聲,他只給出故事模版,讓畫師自由發揮,使得蜘蛛俠成為鄰家男孩的質樸形象。他也用智慧的商業頭腦開創「漫威素材庫」 IP和人物價值觀,每部電影都聯動、影射、暗指其他人物,並在故事中埋下伏筆,用懲惡揚善的臺詞,串聯起所有電影,使得漫威長期屹立在娛樂界潮頭。令人欣慰的是,從不缺席的斯坦·李在去世前,未雨綢繆地入鏡《復仇者聯盟4》,他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是「精益求精」,期待還能在銀幕看到他的身影。
同病相憐的外星生物
斯坦·李早年窮困潦倒,頻繁更換工作的真實寫照,和《毒液》的埃迪屌絲逆襲有異曲同工之妙。毒液明白埃迪無奈曲折的心路歷程,埃迪是地球上的失意者,為了曝光反派德雷克的陰謀而被炒魷魚,未婚妻也因此事被開除而離開他。毒液在外星球同樣是弱者,「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失意感受是相通的。兩者同病相憐,頗有張藝謀執導的《影》之味。在毒液的幫助下,埃迪面對搶劫者不再懼怕,敢於挺身而出,合體對抗反派德雷克守護地球。最終,他也擺脫了失意者的陰影,重獲女友的諒解和芳心。
宿主埃迪與寄生者毒液儘管素昧平生,但通過制約與反制約生出革命友誼。從埃迪抗拒共生體劍拔弩張的關係,到毒液依附搶奪身體的控制權,到兩者爭奪地球的主宰權,到最後毒液吸收埃迪的特質轉變人格,雙方各退一步,打開和諧共處的大門。毒液就像是心魔,從最初的兩種人格分裂,到珠聯璧合後的失意者同仇敵愾戰勝反派德雷克。
這對CP像是伴侶一樣話嘮,表白有時,爭吵有時:「我體內有個寄生蟲。」「你說誰是寄生蟲?快道歉!」「不要。」「道歉!」「好吧,對不起。」毒液逼迫埃迪這個恐高症者從高樓跳下逃生,墜樓時還能套用蜘蛛俠的「救援之繩」。而埃迪也和毒液約法三章,不隨便欺負人類,這些都是底層小人物的正義和善良感化所致。
毒液的霸氣痞氣和幽默感,在片中一覽無遺。外表粘滑黑不溜秋,內心卻溫柔,面對壞人瞬間如「川劇變臉」,露出滿嘴獠牙,吐出口香糖般的長舌,身輕如燕飛簷走壁,以暴制暴地砍人爆頭,一口吞人啃頭,無限自愈液化,還能從身體張牙舞爪變出武器,賦予埃迪超能力的視覺效果,動作飛車槍戰硬燃爽爆,完全不輸《007》《碟中諜》和《諜影重重》。
科幻史詩的哲學思辨
許多超級英雄故事都從起源說起,《毒液》也延續這種套路。毒液是一種有思想的外星有機生命體,以粘稠的液體形式存在。它和日本電影《寄生獸》一樣滲入人體,形成共生體適應性強,如果宿主是好人越戰越勇成為超級英雄。如果宿主是壞人,就會成為超級反派。因此,反派德雷克代表被科學造物慾望所異化的人類,他擁有暴亂的意識,認為人類不斷掠奪,導致地球物種滅絕。他創辦的生命基金會,就是讓毒液與人類結合,從而創造更好的物種,正如很多邪惡科學家一樣,不惜用流浪漢的生命做實驗,最後只能走向毀滅,讓人聯想到薩姆·沃辛頓主演的電影《超級泰坦》。
《毒液》以「保護人類」,作為主導的意識形態,站在人類立場為中心的超能力是善,反之則是惡。相較《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該片在恐怖片和科幻片兩個類型片中,更具有史詩氣質和科學幻想之後的哲學思考。埃迪和毒液之間的對話,表現了同類和異類之間的衝突,反映人性的善惡變化,以「人性」為主導的共生體,在埃迪內心的探索和矛盾很簡單,就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符合生物的共生原則。離開彼此,皆為失意者,「邊緣人」只能抱團取暖。毒液雖不強大,但它卻阻止了反派德雷克的陰謀。毒液有人性思考,吃掉壞人滿足胃口的同時,順帶照顧人類匡扶正義的感受。電影圍繞自我意識展開的相生相剋,通過劇情引發哲學辯證性,而彰顯血腥驚悚的聲畫直面人性的救贖,成就了《毒液》的真誠,屬於「反英雄」吃香的重要原因。(影評原創,未經作者允許,私自將文章用於商業用途,一經發現一切法律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