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電捕蚯蚓之風再起 加工點兩天收1000斤(圖)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2014年,南國都市報曾對文昌、瓊海地區大量捕殺、風乾蚯蚓的行為進行了系列報導,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電擊蚯蚓之風一度得到遏制。然而,由於連日陰雨天氣,電擊蚯蚓之風再起。加工點老闆駕駛一輛小貨車,一大早便前往周邊多個村莊,以每斤4.2元的價格收購活蚯蚓,一天下來多則收購500斤少則300斤,然後再以每斤40元的價格銷售幹蚯蚓。9月16日,通過記者暗訪,一家蚯蚓加工點被相關部門叫停。

  村民電捕蚯蚓之風再起

  連日來,南國都市報連續接到文昌蓬萊鎮村民反映,該鎮濫殺蚯蚓之風再起。村民黃先生反映,連日來文昌出現陰雨天氣,村裡到處可見村民電擊蚯蚓,這種捕殺之風不禁,將會給農村土地帶來嚴重破壞。

  黃先生告訴記者,每逢下雨後,村民們都會到地裡抓蚯蚓,因為有利可圖,日前這種捕殺蚯蚓之風愈演愈烈,甚至到了家家戶戶都會去抓蚯蚓賺錢的地步。「以前捕殺蚯蚓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藥水噴灑在土壤裡,10多分鐘後,一條條蚯蚓就會從地底爬出來。另一種就是使用電捕蚯蚓機。」黃先生說,眼下,用藥水捕殺蚯蚓的方式基本不用了,村民們都使用電擊,效率快,成效高。

  「這兩年我在自家的地裡抓捕了大量的蚯蚓拿去賣,導致土地硬化,今年感覺檳榔都減產了。」黃先生說,為了不讓土地遭到破壞,他早已不電蚯蚓了,但村民們還是會到他的田裡來電蚯蚓,這讓他十分惱火。

  「你不電,別人一樣電,所以電蚯蚓的越來越多。」黃先生說,這幾天,抓蚯蚓情況更加猖獗,有時會全家老幼一齊出動,黃先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遏制這種行為。

  有人駕車進村收購蚯蚓

  9月16日,根據村民的指引,記者來到了文昌市蓬萊鎮羅寶村委會大嶺村,剛到村口,便在村口旁的地上發現了四五個裝有活蚯蚓的塑料桶。

  記者佯裝成收購商與村民攀談起來,原來村民們正在等待收購商。「每天都來啊,時間不一定。」一名村民告訴記者,該村莊一天多則能向收購商提供500斤左右的蚯蚓。當記者詢問電擊蚯蚓是否會對土壤造成破壞時,村民們頗顯無奈,「破壞多少會有的,但你不電,別人也會跑到你地裡電,還不如自己電呢。」村民告訴記者,只要遇到下雨天,村民們就會到地裡電蚯蚓,價格從4元-6元不等,「昨天是4.2元/斤。」村民告訴記者,收購價有時一天一個價。

  交談期間,記者留意到,村口這塊空地成了變賣蚯蚓的集散地,時不時還有村民騎著摩託車,載著滿滿一桶的活蚯蚓拉來此處,等待收購商上門。一名村民手中拎著半桶蚯蚓,「這種天氣很好電,我只是出來掙點零花錢。」這名村民說。

  大約10分鐘後,記者看到,一輛白色的小貨車駛進村口,車輛停穩,從車上下來一名年輕男子,這時,在附近等待的村民一窩蜂向車輛靠近,紛紛將裝有蚯蚓的桶遞給這名男子,只見男子拿出一桿秤,逐個過稱,然後將蚯蚓倒入編織袋內,動作十分麻利。

  加工點藏匿村莊一年多

  不到5分鐘時間,只見這名男子將所有蚯蚓裝車拉走。

  收購商是誰?加工點又在哪裡?為了一探究竟,記者幾經周折,最終找到了這個收購商所在的蚯蚓加工點。

  這個藏匿在村裡的加工點,位於重興鎮光大村委會邊溝村。記者剛走進村子,之前駕車收購蚯蚓的男子便認出了記者。「我們做點小生意的。」該男子告訴記者,他們只是這兩天才收購蚯蚓加工,之前沒有做過。

  記者發現,加工點佔地300平方米左右,有三個簡易的工棚,其中一個工棚內正在對蚯蚓進行烘烤,密密麻麻地擺滿了蚯蚓。而另外一個工棚內,則晾曬著剛剛剖完的蚯蚓。可能是因為發現了記者,加工點此時並沒有工人在剖蚯蚓,地上則放著兩大桶待剖蚯蚓。

