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晚,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音樂兒童劇《魚躍龍門》的導演史帆、刁成禹、主演餘又熙做客FM87.6北京文藝廣播《演藝群英會》節目,首次公開披露劇情,並且為聽眾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
來源於傳統文化,又超越傳統故事
「鯉魚躍龍門」是天下招考英才的象徵,有青雲得路、變化飛騰之意,民間把考中狀元叫作「鯉魚躍龍門」,老百姓把幸福生活的飛躍或事業的成功亦稱為「鯉魚躍龍門」。音樂兒童劇《魚躍龍門》就是根據這個傳說原創的。
提到創作初衷,史帆導演說,「鯉魚躍龍門」這句吉祥話,在中國家喻戶曉,人們耳熟能詳。雕塑、窗花、裝飾、剪紙、服裝、美食……上面都有魚躍龍門的圖案,但是真正了解這個傳說內容的人不多。這說明我們對傳統文化理解得不深刻,傳承不求甚解,對很多歷史典故、傳說故事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創團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鯉魚躍龍門」的傳說在全國有多個版本,而且內容不同。經過考證,主創團隊最終選取了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鯉魚躍龍門」傳說作為創作基礎,並且數次前往傳說的發生地——陝西韓城進行採風、考察,非常詳實的了解了傳說的內容、特色和流傳演變。
然而,真正了解了傳說之後,主創團隊卻有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刁成禹導演說,主創團隊決定放棄經典的傳說內容,而是完全原創一個故事。第一,傳說故事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完全了解;第二,想深入的了解這個經典傳說,可以前往陝西韓城龍門地區進行體驗,可以深入感受這個傳說發生的環境與人文特色;第三,我們要做舞臺藝術,舞臺藝術要強調創新,要給坐在劇場裡的小觀眾和爸爸媽媽講述一個可以感知、帶來感動、啟發感受的故事。所以,在經典中汲取智慧,但不囿於經典,用完全創新的方式告訴大家一個前所未有的故事,成為創作主線。
以經典故事為基礎,以創新表達為目標
兒童劇《魚躍龍門》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精神創新、故事創新、視覺創新、互動創新。導演史帆介紹,我們展現的是「一個孩子在媽媽引導下改變惡習、珍視友情、勇於擔當、勵志蛻變」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作品。唐朝詩人李白寫過:「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這首詩有些「唯成功論」的意味,去跳躍而未成功的魚被大詩人評價為「凡」,當然,詩人的創作跳脫不了他所處時代的局限性。而當下,我們的作品恰恰不把「成龍」看作是「唯一的成功」,而是強調人在努力過程中的收穫。「成龍」不等於「成長」——經歷與收穫、克制與向善、明辨與感恩、勇於挑戰自我、甘為他人犧牲……這些優秀品質的煅成,是對一個孩子最好的禮物,成長的最終目標並非只是成為一條呼風喚雨、威風凜凜的龍——這樣的處理是本劇最大的創新,也是其人文價值之所在。
故事的處理上,將筆墨集中在小主人公和媽媽身上,將「群魚爭相躍龍門」變成了「母子情深、孩子尋找自我、媽媽引導孩子實現夢想」的故事。這個故事適合小觀眾接受,也讓家長可感,是一個可以觸動觀眾、引發共鳴的作品。
視覺呈現上,舞臺美術是一大亮點,用機械、視頻、大型裝置、道具營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關於黃河的「河底奇觀」,應該是首次在戲劇舞臺上演繹關於黃河水中的故事,是「首創」之舉。在人物形象上,每條「魚」都很漂亮,同時,他們的服裝、造型又體現了每個角色的特點和性格。
互動方面,劇組沒有採用「拉上小朋友一起表演」這樣的、所謂的互動。史帆導演說:「如果小朋友在看完這部劇之後,能夠抱一下爸爸媽媽,說一聲『我愛你們』,那我們的目標就達到了,這才是最大的互動!」
導演刁成禹說:「要讓小朋友認識愛、感受愛、學到愛、奉獻愛,這是一部充滿『愛』的作品。」
感人力作,表演與音樂是一大亮點
經典傳說「鯉魚躍龍門」講述了一個勵志的故事,而兒童劇《魚躍龍門》則在傳說基礎上原創了一個關於「母子之愛」的感人故事。主演餘又熙是經驗豐富的演員,當主持人問到「女演員如何塑造小男孩」的問題時,餘又熙表示,她在多部兒童劇中飾演的角色都是「男孩」,她會通過表情、動作、語言等多個細節來呈現一個調皮好動、脾氣暴躁、愛惹事卻又深愛媽媽的「小魚」。
全劇最感人之處,當屬主題歌響起的高潮段落。主題歌由著名音樂家孟可操刀,他在創作這首歌曲的時候,正因為生活瑣事與自己的孩子生悶氣,所以看到歌詞有感而發,僅用了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創作。史帆導演對這首主題歌讚不絕口:「絕對感人,絕對可以淚奔,絕對可以引發思緒。」這首歌的歌詞經過集體討論,由刁成禹導演定稿,演出中的版本由余又熙演唱。
責任感與母愛是主創團隊的凝聚力
主持人介紹這部作品的時候用了「大腕雲集」來形容:當代著名藝術家韓春啟擔任藝術顧問及人物造型總監,知名導演王炳燃擔任藝術總監,青年製作人楊光擔任製作人,著名劇作家王鵬博擔任編劇,著名音樂家孟可為主題歌作曲,青年視覺藝術家毛涵擔任舞臺美術設計,著名燈光設計師白文國擔任燈光設計,知名音樂製作人劉紹海擔任音樂設計,青年舞蹈家、導演劉翠擔任舞蹈編導,知名造型設計師曾衛擔任化妝設計,青年設計師王雪瑩擔任服裝設計。