  據加工點老闆黃先生介紹,昨天和今天(15日和16日)兩天時間,共收購1000斤左右蚯蚓。他收購回來的蚯蚓經過晾曬或烘烤,活蚯蚓就變成了幹蚯蚓,然後他再以每斤40元的價格銷售給收購商。「來這裡收購的是外地人,都是上門來收的。」黃先生,他的加工點在此已有一年多時間了,每斤利潤僅幾毛錢。

  多部門聯合查處加工點

  走出加工點,記者當即聯繫了重興鎮政府。工商、國土、農業、公安、林業部門有關工作人員當即趕往現場,對這家蚯蚓加工點進行了查處,當即叫停了該加工點的生產行為。

  重興鎮工商所的負責人表示,這兩年,文昌一直堅持不懈地開展嚴厲打擊非法收購野生蚯蚓的行動。去年,針對重興地區非法收購野生蚯蚓屢禁不止的現象,鎮政府組織國土環境資源局、工商局、公安局、農業局、林業局等多個部門成了專項檢查組對全鎮進行突擊查處。期間,共查處4家蚯蚓加工點,並予以取締。

  重興鎮政府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在利益的驅使下,有部分村民參與誘捕、出售野生蚯蚓,導致每次打擊之後又死灰復燃。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保護野生蚯蚓的宣傳力度。同時出臺相關的責任追究和獎罰制度,強力遏制非法收購野生蚯蚓行為,有效保護生態資源。」重興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據了解,蚯蚓可做藥材。現在也有些地方人工養殖蚯蚓,但產量小,不能滿足藥廠需求,導致蚯蚓收購價一再翻番。這也導致蚯蚓被大肆捕殺。

  大規模電捕蚯蚓將嚴重破壞土壤

  蚯蚓可使土壤疏鬆、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進農業增產。大規模電捕蚯蚓,將嚴重影響土壤質量。土壤是一種含有水分的導體,電流通過處,一些小型微生物難以存活,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這片土壤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鏈被破壞後,難以短時間內恢復。

相關焦點

  • 食用蚯蚓,切勿盲目跟風(圖)
    雖然多部門強力打擊大規模電捕蚯蚓行為,但是這種捕殺之風並未得到遏制。近期,我省瓊海、文昌等地電擊蚯蚓之風再起。  為什麼不法分子要大肆捕殺蚯蚓?部分人士表示,因為蚯蚓與沙蟲外形相似,一些不法商販將蚯蚓加工後充當沙蟲出售謀取暴利,從而導致蚯蚓的市場需求較大,刺激了對野生蚯蚓的捕捉。也有人士表示,有些人認為蚯蚓的滋補性強,常常花高價買來食用。
  • 文昌公路旁暗藏蚯蚓收購點 稱一個月要一千斤也能收到
    濫捕濫殺蚯蚓,刺痛了卓少明的神經。可從一個大範圍看,我們發現這種行為刺痛的卻是海南優質的生態環境、海南的政府監管部門,還有那些濫捕蚯蚓的無知者。記者調查發現,該收購點每斤收購價是4元,裡面的人稱,就算一個月要1000斤也能收到。  隱蔽的兩鎮交界處藏著蚯蚓收購點  10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蓬萊鎮。在卦侯村,記者稱要收購蚯蚓,一名男子聽後說:「有啊,你想要多少?要活的還是曬乾的?」該男子稱,一般活的5元/斤,如果是曬乾的話幾十元一斤。
  • 四川農村日報:​使用電蚯蚓機,捕了蚯蚓傷了土壤!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公益組織已提起訴訟,認為——使用電蚯蚓機,違法了《電蚯蚓機:捕了蚯蚓傷了土壤》追蹤報導記者 楊勇實習記者 唐小未11月12日,本報「鄉村熱線」欄目刊發《電蚯蚓機:捕了蚯蚓傷了土壤》一文,報導電商平臺熱銷產品電蚯蚓機
  • 多地現「電捕」蚯蚓 所電之處「一網打盡」 專家:嚴重破壞...
    近日有網文稱,有人在佛山順德馬崗基圍、君蘭基圍同陳村基圍等地,經常有人電蚯蚓,捉一大桶拿回家炒來吃。 兩名男子表示,他們住在中山,身邊也有不少人通過電蚯蚓賺錢,於是在朋友介紹下,他們今年也開始入行。
  • 「電蚯蚓機」究竟有多「厲害」
    在百度搜索「蚯蚓機」,有69萬多條相關信息,有售賣廣告、使用視頻、捕捉方法等。這種「電蚯蚓機」是何種物事?它真的有那麼「厲害」,甚至會造成「土地失去生機」嗎?各大電商平臺應該對此負有怎樣的責任?電蚯蚓機 圖:網絡疑似一個中國原創的「發明」很多人看到「電蚯蚓機」的大體操作模式,立刻就聯想到了「電魚」,進一步會想到「竭澤而漁」四個字。
  • 瓊海打擊非法抓捕蚯蚓 加工點老闆:捕殺已成一條龍
    瓊海多部門聯手打擊非法抓捕加工蚯蚓  本報嘉積11月6日電(記者蔡倩)近日,瓊海市農林局牽頭,工商、國土、公安等部門聯合開展了專項行動,對該市非法抓捕加工蚯蚓窩點進行突擊檢查,打擊非法抓捕加工蚯蚓行為。  記者了解到,該市長坡鎮煙塘片區蚯蚓加工點眾多,此次專項行動主要在這一片區進行。
  • 村民電擊抓捕蚯蚓,非法加工廠一天收購數千斤,破壞生態場面血腥……
    而數十個鐵絲槽上放置著數千條蚯蚓,還在不斷地蠕動,場面顯得血腥。工作人員表示,這些蚯蚓就是剛剛抓獲的。這名自稱是加工廠負責人的男子告訴記者,這些清洗乾淨的蚯蚓待會要用火爐烘烤,製成蚯蚓幹。這名男子隨後走進一個房間,這裡堆滿了十幾袋蚯蚓幹,每袋二三十斤。加工廠負責人介紹,新鮮的蚯蚓賣七塊錢一斤,而十斤的生蚯蚓才能製成一斤的蚯蚓幹。
  • 蚯蚓殺手!有人電擊抓蚯蚓,一天捉幾十斤
    利用「電捕蚯蚓機」抓蚯蚓場面。市民曾先生 攝曾先生介紹,「電捕蚯蚓機」體積不大,有一紅一綠兩根電線從機子上伸出來,分別綁在兩根尖木棍上。一名男子把兩根尖木棍插進土壤中,按下機器上的電源開關後,強力電流就輸進了土壤中。藏在地下的蚯蚓受到電擊後,紛紛爬到地面上逃生……很短時間內,男子就抓了半塑料桶蚯蚓。
  • 濫捕野生蚯蚓轉養殖能否實現產業化? 專家:前景大
    海南大學教授徐文(左)及海南工農環境修復有限公司總經理伍林查看利用蚯蚓修復鹽鹼地的實驗效果。海南捕殺野生蚯蚓行為已經存在20多年,濫捕野生蚯蚓帶來的破壞性影響,無需贅言。那麼,是否可以養殖蚯蚓,走向產業化?
  • 廣東電捕蚯蚓「地龍儀」市場調查 綠會志願者記錄
    在過去少數的捕捉並不會打破平衡;然而隨著電商平臺、網絡交易的發達,大量「地龍儀」對蚯蚓的滅絕式電捕捉,使得這一問題成為嚴重關切。而非法使用「地龍儀」(一種捕捉蚯蚓的電器)等工具電捕蚯蚓不僅會使蚯蚓群落數量減退,還將導致當地土壤鹽鹼化,生態失衡等問題。近日,針對電商平臺上「電捕地龍儀」大行其道的現象,中國綠髮會志願者們對廣東某地「地龍儀」的一線市場進行了進一步調查。
  • 收購價200元一斤,電擊捕捉大行其道,蚯蚓一年消失近萬噸
    生活在農村的人對蚯蚓並不陌生,蚯蚓在不同地方叫法不一樣,有人叫它廣地龍、地龍、曲蟮、堅蠶、引無等等。蚯蚓常常被當作釣魚的餌料,但是蚯蚓土壤的貢獻非常大被稱為「大地之魂」。捕捉蚯蚓的村民乾貨可賣200元一斤,蚯蚓成為地下產業鏈的受害者。30年前在海南蚯蚓就形成了捕捉—收購—晾曬—外運的完整的產業鏈,最近10多年來捕捉蚯蚓已經發展到了北方很多地區。