「我們知道大腕們都很忙,同時他們也覺得操刀兒童劇是新的嘗試,可能會有些力不從心。」導演史帆說,「我跟所有老師就說了兩句話——你能不能說出來『鯉魚躍龍門』這個故事?能不能為孩子描繪一下母愛?所有人都覺得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讓更多人去了解傳統文化、走進經典故事、汲取文化智慧,這是一種責任,是文藝工作者的責任。而且,我們說戲劇教育很重要,親情教育也很重要,快樂教育更重要,那我們為什麼不好好打造一部作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很不容易,是很愛他們的,但小朋友們要正確理解這份愛,要學會感恩。」
據悉,該劇將於1月13日、14日、15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
人物連結:
導演:史帆
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央電視臺原導演;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文學系;曾擔任30餘場大型晚會活動總策劃、總導演;近年潛心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致力於將飽含中國美學的傳統文化和富有獨特魅力的民間藝術用現代審美方式呈現,並多次在舞臺上實踐,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編劇作品:話劇《愛情遊戲》、《蒲公英》、《提燈曲》、《風把我帶到這個地方》等;電影《花開花落》、《大地深情》、《生死平安線》、《國醫》等;電視劇《大海商》等;導演作品有:電視節目CCTV-1《挑戰不可能》、《吉尼斯中國之夜》、CCTV-2《黃金線路》;北京衛視《一起唱吧》等;旅遊演出「黃河音樂節」、「華山魂」大型民俗展演及旅遊演出、「潼關情」旅遊演出、「美麗太白山」旅遊演出;大型活動「太和清音」首屆中國道教文化音樂展演閉幕音樂晚會、「三清神韻·和暖中華」北京道教界新春祈福音樂會、「神州和音」河北道教界祈祥納福暨慶祝建黨九十周年音樂晚會、「紫氣東來」首屆中國·溫州道教文化節音樂晚會、「史記韓城??風追司馬」癸巳年民祭史聖司馬遷大典及紀念文藝演出、「天人長安」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閉幕式文藝演出、「大地之約」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宣傳文藝晚會、2010亞洲博鰲論壇「博鰲之夜」文藝演出、「如詩如歌」藝術家王藝詩歌音樂會、「馬不停蹄回家過年」北京電臺2014春晚、「春意盎然」北京市政府參事、市文史館館員2012春節招待會、「高原的眼睛」首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頒獎典禮暨湖畔音樂會等。
導演:刁成禹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編劇、導演,北京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話劇協會會員
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表演系,2011年,加入張藝謀印象系列大型實景秀《印象·普陀》,擔任執行導演。
代表作品:話劇:《籲天》、《四世同堂》、《瑞雪長歌》、《維多利亞的雙重秘密》、《果汁》、《大院》、《狂奔的蝸牛》、《戒嚴,或什麼事情也沒發生》、《拿什麼整死你我的親人》、《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熊出沒!請注意!》、《糧食》、《東京的月亮》。兒童劇:《想飛的孩子》、《hi可愛》、《錫兵》、《福娃》、《門閂,門別兒,笤帚旮的》、《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迷宮》、《海寶》、《洛克王國》。音樂劇:《安徒生》、《北京傳說》、《不能沒有愛》、《美麗的一生》。影視劇:《愛情中轉站》、《歲月如舞》、《一生的承諾》、《審訊》、《漕運碼頭》、《千山有約》、《湯若望》、《大國廉政》、《滾蛋吧腫瘤君》、《受降前夕》。獲獎經歷:參與創作劇目榮獲文化部頒發的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劇目獎」、 2011-2012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重點資助劇目」獎、中宣部頒發的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話劇金獅獎等。
主演:餘又熙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演員。參與創作劇目曾多次榮獲文化部文華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獎、話劇金獅獎等。
導演作品:2015米蘭世博會,中國唯一參展戲劇《奧當女孩》、童話大王鄭淵潔見面會《鄭能量粉絲節》、中央電視臺少兒系列舞臺劇《貓力貓力go》、中央電視臺滿天星欄目《埃及奇遇記》、《迷路的小鴨子》、北京電影學院《好少年》。兒童劇製作:《原來你是一隻羊》。表演作品:《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飾演:很好吃、《皮皮魯送你一百條命》飾演:皮皮魯、《奧當女孩》飾演:小女孩、《魔傘》飾演:紅豆、《寵物總動員》飾演:老鼠。情景劇作品:央視少兒情景劇《呼嚕小精靈》飾演:哎喲喂、央視少兒情景劇《瘋丫頭》飾演:苞米粒、央視少兒情景劇《驢友阿凡提》飾演:小彩虹、央視少兒情景劇《超級聰明阿凡提》飾演:花仙子。童戲劇《胡同.com》。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