  • 蚯蚓「賣」出了小洋樓,滅絕式捕捉背後是土壤生態危機
    海南蚯蚓俗稱「廣地龍」,以個頭大著稱。而它是我國重要的中藥材之一。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收載的67種動物藥中就有蚯蚓。,30多年來,形成完整的捕捉-收購-晾曬-外運蚯蚓產業鏈,當地有不少人靠捕捉蚯蚓發家致富,蓋起了漂亮的小樓房,由於捕捉蚯蚓無須專業知識或者相關證件,因此近幾年,海南捉蚯蚓風越來越盛。
  • 在淘寶熱賣的電蚯蚓機,正成為傷害土壤的「幫兇」
    電蚯蚓機是何物?它的運行原理、場景應用是什麼?會對土壤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接到網友的反映後,記者隨即展開了採訪調查。鏡頭為捕捉蚯蚓獲利電蚯蚓機在網購平臺上熱銷記者瀏覽了多個網上購物平臺,發現確有電蚯蚓機在售,大小不同、款式各異、銷量不等,核心內容就是乾濕地皆可用,運用簡單且效果好。
  • 電蚯蚓機泛濫不禁,謹防引發「蝴蝶效應」
    ↑↑↑藍字 關注"三農"資訊11月12日我報鄉村熱線欄目推出《電蚯蚓機:捕了蚯蚓傷了土壤》系列報導受到社會各界強烈關注川農妹小夥伴工作起來也更有勁了!電蚯蚓機走俏之後,公益組織提起公益訴訟。雖然案件尚未判決但圍繞用電蚯蚓機捕捉蚯蚓是否合法如何為電蚯蚓現象構築起法律與道德雙重底線的討論我們一起來品一品引起重視「應重視和禁止濫捕蚯蚓現象」要曝光和制止這一行為,甚至有必要依法進行處理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電蚯蚓機大規模、無差別捕殺蚯蚓,這本質上是一件破壞土壤生態系統功能
  • 電蚯蚓公益訴訟案昨日公開審理
    被告銷售專用於獵捕蚯蚓的電子誘捕裝置,給不特定的用戶提供了絕殺蚯蚓的機會,破壞了蚯蚓的棲息地,對蚯蚓的過度獵捕將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具有損害了社會生態環境公共利益的重大風險,其行為已經構成對環境的侵權。被告是具體實施環境侵權的行為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其應對實施侵害生態環境的行為承擔相應的環境侵權責任。
  • 民情追蹤|公益組織已提起訴訟:使用電蚯蚓機,你違法了!
    在淘寶熱賣的電蚯蚓機,正成為傷害土壤的「幫兇」?!》(←點擊可看此前報導)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用電蚯蚓機滅絕式捕撈,應不應該?合不合法?四川農村日報「鄉村熱線」四川在線民情熱線(028-86968696)追蹤調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提起電蚯蚓公益訴訟案。電蚯蚓機從哪兒來?
  • 羨慕農村電蚯蚓是條生財之道?想要入行?看完再做決定
    自從電魚、電泥鰍、電黃鱔之後,現在農村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電蚯蚓」。陌上花自小在農村長大,挖蚯蚓這事沒少幹。挖蚯蚓釣魚,挖蚯蚓餵鴨子,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孩子,這事多多少少都幹過。那現在出現的這個「電蚯蚓」又是怎麼回事呢?
  • 現在有地方搞電蚯蚓潮,對土壤,生態有多大的影響
    說回這個「地龍儀」電蚯蚓,也是一樣的套路。這種地龍儀其實原理很簡單,一般以電壓脈衝輸出為主,多數以逆變器升壓然後對電容進行充電,電容蓄電後產生高電壓,瞬間放電,也有用震蕩和諧電路的,也是可以的,都是以電容蓄電後放出高壓的輸出模式。在潮溼土壤中電壓對蚯蚓的刺激表皮,壓制蚯蚓呼吸,迫使蚯蚓蠕動,從潮溼的土壤中而鑽出地面。
  • 電魚逐漸消亡,爭議了十五年的「電蚯蚓」,2021年還能躲過?
    1、電蚯蚓的興起任何事物的興起,定有它的緣由,憑空而起的事情少之又少,本文的電蚯蚓設備產生,便是得益於它的「另類需求」。亳州是神醫華佗的故鄉,是我國歷史四大藥都之一,如今更是成為全球最大的中藥集散中心,每年成交額達100多億元。
  • .| 綠會電商環境友好工作委員會積極開展蚯蚓保護工作
    為此,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電商環境友好工作委員會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工作:A.發起「電商無野」,呼籲各個電商平臺履行社會責任、下架滅絕式的電捕蚯蚓的儀器;B.志願者發現,電蚯蚓機商家多位於廣東中山,綠會敦促廣東市場監管局要作為;C.呼籲野保法要改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